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信阳毛尖茶清洁化生产技术规程DB41/T 715-2012.pdf

  • 资源ID:182254       资源大小:310.96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9.9金币 【人民币9.9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金币 【人民币9.9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说明:
本站最低充值10金币,下载本资源后余额将会存入您的账户,您可在我的个人中心查看。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信阳毛尖茶清洁化生产技术规程DB41/T 715-2012.pdf

河 南 省 地 方 标 准 41/T 7152012 信阳毛尖茶清洁化生产技术规程 2012-04-01 发布 2012-06-01 实施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41/T 7152012 I 前 言 信阳毛尖茶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为提高产品质量,规范信阳毛尖茶生产,促进信阳茶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信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信阳市茶产业办公室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信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河南省茶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信阳市茶产业办公室、信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河南信阳五云茶叶(集团)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吕立哲、郭祯、李世海、夏国宗、金开美、吴淑平、倪宝春。本标准参加起草人:龚凤萍、党永超、任红楼、魏慧、朱德焰、丰大清、章恩宽。DB41/T 7152012 1 信阳毛尖茶清洁化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信阳毛尖茶清洁化生产的术语和定义、基地选择与规划、茶树种植、茶园管理、鲜叶采摘与加工、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本标准适用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批准保护的信阳毛尖茶的清洁化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7718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 11680 食品包装用原纸卫生标准 GB 11767 茶树种苗 GB/T 22737 地理标志产品 信阳毛尖茶 NY/T 5018 无公害食品 茶叶生产技术规程 NY/T 5020 无公害食品 茶叶产地环境条件 SB/T 10035 茶叶销售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SB/T 10037 红茶、绿茶、花茶运输包装 DB41/T 336-2004 无公害信阳毛尖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信阳毛尖茶 以采摘于信阳市行政区域内茶树新梢的芽、叶为原料,按照特定工艺加工而成的,具有特定品质的条形绿茶。3.2 清洁化生产 从茶树的生长环境、原料采摘与存放、加工过程到成品包装、仓储、销售实行全程无公害管理。4 基地选择与规划 DB41/T 7152012 2 4.1 基地选择 信阳毛尖茶生产范围应符合GB/T 22737规定,基地选择应符合NY/T 5020规定。4.2 基地规划与建设 基地规划与建设应符合NY/T 5018规定。5 茶树种植 5.1 茶园开垦 5.1.1 茶园开垦应注意保持水土。平地和坡度15以下的缓坡地等高开垦。首先清除地面杂物,然后进行两次耕垦,第一次深耕在50cm以上,翻埋杂草。第二次复垦深度在30cm以上,平整地面;坡度在1525的坡地建设内倾等高梯级园地,梯面宽幅在2m以上;坡度大于25的山地不宜开垦茶园。5.1.2 茶园与四周山坡、林地和农田交界处应设置隔离沟或隔离带。5.2 茶树种植 5.2.1 施足底肥:种植前施足底肥,深度30cm40cm,以有机肥、矿质源肥料为主。施用数量:每667m2施用厩肥3t4t或油粕200kg,或其它相应适用的有机肥料。5.2.2 种植品种:选择抗病虫、抗寒、抗旱等性能好,生长势强,种性纯,产量高、品质好,适制信阳毛尖茶的优良品种,种苗质量应符合GB 11767的规定。5.2.3 种植规格:单行种植:行距150cm,穴距33cm,每穴种植2株3株;双行种植:大行距150cm180cm,小行距33cm,穴距33cm,每穴种植2株3株。5.2.4 种植茶苗:种植时要用黄土泥浆沾根,先盖少量泥土覆根,扶正茶苗,并向上轻提使根舒展,再边踩实边覆土2次3次,最后覆盖松土即可。茶苗根系离底肥10cm以上,覆土深度以超过根颈2cm3cm为宜。松紧度以手稍用力提茶苗不被拔起为度。5.2.5 剪枝浇水:茶苗种植完毕后应立即剪去顶部多余的枝叶,留高15cm,保留3至4片叶,茶苗较矮的只剪除未成熟的芽梢即可。种植后应浇足定根水,如遇连续晴天应浇水抗旱。5.2.6 种植时间:应在每10月下旬至12月中旬或2月中下旬至3月上、中旬。第二年对缺株断行进行补植,提高茶园覆盖度。5.3 茶园生态建设 茶园生态建设应符合DB41/T 336-2004中3.2的规定。6 茶园管理 6.1 土壤管理 6.1.1 每年应进行春耕、夏锄、秋挖三次耕作,但土壤深厚、松软、肥沃、树冠覆盖度大,病虫草害不形成危害的茶园宜减少中耕。6.1.2 幼龄和台刈改造茶园,间作豆科绿肥以培肥土壤、防止水土流失。DB41/T 7152012 3 6.1.3 茶树行间宜用青草、作物秸杆、修剪枝叶等覆盖,覆盖物无污染。6.1.4 及时清沟排水,防止茶园积水。6.2 茶树修剪 茶树修剪应符DB41/T 336-2004中3.2的规定。6.3 施肥 茶园施肥应符合DB41/T 336-2004中3.5的规定。6.4 病虫草害防治 茶园病虫草害防治应符合DB41/T 336-2004中3.6的规定。7 鲜叶采摘与加工 7.1 鲜叶采摘 7.1.1 开采期:根据茶树生长状况及采摘标准,手工采茶时芽叶5%以上达到适合制作信阳毛尖茶的芽叶标准时适时开采;机械采茶时芽叶15%以上达到适合制作信阳毛尖茶的芽叶标准时适时开采。7.1.2 采摘:各等级茶的采摘标准应符合GB/T 22737的规定。7.1.3 采摘方法及要求:手工采茶要求提手采,不允许捋采、抓采和用指甲掐采。每批采下的鲜叶要求芽叶完整,嫩度、匀度、净度一致;机械采茶必须使用无铅汽油和机油,防止汽油、机油污染茶园土壤、茶树和鲜叶。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的茶园应严格按照农药安全间隔期要求进行采摘。7.2 鲜叶装运 7.2.1 采用清洁卫生、通气良好的网眼茶篮、篓筐等硬包装材料工具盛装鲜叶,禁用布袋、塑料袋、编织袋等透气性差以及软包装工具装运鲜叶。7.2.2 鲜叶及时运送,避免日晒雨淋,防止发热、机械损伤,严禁混入有毒、有害物质。7.2.3 鲜叶摊放室及摊放器具洁净,无污染、无异味,通风良好;鲜叶摊放厚度为5cm10cm,每隔1h轻翻一次,摊放时间4h6h,至叶质变软,叶色由鲜绿变暗绿,鲜叶减重率为11%13%为宜。7.3 鲜叶加工 7.3.1 加工条件 加工条件应符合DB41/T 336-2004中3.7的规定。7.3.2 加工工艺 7.3.2.1 工艺流程 信阳毛尖茶清洁化生产工艺流程为:鲜叶筛分摊放杀青冷却回潮揉捻解块初烘理条回潮复烘(提香)成品包装。加工过程应通过输送装置不落地连续作业、实现清洁化规模生产,加工全程使用清洁能源。DB41/T 7152012 4 7.3.2.2 信阳毛尖茶清洁化加工工艺主要技术要求 7.3.2.2.1 鲜叶筛分 使用鲜叶分级机对鲜叶进行分级,特别是中、低档茶鲜叶,通过筛分,将老嫩大小不一的鲜叶区分、实现分级付制。7.3.2.2.2 杀青 使用滚筒杀青机,杀青滚筒进叶口35cm 处空气温度控制在115120,杀青时间1.5min2min,杀青后在制品含水率控制在58%62%。7.3.2.2.3 冷却回潮 使用冷却机和回潮机,时间控制在时间20min30min。7.3.2.2.4 揉捻 高档鲜叶原料采用30型或40型揉捻机进行揉捻,揉捻总时间控制在6min8min,其中,无压3min4min,轻压4min5min;中档鲜叶原料采用40型或45型揉捻机进行揉捻,揉捻总时间控制在15min18min,其中,无压2min3min,轻压4min5min,中压6min7min,重压2min4min,松压2min3min;低档鲜叶原料采用45型或50型揉捻机进行揉捻,揉捻总时间控制在25min30min,无压3min4min,轻压3min4min,中压10min15min,重压5min8min,松压3min4min。7.3.2.2.5 解块 揉捻叶下机后,用茶叶解块机进行解块。7.3.2.2.6 理条 理条时间控制在4.5min5min,投叶量控制在0.75kg1.0kg,理条温度控制在8595为宜。7.3.2.2.7 烘干 初烘温度应控制在115120,时间控制在6min8min,含水量控制在10%15%。初烘后的茶叶要充分摊晾回潮,摊晾回潮时间4h6h,促使茶叶内含水分重新均匀分布,以利于茶叶继续烘干。复烘温度控制在7080,时间控制在25min30min,含水量控制在5%6%。7.3.3 加工质量要求 各工序应不着色、不添加任何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和香味物质。成品茶质量应符合GB/T 22737的要求。8 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8.1 标志 产品包装标志应符合GB 7718的规定。8.2 包装 DB41/T 7152012 5 销售包装应符合SB/T 10035的规定。运输包装应符合SB/T 10037的规定。内包装纸按GB 11680的规定执行。8.3 运输 运输工具应清洁、干燥、卫生、无异味、无污染。运输时应防雨、防潮、防曝晒。严禁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易污染的物品混装、混运。8.4 贮存 应将原料、辅料、半成品分开放置,不得混放。产品单放单贮,周转库房应清洁、通风、避光、干燥、无异味,成品贮存库房05密闭,库房周围无污染。

注意事项

本文(信阳毛尖茶清洁化生产技术规程DB41/T 715-2012.pdf)为本站会员(13265981523)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