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落叶松八齿小蠹综合治理技术规程DB22/T 1735-2012.pdf

  • 资源ID:182642       资源大小:498.94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9.9金币 【人民币9.9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金币 【人民币9.9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说明:
本站最低充值10金币,下载本资源后余额将会存入您的账户,您可在我的个人中心查看。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落叶松八齿小蠹综合治理技术规程DB22/T 1735-2012.pdf

ICS 65.020.01 B 16 备案号:36026-2013 DB22 吉林省 地方标准 DB 22/T 1735 2012 落叶松八齿小蠹综合治理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Integrated management of Ips subelongatus 2012-12-21发布 2013-01-01实施 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22/T 1735 2012 1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吉林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宋丽文、李兴鹏、陈越渠、左彤彤、李立梅、张健。DB22/T 1735 2012 2 落叶松八齿小蠹综合治理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落叶松八齿小蠹的的虫情调查及防治技术方法等。本标准适用于落叶松八齿小蠹的监测与防治。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 最新 版本(包括所有 的 修改 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5776 造 林技术规 程 LY/T 1646 森 林 采伐作 业规 程 3 术语和定义 3.1 落叶松八齿小蠹 Ips subelongatus 属鞘翅目(Coleoptera)、象甲 科(Curculionidae)、小蠹 亚 科(Scolytinae)、齿小蠹 属(Ips),是 我国北 方 针 叶林 区 的 危险性蛀干害 虫 之一,主要 危害 落叶松(Larix spp.)。落叶松八齿小蠹 形态 学特征、生物 学 特性参见附录 A。3.2 虫情监测 Pest monitoring 利 用 某种 技术 手段或 方法,对 目 标 害 虫的 发生动态进行 的定期 或 不定期的监 视 测定,以此掌握目 标害 虫 发生动态和发展趋势。本标准 指 对落叶松八齿小蠹 发生 期、发生量、发生面积、发生范围以 及 危害 程度 的 跟踪 测定。3.3 落叶松八齿小蠹聚集信息素 Aggregation pheromone of Ips subelongatus 落叶松八齿小蠹 雄性个体分泌和释放 的 种间通信行为 的 化 学 信息物质,通过中间介质传输而被同种 个体所 接受,从 而 产 生一 系 列 生 理 和行为 的应 答反 应,并 吸 引 雌 性个体 前来 一 起 栖 息、取食 和 繁殖。经 人 工合成 和 成 分 合理组配,用于监测 和 防治落叶松八齿小蠹,是 环境友好型 化 学 制剂,其主要 成 分为:(97%)-小蠹 烯醇 和(97%+)-小蠹 二烯醇。4 调查与监测 DB22/T 1735 2012 3 4.1 虫情调查 4.1.1 调查范围 林 龄 15年 以 上 落叶松 天然 林 和 人 工 林。于 4月 下 旬开始 进行 虫情调查。4.1.2 调查方法 4.1.2.1 踏查 在 林 班内,选择 林 龄相近、地点相邻 的落叶松林 分 设 定 踏 查 块,按 自然线路踏 查立 木枯萎、枯死 情 况,随机选择 100株寄 主 树,查 看 落叶松八齿小蠹 危害 情 况,填写 落叶松八齿小蠹 线路踏 查 记 录 表,其 格式 见附录 B。4.1.2.2 标准地调查 标准 地 调查 以 小 班 为 单位 进行,标准 地 面积 0.3 hm2,从 中 随机选取 30株 标准 株,在 标准 株 主 干0cm-80cm高处 的 南侧 或 东侧,用 电工刀 或 扁凿子刮树 干 2cm-3cm宽、10cm-20cm长树皮 作为 样 方。查 数树皮 与 木 质 部 间 的虫口 数 量 并 记 录,根据样 方 求 出 1000cm2的虫口 密 度,填写 落叶松八齿小蠹标准 地 调查 记 录 表,其 格式 参见附录 C。落叶松八齿小蠹 发生程度 划 分:轻 度发生:1头/1000cm2 15头/1000cm2;中度发生:15头/1000cm2 40头/1000cm2;重 度发生:40头/1000cm2以 上。4.2 虫情监测 根据 标准 地 调查 结果,对 有 落叶松八齿小蠹 分 布 的林 分,于 4月 中 旬开始设 置聚集 信息 素诱捕器(使 用技术 参见附录 D),每 小 班设 1套诱捕器,统计扬飞 期 内 每 个 诱捕器累计诱集 的 成 虫 数 量。依诱集 的 成虫 数 量 来 划 分 林 分被害 情 况。诱集 的 成 虫 数 量:低 于 50头/诱捕器 为 低 虫口;在 51-200头/诱捕器 为 轻 度发生;201-600头/诱捕器 为中度发生;601头/诱捕器 以 上 为 重 度发生。5 防治 5.1 预防措施 5.1.1 营林措施 坚持 适 地 适 树 造 林,提 倡营 造 混交 林,实施封山育 林,造 林方法按照 GB/T 15776 的规定 执 行。5.1.2 森林采伐 及 时清除 林 分中 的 风折风倒 木、虫 害 木、梢头 等,避免 形 成 虫 源 地。适 时 采伐利 用 成 过 熟 林 木。落叶松林 分 择 伐 强 度 按照 LY/T 1646的规定 执 行。采伐 的 原 木 和 剩余 物 及 时运 出林 外,不可 在 林 内 越 夏。5.1.3 虫害木处理 DB22/T 1735 2012 4 5.1.3.1 对 采伐 下 来 的落叶松虫 害 木,造 材后 要单 独 归 楞,集 中进行 除 害 处理,经 检疫 合格 后 方可调 运。楞场 和 贮 木 场 长 期 存 放 的落叶松 原 木,应定期 实施除 害 处理。5.1.3.2 采 用 熏蒸 处理 时,用 0.12mm厚 的 农 用 塑料膜覆盖 在 虫 害 木 楞垛 上,四周 开 沟将塑料布帐幕埋 入沟 中 压实,在 幕帐 上开 孔施药,密闭熏蒸 2 d-3 d。可 选择 99.9%溴 甲 烷,15g/m3;或 者 56%磷 化 铝,3g/m3。5.1.4 检疫措施 调 运 落叶松 原 木,应 实施检疫检验 和 除 害 处理,防 止 人 为 调 运 传 播 虫 源。5.2 治理措施 5.2.1 饵木诱杀 4月上旬 之 前,采伐 衰弱 木 作 饵 木,置 于林 地,诱集 越 冬 后 的 扬飞 成 虫。大约 每 公顷 放 置 饵 木 5 堆6 堆,每 堆饵 木 10 根 左 右,下 面 加垫 置 于林 缘、林 间 空 地 等 处,招 引 成 虫 前来产 卵,在 幼 虫期对 饵 木 剥 皮 或 水浸 或 用 99.9%溴 甲 烷密闭熏蒸 2 d-3 d。5.2.2 聚集信息素诱捕 4月 下 旬,在 落叶松八齿小蠹 发生 林 分 的林 缘 和 林 间 空 地设 置诱集 信息 素诱捕器。在 轻 度发生区,每 公 设 1套诱捕器;中度发生区 每 公顷 设 2-3套诱捕器;重 度发生区为 4 套-5 套诱捕器。诱捕 到 成 虫 后 应及 时清 空 集 虫 杯。注:中度和 重 度发生 的林 分,应 先 采 取 卫 生伐 措 施,再 用 聚集 信息 素诱 杀,可提 高 防治 效 果。DB22/T 1735 2012 5 A A 附 录 A(资料性附录)落叶松八齿小蠹形态特征与生物学特性 A.1 形态特征 A.1.1 成虫 成 虫 体 长 4.4-6.0mm,初羽 化 时 乳白色渐变淡至黄色、黄色、茶褐色、黑褐色,鞘翅 由 软变硬;鞘 翅 长 为 前 胸背板 的 1.5倍,为 两 翅 宽 的 1.6倍;翅 盘两 侧 各 有 4个 独 立齿,第 一 齿不 很细,以 第 二、三 齿 间 的 距离 最 大,额 下 部 中 央无瘤。雌 雄 成 虫 鉴别 主要 依 据:雌成 虫 鞘翅 未端 宽 度 0.048 mm,为“几”字 形;而雄 虫 翅 缝未端 宽 度 0.024 mm,较狭 为“人”字 形。A.1.2 卵 椭圆 形 长 径 1.1mm,短径 0.7mm,乳白色,微透明,有 光泽。A.1.3 幼虫 老 熟 幼 虫 体 长 4.2-6.5mm,体 弯曲,多皱褶,被有 刚毛,乳白色,头 壳灰黄色至黄褐色;额三角 形,下 着 生一 对 触 角,前 胸 和 第 一 至第 八 腹节 各 有一 对 气 孔。A.1.4 蛹 体 长 4.1-6.0mm,乳白色。足 和翅 折 叠 在 腹 面,第 9腹节末 端 有 2个 刺状突 起。A.2 落叶松八齿小蠹生物学特性 卵 卵 的 发 育 速 度 受 温 度 影响 很大,5月 份 卵 期 一 般 在 9天 左 右,6月 下 旬 至 8月 中 旬 卵 期 一 般 为 5d左 右,卵 的 发 育 起 点 温 度为 6.1。幼 虫 初 孵 幼 虫 从 卵 室向 与 母坑道垂直 方 向 取食,取食 方 式 基 本与 成 虫 相 同。只 是 在 推 出 木 屑 等 杂 物 的方 式上 与 成 虫 有所 不 同,幼 虫是 通过 转 体 180o,用 头 部 将 废 物 推 出,然 后 再 转 体 回 原 处 继续 取食。幼 虫的 发 育 速 度 受 温 度 影响 较大,在 5月 份 幼 虫 历 期 约 19d,7-8月 份 幼 虫 发 育 历 期 为 13d左 右,幼 虫的 发 育 起 点 温 度为 8.0。蛹 老 熟 幼 虫 在寄 主 皮 下 子 坑道末 端 做蛹室 化 蛹,蛹室 椭圆 形,老 熟 幼 虫 在 化 蛹 前 3d停 止 取食,一 般蛹 期 为 8d,蛹 的 发 育 起 点 温 度为 10.3。成 虫 成 虫的 发 育 起 点 温 度为 9.8,成 虫 羽 化 后 在树皮内 补充 营 养,10-16d后 咬 羽 化 孔 爬 出。雄虫 先 飞 出 寻 寄 主 咬筑 交 配 室 并 释放信息 素(其 信息 素 在 后 肠 合成,混 于 粪便排 出 体 外),招 引 雌 虫 前来 交 配、繁殖。一 般 一个 侵 入孔 内 为 3雌 1雄,在产 卵 期 内 可 多 次 交 配,其 信息 素 随 交 配 次 数 的 增 多 而 减 少。交 配 方 式 为 雌 雄面 相 对,尾 部相接 呈 一 字 型,交 配 时 间 约 30秒。交 配 后 雌 虫 开始 咬 蛀 母坑道,将 卵 产在 母坑道 两 侧 事 先 筑 好 的 卵 室 内,每 室 1粒 卵。9月 下 旬,成 虫 开始 离 开树 干 到 枯 枝 落叶 层 或 土层 下越 冬。但 羽 化 较 晚 的 成 虫 或发 育 至幼 虫、蛹 的个体 均 在皮内 越 冬。越 冬 成 虫于 翌 年 4 月 下 旬 扬飞,寻找 寄 主 钻 蛀 坑道、交 尾 产 卵。越 冬 代 每 雌产 卵 量DB22/T 1735 2012 6 为 30-120粒 不等,平均 为 40.2粒,产 卵 期 约 20d左 右,但 随 气温 变 化而有 明 显差异。当 雌成 虫 产 完 第 一 阶 段 姊代 卵 后,继续向 前 蛀 食 约 1 cm,在 母坑道 内 停留 3-4天,咬 羽 化 孔 爬 出,再 次寻找 寄 主,钻 蛀 第 二 阶 段 妹代 产 卵 坑道,补充 营 养,成 虫 产 完妹代 卵 后 死 于 母坑道 内。DB22/T 1735 2012 7 B B 附 录 B(规范性附录)落叶松八齿小蠹线 路 踏查 记 录 表 表 B.1 落叶松八齿小蠹线 路 踏查 记 录 表 踏 查 块 编号:踏 查 块 面积:公顷 代 表 的林 班 小 班:森 林 类 型 及 树 种 组成:林 龄组:对落叶松八齿小蠹 危害 的 寄 主 树木在相 应的 序号 中 划“”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19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调查 株数 100株 有 虫 株数 株 有 虫 株率%调查 时 间:年 月 日 调查人:DB22/T 1735 2012 8 C C 附 录 C(规范性附录)落叶松八齿小蠹标准地调查 记 录 表 表 C.1 落叶松八齿小蠹标准地调查 记 录 表 调查单位 名称:地点 标准 地 编号 林班 及小 班 名称 树种 组成 林龄 平均 胸径(cm)平均 树高(m)小班 面积(hm2)海拔(m)坡度 坡向 踏查受害株率(%)标准 株 号 虫 体个 数 标准 株 号 虫 体个 数 标准 株 号 虫 体个 数 1 11 21 2 12 22 3 13 23 4 14 24 5 15 25 6 16 26 7 17 27 8 18 28 9 19 29 10 20 30 受 害 株数 虫口 密 度(头/1000 cm2)调查日期:年 月 日 调查人:DB22/T 1735 2012 9 D D 附 录 D(资料性附录)落叶松八齿小蠹聚集信息素诱捕 器的安装、设置及使 用方法 D.1 诱捕 器的安装 目 前 主要 采 用 漏斗 式 诱捕器 和 挡 板 式 诱捕器。安装 时 请 参 照 所 使 用 诱捕器 的 附 带说 明 书。D.2 诱捕 器的设置及使 用方法 聚集 信息 素 及 诱捕器 应 设 置 在 林 缘 或 林 间 空 地,在 林 缘 设 置诱捕器 应 距离 林 缘 10-25m。在 林 间 设 置诱捕器 距 最 近 的 寄 主林 木 5 8m,即 设 置诱捕器 需 要林 间有 直 径 在 10-16m以 上 的林 间 空 地。诱捕器 间 距最 少应 在 30m以 上,间 距 太 近 会 影响 引 诱 效 果。设 置 高 度为 诱捕器 底 部 距 地 面 1.5米 处。若 诱捕器 下 有 灌 木,诱捕器 要 高 于 灌 木,或 把灌 木 砍掉。聚集 信息 素诱捕器 至 少应 在 春季 扬飞 期的 前 7天设 置。聚集 信 息 素持 效 期 一 般 为 8-10周,此 后 根据 不 同 情 况 进行 更 新。用于 一 般 性 监测的 聚集 信息 素诱捕器,需 要 每7 10天 对 诱捕 到 的小蠹虫 进行 统计。用于 重 点 监测的 聚集 信息 素 及 配 套诱捕器,需 要 每 1 3天 对 诱捕 到 的小蠹虫 进行 统计。用于防治的 聚集 信息 素诱捕器,应 根据 诱捕实 际 情 况,及 时 对 集 虫 杯 内 的小蠹虫进行 处 置,避免 因 小蠹虫 充 满 而 影响 诱捕 效 果。_

注意事项

本文(落叶松八齿小蠹综合治理技术规程DB22/T 1735-2012.pdf)为本站会员(13265981523)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