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中药材 蕲春夏枯草栽培技术规程DB42/T 1018-2014.pdf

  • 资源ID:182653       资源大小:323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9.9金币 【人民币9.9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金币 【人民币9.9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说明:
本站最低充值10金币,下载本资源后余额将会存入您的账户,您可在我的个人中心查看。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药材 蕲春夏枯草栽培技术规程DB42/T 1018-2014.pdf

ICS 11.120.99 B 38 备案号:DB42 湖北省地方标准 DB42/T 10182014 中药材 蕲春夏枯草栽培技术规程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procedure on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prunella vulgaris in Qichun 2014-09-03 发布 2014-11-01 实施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42/T 10182014 1 前 言 本标准按 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制定。本标准由蕲春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本标准由蕲春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蕲春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李时珍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江远明、王成林、夏恒建、董学、叶锋、易淑勤。DB42/T 10182014 2 DB42/T 10182014 3 中药材 蕲春夏枯草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蕲春夏枯草的产地环境、种植技术、采收加工、包装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湖北蕲春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夏枯草的栽培。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3095-201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4258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5618-1995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夏枯草 Prunella vulgaris L.唇形科植物,蕲春县 又名牛角草、兔耳朵,多年生草本植物。3.2 蕲春夏枯草 Prunella vulgaris L.in Qichun 生长于蕲春县境内的唇形科植物夏枯草的全草,符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14第 55 号公告规定范围内所产。4 产地环境 4.1 自然环境 蕲春县属亚热带大陆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 16.8,年平均日照数 1934.8h,平均降雨量1422.8mm,光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4.2 种植条件 4.2.1 蕲春夏枯草适宜在蕲春县海拔 1000m 以下向阳的丘陵、山地和不易积水的平原等地带种植。DB42/T 10182014 4 4.2.2 空气应洁净无扬尘,附近无居民生活水和工业水污染,大气环境应符合 GB 3095-2012 中“二级标准”的规定。4.2.3 应有灌溉水条件,水质条件应符合 GB 5084 的规定。4.2.4 土壤以富含有机质、中性或微酸性的黄棕壤,质地以砂质土或壤土为宜,土壤耕作层深,具有良好的保水、保肥力,应无有毒有害药物残留和人畜粪便、生活垃圾等污染,并符合 GB 15618-1995中“二级标准”的规定。5 种植技术 5.1 选地 选地势较高、土层较深,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地块,符合本标准第 4 章“产地环境”要求。5.2 整地 在选好的地块,施经充分腐熟的农家肥 1000kg2000kg/667m2,饼肥 30kg/667m2,有机复合肥(7-9-9)30kg/667m2,混合均匀撒施地面,深翻,整平,作宽 1.2m、高15cm 的畦,畦间距 20cm。5.3 繁殖方法 5.3.1 选种 选取的种子,要求千粒重0.65g,净度90%,发芽率55%,色泽好,颗粒饱满。5.3.2 繁育 以有性繁殖为主,也可采取无性繁殖;有性繁殖以育苗移栽为主,也可采取直播(撒播法、条播法和穴播法),无性繁殖采取分株移栽。5.3.2.1 有性繁殖 5.3.2.1.1 直播 5.3.2.1.1.1 撒播 在疏松且无杂草的空地上,将沙子与种子按体积比 1:1 混合均匀撒入地面,用种量 3kg/667m2。5.3.2.1.1.2 条播 在整好的畦面上开沟,行距 25cm,沟深 2cm3 cm,种子均匀撒入沟内,用条帚将土与种子混合掩盖,用种量 2kg/667m2。5.3.2.1.1.3 穴播 在整好的畦面上挖穴,株行距 25cm25cm,穴深 2cm3cm,种子均撒入穴内,用条帚将土与种子混合掩盖,用种量 2kg/667m2。5.3.2.1.2 育苗移栽 5.3.2.1.2.1 播种 DB42/T 10182014 5 810 月份,将畦面整成龟背形,再将种子均匀撒在畦面,用条帚将土与种子混合均匀掩盖,播种量 3kg/667m2。用稻草覆盖畦面,浇水保湿。晴天勤洒,保持畦面湿润,至畦面出苗为止。5.3.2.1.2.2 掀草追肥提苗 出苗后,逐渐掀去稻草。天气持续干燥,要及时浇水。苗高 5cm 左右,阴雨天喷施尿素 4kg/667m2。5.3.2.1.2.3 移栽 11 月至翌年2 月份,选阴雨天,将幼苗移栽入事先整好的田块,株行距25cm30cm或30cm40cm,栽后压实土壤,及时浇足定根水。栽植密度约 6000 株/667m2。5.3.2.2 无性繁殖 将上一个生长周期留存下来的夏枯草根茎进行分株,按株行距 25cm30cm 或30cm40cm 移栽入大田。此法仅限使用两个生长周期,不宜重复多次。5.4 田间管理 5.4.1 间苗补苗 直播的要及时间苗,移密补稀,使种苗密度均匀。5.4.2 中耕除草 选晴天,露水干后进行。从 2 月中下旬至 4 月中下旬封行前,视田间杂草情况,结合间苗补苗,每隔 7d10d中耕除草一次。定苗后,浅锄除草,切勿碰伤根系。禁用化学除草剂除草。封行后采取人工拔草为主。5.4.3 施肥 冬季来临前,施速效肥促苗。春季结合除草施人粪尿或沼液等约 300kg/667m2,花期前施有机复合肥(7-9-9)30kg/667m2。肥料使用应符合 NY/T 496 规定。5.4.4 灌溉排水 雨季,及时清沟排渍,幼苗期浇水保苗。灌溉用水各项水质指标应符合 GB 5084的规定。5.4.5 病虫害防治 5.4.5.1 病害及其防治 主要病害为圆星病和褐斑病。5.4.5.1.1 化学防治 圆星病发病期喷施 50%多菌灵 500 倍液或 70%甲基托布津 800 倍液。褐斑病发病时喷施 70%甲基托布津800 倍液或75%百菌清500 倍液。5.4.5.1.2 综合防治 雨季清沟排渍,入冬前清洁田园。发现病株立即拔除,移去毒土,补充新土,撒入石灰或用 1:1:200的波尔多液对周围土壤消毒。坚持轮作,发病极少。DB42/T 10182014 6 5.4.5.2 虫害及其防治 主要虫害为菜青虫。及时清洁田园,降低残留的幼虫和蛹,减少下代虫源。气温 20以上,用 BT生物乳剂喷雾防治。6 采收加工 6.1 采收时间 蕲春夏枯草的采收应在花谢后,选晴天进行。在6月上旬7月上旬,70%果穗呈棕褐色时采收。6.2 采收方法 以人工采收为主,去除杂质、晒干。6.3 产地加工 用剪刀剪下果穗,保留果梗长度不超过2cm,置干净的晒场内自然晒干或烘干。7 留种 选生长健壮、抗病虫性强、生长一致的优质高产植株,待果穗呈黄褐色时剪下,晒干后抖下种子,去杂,置阴凉干燥通风处保存备用。8 包装和贮存 8.1 包装 用编织袋装袋打机包。包装材料应符合国家食品包装卫生要求,应牢固、清洁、干燥,不得破损、泄露。8.2 贮存 应存放在室内,堆垛,下面加垫板,距地高 15cm,墙距 50cm。堆垛高度以低于 5 层为宜,室内保持通风,地面保持干燥。严禁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性、发潮、有异味的物品混存。_

注意事项

本文(中药材 蕲春夏枯草栽培技术规程DB42/T 1018-2014.pdf)为本站会员(13695642589)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