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虾蟹固着类纤毛虫病防治技术规范DB13/T 1253-2010.pdf

  • 资源ID:182206       资源大小:296.92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9.9金币 【人民币9.9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金币 【人民币9.9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说明:
本站最低充值10金币,下载本资源后余额将会存入您的账户,您可在我的个人中心查看。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虾蟹固着类纤毛虫病防治技术规范DB13/T 1253-2010.pdf

ICS 65.150 B 52 DB13 河 北 省 地 方 标 准 DB13/T 12532010 虾蟹固着类纤毛虫病防治技术规范 2010 07-20 发布 2010-08-10 实施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13/T 12532010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河北省水产局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农大海洋学院、河北省水产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宫春光、齐遵利、肖国华、张秀文、陈福杰、高晓田。DB13/T 12532010 1 虾蟹固着类纤毛虫病防治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虾蟹固着类纤毛虫病的病原、流行特点、症状、诊断及防治技术。本标准适用于海水虾蟹固着类纤毛虫病的防治,淡水养殖虾蟹类也可参照使用。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1607-89 渔业水质标准 NY 5052 无公害食品 海水养殖用水水质 NY 5051 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NY 5070 无公害食品 水产品中渔药残留限量 NY 5071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 5072 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3 病原 病原主要是固着类纤毛虫中的聚缩虫(Zoothamnium sp.)、钟虫(Vorticella sp.)、单缩虫(Carchesium sp.)等,属于纤毛门(Ciliophora)、寡膜纲(Oligohynenophora)、缘毛亚纲(Peritrichia)、缘毛目(Peritrichida)、固着亚目(Sessilina)中的许多种类。这些纤毛虫的身体构造大致相同,都呈倒钟罩形。大多数虫体的体长在40 m100 m左右。前端为口盘,口盘的边缘有纤毛。胞口在口盘顶面,先是从口沟按顺时针方向盘曲,口沟两缘各有l行纤毛。口沟末端进入细胞内,即为胞口。体内有1个带状大核,大核旁边有1个圆形小核。有1个伸缩泡,一般位于虫体前部。另外有位置和数目不定的颗粒形食物泡。虫体后端有柄,柄的基部附着在基物上。有些种类的柄呈树枝状分枝;有些种类的柄内有柄肌,柄能伸缩,无柄肌的种类,柄则不能伸缩。4 流行特点 该病在我省沿海各地区的虾蟹养殖场和育苗场都经常发生,发病高峰一般在410月,对各个时期的虾蟹类均有危害,尤其对幼体危害严重。育苗期间的主要病原是钟虫和聚缩虫,养成期间主要是聚缩虫。此病易发生在有机质含量多的水中。主要靠端毛轮幼虫进行传播。5 症状及诊断 5.1 感官症状 DB13/T 12532010 2 虫体附着在虾、蟹类幼体的体表和附肢的甲壳上,成体的鳃上及眼睛上,患病个体游动缓慢,摄食能力降低;严重时可见有一层灰黑色绒毛状物,成虾鳃呈黑色,生长发育停止,不能蜕皮。5.2 显微症状 取成体病灶部位或幼体整体做水浸片镜检,在显微镜下可看到虫体,并且经常可见与丝状细菌或其他原生动物同时存在,在虫体之间还黏附一些单细胞藻类、有机碎屑和污物等。5.3 诊断 符合4.1和4.2症状即可诊断为盾纤毛虫病。6 预防 6.1 水源处理 6.1.1 养殖用水须符合GB 11607-89、NY 5052和NY 5051的要求。6.1.1 养殖用水药物处理 6.1.2.1 50二氯异氰尿酸钠,1 g/m33 g/m3 水体,全池泼洒1次。6.1.2.2 8二氧化氯,0.2 g/m30.5 g/m3水体,全池泼洒1次。6.1.2.3 25含氯石灰(漂白粉),5 g/m310 g/m3水体,全池泼洒1次。6.1.3 育苗期间上述药物,在消毒48小时以上,才能将消毒后的水放入养殖水体,同时检查虾蟹的安全性。6.2 饵料消毒 6.2.1 养殖所用饵料须符合NY 5072要求。6.2.2 饵料药物消毒 6.2.2.1 育苗期饵料消毒 卤虫卵用25含氯石灰(漂白粉),用量300 mg/L水体或40甲醛溶液300 ml/L500 ml/L水体,浸浴消毒处理l小时,冲洗干净至无味后入池孵化。育苗期投喂卤虫幼虫时,可先镜检,发现有固着类纤毛虫附生时,可用5060的热水将卤虫浸泡5分钟左右,杀死纤毛虫后再投喂。6.2.2.2 养成阶段饵料消毒 鲜活饵料应先放入淡水中浸洗10分钟再投喂。6.3 养殖管理 在日常养殖管理过程中首先做到6.1和6.2的要求,并且注意观察养殖虾蟹的吃食和活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治疗。6.4 药物预防 DB13/T 12532010 3 6.4.1 育苗期间,氯已定,1 g/m32 g/m3水体,全池泼洒,4天一次。6.4.2 育苗期间,制霉菌素,30 g/m350 g/m3水体,全池泼洒,4天一次。7 治疗 治疗期间所有药物使用应符合NY 5070、NY 5071要求 7.1 虾蟹幼体患病后的治疗 7.1.1 加大换水量、调整好适宜水温促进幼体蜕皮。7.1.2 氯已定,2 g/m33 g/m3水体,全池泼洒,1天1次,连用35天。7.1.3 制霉菌素,100 g/m3200 g/m3水体,全池泼洒,1天1次,连用35天。7.2 虾蟹成体患病后的治疗 茶粕(茶籽饼),10 g/m315 g/m3水体,全池泼洒,待虾蟹蜕皮后,大量换水。7.3 虾蟹亲体越冬期患病后的治疗 以40甲醛溶液,25 ml/m3水体浸浴24小时,每3天1次,连用23次。_

注意事项

本文(虾蟹固着类纤毛虫病防治技术规范DB13/T 1253-2010.pdf)为本站会员(13265981523)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