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单井地热资源评价技术规程DB13/T 2554-2017.pdf

  • 资源ID:183455       资源大小:960.97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9.9金币 【人民币9.9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金币 【人民币9.9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说明:
本站最低充值10金币,下载本资源后余额将会存入您的账户,您可在我的个人中心查看。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单井地热资源评价技术规程DB13/T 2554-2017.pdf

ICS 27 F 15 DB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13/T 2554 2017 单井地热 资源评价 技术规程 Technical procedures of single-well provide geothermal resources evaluation 2017-09-06 发布 2017-10-06 实施 河 北 省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 发布 DB13/T 2554 2017 I 目 次 前言.II 引言.III 1 范围.1 2 规 范性 引用 文件.1 3 术 语和 定义.1 4 总则.3 5 基 础资 料收 集要 求.3 6 抽 水试 验技 术要 求.3 7 热 储层 水文 地质 参数 的 计算方 法.6 8 地 热单 井可 开采 量计 算 与确定.6 9 采 灌井 距的 确定.7 10 回 灌井 回灌 量的 确定.8 11 地 热水 质量 评价.8 参考文 献.12 DB13/T 25542017 II 前 言 本标准 按照GB/T 1.1-2009 给出的 规则 起草。本标准 由河 北省 国土 资源 厅 提出。本标准 起草 单位:河 北省 地热资 源开 发研 究所。本标准 主要 起草 人:马云 青、刘 福东、张 德忠、刘 江涛、郑喜 珍、苏永 强、李志军、董 加力、董卿卿。DB13/T 2554 2017 III 引 言 地热资 源是 一种 清洁 的能 源,开 发利 用地 热资 源,对我省 经济 社会 发展 和大 气环境 保护 起到 了 一定的促 进作 用。河北 省地 热资 源 丰富,地 热开 采井 已遍及 全省 各地。地 热资 源的开 发利 用,源于 地 热单井的 开采。因 此,在区 域地热 资源 评价 的基 础上,统一 评价 方法 和标 准,对单井 地热 资源 进行 评价,是科学 开发 利用 地热 资源 的基础。单井地 热资 源评 价可 为地 热资源 管理 和科 学规 划提 供依据,使 地热 资源 开发 利用布 局更 合理,实现地热 资源 有效 保护 和可 持续利 用。DB13/T 2554 2017 1 单井地热 资源评 价技术规 程 1 范围 本标准 规定 了地 热单 井抽 水试验、热 储层 水文 地质 参数确 定、可开 采量 计算 与评价、采 灌井 井 距及回灌 量的 确定、地 热水 质量评 价等 技术 工作 的要 求。本标准 适用 于河 北省 所有 开发利 用的 地热 井地 热 资 源评价。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 件对 于本 文件 的应 用是必 不可 少的。凡 是注 日期的 引用 文件,仅 注日 期的版 本适 用于 本 文件。凡 是不 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其最 新版 本(包括 所有的 修改 单)适用 于本 文件。GB 5084 农田 灌溉 水质 标 准 GB 5749 生活 饮用 水卫 生 标准 GB 8537 饮用 天然 矿泉 水 标准 GB 8978 污水 综合 排放 标 准 GB 11607 渔业 水质 标准 GB/T 11615-2010 地热 资 源地质 勘查 规范 GB 50027 供水 水文 地质 勘察规 范 GB/T 14848 地 下水 质量 标准 3 术语和 定义 下列术 语和 定义 适用 于本 文件。3.1 地热资 源 geothermal resources 能够经 济地 被人 类所 利用 的地球 内部 的地 热能、地 热流体 及其 有用 组分。目 前可利 用的 地热 资 源主要包 括:天然 出露 的温 泉、通过 热泵 技术 开采 利用 的浅层 地热 能、通过 人工 钻井直 接开 采利 用的 地热流体以 及干 热岩 体中 的地 热资源。本 规程 中的 地热 资源仅 特指 天然 出露 的温 泉、通 过人 工钻 井直 接 开采利用 的地 热流 体中 的地 热资源。3.2 地热资 源评 价 geothermal resources assessment 在综合 分析 地热 资源 勘查 成果的 基础 上,运 用 合理 方法对 地热 资源 蕴藏 量、可开采 量及 质量 进 行的计算 与评 价。3.3 地热储 geothermal reservoir 简称热 储(heat reservoir),埋藏 于地 下、具有 有 效空隙 和渗 透性 的地 层、岩体或 构造 带,其中储存 的地 热流 体可 供开 发利用。可 分为 孔隙 型热 储和裂 隙型 热储。DB13/T 25542017 2 3.4 地热增 温率 geothermal gradient 又称地 温梯 度,地球 不受 大气温 度影 响的 地层 温度 随深度 增加 的增 长率。通 常用恒 温带 以下 每 深入地下100m 所增 加的 地温 值来表 示。3.5 抽水试 验 pumping test 一种在 井中 进行 计时 计量 抽取地 下水,并 测量 水位 变化的 试验,目 的是 了解 含水层 富水 性,并 获取水文 地质 参数。3.6 利用热 储层 段 segment of exploiting geothermal reservoir 简称利 用段,地 热井 止水 位置以 下、下入 筛管 段或 射孔所 对应 的热 储层 段或 裸眼段。孔 隙型 热 储地热井 为下 入筛 管段 或水 泥固井 射孔 段所 对应 的最 上部含 水砂 岩的 顶至 最下 部含水 砂岩 的底。裂 隙 型热储地 热井 为水 泥固 井止 水以下 钻凿 揭露 的热 储层 段。3.7 可开采 量 exploitable reserves 经勘查 或经 开采 验证 的在 当前开 采经 济技 术条 件下 能够从 热储 中开 采出 来的 储量,是地 热储 量 的一部分,考 虑到 可持 续开 发,经 拟合 计算 允许 每年 合理开 采的 地热 流体 量。3.8 最高热 水位 埋深 minimum buried depth of water level in the borehole 在地热 井井 口水 温达 到最 高且稳 定时 的最 小水 位埋 深(最 高水 位标 高)。3.9 动水位 埋深 dynamic water level depth 地热井 在开 采条 件下 的水 位埋深。3.10 空隙率 void fraction 地热流 体贮 存空 间(连通 性孔隙、裂 隙)体积 占热 储总体 积的 比率。3.11 渗透性 permeability 地质体 可以 让流 体渗 透、透过的 能力。一 般以 渗透 率,即 压力 梯度 为1 时,动 力粘滞 系数 为1 的液体在介 质中 的渗 透速 度来 表示其 能力 的大 小。3.12 地热回 灌 geothermal reinjection 为保持 热储 压力、充 分利 用能源 和减 少地 热流 体直 接排放 对环 境的 污染,对 经过利 用(降低 了 温度)的 地热 流体 通过 地热 井重新 注回 热储,也 可利 用其他 清洁 水源 进行 回灌。DB13/T 2554 2017 3 4 总则 4.1 地热井 地热 资源 评价 工作 应在掌 握区 域地 热地 质资 料,附近 已有 地热 井钻 探、物探测 井、抽 水 试验、分 析检 测、动态 监测 等数据 基础 上 进 行综 合性 评价工 作基 础上 进行 单井 评价。4.2 地热井 地热 资源 评价 工作 的重点 是:a)在地热 井按 地热 地质 勘查 孔的技 术要 求钻 井施 工,取全取 准各 项钻 井地 质及 地热参 数资 料 的前提下,开 展抽 水试 验及 水质检 测分 析工 作;b)查明利 用热 储层 段的 岩性、空间 分布、空 隙率、渗 透性及 产能;c)查明热 储盖 层岩 性、厚度 变化、对热 储的 封闭 情况 及其地 热增 温率;d)查明地 热水 物理 性质 与化 学组分,并 对其 可利 用方 向做出 评价;e)计算评 价地 热井 地热 资源 量、可 开采 的控 制范 围、可开采 量及 采灌 井距 的确 定,提 出地 热 资源保护 与可 持续 开发 利用 的建议。4.3 单井地 热资 源评 价原 则:要维 持 连续、稳 定的 开采 量,以 最 少50 年的 服务 年 限考虑,其 地热 流体资源 量必 须得 以保 证;在计算 可开 采量 的同 时,也要考 虑回 灌量 的调 节作 用,要 强化 保护,合 理 开采,可 持续 利用。5 基础资 料收 集要 求 5.1 应充分 收集 地热 井钻 探施 工阶段 取得 的各 项资 料,主 要包括:钻 探施 工过 程、钻 井液配 比与 记录、地热地 质编 录、井身 井管 结构、地球 物理 测井 及洗 井等资 料。5.2 应重点 收集 地热 井钻 凿揭 露的地 层结 构、岩性、地 温变化、热 储的 空隙 率及 渗透率 等资 料。6 抽水试 验技 术要 求 6.1 抽水试 验的 目的 确定抽 水井 的特 性曲 线和 实际涌 水量,评 价含 水层 的富水 性、确定 热储 层水 文地质 参数,了 解 各含水层 间的 水力 联系,计 算井的 最大 涌水 量、单位 涌水量 和可 开采 量。为评 价地热 资源 提供 依据。6.2 抽水试 验前 试抽 的要 求 抽水试 验前 要进 行试 抽水,根据 试抽 水情 况,选择 扬程、出水 量、耐温 度、功率等 技术 指标 相 适宜的热 水泵 型号,初 步确 定抽水 最大 降深(Smax)及采用 水位 恢复 法初 步确 定最高 热水 位埋 深。6.3 抽水试 验技 术要 求 6.3.1 一般要 求 6.3.1.1 抽水试 验前 应制 定抽 水试 验方案,其 技术 要求 应满 足 GB/T 11615-2010 中单 孔、多 孔抽 水 试验要求,依 据热 储类 型及 现有地 热井 分布 状况 确定 抽水试 验的 方法 和试 验要 求,严 格按 照方 案 进 行。6.3.1.2 应充 分 利用 周围 已有 的同 层地热 井做 观测 孔。6.3.1.3 抽水试 验时,最 大降 深试 验宜按 非稳 定流 方法 进行。DB13/T 25542017 4 6.3.1.4 要做好 现场 记录,并绘 制 必要的 草图,现场 确定 抽 水试验 是否 正常,试验 中 发现问 题及 时纠正。6.3.2 抽水试 验方 法的 选取 6.3.2.1 对负水 头承 压井 采用 定流 量抽水 试验,对 自流 井(正水头)采 用定 降深(压)放水 试验。6.3.2.2 在条件 允许 的情 况下,采 用压力 观测 进行 抽水 降压 试验。6.3.2.3 通过地 热井 试水,若动 水 位在较 短时 间达 到稳 定,宜采用 稳定 流方 法进 行抽 水试验;若动 水位较长 时间 才达 到稳 定,宜采用 非稳 定流 方法 进行 抽水试 验。多孔 抽水、群 孔干扰 抽水 和试 验性 开 采抽水试 验一 般采 用非 稳 定 流抽水 试验 方法。6.3.3 稳定流 抽水 试验 6.3.3.1 该方法 通过 涌水 量及 所对 应的井 中水 位降 深计 算热 储层水 文地 质参 数,并 通过 抽水降 深 与 其对应的 涌水 量关 系,拟 合Q-f(S)曲线,推 算单 井最 大涌水 量。6.3.3.2 为确 定Q-S 曲线 形态,宜 进行 3 次降 深试 验,反向 抽水,先进 行最 大降 深(S3=Smax)抽水 试验,其 后为 中、小降 深,降深比 例分 别为 大降 深 的2/3 和1/3 左右。各 抽水 降次稳 定(即观 测水 位每小时波 动小 于5 8cm)时 间分别 为 24、8、8 小时。6.3.4 非稳定 流抽 水试 验 6.3.4.1 宜进 行3 次 降深 抽水 试验,最大 降深 试验 延续 时间 大于 48 小 时(视具 体情 况 在水温 稳定 情况下,应满 足两 个对 数周 期),中、小降 深稳 定时 间分别 为 8、8 小时 即可。6.3.4.2 当进行 多孔 抽水 试验 时,以 地热井 最大 出水 能力 作为 抽水量,抽 水延续 时间 不少 于 168 小时。6.3.4.3 抽水试 验结 束前,应 取全 分析水 样一 组。6.3.4.4 恢复水 位观 测至 拐点 出现 后再连 续观 测 10 个 小时 即 可结束。6.3.5 抽水试 验观 测记 录要 求 6.3.5.1 正式抽 水前 应先 进行 试验 抽水,确 保热 水潜 水泵、配 电装置 及测 量装 备可 以正 常运转 后,停泵,准 备正 式抽 水试 验。停泵的 同时,应 追测 最高 热水位 埋深,待 井孔 内水 位上升 到最 高点(该 水 位最高点 作为 抽水 试验 最高 热水位 埋深),然后 进行 正式抽 水试 验;若未 进行 最高热 水位 埋深 追测,抽水前应 准确 观测 水位 埋深,同时 测量 静水 水面 温度。抽水 试验 过程 中,要求 水温、流量 及主 井和 观 测孔水位 同步 观测。6.3.5.2 观测时 间为 抽水 开始 后 第1、2、3、4、6、8、10、15、20、25、30、35、40、50、60、80、100、120 分钟,之后 每 30 分钟观 测一 次。6.3.5.3 恢复水 位观 测频 率与 抽水 观测频 率相 同。6.3.5.4 水位观 测单 位为 米,数据 精确 到 0.01 米。6.3.5.5 流量单 位为 立方 米,观测 数据精 确 到 0.01 立 方米;水温单 位为 摄氏 度,观测 数据精 确 到 0.1摄氏度。6.3.6 资料整 理要 求 DB13/T 2554 2017 5 6.3.6.1 检查记 录表,对水 位、水 量、水温、观 测时 间等 数 据,要进 行审 查、校对,发现异 常可 根据情况进 行修 正,并誊 清一 份存档。6.3.6.2 绘制抽 水曲 线图,包 括:a)涌水量 历时 曲线:Q-t 曲线;b)降深历 时曲 线:S-t 曲线;c)S-lgt 曲线;d)Q-f(Q)曲线 及Q-f(h)曲线。6.3.6.3 确定Q=f(s)曲 线类 型 Q-S解 析式 的确 定方 法:S=a1Q1+a2Q2+a3Q3,a1、a2、a3 为待 定系 数;依据三 次降 深抽 水资 料(QI;SI),采用 曲度 法确 定曲 线类型,并 用最 小二 乘法 计算系 数。6.4 最高热 水位 埋深 的修 正方 法 6.4.1 最高热 水位 埋深 修正 若抽水 前未 追测 到最 高热 水位埋 深,必须 修正 成抽 水时上 下形 成统 一热 力场 的最高 热水 位埋 深,才能与 观测 的水 位埋 深、水量、水温 相匹 配进 行参 数计算。因 抽水 前井 内热 水水温 是自 上而 下逐 渐 增高的水 柱,它不 能代 表抽 水状态 下温 度达 到稳 定后 的最高 热水 位埋 深。6.4.2 公式计 算法 水位校 正(换算 到热 储层 平 均温度),可用 公式(1)进行校 正。高平0 1h-h-HH h(1)式中:h 校正 后水 位埋 深(m);H 利用 热储 层段 中点 的 埋深(m);h1 观测 水位 埋深(m);h0 基点 高度(m);平 地热 井内 水柱 平均 密度(kg/m3);高 热储 最高 温度 对应 密度(kg/m3)。6.4.3 作图法 依 据 抽水 试验 时三 次 降深测 得 的动 水位 埋深(hi)和 出 水量(QI)作 图,反算最 高 热水 位埋 深。即曲线交 于纵 轴出 水量 为零 时,便 是最 高热 水位 埋深。此法 简便、真 实、实用。6.4.4 粗略概 推法 停泵后,立 即观 测恢 复水 位,由 于热 储层 的高 压力,动、势能 量的 转换,当 水位恢 复到 最高 点,即最高 热水 位埋 深。7 热储层 水文 地质 参数 的计 算方法 DB13/T 25542017 6 热储层 水文 地质 参数 的计 算方法 按照GB 50027。8 地热单 井可 开采 量计 算与 确定 8.1 地热单 井可 开采 量计 算原 则 8.1.1 热储层 顶、底板 埋深、水 位(水 头)埋深 均以 自然 地面起 算。8.1.2 最高热 水位 埋深 按单 井试 抽水试 验追 测的 最高 热水 位埋深 确定 或按 热储 平均 温度下 的水 密度换算求 得、动水 位埋 深由 抽水时 实测 井内 水位 确定。8.2 单井可 开采 量的 初步 确定 依据地热井抽 水试验资料绘制的Q=f(s)曲线,用内插法(最大水位降深以不大于20 m为宜)初步 确定地热 井可 采量。8.3 单井地 热资 源量 的计 算 8.3.1 单井 50 年 开采 热资 源总 量 计算 以公式(2)计算 开采50 年 所 排放的 总热 量。Qw=QTw Cw(tw t0)(2)式中:QW 地热 井开 采50 年所 排放的 总热 量(kJ);Q 地热 井的 日可 开采 量(m3/d);w 地 热水 密度(Kg/m3);Cw 地 热水 比热(J/Kg);tW 地 热水 温度();t0 当地 年平 均气 温();T 50年 内单 井累 计抽 水天数(d)。8.3.2 热储层 单位 面积 可采 热储 存量计 算 依据地 热井 地质 剖面,按 公式(3)计 算确 定地 热井 开 采利用 热储 层单 位面 积可 开采的 热储 存量。Qr=KHCr(tw t0)=KH c Cc(1)+w C w(tw t0)(3)式中:Qr 地热 井开 采影 响区 内单位 面积 可开 采热 储量(kJ/m2);K 热储 层地 热采 收率(取值0.15);H 地热 井利 用热 储厚 度(m);Cr 热 储层 的平 均热 容 量(kJ/(m3);c 热 储岩 石密 度(Kg/m3);Cc 热 储岩 石比 热(J/Kg);热储 岩石 的空 隙率,无量 纲;tr 热 储层 平均 温度();DB13/T 2554 2017 7 t0 当地 年平 均气 温()。8.4 单井地 热开 采所 需热 储面 积计算 8.4.1 单井 50 年 地热 开采 所 需 热 储面积 计算 按 均 衡原 理 以公 式(4)计算热 储 层可 采 热储 存 量与 地热 井 开采50 年排 放 总热 量保 持 均衡 所 需的 热田面积,并 按圆 面积 公式 估算地 热井 的井 距。F=Qw/Qr(4)式中:F 保持 均衡 所需 的热 田 面积(m2);QW 地热 井开 采50 年所 排放的 总热 量(kJ);Qr 地 热井 开采 影响 区 内单位 面积 可开 采热 储量(kJ/m2)。8.4.2 地热开 采井 影响 井距 的确 定 FD 2(5)式中:D 地热 井开 采影 响井 距(m)。8.5 地热单 井可 开采 量的 确定 8.5.1 在该计 算所 需热 田范 围内 尚无其 它地 热生 产井 或已 有地热 井的 井距 超过 计算 的布井 间距,可 将地热井 抽水 试验 资料 初步 确定的 可开 采量 作为 该井 的可开 采量。8.5.2 若该计 算所 需热 田范 围未 超出地 热单 井设 置的 探矿 权范围,可将 地热 井抽 水试 验资料 初步 确 定的可开 采量 作为 该井 的可 开采量,并 以该 井位(定 向井为 利用 段中 点的 地面 投影位 置)为中 心,将 所需热田 范围 按正 方形 确定 控制范 围。8.5.3 若该计 算所 需热 田范 围超 出了地 热单 井设 置的 探矿 权范围,将 以该 井位(定 向 井为利 用段 中 点的地面 投影 位置)到 最近 探矿权 的边 界投 影距 离 的2 倍作 为正 方形 的边 长。以该正 方形 的面 积作 为该井可开 采的 控制 范围。并 以该范 围内 的可 采热 储存 量作为 该井 地热 水开 采允 许排放 的热 量,进而 反 求其可开 采量。8.5.4 回灌情 况下 开采 井可 开采 量,应 根据 回灌 井的 回灌 试验,可增 加最 大稳 定回 灌量 的 50%。9 采灌井 距的 确定 回灌井 与开 采井 的距 离主 要取决 于冷 热水 的混 合峰 面,自 回灌 井向 开采 井的 运移时 间和 速度,概化研究 区内 地热 地质 条件 后,回 灌井 与开 采井 井间 距计算 公式 为:)(3Q Qw wC bQt cD(6)式中:D 回灌 井与 开采 井井 间 距离(m);DB13/T 25542017 8 w wc、Q QC 流 体和 热储 层的 热 容(MJ/m3);Q 回灌 量(m3/h),取 供暖期 平均 回灌 水量;b 开采 井利 用热 储厚 度(m);t 冷热 水的 混合 峰面 到 达开采 井的 时间,按50年,每年 开采120 天计 算。10 回灌井 回灌 量的 确定 10.1 回灌井 稳定 回灌 量的 确定 地热回 灌井 稳定 回灌 量的 确定一 般可 通过 实际 回灌 试验确 定。若未进 行回 灌试 验,也可 采用类 比方 法,通过 相似 热储回 灌状 况,采用 式(7)来初 步计 算 确 定。Q=PM H(7)式中:Q 稳定 回灌 量(m3/d);P 热储 层吸 收率(m3/d m2),可 根据 附近 已有 相同热 储层 回灌 井参 数确 定;M 利用 热储 厚度(m);H 回 灌时 孔内 水位 上 升的稳 定高 度(m)。10.2 回灌井 可回 灌量 的确 定 回灌井 可回 灌量 的确 定可 采用式(8)计 算:t 3bw wa a2)(DQ(8)式中:Q 可回 灌量(m3/d);D 对井 井底 距离(m);b 回灌 井 利 用热 储厚 度(m);t 冷热 水峰 面到 达开 采 井的允 许时 间(d,按50 年 计);w w、a a 流体 和 热储 层 的 热容(MJ/m3)。11 地热水 质量 评价 11.1 一般要 求 11.1.1 地热水 质量 评价 应与 地热 资源计 算与 评价 同时 进行,以提 供地 热资 源的 质量 品位,作为 地 热资源开 发的 基础 和依 据。11.1.2 地热水 质量 评价 应依 据不 同用途 按有 关的 国家 标准 或行业 标准 进行 综合 评价。11.1.3 地热水 质量 评价 应在 地热 井试验 现场 和定 期采 样进 行全分 析、微量 元素、酚 氰及物 理性 等 检测的基 础上 进行,必 要时 补充进 行微 生物 检测。11.2 地热水 不同 用途 评价 DB13/T 2554 2017 9 11.2.1 理疗热 矿水 评价 可按照GB/T 11615-2010 附录E对 其属 于何 种类 型的 理 疗热矿 水做 出评 价。11.2.2 饮用天 然矿 泉水 评价 地热水 符合 饮用 天然 矿泉 水界限 指标 及限 量指 标的,可按 照GB 8537 进 行评 价。11.2.3 生活饮 用水 评价 地热水 可作 为生 活饮 用水 源的,应按 照GB 5749 做 出 评价。11.2.4 农业灌 溉用 水评 价 低 温 地 热水 在用 于 采暖 供热 等 目 的后 的弃 水,按 照GB 5084 对 其 是否 适 用于 农业 灌 溉 用水 做出 评价。11.2.5 渔业用 水评 价 低温地 热水 用于 水产 养殖 的,按 照GB 11607 对 其是 否符合 水产 养殖 做出 评价。11.3 地热水 腐蚀 性评 价 11.3.1 对氯离 子含 量高(25%毫 克当量 百分 数)的 地热 水,地下热 水的 腐蚀 性宜 采用 拉申指 数进 行评价。计算公 式:ALKSO CLLI 4(9)式中:LI 拉申 指数(无 量纲);CL 氯化 物浓 度;SO4 硫酸 盐浓 度;ALK 总碱 度。三项均 以等 当量 的CaCO3,单位为 毫克 每升(mg/L)表示。判别标 准:当 LI 0.5 时,表明 具腐 蚀性,LI 值 越 大,腐 蚀性 越强。LI10.0 时 属于 强腐 蚀性 的水;3.0LI 10.0 时属 于中 等 腐蚀性 的水;0.5LI 3.0 时 属于 轻腐 蚀性的 水;LI0.5 时 无腐 蚀性 的水。11.3.2 对氯离 子含 量低(25%毫 克当量 百分 数)的 地热 水,地热水 的腐 蚀性 宜参 照工 业上用 腐蚀 系数来衡 量。计算公 式:对碱性 水 Kk=1.008(rMg2+-rHCO3-)(10)对酸性 水 Kk=1.008(rH+rAl3+rFe2+rMg2+-rHCO3-rCO32-)(11)DB13/T 25542017 10 式中:Kk 腐 蚀系 数;r 离 子含 量的 每升 毫克 当量(毫摩 尔)数。判别标 准:腐蚀系 数Kk0,称为 腐蚀 性水;腐蚀系 数Kk0,称为 半腐 蚀性 水;腐蚀系 数Kk0,并且Kk+0.0503Ca2+0,称为 非腐 蚀性 水。11.4 地热水 结垢 评价 11.4.1 可参照 工业 上用 锅垢 总 量H0(mg/L)来衡 量地 热水 的结垢 性:计算公 式:H0=S+C+36rFe2+17rAI3+20rMg2+59rCa2+(12)式中:H0 锅垢 总重 量(mg/L);S 地热 水中 的悬 浮物 含 量(mg/L);C 胶体 含量C=SiO2+Fe2O3+AI2O3,(mg/L);r 离子 含量 的每 升毫 克 当量数。判别标 准:H0 125 为 锅垢 很少 的水;125 H0 250 为 锅垢 少的 水;250 H0 500 为 锅垢 多的 水;H0 500 为 锅垢 很多 的水。11.4.2 地热水 硬垢 评价 计算公 式:Kn=Hn/H0(13)式中:Kn 硬 垢系 数(无量 纲);Hn=SiO2+20rMg2+68(rCI-+rSO42-rNa+-rK+);H0 锅 垢总 重量(mg/L);SiO2 二氧 化硅 的含 量(mg/L);r 离子 含量 的每 升毫 克当 量数。判别标 准:Kn 0.25 为 具有 软沉 淀物 的水,0.25 Kn0.5 为具 有中 等 沉淀物 的水,Kn 0.5 为 具有 硬沉 淀物 的 水。11.4.3 地热水 的起 泡评 价 计算公 式:F=62rNa+78rk+(14)式中:DB13/T 2554 2017 11 F起 泡系 数(mmol/L);其它项 目同(28)式。判别标 准:F60 为不 起泡 的水;60F 200 为半 起泡 的水;F200 为起 泡的 水。DB13/T 25542017 12 参 考 文 献 1 DZ 40-85 地热 资源 评 价方法 2 天 津地 区地 热单(对)井资 源评 价技 术要 求(2006年)3 地热 单井 勘查 报告 审 批要求,储办 发1996 51 号 4 水文 地质 手册(第 二版)5 供水 水文 地质 手册 第二册 6 河北 省第 三轮 市县 级 矿产资 源总 体规 划编 制技 术规程,冀国 土资 函20151082 号

注意事项

本文(单井地热资源评价技术规程DB13/T 2554-2017.pdf)为本站会员(13956984562)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