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羊附红细胞体病防治技术规程DB13/T 1385-2011.pdf

  • 资源ID:182252       资源大小:280.78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9.9金币 【人民币9.9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金币 【人民币9.9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说明:
本站最低充值10金币,下载本资源后余额将会存入您的账户,您可在我的个人中心查看。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羊附红细胞体病防治技术规程DB13/T 1385-2011.pdf

ICS 11.220 B 41 DB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13/T 13852011 羊附红细胞体病防治技术规程 2011-05-10发布 2011-05-20实施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13/T 13852011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河北省畜牧兽医局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承德市畜牧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建军、李晓滨、金晓东、陈伟、赵国军、李素侠、郝云武、祖晓伟、张青春、张宁、刘燕、牛雅丽、刘松云。DB13/T 13852011 1 羊附红细胞体病防治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羊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和防治。本标准适用于养羊场(户),动物疫病诊疗单位对羊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和防治。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6548 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 NY 5030 无公害食品 畜禽饲养兽药使用准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羊附红细胞体病 由附红细胞体寄生在羊红细胞表面、血浆和骨髓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性传染病,以黄疸性贫血和发热为特征。4 诊断 4.1 病原及传染源 本病由附红细胞体引起,吸血性昆虫、病羊和隐性感染羊是本病主要传染源。4.2 流行特点 4.2.1 发病日龄 各年龄阶段羊均发生。4.2.2 传播途径 吸血性昆虫传播、血源性传播和接触性传播等。4.2.3 发病率和死亡率 发病率一般在 50,严重时病死率达到 20。4.2.4 发病季节 DB13/T 13852011 2 该病以夏、秋季节多发,特别是气温剧烈变化、长途运输等均能促使本病的发生。4.3 临床症状 4.3.1 急性型 消瘦快,饮食废绝,眼结膜苍白,体温 41,呈稽留热,反刍停止,无力至死。1 月龄至 6 月龄羊多发。4.3.2 亚急型 逐渐消瘦,食欲减少,眼结膜苍白,可见粘膜黄染,尿色黄,体温高达 40.5以上,呈稽留热,心衰、无力、死亡。6 月龄至 12 月龄羊多发。4.3.3 慢性型 食欲减少,饮欲增加,流涎,双眼流泪,眼结膜有脓性分泌物,可视粘膜苍白,黄染,四肢无力,肌肉振颤、磨牙,体温高达 40以上,后期降至常温。12月龄以上成羊多发。4.4 病理变化 4.4.1 急性型 急性型病例剖检可见如下临床变化:a)身体消瘦,视粘膜苍白;b)血液稀薄,凝固不良;c)肝肿大,边缘钝圆,质软呈土黄色,胆囊肿大,充满浓稠的胆汁;d)脾脏肿大变软;e)心肌内外膜有出血点;f)全身淋巴结呈不同程度肿大,偶见出血。4.4.2 亚急型、慢性型 亚急型、慢性型病例剖检可见如下临床变化:a)极度消瘦,贫血,黄疸,可视粘膜苍白;b)血液稀薄,皮下及肌间结缔组织呈胶样浸润,散发点状出血;c)全身脂肪黄染;d)肝脏先肿大变性,呈淡黄色,胆囊肿大,充满浓稠的胆汁,继之发生灶性坏死和增生;e)脾脏淤血,出血肿大,变软;f)肾脏肿大,皮质散发点状出血;g)长骨的红色骨髓表现增生;h)胸腔、腹腔、心包囊积液。4.5 实验室诊断 4.5.1 病原性诊断 4.5.1.1 病料采集 无菌操作采集病羊的耳静脉血液。DB13/T 13852011 3 4.5.1.2 涂片镜检 采血,抹片自然干燥,甲醇固定 5 min,姬姆萨染色 24 h,在油镜下镜检,可见红细胞变形,表面附着有椭圆形、半月形的附着体,呈紫色。5 防治 5.1 预防 5.1.1 坚持自繁自养,必须引进羊时要从非疫区引进,并对引进羊进行实验室检查,确定无附红细胞体才能引进;引进后隔离饲养 45 d后再进行一次血检,血检仍为附红细胞体阴性才能混群饲养。5.1.2 加强饲养管理,保正空气通畅,搞好灭蚊蝇,驱螨灭蜱工作。5.1.3 对本病多发地区,羊群用 1黄芪粉或 0.03复合维生素 B预防性治疗,4 d 一次,每次 50 d。对圈舍、饲具、环境用 1来苏儿溶液消毒,5 d一次。5.2 治疗 5.2.1 咪唑苯脲 0.2 ml/kg 体重,肌肉注注,每天一次,连用 3 次。5.2.2 贝尼尔5 mg/kg9 mg/kg 体重,经水稀释成 5溶液后,深部肌肉注射,2 d 一次,连用 3 次。5.2.3 多西环素 10 mg/kg 体重,用灭菌用水稀释成 5的溶液,每天一次,连用 4 次。5.2.4 青蒿1 000 g,知母、生地、双花、连翘、蒲公英、大青叶、柴胡、熟地、大枣各 100 g,丹皮、炙黄芪各 60 g,党参、酒当归、常山各 80 g,炙甘草 30 g,除青蒿外其他混合煎汤,捣烂的青蒿用药液浸泡,可供 15 头发病羊内服,每天 2 次,连用 7 d。6 病死羊的处理 发生本病后,要隔离病羊,并对羊舍、环境、用具等严格消毒处理,消毒药的使用应符合 NY 5030规定。病死羊尸体及污染的粪尿处理按 GB 16548 的规定处理。7 疫情记录 建立并保存治疗记录。包括发病时间及症状,治疗用药的通用名称,生产厂家及生产日期,治疗时间、剂量、疗程、疗效及停药时间。记录应在出栏后保留 2 年。_

注意事项

本文(羊附红细胞体病防治技术规程DB13/T 1385-2011.pdf)为本站会员(13265981523)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