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传统黑釉瓷制作技艺DB36/T 1156-2019.pdf

  • 资源ID:183373       资源大小:993.05K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9.9金币 【人民币9.9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金币 【人民币9.9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说明:
本站最低充值10金币,下载本资源后余额将会存入您的账户,您可在我的个人中心查看。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传统黑釉瓷制作技艺DB36/T 1156-2019.pdf

ICS 81.060.01 Q 30 DB36 江西省地方标准 DB 36/T 1156 2019 传统黑釉 瓷制作技 艺 The traditional craftsmanship of the black glazed porcelain 2019-11-05 发布 2020-05-01 实施 江 西 省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 发布 DB36/T 1156 2019 I 目 次 前言.II 引言.III 1 范围.1 2 规 范性 引用 文件.1 3 术 语与 定义.1 4 传 统黑 釉瓷 制作 技艺 流 程.8 5 传 统黑 釉瓷 的特 点.11 附录A(规 范性 附录)与食品 接触 的传 统黑 釉瓷 参考检 测项 目.12 附录B(资 料性 附录)伍氏传 统黑 釉瓷 制作 技艺 的传承.13 DB36/T 1156 2019 II 前 言 本标准 按照GB/T 1.1-2009 给出的 规则 起草。本标准 由宜 春市 市场 监督 管理局 提出 并归 口。标准起 草单 位:江西 省标 准化研 究院、靖 安县 市场 监督管 理局、靖 安县 靖窑 陶瓷坊。本标准 主要 起草 人:伍映 方、左 春胜、谢 红、舒卫 才、曾 建华、毛 炜翔、冯 欣、胡 昭君、涂 志明、李霞、舒敏 璋、余洁。DB36/T 1156 2019 III 引 言 传统黑 釉瓷 最早 出现 于东 汉时期,釉面 呈黑 色或 黑 褐色。唐 代较 为盛 行,至 宋代黑 釉瓷 的制 作达 到顶峰,诞生 了许 多价 值连 城的传 世精 品。譬如:黑 釉 木叶纹、黑 釉油 滴、黑釉 剪 纸贴花、黑 釉兔 毫窑 变、黑釉虎 斑玳 瑁等 一大 批珍 贵的传 世之 作,被多 个国 家博物 馆珍 藏,甚至 誉为 国宝。至明 清时 期,由 于 人们审美 观的 转变,青 花瓷、各种 颜色 釉、釉上 彩瓷 的相继 诞生,再 加上 各大 黑釉瓷 产区 原材 料的 枯竭,致使其 许多 宝贵 的制 作技 艺失传 断代。传统黑 釉瓷 因其 采用 天然 原料、纯手 工制 作、古法 柴窑 烧成,真 正体 现了 火与 土的完 美结 合。其釉面温润,装 饰手 法丰 富,色彩变 化绚 丽多 姿。至近 现代,硅酸 盐化 工原 料配 方、电 窑、气 窑等 现代 技 术的介入,使 得黑 釉瓷 批量 产出,而这 种现 代工 艺所 造就的 黑釉 瓷与 传统 黑釉 瓷貌似 神离,相 去甚 远。黑釉瓷 传统 制作 技艺 的恢 复,具 有很 高的 文化 价值、技艺 传承 价值、艺 术美 学价值 与经 济价 值,而制订传 统黑 釉瓷 的制 作技 艺标准,对 保护 和传 承传 统黑釉 瓷的 制作 技艺 更是 意义重 大。DB36/T 1156 2019 1 传 统黑釉 瓷制作技 艺 1 范围 本标准 规定 了传 统黑 釉瓷 制作技 艺流 程、传统 黑釉 瓷 特点。本标准 适用 于 江 西省 内使用 传统 黑釉 瓷 制 作技 艺生 产的 日 用陶 瓷、陈设 艺术 瓷器类 产品。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 件对 于本 文件 的应 用是必 不可 少的。凡 是注 日期的 引用 文件,仅 所注 日期的 版本 适用 于本 文件。凡 是不 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其最 新版 本(包括 所有的 修改 单)适用 于本 文件。GB/T 3299 日 用陶 瓷吸 水 率测定 方法 GB 31604.24 食品 安全 国 家标准 食 品接 触材 料及 制 品 镉 迁移 量的 测定 GB 31604.34 食品 安全 国 家标准 食 品接 触材 料及 制 品 铅 的测 定和 迁移 量的 测 定 3 术语与 定义 下列术 语与 定义 适用 于本 文件。3.1 传统黑 釉瓷 traditional black glazed porcelain 以江西 本地 天然 材料 为主 要原料,烧 成温 度1230 1320,纯手 工制 作,传统柴 窑烧 制,利用 天然材料 中附 着的 铁元 素为 主要呈 色剂,在传 统柴 窑 中一次 或多 次烧 成的,釉 面主要 呈黑 色、酱 黑色 或 黑褐色的 瓷器,分为 纯色黑 釉瓷与 花色黑 釉瓷。花色 黑釉瓷 分为三 大类:1、人 为装饰 类:如 黑釉 剔花、黑釉釉 上彩 等;2、人为 加 窑火装 饰类:如黑 釉木叶 纹、黑 釉剪纸 贴花、黑釉 玳瑁纹、黑釉 虎斑 纹、双釉兔毫、黑 釉铁 锈花 褐点 彩等;3、窑火 装饰 类:如 单釉析 晶兔 毫、油滴、黑 釉窑变 等。3.2 原料 raw materials 3.2.1 黏土 clay 陶瓷生 产原 料之一。是含 水铝硅 酸盐 矿物、含 长石 类岩石 经过 长期 风化 与地 质作用 而生 成的 细小 颗粒。其 主体 化学 成分 是氧 化硅、氧化 铝和 水,有的 含有少 量氧 化钾。和 水掺 和产生 可塑 性,烧后 变 得 致密坚硬 等特 性。3.2.2 高岭 土 kaolin 制瓷原 料。主要 由高 岭石、石英 和绢 云母 等成 分组 成。以 产 于 江西 浮梁 高岭 山而得 名。其外 观呈 白DB36/T 1156 2019 2 色或灰 白色,由 于含 杂质 不同,有的 可时 显黑、褐、粉红、米黄 等颜 色。原 矿为致 密或 疏松 的块 状,无光泽,易于 用手 捏成 粉末。须经 淘洗、除 去杂 质,经沉淀 后才 能配 料。3.2.3 红石 red stone 一种 半 风化,含 铁量 高的 石 头,可呈 红、紫红、黑 红等颜 色。3.2.4 黄土 the loess 黄色粉 土沉 积物。3.2.5 无名土 子 nameless dark brown mineral 一种埋 藏在 土里 的不 规则 粒状或 块状 棕褐 色物 体,经雨水 冲洗 后露 出表 面,主要成 分为 铁、锰、以及少量 的 钴 元素。3.2.6 草木灰 plant ash 各种柴 草充 分燃 烧后 留下 的灰烬。3.2.7 釉灰 glaze ash 瓷器釉 用原 料。用 石灰 石 与狼尾 巴草 或凤 尾草 层叠 烧炼数 次后,经陈 腐而 成。釉 灰的 制作 首先 是开采石灰 石,煅烧 成生 石灰,自然 或人 工加 水消 解变 成熟石 灰,再与 狼尾 巴草 或凤尾 草叠 加煨 烧,利 用 煨烧过程 中产 生的 二氧 化碳,把熟 石灰 变成 碳酸 钙,称为釉 灰,为配 制传 统石 灰釉的 主要 原料。3.2.8 木叶 leaf 用于黑 釉瓷 木叶 纹装 饰之 用。主要 叶子 有桑 树叶、菩提叶、茶叶 以及 多种 可 以烧制 黑釉 木叶 纹的 叶子。3.3 原料加 工 raw material processing 3.3.1 原料开 采 raw material mining 对所需 黏土、高 岭土、红 石、黄 土、无名 土子、石 灰石等 坯、釉用 材料 进行 开采。3.3.2 泥料晾 晒 clay drying DB36/T 1156 2019 3 把取 回 的各 种泥 土分 别晒 干备用。3.4 成型 shaping 通过手 工 将 坯泥 制成 各种 形状的 坯体,分 为拉 坯、手捏泥 塑、雕塑、雕 镶、利坯、拍印 等手 法。3.4.1 陶车 potter s wheel 陶瓷器 中圆 形器 成形 的主 要工具。完 善的 陶车 由旋 轮、轴 顶帽、轴、复 杆、荡箍组 成。旋轮 为圆 形木质,轴顶 帽嵌 于旋 轮背 面中心 部,覆置 在插 埋于 土中的 直轴 顶端。荡 箍套 置于轴 下 部。复 杆安 在 轴 两侧,起 平衡、定 位作 用。制 坯时,将加 工好 的泥 料放 置于旋 轮上 面中 间,拨动 旋轮,使之 快速 持久 转动,然后用 手将 放置 于旋 轮中 间的泥 料拉 成所 需要 的器 形。陶 车也 用于 修坯、装 饰等工 序。3.4.2 手动转 盘 hand-driven wheel 用于坯 体修 整、装饰 用的 手动转 盘。3.4.3 坯 unfired body 又称“坯体”、“坯胎”。指 成型后 未经 焙烧 的器 体或 虽经焙 烧但 未完 成的 陶瓷 器体。3.4.4 拉坯 wheel throwing 传统手 工成型 的 方法 之一,即做 坯。将配 好的 泥料 置于陶 车中 央,转动 车盘,用手 按泥,随 手法 的屈伸拉 制出 器坯 的雏 形。3.4.5 圆器 round ware 可通过 旋转 拉坯 一次 成型 的叫圆 器。3.4.6 琢器 Zhuo ware 不能在 陶车 上一 次拉 坯成 型的器 物。3.4.7 雕塑成 型 shaping by sculpture 采用 雕、刻、镂、琢、凿、塑、铸(注)等为 手段,以瓷 泥为 材料,塑 造出 各种造 型的 制品。3.4.8 DB36/T 1156 2019 4 利坯 trimming 将拉好 的处 于半 干状 态的 瓷坯置 于快 速旋 转的 陶车 上,用 刀修 整,使 之厚 薄 适中,表面 光洁。3.4.9 利坯刀 trimming knife 用于利 坯的 各种 刀具。主 要有铁、竹 等 材 质制 成。铁质刀 有板 刀与 条形 刀,板刀用 于修 理外 壁和 圈足,条 形刀 用于 修理 坯体 内壁。竹篾 刀 两 头厚 中间 薄,根 据器 型需 要自 由调 节竹篾 刀的 弯曲 弧度。3.4.10 拍印 patted decoration 在已成 型的 半干 坯体 上进 行拍打,使 陶坯 结构 致密 牢固。3.5 施釉 glazing 亦称“上釉”、“挂釉”或“罩釉”。在 陶瓷坯 体表面 施以釉 浆。有 蘸釉、荡釉、吹釉(喷釉)和 浇釉等多 种方 法。可分 别采 用或数 法并 用。3.5.1 草木灰 黑釉 Plant ash black glaze 把加工 好的 草木 灰与 加工 好的富 铁泥 浆分 别按 需要 配比而 成 的 釉用 材料。3.5.2 石灰 黑 釉 Lime black glaze 把加工 好的 釉灰 与富 铁泥 浆进行 配比 而成 的釉 用材 料。3.5.3 土黑釉 Clay black glaze 一种釉 用材 料,为 加 工好 的单一 富铁 易 溶 泥浆。3.5.4 黑釉装 饰性 釉料 Decorative black glaze 把加工 好的 原料 按需 要进 行配比,主 要用 于剪 纸贴 花、彩 绘、玳 瑁纹、虎斑 纹、双 釉兔 毫、铁 锈斑褐点彩 等等 黑釉 釉上 装饰。3.5.5 蘸釉 glazing by dipping 将坯体 浸入 釉中 片刻 后取 出,利 用坯 的吸 水性 使釉 浆附着 于坯 上。3.5.6 DB36/T 1156 2019 5 荡釉 glazing by rinsing 把釉 浆 倒入 器坯 内部,然 后晃荡,使 上下 左右 均匀 上釉。3.5.7 吹釉 glazing by blowing 也叫“洒釉”,即在 一种 色 釉地上 喷洒 另一 种色 釉。如玳瑁 釉等。3.5.8 浇釉 glazing by pouring 施釉方 法之一。亦 称“溜 釉”。不 能用 浸釉法 施釉的 大件器 或一面 施釉 的器物 用浇釉。其做 法是 将器物坯 体搁 于木 架板 上,工匠两 手各 执碗 或勺,舀 取釉浆,向 坯体 上浇 泼。如果坯 件过 大,则由 两 人 操作,浇 釉次 数一 般为 两次。浇釉 均匀 程度,与 工匠 的技艺 有很 大关 系。3.6 装饰 decoration 3.6.1 坯体装 饰 decoration on a clay body 在坯 胎 上按 需要 进行 图案 设计,采 用雕 刻、模印、堆 塑等手 法单 一运 用或 多种 手法结 合运 用 予 以实现。3.6.2 釉上装 饰 overglaze decoration 对施好 釉的 胎体 进行 各种 装饰。3.6.2.1 剪纸贴 花 papercut decoration 又称“蔽釉剪 纸贴 花”、“剪纸漏 花”。其制作 工艺是 把剪好 的图案 直接 贴于胎 上,后 施黑釉,然 后揭掉剪 纸,就得 出黑 地与 白 胎色花 纹相 对的 图案。也 可 在纸上 先剪 出镂 空的 图案,将图案 贴在 装饰 部位,在镂空 处施 黑釉,然 后揭 掉剪纸,施 透明 釉,入窑 烧成白 地黑 花装 饰。也有 先施一 层底 釉,将剪 纸 贴 于底釉上,再 施一 层面 釉,揭掉剪 纸,入窑 烧成,形 成深与 浅色 的对 比。3.6.2.2 黑釉木 叶纹 leaf pattern on a black glaze 在已施 黑釉 的坯 体上 放置 新鲜或 晾干 后的 桑叶、菩 提叶、茶叶,以 及其 它可 用 类叶子,一 片或 多片,或裁剪 或重 叠,根据 器型 装饰需 要而 摆放,通 过柴 窑高温 化成 灰烬 后与 黑釉 产生反 应,清晰 的把 叶柄、叶脉、叶肉,或 平铺 或卷 曲或重 叠,在釉 面上 完整 的呈现 出来。3.6.2.3 黑釉剔 花 sgraffito decoration on a black glaze 也称“黑釉 白剔 花”。是 在坯胎 上施 黑釉,再 把花 纹上黑 釉剔 掉,露出 白地。DB36/T 1156 2019 6 3.6.2.4 黑釉虎 斑玳 瑁 tortoise-shell glaze 在黑釉 上洒 点各 种形 状的 玳瑁虎 斑釉,玳 瑁虎 斑釉 配方用 含铁 量低 的黏 土与 草木灰 配比 而成,通 过柴窑内 不同 温度 与气 氛而 产 生窑 变形 成类 似于 虎斑 纹和玳 瑁纹 的装 饰效 果。3.6.2.5 黑釉加 彩 added color decoration on a black glaze 在黑釉 地上,用 淡色 釉彩 绘纹饰,形 成黑 地淡 彩的 鲜明对 比。3.6.2.6 黑釉印 花 impressed decoration on a black glaze 在盘、碗等 胎体 上印 制各 种花纹。3.6.2.7 单釉析 晶兔 毫 hares fur glaze 以铁为 呈色剂,生坯 挂釉,经 1300 高温还 原气 氛 焙烧,析出的 氧化 铁结晶,在黑 色中呈 现出 兔毛一样 的丝 纹。有黄 褐、银白、灰、青蓝 等颜 色。3.6.2.8 双釉兔 毫 hares fur surface glaze on a black base glaze 在已施 黑釉 的盏 内壁 均匀 的吹一 层草 木灰 与泥 土配 制的面 釉,通过 柴窑 高温 烧 制使 面 釉与 黑釉 产生反应,流动 变化 形成 类似 于兔毛 状。3.6.2.9 黑釉油滴 oil-spot glaze 油滴 分 为高温 油滴与 中温 油滴两 种。高 温油 滴在柴 窑还原 焰中 1300 左右 烧成,由 于窑温 高、釉粘度小,在 特定 的物 理化 学条件 下,釉开 始形 成液 相分离 结构,釉 主体 相分 离出富 铁的 另一 相。在 重 力与表面 张力 等作 用下,富 铁相浮 在釉 表面 层,随着 过程推 移,浮在 釉面 的富 铁相越 来越 多,拼合 成 一 个个大小 不同 的包 裹团;中 温油滴 釉烧到 1200 以 上 时,釉料 中 Fe2O3 开始 分解 放出氧 气。由 于此 时釉 已经熔融,粘 度很 大,釉层 中的小 气泡 被封 闭无 法逸 出釉面,随 着 Fe2O3 的分 解,釉层 中小 气泡 越来 越多,在表面 张力 作用 下逐 渐合 并成大 气泡。由 于釉 层中 气泡具 有富 集铁 氧化 物的 能力,使得 釉料 中铁 氧 化 物逐渐迁 移并 聚集 在气 泡的 周围,当 釉层 中的 气泡 增 大到足 以克 服釉 层阻 力时,气 泡破 裂,形成 一个 类似火山口 的凹 坑。随着 烧成 继续,这些 凹坑 逐渐 被拉 平,而 聚集 在气 泡周 围的 铁氧化 物也 显露 出釉 面。油滴釉冷 却后,富 集铁 的氧 化物结 晶使 釉面 呈斑 点状 花纹。高温 油滴 釉的 主要 特点:底釉 以绀 黑为 主,口DB36/T 1156 2019 7 沿处釉 层较 薄,黑中 闪棕 黄,釉 面散 布大 小相 近的 棕黄、银白 或五 彩色 的圆 形结晶。3.6.2.10 黑釉铁 锈花 及褐 点彩 iron-rust design and brown spots on a black glaze 在施黑 釉浆 的器 身上 或绘 或点或 洒以 含铁 质更 高的 天然绘 料,入窑 高温 烧成 后,黑 釉器 身呈 现褐 酱色锈斑 点或 彩片,或 铁锈 花纹。3.6.3 黑釉釉 上彩 装饰 overglaze decoration on a black glaze 在黑釉 上进 行各 种彩 绘图 案装饰,二 次入 窑低 温烧 成。3.7 烧制 firing 3.7.1 传统柴 窑 traditional firewood kiln 以木材 为燃 料的 窑炉。包 括龙窑、蛋 形龙 窑、馒 头 窑、马 蹄窑、蛋形 窑等。一般分 为四 个部 分:火膛、窑 室、烟道、烟 囱。3.7.2 匣钵 sagger 窑具之 一。用耐 火材 料制 成,形 状多 样。将坯 体放 于匣钵 中,匣钵 叠置 起来 烧制,既可 增加 装窑 密度,又 避免 窑火 直接 烧刺 坯体和 窑内 杂物 落到 釉面 上,使 器物 更加 光滑 滋润,制品 间也 相互 隔离,不 致粘 连。匣钵 要求 具有 一定 的透气 性、导热 性、热稳 定性、耐火 度和 高温 强度。3.7.3 窑柴 firewood 烧窑时 作为 燃料 使用 的各 种木质 材料。3.7.4 满窑 loading the kiln 装窑的 俗称。即将 坯件 装 入匣钵 后,按 不同 的烧 成 要求安 放在 窑室 内不 同的 部位,并 按焙 烧要 求在匣钵柱 间预 留出 适当 的空 间,以 通火 路。3.7.5 把桩 kiln-keeper 也叫火 头。掌管 烧窑 全过 程,是 传统 柴窑 烧炼 技术 的总负 责人。3.7.6 DB36/T 1156 2019 8 烧窑 firing 将 坯烧 炼成 瓷器 的过 程。不 同的 黑釉 瓷品 种具 有各自 的烧 窑技 法。3.7.7 溜火 slow fire 烧窑开 始阶 段,燃料 燃烧 较为缓 慢,目的 是升 温、排水。3.7.8 紧火 fast fire 溜火阶 段过 后,逐步 使柴 窑燃烧 加快,火 力加 大,火转入 高温。3.7.9 歇火 stopping fire 当窑内 温度、气 氛、以及 烧成曲 线达 到作 品对 应的 烧成要 求后,停 止投 柴,封住投 柴口。3.7.10 过烧 overfiring 瓷器在 烧成 过程 中,因温 度过高 而引 起的 局部 或全 部变形,颜 色暗 黄、釉面 有 轻微沸 腾,流釉 粘脚,或出现 大面 积较 大气 泡等 缺陷。3.7.11 欠火 under-firing 窑炉烧 造过 程中 温度 不够,导致 器物 烧成 后吸 水率 偏高、声音 沙哑、表 面粗 糙等现 象。4 传统黑 釉瓷 制作 技艺 流程 4.1 传统黑 釉瓷 制作 技艺 流程 传统黑 釉瓷 制作 技艺 流程 见图1。图1 传 统黑 釉瓷 制作 技艺 流程图 DB36/T 1156 2019 9 4.2 原料制 配 4.2.1 总则 按工艺 所需,对 黏土、高 岭土、瓷石、红 石、石灰 石、黄 土、无名 土子 等各 种坯、釉用 天然 材料 进行开采、加工、配制。4.2.2 坯料配 制 4.2.2.1 配 制原 则 根据耐 火度 不同,白 度与 釉料结 合度 不同、以 及器 型大小 的需 要,对原 料进 行一元、二 元或 多元 配制。4.2.2.2 坯 料开 采 对坯用 原料 黏土、瓷 石、高岭土、黄 土等 等进 行开 采。4.2.2.3 坯 料晾 晒 把取回 的各 种坯 用原 料分 别进行 晾晒。4.2.2.4 坯 料碾 磨 把瓷石 等硬 度高 的材 料进 行碾磨 成泥 浆状。4.2.2.5 坯 用泥 料淘 洗 将坯用 的各 种可 加水 软化 的材料,放入 水池 中加 水 浸泡软 化,然 后搅 拌 至 泥 浆状。待 沙石 沉入 池底后将面 上纯 净泥 浆放 入另 外的泥 浆池 中。4.2.2.6 泥 浆沉 淀 淘洗后 的泥 浆放 置6d 后,将表面 积水 排空 后捞 出泥 浆放置 于干 净地 面堆 放阴 干。4.2.2.7 踩泥 待泥浆 至半 干时 用脚 反复 踩踏均 匀。4.2.2.8 泥 料陈 腐 即储泥,双 称“困 泥”。系将泥 料放 置在 不透 日光、不通 空气 的室 内,保 持 一定温 度和 湿度,储 存一段时 间,以利 坯体 的氧 化和水 解反 应的 进行,从 而改善 泥料 的性 能。4.2.3 釉料 配制 4.2.3.1 总则 把加工 好的 釉用 材料 根据 不同的 工艺 需要 进行 配制。4.2.3.2 釉 灰陈 腐 把 釉灰 加人 的尿 液浸 渍陈 腐 8 个 月以 上。4.2.3.3 草 木灰 淘洗 把烧好 的草 木灰 加水 进行 反复淘 洗,过滤 掉杂 质砂 石,留 下纯 净的 草木 灰。DB36/T 1156 2019 10 4.2.3.4 草 木灰 沉淀 将淘洗 后的 草木 灰静 置 10d 后,排空 面上 水份。4.2.3.5 草 木灰 陈腐 把沉淀 后的 草木 灰捞 出置 于阴湿 之处,在 半干 半湿 的状态 下陈 腐8 个月 以上。4.2.3.6 釉 用泥 浆淘 洗 把各种 釉用 富铁 原料 进行 淘洗成 泥浆 状。4.2.3.7 釉 石碾 磨 把红石 等硬 度高 的釉 用原 料碾磨 成泥 浆状。4.3 成型 通过手 工制 成各 种形 状的 坯体,分为 拉坯、手 捏泥 塑、雕 塑、雕镶、利 坯、拍印等 手法。4.4 施釉 在陶瓷 坯体 表面 施以 釉浆。有蘸 釉、荡 釉、吹 釉(喷釉)和浇 釉等 多种 方法。可分 别采 用或 数法 并用。4.5 装饰 4.5.1 总则 分为坯 体装 饰与 釉上 装饰。4.5.2 坯体 装饰 在坯体 上进 行各 种图 案与 肌理装 饰,包括:镂、雕、刻、画、堆等 等多 种手 法。4.5.3 釉上 装饰 4.5.3.1 总则 在已施 釉的 胎体 上进 行各 种装饰。分 为人 为装 饰、人为加 窑 火 装饰、窑 火装 饰等三 大类。4.5.3.2 人 为装 饰 釉上人 为装 饰效 果具 有可 预见性。如黑 釉剔 花,在 已施黑 釉胎 体上 把设 计图 案中的 釉料 剔除,使坯体与黑 釉形 成不 同颜 色对 比;釉 绘:直接 在坯 体上 用黑釉 绘制 图案;黑 釉白 斑:在 黑釉 上装 饰白 釉;以及二次 低温 烧成 的黑 釉釉 上彩等 等各 种可 预见 性效 果的图 案装 饰。4.5.3.3 人 为加 窑火 装饰 人为装 饰后,同 样的 材料 通过窑 内火 与气 氛变 化的 原因产 生难 以预 见性 的装 饰效果。如 黑釉 剪纸 贴花、黑 釉木 叶纹、黑釉 玳 瑁、黑 釉虎 斑、双 釉兔 毫、黑釉 铁锈 花褐 点彩 等等。既有 人为 装饰 又依 靠窑 火装饰而 产生 丰富 变化 的装 饰效果。4.5.3.4 窑 火装 饰 DB36/T 1156 2019 11 单一黑 釉通 过窑 内火 与气 氛的变 化而 产生 难以 预见 性效果 的手 法;如黑 釉窑 变、曜 变天 目、油滴、单釉兔 毫等 等,釉面 产生 的装饰 效果 不可 预。4.6 烧制 柴窑烧 制分 为坯 体装 匣、满窑、封窑 门、烧窑、开 窑 等步 骤。把待 烧的 坯体 装入匣 钵或 其他 装烧 窑具上,黑釉 木叶 纹装 饰的 器物在 装匣 时必 须同 时把 选定好 的木 叶放 置于 需装 饰的器 物之 上,木叶 放 置 过程中需 要考 虑树 叶在 高温 烧制过 程中 缩水、滑 落、卷曲、变形 等等 现象 对装 饰效果 的影 响,可一 匣 一 器或一匣 多器;剪 纸贴 花、黑釉 虎 斑玳 瑁、黑釉 油滴、黑釉 铁锈 花等 技法 的 器 物直接 放入 匣钵 中或匣钵内垫饼之 上,满 窑师 傅进 入 窑室内,由窑 外的 窑工 把 坯或装 入坯 体的 匣钵 传递 至窑室 内。根 据不 同技 法 对温度与 气氛 的需 要,找准 相对应 的窑 位,必须 周密 考虑柴 窑内 前后 左右 上下 不同窑 位的 温度 与气 氛 的 差别。匣 钵与 匣钵 之间 预留 火道,当窑 装满 后,用窑 砖 封住窑 门,留出 投柴 口。烧 窑分为 溜火、紧 火阶 段,按不同 品种 所需 的烧 成曲 线、烧 成温 度、烧成 气氛 完成烧 窑后 停止 投柴 封好 窑门。柴窑 烧成后,经过一定时间 的冷 却 后 开窑,工 人从窑 内搬 出匣 钵,取出 瓷件。4.7 成品拣 选 对烧成 后的 器物 进行 分类 拣选。5 传统黑 釉瓷 的特 点 传统黑 釉瓷 的特 点如 下:a)坯体成 型与 装饰 都采 用纯 手工制 作。用传 统柴 窑烧 制,所 用燃 料均 为竹、木;b)传统黑 釉瓷 制作 的原 料均 采用天 然材 料,不添 加任 何化工 原料;c)表 面 施 釉,釉 面 呈 黑色 或黑 褐 色 为 主基 调 产 生变 化多 端 的 釉 面效 果。烧成 后胎 体 吸 水 率小 于5%,表 面呈 玻璃 质光 泽。DB36/T 1156 2019 12 A A 附 录 A(规范 性附 录)与食品 接触 的传统 黑 釉瓷 参考检 测项 目 A.1 参考检 测项 目 与食品 接触 的传 统黑 釉瓷 参考检 测项 目应 按照 表A.1 要求。表A.1 参考检 测项 目 序号 检测项目 检测依据 1 镉迁移量 GB 31604.24 2 铅迁移量 GB 31604.34 3 吸水率(%)GB/T 3299 DB36/T 1156 2019 13 B B 附 录 B(资料 性附 录)伍氏传 统 黑 釉瓷 制作 技艺 的传承 B.1 伍氏 传 统黑 釉瓷 制作 技艺 的传承 B.1.1 伍芬清,(1889 1957),一生从 事从传 统陶 瓷制作,尤其 擅长手 工制 坯与传 统蛋形 龙窑的 挛建与调试;B.1.2 伍道林,伍芬 清之 子,(1911 1963),从 小随父 学艺,30岁 掌握了 全套 传统陶 瓷制作 工艺,尤其精于 材料 的运 用与 龙窑 调试;B.1.3 伍先崇,伍道 林之 子,生 于1944年,13岁 入行 随父 学艺,20 岁掌 握了 全套传 统制陶 工艺,后成为其父 所带 徒弟 中唯 一一 个精通 全套 制陶 技艺 的人,为 黑陶、黑 釉瓷、无釉 黑 瓷 传统 柴窑 复烧 总结 了许多宝贵 的经 验;B.1.4 伍映方,伍 先崇 之子,生 于1971 年,17 岁 弃学,子 承父业,走 上了 制陶 之路。在父 亲的 基础 上,把 古 法黑 陶 制作 技 艺与 古法 黑 釉瓷 制 作技 艺 推向 了一 个 新的 高 度,并 以传 统技 法 成功 创 烧出 了 无釉 黑瓷。_

注意事项

本文(传统黑釉瓷制作技艺DB36/T 1156-2019.pdf)为本站会员(13956984562)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