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平原地区森林生态体系建设技术规程 景观生态林DB11/T 930-2012.pdf

  • 资源ID:182549       资源大小:382.82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9.9金币 【人民币9.9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金币 【人民币9.9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说明:
本站最低充值10金币,下载本资源后余额将会存入您的账户,您可在我的个人中心查看。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平原地区森林生态体系建设技术规程 景观生态林DB11/T 930-2012.pdf

ICS 65.020.40 B 64 备案号:36102-2013 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 930 2012 平原地区森林生态体系建设技术规程 景观生态林 Technical code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forest ecosystem in plain areas scenic and ecological forest 2012-12-12发布 2013-04-01实施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11/T 930 2012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分类.2 5 规划设计.2 6 营造.2 7 配套基础设施建设.3 8 后期管护.4 9 验收要求.4 附录 A(资料性附录)景观生态林建设工程推荐植物.5 参考文献.6 DB11/T 930 2012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组织实施。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园林绿化国际合作项目管理办公 室、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造林营林 处、首都 绿化 委员会 办公 室、通州区 园林绿化局、北京市 西山试 验林 场、怀柔区 园林绿化局、密云县 园林绿化局。本标准起草 人:王小平、陈峻崎、袁士保、周荣伍、南海龙、朱 建 刚、邹大 林、张峰、智信、杨振威、程 卫 国、姜丽丽、王敏增、王奇峰、温志勇、王娜丽。DB11/T 930 2012 1 平原地区森林生态体系建设技术规程 景观生态林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 了平原地区森 林生态 体系中 景观生态林的分类、规划设计、营造、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后期管护、验收 等内容。本标准 适 用 于平原地区 景观生态林建设管理的 全过 程。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 文件 对于 本文件的 应 用 是必不可少 的。凡是注日 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 期的 版 本 适 用 于 本文件。凡是不注日 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 本(包括所有 的 修改 单)适 用 于 本文件。GB/T 15776 造林 技 术规程 GB/T 18337.3 2001 生态公 益 林建设 技 术规程 LY/T 1607 造林作 业 设计规程 DB11/T 211 城 市园林绿化用植物 材 料 木 本 苗 DB11/T 212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 及 验收规范 DB11/T 213 2003 城 市园林绿化 养 护管理标准 DB11/T 842 近自然 森 林 经 营 技 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 术语和定义 适 用 于 本文件。3.1 景观生态林 scenic and ecological forest 以 提 高 区 域 景观 效果与 生态 效益为主 的 森 林,应 集 中 连片、成带连网,具 有 美 化景观、提 供休闲游憩空间 和 改 善 生态 环境 等 多种功能。为 生态公 益 林的 一种。4 分类 4.1 生态主导型景观生态林 是 以防风固沙、降尘减噪、保 护生物 多样 性和 增 加碳汇 等 为主导功能 的景观生态林,一般 应 分 布在距离城镇、村庄、主 要 道路、河流 等 较远 的 区 域,连续面积 原 则 上 不小于 7hm2。4.2 景观主导型景观生态林 是 以丰富 景观、美 化 环境、休闲健身 和 科普教育 等 为主导功能 的景观生态林。一般 应 分 布在 规划 新城、住宅 小区、村镇 周 边以及主 要 道路、河流 附 近 等人员 易 于 到达 的 区 域。DB11/T 930 2012 2 5 规划设计 5.1 规划设计原则 5.1.1 在整 体 规划 布 局 上,注 重 景观 完整 性,与城 市 总 体 规划、土 地 利 用 总 体 规划、绿 地系 统 规划 等 紧 密 衔接,打破行政 区 域 界线,统一 规划,合理 布 局,集 中 连片,成带连网,形 成功能完整 的 平原区森林生态 体系。5.1.2 根据 北京 气候 和 立 地 条 件,按照生态 学 原 理和植物生态 习 性,遵循 自然 规 律,设计 结构 合理、功能完整 和 稳 定 健 康 的 近自然 森 林。5.2 施工设计 5.2.1 施工设计 应 符 合 LY/T 1607的规定。5.2.2 施工设计 方案 应包括区 位分 析、原有 植 被 分 布、规划设计 说明书、平 面 图 和 效果 图 等 文本 与 电子 文 档。6 营造 6.1 树种选择 6.1.1 按照 适地适 树 原 则,以 乡 土 树 种为主,适 当选择 适应 性 强、观 赏 效果 好 的引 进树 种。做 到 速 生 和 慢 生 树 种 混交、常 绿 树 与 落叶树搭 配、乔 木与 灌 木 树 种 结 合。推荐植物参 见 附录 A。6.1.2 生态 主导 型 应 多种 植 食源 和 蜜源 植物,增 加 林 内 生物 多样 性,适 当 加 大 高碳汇 植物用 量;景观主导 型 应 加 大 观 花、观 叶、观 果 植物 比例。6.2 混交方式 6.2.1 块状混交 单 一 乔 木 树 种连续种 植 斑块 面积 不应 超 过 2hm2,两块之 间 注 重自然 镶嵌。6.2.2 带状混交 单 一 树 种带 宽 不 低 于 3行,可 与 块状混交 等 镶嵌搭 配。6.2.3 自然式组团 自然 组 团栽 植 应注 重 色彩搭 配和 季相变 化,该 种 植 方式 的 每个 组 团 应有 详细 的 种 植设计。适 用 于 生态 主导 型 景观生态林的 重 点 景观 区 域(如 主 要观 赏 面及 绿 道 驿站、休闲健身 设施 等周 围)及 景观 主导 型景观生态林。6.2.4 混交比例 6.2.4.1 原 则 上 针阔比 为 2:8,每 7hm2造林 地 面积 内不少于 5种主 要 乔 木 树 种,每 种 乔 木 树 种 比例 应 不小于 10%。6.2.4.2 为 增 加 生物 多样 性和景观 效果,在 作 业道 两侧 可适 量栽 植 花灌 木。6.2.4.3 在高 压走廊、地下 管 线 等 特殊 地 段,应 以种 植 小 乔 木 或 有 明 显 主 干 的 花灌 木为主。6.3 种苗 6.3.1 苗木规格 DB11/T 930 2012 3 6.3.1.1 落叶乔 木 胸径 6cm以上,重 点 地区 胸径 8cm以上,常 绿 乔 木高 度 2.5m以上;灌 木 3 年 生 以上,分 枝 3个 以上。6.3.1.2 作 业道路 两侧 及 林 下 活动 区 域 的 落叶乔 木 树 种 分 枝 点 高 度 应不小于 3m。6.3.2 质量要求 苗木 质 量 应 符 合 DB11/T 211的规定。裸 根 苗 根 冠直径须 达到 根 径 的 8倍,保 留 护 心 土;土 球 苗木土 球直径 为 根 径 的 8 10倍。6.4 整地和栽植 6.4.1 造林地准备 坑洼 不平地 段 应 提前 平 整,废弃 地、河 滩 地 需清 理 水泥 块、砖 块 和 石 块 等 杂 物。在 立 地 条 件 较 差 的 造林 地,应 根据 植 树 和 种 植 地 被 需 求 进行 种 植 穴客 土,并 采取 相 应 措 施 改 良 土 壤,达到 造林 成 活 要求。6.4.2 种植穴规格 乔 木 裸 根 苗 胸径 8cm的 种 植 穴直径 100cm、深 80cm,胸径 6cm 8cm的 种 植 穴直径 80cm、深 60cm;土 球 苗种 植 穴直径 比 土 球直径 大 40cm,深 比 土 球 高 10cm 20cm;灌 木种 植 穴直径 和 深度均 为 40cm。6.4.3 种植密度 6.4.3.1 常 绿 及 落叶乔 木 初 植 密 度 为 500株/hm2 750株/hm2;在 需 种 植 灌 木 的 特殊 地 块,灌 木种 植 密度 2250株(丛)/hm2 3600株(丛)/hm2。6.4.3.2 景观 主导 型 景观生态林的 重 点 观 赏 节 点 应 加 大 观 赏 性 地 被 的 种 植 面积,做 到 黄 土 不 露天。6.4.4 栽植技术 苗木 运输、假 植、种 植前 修 剪、种 植、绑缚支架 应 符 合 DB11/T 212的规定。7 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7.1 作 业道 7.1.1 根据 作 业 和后期管护 及 长 远 发展需 求,统 筹 规划建设林 内 作 业道,做 到布 局合理、密 度 适 当、高效 便捷;并 应修 建 必 要的 道路与 现 有 公 共 路网连 接。7.1.2 主 干 道 宽 度 不 超 过 3m,路 基 应 高 于地 面 20cm,并 留 有 边 沟,路网 密 度 应 在 20m/hm2 60m/hm2之 间,参 见 LY 5104的规定。7.2 水电 设施 应 配 备 灌 溉 及 排水 设施设 备,在 条 件 具 备 区 域 铺 设 再 生 水 管 线。配 备 必 要的 电 力 设施设 备,满足 工程建设 及 维 护管理 等 用 电 需 求。7.3 科普宣传 设施 景观 主导 型 景观生态林 内可修 建 适 量 的 休 息座椅、展示橱窗、植物标 牌 和 路 灯 等 休闲健身 和 科普教育 设施,设施位 置 及 尺寸 参 见 DB11/T 500。7.4 管护 设施 DB11/T 930 2012 4 结 合管护用 房 建设,配 备 必 要的 监控 系 统 和 防 火、养 护管理、有 害 生物 防 治 等 设施设 备。8 后期管护 8.1 灌溉 8.1.1 苗木 栽 植后 须 及 时浇 水,两 周内 每 周 浇 水 一 次,以 后 应 视 气候 和 土 壤 墒情 及 时 组织 抗旱。8.1.2 栽 后 三 年 内 每 年 适 时浇冻 水 和 返青 水 各 一 次,防 止秋旱 及 春旱。8.1.3 鼓励 采 用 节水 灌 溉 技 术,提 倡 再 生 水 和 雨洪 利 用,禁止 大 水 漫 灌,参 见 DB11/T 672。8.2 有害 生 物防治 按照“预 防为主、科 学 治 理、依法 监 管、强 化 责任”的 防 治 方针 和“政 府 主导、属 地 管理”的 防 控原 则,加 强 危险 性 及重 点 病虫害 防 治,防 治 措 施 应 符 合 DB11/T 213 2003中 5.1.6的规定。8.3 森林 防火 8.3.1 结 合作 业道 设 立 防 火隔 离带,应 符 合 GB/T 18337.3 2001中 6.1.1的规定。8.3.2 树立 森 林 火险 管理标 牌。8.4 后期管护 8.4.1 新 造林 抚 育 可 采取 补 植、修 枝、抹芽 等 经 营管理 措 施,应 符 合 DB11/T 213 2003中 5.1.1 5.1.5的规定。8.4.2 成 林后按 DB11/T 842的规定,开 展 必 要的 抚 育间 伐 和 更 新。9 验收 要求 栽 后 当 年 造林 成 活 率 应 达到 95%以上。三 年 保 存率 应 达到 90%以上。造林 成 活 率没 有 达到 合 格 标准的 造林 地,应 在 下 年度 造林 季 节 及 时补 植。成 活 率 和 保 存率 的计 算 方 法 应 符 合 GB/T 15776的规定。DB11/T 930 2012 5 A A 附 录 A(资料 性 附录)景观生态林建设工程 推荐 植 物 表 A.1给出 了 景观生态林建设工程推荐植物。表 A.1 景观生态林建设工程 推荐 植 物 类 型 生态 主导 型 景观 主导 型 常 绿 乔 木 油松、白皮松、侧 柏 油松、白皮松、蜀桧、雪松、华 山 松、桧柏 云 杉 落叶乔 木 国 槐、杨 树()、柳 树()、榆、刺槐、臭椿、桑 树、栾 树、元宝枫、白蜡、构树、栎 类、悬铃 木、泡桐、柿 树、楸 树、核桃、黑枣、枣 树、杜梨、皂荚 国 槐、杨 树()、柳 树()、榆、刺槐、栾 树、元宝枫、银杏、白蜡、臭椿、丝绵 木、楸 树、皂荚、合 欢、黄 连木、栎 类、悬铃 木、朴 树、核桃、黑枣、枣 树 亚 乔 木 或 灌 木 金 银 木、山 杏、珍珠梅、荆 条、沙 棘、紫穗 槐、猬 实、绣 线 菊 类、丁香 类、胡 枝 子、柽 柳、枸杞、沙 地 柏 观 赏 桃 类、观 赏 海 棠 类、金 银 木、黄 栌、榆 叶 梅、月 季 类、木 槿、太 平 花、欧李、紫 叶 李、紫荆、紫薇、金 叶 女贞、红瑞 木、锦 带 花、迎 春、沙 地 柏、黄 杨、连 翘、黄 刺 玫 地 被 马蔺、玉簪、二月兰、麦冬、地 锦、紫 花 苜蓿、野牛 草 鸢尾 类、马蔺、玉簪、景 天、萱 草类、宿 根 观 赏 菊 类、甘野菊、紫 花 苜蓿、小 冠 花、二月兰、麦冬、地 锦、野牛 草 DB11/T 930 2012 6 参 考 文 献 1 LY 5104 林 区 公 路 工程 技 术标准 2 DB11/T 500 城 市 道路 公 共 服务 设施设 置 规范 3 DB11/T 672 再 生 水 灌 溉 绿 地技 术规范 _

注意事项

本文(平原地区森林生态体系建设技术规程 景观生态林DB11/T 930-2012.pdf)为本站会员(13265981523)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