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毛竹林丰产培育技术规程DB35/T 1194-2011.pdf

  • 资源ID:182713       资源大小:750.45K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9.9金币 【人民币9.9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金币 【人民币9.9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说明:
本站最低充值10金币,下载本资源后余额将会存入您的账户,您可在我的个人中心查看。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毛竹林丰产培育技术规程DB35/T 1194-2011.pdf

ICS 65.020 B67 DB35 福建省地方标准 DB35/T 11942011 代替 DB35/T 95.4-1999毛竹林丰产培育技术规程 High Yielding Cultivation Technological Regulation for Moso Bamboo Stands 2011-10-28发布 2012-02-15实施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5/T 11942011 I 前 言 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起草规则起草。本标准替代了DB35/T 95.4-1999。相对于原标准,本标准在经济技术指标方面做了修订;本标准删除了纸浆竹林的相关内容;本标准将原标准中“最适宜区”、“适宜区”和“较适宜区”毛竹林地的划分,改为“中心产区”和“一般产区”的划分;本标准删除了原标准中不涉及的定义、术语,并对个别定义做了重新修订;对原标准的规划设计内容做了相应的修订;对原标准中的竹林培育技术方面做了相应的修订;对原标准的附录 A毛竹产区划分重新修订,将福建省毛竹产区划分为“中心产区”和“一般产区”两个区域;将原标准培育技术中表 3毛竹丰产林培育措施季节安排作为本标准的附录 C。本标准由福建省林业厅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福建新日鲜集团有限公司、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福建省标准化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袁宗胜、陶进刊、陈存及、郑金炎、郑维鹏、张国防、林作俊、丁瑞琴、雷金勇、王钦乐。本标准历年发布号:FDBT/LY 29-90、DB35/T 95.4-1999 DB35/T 11942011 1 毛竹林丰产培育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毛竹林丰产培育技术的术语和定义、技术经济指标、规划设计、纯林培育技术、竹木混交林的经营和竹林调查。本标准适用于毛竹林丰产培育。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标准,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DB35/169 森林立地分类 DB35/T 95.6 毛竹标准综合体 竹林保护 DB35/T 95.7-1999 毛竹标准综合体 竹林基地建设工程化管理 DB35/T 95.9 毛竹标准综合体 原竹生产与副产品利用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经营类型 毛竹林按其经营目的分为材用竹林、笋竹两用林和笋用竹林三种经营类型。3.2 材用竹林 以生产竹材为主产品的毛竹林。3.3 笋竹两用林 同时生产竹材、鲜笋为主产品的毛竹林。3.4 笋用竹林 以生产鲜笋为主产品的毛竹林。DB35/T 11942011 2 3.5 中心产区 生态条件最适宜毛竹生长,具有最大自然生产力的毛竹林产区。3.6 一般产区 生态条件适宜毛竹生长,毛竹生产力仅次于中心产区。3.7 竹林结构 毛竹林生态系统中,与竹林生长量关系密切的林分结构主要因子的数量组合,包括树种组成、立竹密度、立竹大小、年龄结构和地下鞭根系统结构。3.8 树种组成 毛竹林中毛竹与其它乔木树种的数量组成。毛竹纯林用“10竹”表示;混交林按其树冠投影面积之比的十分数表示,如“7竹3阔”。3.9 立竹密度 新竹长成后,单位面积上活立竹的株数,称为立竹密度。用株/hm2表示。3.10 经营密度 竹林采伐后单位面积上保留的立竹株数,称为经营密度。用株/hm2表示。3.11 年龄结构 毛竹林是由不同年龄立竹所构成的异龄林,其年龄组成用各度(年)立竹株数百分数表示。当年出笋长新竹为度,23年生为度,45年生为度,以此类推。3.12 竹林地下结构 毛竹林地下竹鞭的年龄组成。12 年生竹鞭为幼龄鞭,36年生为壮龄鞭,79年生为中龄鞭,10年生以上为老龄鞭。3.13 竹林大年 DB35/T 11942011 3 毛竹林孕笋、发笋、长竹数量多的年份,称为大年。时间从发笋小年立夏后毛竹林换新叶至翌年立夏新竹长成。3.14 竹林小年 毛竹林孕笋、发笋、长竹数量少的年份,称为小年。时间从发笋大年立夏新竹长成,至翌年立夏后毛竹林换上新叶。3.15 花年竹林 各年发笋成竹数量变化较均匀的毛竹林为花年竹林。3.16 经营级 根据经营集约程度以及竹林结构的合理状况而划分的等级。一般分三级:集约经营为一级,一般经营为二级,粗放经营为三级。3.17 集约经营 采取定期抚育、科学施肥、合理留笋育竹、合理采伐,及时防治病虫害等科学育竹措施,竹林结构合理。3.18 一般经营 不定期抚育,注意留笋育竹、防治病虫害和合理采伐,竹林结构基本合理。3.19 粗放经营 不定期抚育,不能做到合理留笋养竹和科学采伐,没有进行病虫害防治或防治不得法,竹林结构不够合理。3.20 生长级 根据毛竹林立竹平均胸径的大小而划分的等级,分为四级:一级:平均胸径大于12 cm;二级:平均胸径10cm12cm;三级:平均胸径8cm10cm;四级:平均胸径8cm以下。3.21 竹笋 竹林内冬季生产的竹笋为冬笋;春季生产的竹笋为春笋;竹鞭幼嫩的梢部为鞭笋。DB35/T 11942011 4 3.22 退笋 春笋出土后不能长成新竹的竹笋。3.23 竹林产量 指单位面积竹林每度新竹竹杆重量之和及竹笋重量之和。用“t/hm2”表示。3.24 立竹蓄积量 指单位面积竹林现存立竹竹秆重量之和,用 t/hm2表示;或竹林现有立竹株数,用株/hm2表示。4 技术经济指标 4.1 产量指标 各种经营类型的毛竹林丰产每度(两年)产量指标见表1。表1 毛竹林丰产产量指标 单位:t/hm2 中心产区 一般产区 项 目 竹材 竹笋 竹材 竹笋 材用丰产竹林 20 18 笋竹两用丰产竹林 12 3.5 10 3 笋用丰产林 6 12 5 10 4.2 结构因子指标 各种经营类型的毛竹林丰产结构因子指标见表2。表2 毛竹林丰产结构因子指标 经营类型 竹林结构因子 中心产区 一般产区 立竹密度 株/hm2 3600 3600 经营密度 株/hm2 2700 2700 平均胸径 cm 10 9 材 用 竹 林 年龄结构 13度各占30%,4度占10%13度各占30%,4度占10%DB35/T 11942011 5 表2(续)经营类型 竹林结构因子 中心产区 一般产区 立竹密度 株/hm2 3000 3000 经营密度 株/hm2 2250 2250 平均胸径 cm 9 8.5 笋 竹 两 用 林 年龄结构 13度各占30%,4度占10%13度各占30%,4度占10%立竹密度 株/hm2 2250 2250 经营密度 株/hm2 1800 1800 平均胸径 cm 9 8.5 笋 用 竹 林 年龄结构 1度占34%,23度各占33%1度占34%,23度各占33%4.3 毛竹林产区划分 毛竹林产区划分见本标准附录A。4.4 面积指标 丰产林应相对集中连片,每一片竹林面积不小于1hm2。5 规划设计 5.1 原则要求 5.1.1 遵循区域分异原则,根据毛竹中心产区、一般产区的自然条件和毛竹生产力的差异,实行科学指导、分类经营。5.1.2 根据经营能力和市场需求,确定材用竹林、笋竹两用竹林、笋用竹林的经营目标,积极推广各地成熟适用的先进技术和科技成果。5.1.3 坚持生态培育原则,实施系统管理,建立科学经营制度。毛竹经营要同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阔叶林、防灾减灾相结合。5.1.4 总体规划应把管理好现有毛竹林作为重点,以调整竹林结构为核心,逐步提高竹林管理质量、单位面积产量和经济效益。5.2 调查设计 5.2.1 调查设计单位 在总体规划基础上,以经营单位为对象进行调查设计。5.2.2 调查设计内容 包括经营范围、经营规模、经济指标、技术措施,生产进度、投资概算和效益预测等,做到内容详实,措施具体,便于实施,效益显著。DB35/T 11942011 6 5.2.3 调查设计方法 应用林业基本图和地形图开展小班区划、调查,编制经营类型,进行内业汇总,编写说明书,小班一览表和统计表,绘制规划设计图。5.3 施工作业设计 在调查设计的基础上,按年度施工计划,分别小班复查原设计方案,对原设计方案决定全部采用或做必要的修改,然后做出各种统计和说明。未曾进行调查设计的单位,带有补做调查设计的性质,进行小班调查和作业设计,按本标准附录B执行。6 纯林培育技术 6.1 合理留笋养竹 6.1.1 应根据经营类型做到合理采挖冬笋和春笋,在春笋盛期按立竹密度的要求(表 2),均匀留足粗壮笋,培育新竹。6.1.2 提倡留养小年竹,确保竹林结构趋于合理。6.1.3 新竹长成当年,在竹秆 1.6m 处用碳笔逐株号竹,标明年度。6.2 抚育措施 6.2.1 劈草抚育 劈草次数视杂草生长而定,杂草滋生的林地每年1次。劈草时间为6月7月,此时杂草幼嫩尚未结籽,有利于杂草腐烂增肥。6.2.2 合理清杂 竹林中过密的下木、杂灌,可在当年夏季适当劈除,合理选留部分耐荫、落叶或固氮灌木树种,形成混交竹林,维护地力,保护害虫的天敌繁殖。6.2.3 锄草松土 6.2.3.1 竹林杂草茂密时,当年锄草松土埋青 1 次,挖除茅草根蔸、老龄鞭。6.2.3.2 山场坡度 2535,应采用沿等高线隔带锄草松土。锄草松土时间宜在发笋大年的 5 月12 月或发笋小年的 4 月7 月(竹笋夜蛾危害区,锄草应推迟到 8 月以后)。坡度超过 35以上不宜除草松土。6.2.4 翻土垦复 6.2.4.1 荒芜失管和土壤板结的低产竹林培育丰产竹林,翻土垦复 1 次。并根据地形、植被情况确定垦复方式、方法,深度 20cm 以上;丰产竹林每隔 6 年8 年可酌情考虑翻土垦复 1 次。6.2.4.2 坡度 2535翻土垦复时应采用沿等高线带状或沟带状翻土,防止水土流失;坡度 35以上禁止翻土垦复。6.2.4.3 垦复时间宜在发笋大年新竹长成后的 6 月至翌年 2 月。6.2.5 施肥 6.2.5.1 肥种 DB35/T 11942011 7 竹林施肥通常有农家肥、土杂肥、饼肥、复合肥及毛竹专用肥等肥种。材用竹林可选用复合肥及毛竹专用肥;笋用竹林与笋竹两用林宜选用农家肥、土杂肥、饼肥等有机肥料,严格控制化肥施用量。6.2.5.2 施肥量 6.2.5.2.1 材用竹林每年每公顷施肥量为含氮量 100kg120kg,含磷量40kg50kg,含钾量 20kg30kg 的有机肥或其他肥料。6.2.5.2.2 笋材两用林每年每公顷施肥量为含氮量 150kg170kg,含磷量60kg70kg,含钾量 30kg40kg 的有机肥或其他肥料。6.2.5.2.3 笋用竹林每年每公顷开沟施农家肥 20t30t,或饼肥 1.5t2t,专用有机肥适量,有条件的地方可割草埋青,每公顷 15t30t。每年秋季9 月10 月或春季 2 月3 月施速效肥一次,每公顷用量,含氮量 200kg250kg,含磷量70kg90kg,含钾量 35kg45kg。6.2.5.3 施肥次数 按本标准附录C执行。6.2.5.4 施肥方法 6.2.5.4.1 开沟施肥 沿等高线挖沟,沟深20cm25cm,宽25cm,沟距1m3m,施入肥料随后覆土。6.2.5.4.2 穴施 在距立竹基部40cm50cm 处的坡上部挖半月形沟,深15cm20cm,施入肥料,并随之覆土。6.2.5.4.3 竹蔸施肥 在毛竹采伐后1年内,打通竹蔸节隔至秆基,施入肥料,然后覆土入桩。6.2.5.4.4 根外施肥 利用竹秆基部注射生长素、生物肥料或叶子喷洒微量元素、生物肥。6.2.5.5 施肥时间 孕笋肥宜在发笋小年6月8月施用;产笋肥宜在发笋小年的 9月翌年 1月施用;长叶肥应在发笋小年的3月4月或发笋大年的5月6月施用;长鞭肥宜在发笋大年的6月7月施用。6.2.6 蔓青盖草 笋用林、笋竹两用林如林地干燥无杂草,可在大年盛夏高温或干旱季节覆盖稻草或杂草,以减少林地水分蒸发,冬天可以保持土壤温度,促进提早出笋,增加产量,提高效益。6.2.7 引水灌溉 在秋季孕笋和春季出笋时节,如遇干旱,应充分利用竹山周边的山泉、水渠、小河等水源条件,引水到竹山或设置蓄水池灌溉。6.3 竹林保护 按DB35/T 95.6执行。DB35/T 11942011 8 6.4 合理采伐,调整竹林结构 按DB35/T 95.9执行。6.5 季节安排 按本标准附录C执行。7 竹木混交林的经营 7.1 经营原则 现有竹木混交林应因地因林确定适宜的混交比例、混交类型,实施科学经营。7.2 混交原则 立地条件好、集约经营的丰产竹林,伴生树种混交比例应小些;立地条件越差或一般经营的竹林,应加大伴生树种比例,山顶、山脊保留乔木树种戴帽。7.3 混交比例 7.3.1 竹杉混交林中杉木的混交比例可占 20%30%。7.3.2 竹松混交林中马尾松的混交比例可占 30%50%。马尾松寿命长,成材之后一般不可全部砍伐,每公顷可保留 60 株100 株,以培育大径级马尾松。7.3.3 竹阔混交林山坡中下部、山洼、阴坡、缓坡立地条件较好,阔叶树的混交比例占 10%20%为宜;中上坡、阳坡、陡坡或立地条件较差时,阔叶树的混交比例可占 30%40%;上坡、山顶、山脊、急坡阔叶树的混交比例可占 40%60%或保留天然林戴帽。7.4 混交树种 竹木混交林选留树干通直,冠幅较小,落叶或固氮树种,主要有杨梅、枫香、罗木石楠、拟赤杨、酸枣、山杜英、泡桐、山柿以及米槠、栲树等部分壳斗科树种。7.5 培育措施 7.5.1 立地条件好,混交比例合理,土壤疏松、肥沃、湿润、杂草少,采用一般经营即可;立地条件较差,荒芜林地应土壤改良;衰败的毛竹纯林,可套种杨梅或耐荫性树种,以改善地力,增加物种多样性。7.5.2 培育技术按本标准第 6章执行。8 竹林调查 按DB35/T 95.7-1999中第5章执行。DB35/T 11942011 9 A A 附 录 A(规范性附录)毛竹产区划分 A.1 中心产区 A.1.1 完整县 包括:光泽、邵武、顺昌、沙县、梅列、三元、浦城、武夷山、松溪、政和、建阳、建瓯、延平、尤溪、明溪、宁化、泰宁,建宁、将乐、永安。A.1.2 不完整县 包括:清流(林畲、温郊、余朋)、连城(除北团、塘前外)、上杭(古田、步云)、新罗区(万安、白砂、江山、雁石)、漳平(赤水、双洋、新桥、南洋)、大田(桃源、广平、奇韬)。A.2 一般产区 A.2.1 完整县 包括:晋安区、周宁、屏南、古田、寿宁、闽清、长汀、永定、德化、柘荣、武平、鼓楼、台江、仓山、马尾、福清、鲤城、惠安、南安、同安、长泰、芗城、龙海、漳浦、平和、云霄、诏安、罗源、福安、莆田、仙游、安溪、永春、南靖、闽侯、霞浦。A.2.2 不完整县 包括:连城(北团、塘前)、宁德(除蕉城外)、清流(除林畲、温都、余朋)、上杭(除古田、步云外)、新罗区(除万安、自砂、江山、雁石外)、漳平(除赤水、双洋、新桥、南洋外)、大田(除桃源、广平、奇韬外)、福鼎(管阳、点头、白琳、磻溪、桐山、前岐、店下、沙埕、秦屿、硖门、嵛山)、连江(蓼沿、潘渡)、华安(湖林、华丰、马坑)、永泰(除岭路、葛岭)。DB35/T 11942011 10 B 附 录 B(规范性附录)毛竹丰产林小班作业设计表 县 乡(镇、场、站)村、林权 地点 小班,经营单位(承包人姓名),竹林面积。1、竹林现状:树种组成,经营密度 株/hm2,经营级,平均胸径 cm,郁闭度;年龄结构:I 度竹占%,II 度竹占%,III 度竹占%,度竹占%;竹林度产量:竹材 t/hm2,鲜笋 kg/hm2。2、立地条件:海拔 坡向 坡度 坡位 土壤名称 土层厚度 cm,表土层厚度 cm,立地级,植被(优势种、高度、盖度)。3、竹林经营方案:经营目的 树种组成 经营级 经营密度 株/hm2,平均胸径 cm,年龄结构:、度各占%,度以上占%。4、产量指标:每度产竹材 t/hm2,冬笋 kg/hm2,春笋 kg/hm2;建设期限:。5、培育措施:培育年度 技 术 措 施 时间安排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第四年 第五年 第六年 设计单位 设计者 设计时间.注:立地级按 DB35/T 169 标准执行;经营级分为:集约、一般和粗放经营三级。DB35/T 11942011 11 B C 附 录 C(规范性附录)毛竹丰产林培育措施季节安排 经营类型 发笋大年 发笋小年 花年竹林 材用竹林 春季护笋养竹,及时挖退笋、弱笋;夏季劈草抚育、施长叶肥;秋冬土壤垦复、竹林喷灌;冬季伐竹、竹蔸施肥;全年防治病虫害。春季留养小年竹;夏、秋劈山抚育或锄草松土,竹蔸施肥或施孕笋肥;冬笋不挖,全年防治病虫害。春季护笋养竹,及时挖退笋;夏、秋劈山抚育或垦复埋青,施长鞭肥、孕笋肥;秋冬竹林喷灌;冬季采伐小年竹,竹蔸施肥;全年防治病虫害。笋竹两用林 立春前合理挖冬笋,春季合理生产春笋,留足盛期粗壮笋培养新竹;夏季施长叶肥;秋冬土壤垦复、竹林喷灌、清除三头(石头、竹蔸、老鞭);冬季伐竹,全年防治病虫害。春季留养小年竹,夏、秋除草松土埋青,施孕笋肥;冬适量挖冬笋或结合挖冬笋施产笋肥,全年防治病虫害。冬季、立春前合理挖冬笋;立春后合理生产春笋,留足盛期粗壮笋培养新竹;夏、秋季垦复埋青、清除三头、施孕笋肥;秋冬竹林喷灌;冬季伐除小年竹,竹蔸施肥;全年防治病虫害。笋用竹林 立春前合理挖冬笋,春季生产春笋,留足盛期粗壮笋培养新竹;夏施长鞭肥,适当挖鞭笋;秋冬竹林喷灌;冬伐竹,竹蔸施肥。新竹长成后土壤垦复埋青,消除三头,适当断鞭,施有机肥,全年防治病虫害。春季留养小年竹;夏、秋抚育除草埋青、施孕笋肥;秋冬竹林喷灌;冬季结合挖冬笋施产笋肥,全年防治病虫害。春季合理挖笋,前期多挖少留,留足盛期粗壮笋培养新竹;夏、秋锄草松土或翻土垦复,施孕笋肥;秋冬竹林喷灌;冬季伐除小年竹,施产笋肥或竹蔸施肥;冬季合理挖冬笋,全年防治病虫害。_ DB35/T 11942011 福建省地方标准 毛竹林丰产培育技术规程 DB35/T 11942011*2011年 12月第一版 2011年 12月第一次印刷

注意事项

本文(毛竹林丰产培育技术规程DB35/T 1194-2011.pdf)为本站会员(13265981523)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