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杂交中稻蓄留再生稻栽培技术规程DB51/T 1655-2013.pdf

  • 资源ID:181864       资源大小:275.91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9.9金币 【人民币9.9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金币 【人民币9.9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说明:
本站最低充值10金币,下载本资源后余额将会存入您的账户,您可在我的个人中心查看。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杂交中稻蓄留再生稻栽培技术规程DB51/T 1655-2013.pdf

ICS DB51 四川省地方标准 DB 51/XXXXX2013 杂交中稻蓄留再生稻栽培技术规程(报批稿)2013-XX-XX发布 2013-XX-XX实施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51/XXXXX2013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及定义.1 4 目标产量.1 5 栽培技术.1 DB51/XXXXX2013 II 前 言 本标准由四川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本标准由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梁研究所和四川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富贤、熊洪、周虹、李季航、张林、刘金丹。DB51/XXXXX2013 1 杂交中稻蓄留再生稻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杂交中稻蓄留再生稻的品种选择、头季稻栽培、管理、收获技术、粒芽肥施用及再生稻田间管理技术。本标准适用于四川再生稻适宜区。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DB51/T277 水稻旱育秧栽培技术规程 NY/T49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DB51/T882 背负式机动喷雾器安全施药技术规程 DB51/T883 稻瘟病防治技术规程 DB51/T885 水稻螟虫防治技术规程 GB/T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3 术语及定义 3.1 粒芽肥 The fertilizer for grain-filling and bud-developing 杂交中稻齐穗期施用促进头季稻籽粒灌浆结实和再生芽萌发生长的肥料。3.2 发苗肥 The fertilizer for bud born 头季稻收获后当天或第二天施入以促进再生芽出苗的肥料。4 目标产量 两季总产稻谷800kg/667m2,其中头季稻650 kg/667m2,再生稻150 kg/667m2。5 栽培技术 5.1 选择品种 选择中大穗型、强再生力、抗倒伏力强、全生育期150天左右的杂交中稻品种为宜。DB51/XXXXX2013 2 5.2 种好头季稻 地膜水育秧在3月510日播种,地膜旱育秧在2月2528日播种,并按DB51/T277-1998技术规程实施。5叶期左右移栽本田,按26.5cm20cm规格每穴栽双株,每667m2栽1.25万穴左右。按照NY/T49于头季稻本田每667m2施纯N 120 kg150kg,其中底肥占50%,蘖肥占30%,促花肥(拔节期)占20%。磷、钾肥按N:P2O5:K2O=1:0.5:0.5作底肥。5.3 施足粒芽肥 头季稻齐穗期-齐穗后5天,每667m2施尿素15 kg20 kg。5.4 病虫防治 按照 DB51/T882、DB51/T883、DB51/T885 的技术规程和GB/T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防治好稻瘟病、水稻螟虫。重点防治水稻纹枯病,防治两次,第一次防治适期在头季稻最高苗期前后,第二次防治适期在孕穗期前后,以上午稻株有露水时施药为佳。5.5 见芽收割头季稻 50%稻株休眠芽开始破鞘现青时收割头季稻。5.6 高留稻桩 头季稻留稻桩3340cm。5.7 加强再生稻田间管理 5.7.1 在头季稻收割时,应尽量保护稻桩,清除田间杂草,如遇高温天气收获头季稻,收后应及时用水泼浇稻桩,以防稻桩失水造成再生芽枯死。5.7.2 于头季稻收割当天或第二天,每施 667m2 尿素 15 kg 作发苗肥。5.7.3 再生稻齐穗期,每 667m2 用“赤霉素”3g4g 兑水 50kg 喷施。5.7.4 发苗至抽穗期采用浅水灌溉,齐穗后湿润灌溉至成熟。5.8 收获 当全田90%左右的籽粒黄熟时及时收获。_ 1

注意事项

本文(杂交中稻蓄留再生稻栽培技术规程DB51/T 1655-2013.pdf)为本站会员(13265981523)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