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余甘子 品种(品系)DB35/T 1229-2011.pdf

  • 资源ID:181997       资源大小:365.73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9.9金币 【人民币9.9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金币 【人民币9.9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说明:
本站最低充值10金币,下载本资源后余额将会存入您的账户,您可在我的个人中心查看。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余甘子 品种(品系)DB35/T 1229-2011.pdf

ICS 65.020.01 B05 福建省地方标准DB35/T 12292011余甘子 品种(品系)2011-12-31 发布 2012-03-15 实施DB35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5/T 12292011 I 前 言 本标准按 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福建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惠安县农业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林榕、郑俊峰、陈金喜、熊月明、王浴沂、李雪琴、刘灿洪、黄聪敏。DB35/T 12292011 1 余甘子 品种(品系)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余甘子的植物学分类、主栽品种(品系)及品种(品系)特征特性。本标准适用福建省余甘子的地方栽培品种(品系)。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2.1 余甘子 余甘子(Phyllanthus emblica L.)指大戟科(Euphorbiaceae)叶下珠属(Phyllanthus L.)植物。2.2 锈斑 余甘子果实表面的褐色斑纹或斑点。2.3 脱落枝 当年萌发当年自行脱落的结果枝或营养枝,统称脱落枝。3 种质资源及分布 福建省的福州、莆田、泉州、厦门、漳州、龙岩地区均有分布,主要分布在莆田、仙游、晋江、惠安、同安、南安、安溪、龙海、漳浦、诏安等海拔50 m300 m的红壤丘陵、山地,种质资源十分丰富。主产区为惠安、漳浦、莆田等地。4 品种(品系)4.1 兰丰 已认定的主栽品种(编号(93)泉农鉴字 001号)。树势较直立,分枝少,树干灰白色;13 年生枝条褐色、节间长,脱落枝上互生 2031 对叶片,叶片矩形、绿色;果实扁圆形,果基大而平滑,果皮绿色,无锈斑;平均单果重 12.0 g,最大单果重 17.6 g,横径 2.9 cm、纵径 2.3 cm,可食率 90.5%;果大、肉质松脆、汁多、纤维少、品质优;高产、稳产,成熟期十一月中、下旬,晚熟种;鲜食或加工皆宜的优良品种。4.2 兰田粉甘 已认定的主栽品种。树势开张,树冠圆头形;枝干灰色,一年生枝条褐色、节间短,脱落枝上互生1625对叶片;叶片长圆形、绿色、腊层厚;果实扁圆形、果顶凹陷明显,果皮浅黄绿色,未成熟时微披腊粉,有锈斑;平均单果重7.6 g,最大单果重13.5 g,横径2.5 cm、纵径1.9 cm,可食率92.1%;果大、多汁、纤维少、品质优、产量高,可年结二造果,十月中旬十一月上旬成熟,属晚熟品种;鲜食或加工皆宜的优良品系。4.3 玻璃甘 树势较矮,树冠呈半圆形,枝干褐色有瘤状突;一年生枝条褐色;节间中等;脱落枝上互生1117对叶片;叶片卵形、浓绿色;果实圆形,半透明;果皮浅绿色、具光泽,果腹缝合线明显;平均单果重DB35/T 12292011 2 5.3 g,最大单果重6.0 g,横径1.9 cm、纵径1.7 cm,可食率82.0%,肉质细而脆,多汁,品质优。可年结二造果,高产、稳产,九月下旬成熟,属中熟品种,适于鲜食的优良品系。4.4 枣甘 树势较直立,树干灰褐色;一年生枝条红褐色,节间中等;脱落枝上互生1926对叶片;叶片卵形、浓绿色,叶小而厚;果实椭圆形,平均单果重5.1 g,最大单果重7.1 g,横径 2.0 cm、纵径2.1 cm;可食率达88.8%;果皮浅绿色,锈斑少;果肉脆,回甘快,品质极优;高产,成熟期为九月中、下旬,属中熟种;是鲜食的优良品系。4.5 人仔面 树势直立,树皮光滑、树干略呈青灰色;一年生枝条褐色,节间长、枝条长而软、略有下垂;脱落枝上互生1116对叶片;叶片长圆形、绿色;果实扁圆形;果皮浅黄绿色,光滑明亮、莹彻可见人面而得名;果肉半透明、质软脆、纤维少、回甘快,品质优;平均单果重6.0g,最大单果重7.4g,横径2.3cm、纵径1.9cm,可食率85.9%;高产、稳产,成熟期为九月中、下旬,属中熟种;是鲜食的优良品系。4.6 算盘子 植株较矮、树势开张,树冠扁圆形,又称“矮种”;枝干青灰色、平滑;一年生枝条棕绿色,节间短;脱落枝上互生1016对叶片;果实扁圆形,果梗洼深陷;果皮绿色,无光泽;平均单果重5.0g,最大的单果重6.2g,横径2.1cm、纵径1.7cm,可食率82.7%,果实整齐度较高与算盘子相似而得名。品质中等,成熟期为七月下旬至八月上旬,属早熟种,鲜食或加工皆宜的品系。5 生物学特征 余甘子(Phyllanthus emblica L.)系大戟科(Euphorbiaceae)叶下珠属(Phyllanthus L.)多年生落叶灌木或小乔木,也有10m以上植株。5.1 根 5.1.1 余甘子为直根系旱生植物,其根系由主根、侧根、须根组成。主根深而发达,最深可达 10m以上;侧根的分布广,可达树冠的一倍以上。5.1.2 根系一年有三次生长高峰,与枝梢交替生长。春梢展叶后至夏梢抽发前是全年发根量最多的生长高峰;夏梢抽生至秋梢前出现第二次生长高峰;第三次在秋梢停止生长后。Ph值 56 时根系生长最好。5.2 茎 茎的外皮颜色和粗糙程度依树种而异。粉甘茎干灰色、玻璃甘茎干为褐色、枣甘为灰褐色;玻璃甘茎干有瘤状突显粗糙,人仔面、算盘子的茎干较光滑。茎干的形成层厚,再生能力强。5.3 叶 单叶、互生于脱落枝上。叶片长度因品种而异,长1.2 cm3.0 cm,宽0.4 cm 1.2 cm。叶片的形状有披针形、长圆形、矩形、矩圆形、卵形、倒卵形。叶缘为全缘。叶基形状有心形或圆形。叶柄有短、极短,不明显之分。叶片因品种而差异,有平展形、也有不同程度的反卷形;主脉明显。叶面色有浅绿色、绿色、浓绿,叶背有白色、浅绿色,有或无腊粉。5.4 芽 顶芽都是单芽;侧芽分为单芽、混合芽;芽色有黄绿色、绿色和红色。5.5 花 5.5.1 着生于脱落枝叶腋及枝干上,雌雄异花同株,花被46 枚。雄花,为轮状聚伞花序,花丝聚合,花药黄色,具细长梗;雌花,子房上位,呈花瓶状,柱头3裂,每裂分为23叉,不具梗。花色为乳白色间有黄色或绿色条带。5.5.2 春花(惠安):3 月下旬4 月下旬,夏花(惠安):7 月中旬8 月中旬;秋花(惠安):9 月上旬10 月下旬;花期 15 d25 d;不同品种间相差最长可达 28 d。DB35/T 12292011 3 5.6 果实 生育期150 d170 d。5.6.1 果实大小 5.1 g17.6 g。5.6.2 果实形状有圆形、扁圆形、椭圆形、长圆形等。5.6.3 果皮的颜色有绿色、浅绿色、浅黄绿色、黄绿色、淡黄色等;果腹缝合线 46 条不等,明显程度不一;果锈呈有或无;果皮有光滑或粗糙之分。5.6.4 果肉颜色有淡绿色、淡黄色、黄绿色;肉质脆,稍带纤维;可用于鲜食和加工。5.6.5 果核一般为圆锥形或棱形;鲜果核颜色有黄色、绿色和褐色;每核分为 2 个或3个心室,每室 2粒种子,一般为 6 粒种子。5.6.6 种子肾形或三菱形,种皮颜色有褐色、乳黄色和两色斑纹(不规则)等;千粒重 12.0g28.0g。5.7 枝梢 5.7.1 结果母枝 可抽生脱落性结果枝的枝条,称结果母枝;6年生以上的结果母枝,转变为骨干枝。5.7.2 脱落枝 当年萌发当年自行脱落的结果枝或营养枝。叶片的排列形态有长圆形、椭圆形、倒椭圆形、卵圆形、倒卵形、匙形。叶片的排列密度有紧凑、适中、松散。5.7.3 春、夏、秋、冬梢特性 余甘子一般一年可抽3次梢,算盘子一般只抽春梢;粉甘、玻璃甘和幼树年抽三次梢。春梢萌发整齐,占全年梢量的 60%70%;分为结果枝,雄花枝和营养枝。结果枝上雄花多、雌花少,分有叶、无叶结果枝二种;春季抽生的多是有叶结果枝,(惠安)2 月中下旬4 月上旬萌动,3 月下旬4 月下旬抽梢;雄花枝只开雄花,在谢花后成为营养枝。夏梢萌发量少、不整齐,通常从 25 年生结果母枝的部分侧芽再抽 13枝,多数只抽 1 枝,有的侧芽不再抽生结果枝,都是营养枝;若肥水供应不足,常会导致大量落果;(惠安)5 月下旬6 月中旬,控夏梢是生产栽培的关键环节。秋梢(惠安)于 8 月萌发,抽生无叶结果枝,老弱树则秋梢少抽或不抽;秋梢的培养是来年产量与品质的基础。冬梢的抽生会影响翌年的结果,应避免抽生和及时摘除。5.7.4 枝梢生长特性 余甘子枝梢的顶端优势明显,侧芽抽生枝梢的多少、长短与生长势的强弱有关。枝条粗度在0.3cm以下,其顶芽抽梢慢,枝短、侧芽少抽或不抽;粗度在0.4cm以上,顶芽抽生早而快。6 适应性 余甘子适应性强,性喜阳光、忌霜寒,喜微风、南风。以南亚热带气候区、年均温在2023地区为宜;耐贫脊,对多种土壤均能适应,但优质丰产以红、黄壤丘陵山坡地栽培效果最佳;降雨量800mm。7 生物学树龄期 余甘子童期24年,生长迅速;始果期34年;57年后进入盛产期,持续50年以上;经济树龄可达150年以上。DB35/T 12292011 福建省地方标准 余甘子 品种(品系)DB35/T 12292011*2012年 6月第一版 2012年 6月第一次印刷

注意事项

本文(余甘子 品种(品系)DB35/T 1229-2011.pdf)为本站会员(13265981523)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