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中国对虾“黄海1号”苗种繁育技术规程DB13/T 1338-2010.pdf

  • 资源ID:181750       资源大小:416.29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9.9金币 【人民币9.9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金币 【人民币9.9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说明:
本站最低充值10金币,下载本资源后余额将会存入您的账户,您可在我的个人中心查看。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国对虾“黄海1号”苗种繁育技术规程DB13/T 1338-2010.pdf

ICS 65.150 B 51 DB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13/T 13382010 中国对虾“黄海1 号”苗种繁育技术规程 2010-12-28发布 2011-01-20实施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13/T 13382010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唐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唐山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文红、苏文清、黄金臣、王文斌、张洁、马云聪、王英光、孙庆田。DB13/T 13382010 1 中国对虾黄海1 号苗种繁育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黄海1号”苗种繁育的环境条件、主要设施、亲虾、虾苗培育、病害防治和虾苗出池、计数、运输等。本标准适用于中国对虾“黄海1号”苗种繁育。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1607一1989 渔业水质标准 GB 13078一2001 饲料卫生标准 GB/T 15101.1一2008 中国对虾 亲虾 GB/T 15101.2一2008 中国对虾 苗种 GB/T 18407.4一2001 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 NY 5052一2001 无公害食品 海水养殖用水水质 NY 5071一2002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亲虾 中国对虾“黄海1号”苗种繁育期间所使用的亲虾是已交尾的中国对虾“黄海1号”的雌虾。3.2 无节幼体 由受精卵孵出,靠三对附肢在水中做间歇性运动的幼体。体不分节,前端正中处有一中眼,尾端有成对的尾棘,无完整的口器和消化器官。3.3 蚤状幼体 做“蝶泳式”平衡运动。体分节,具头胸甲,出现完整的口器和消化器官。3.4 糠虾幼体 身体前重后轻,不能维持体躯平衡运动,常成“倒立”状态。头胸甲与腹部分界明显,各部附肢趋于完善,初具虾形。3.5 仔虾 DB13/T 13382010 2 出现平衡器官,能水平游动,不久即转入底栖活动,体形与幼虾相似。4 环境条件 4.1 产地环境 应符合GB/T 18407.42001的要求。4.2 水源水质 应符合GB 116071989的规定。4.3 繁育用水 应符合NY 50522001的规定。盐度2535,pH值8.08.6,溶解氧5 mg/L以上。沉淀、砂滤后,经双层外层60目(250 m)、内层200目(孔径75 m)筛绢网袋或脱脂棉过滤袋过滤。5 主要设施 5.1 育苗室 砖混结构,透光率为70%以上的原色玻璃钢波形瓦覆顶,顶部有保温层,四壁设窗户,室内设遮光帘,晴天上午10时室内光强度5 000 lx。设进水沟和排水沟。5.2 育苗池 砖混或钢筋混凝土结构,长方形,水体20 m350 m3,池深1.5 m1.8 m,池壁高于室内地面70 cm80 cm。设有进排水管道、充气和控温设施。5.3 饵料培养室 植物性饵料室:光照强度在晴天时达到10 000 lx以上。室内建有单细胞藻类藻种培养池、二级培养池和三级培养池。二级培养池面积为1.5 m22.0 m2,池深0.4 m0.6 m;三级培养池面积为10 m215 m2,池深0.8 m1.0 m。二、三级培养池有人工光源、增温及充气设备,总水体数为育苗池的10%20。动物性饵料室:室内建有动物性饵料培养池,面积10 m215 m2,池深1.4 m1.6 m。池内有充气和增温设备。总水体数为育苗池的10%20。单细胞藻类、卤虫幼体等的培养孵化,也可以使用玻璃钢桶或其它容器培养。5.4 供水设施 包括泵房、蓄水池、二级沉淀池(兼做高位水池)、高位水塔、砂滤池(罐)、水泵、深水井及进出水管道、阀门等。在低盐度地区育苗,增加卤水池及配水池。蓄水池用于育苗生产期用水,蓄水量参照育苗水体,一般不低于育苗水体的15倍。沉淀池蓄水量为育苗总水体(包括育苗池和饵料培培养池)的12倍。沉淀池不少于2个,沉淀时间在48小时以上为好,池顶需加盖遮光。5.5 充气设施 DB13/T 13382010 3 包括罗茨鼓风机、充气管道、充气支管、散气石等。应配2台以上鼓风机,交替使用,鼓风机充气量每分钟为总水体的2.5%,一般选用风压为3500 mm5000 mm水柱的风机。5.6 增温设施 主要为锅炉或地热井及加温管道。锅炉或地热井的供热能力应满足整个育苗生产的热量需求,育苗池内的加热管道应密缠无毒聚乙烯塑料薄膜。5.7 供电设施 除正常的电力设施外,应配备满足育苗生产用电量的发电机组。5.8 水质分析及生物检测设备 具备显微镜、温度计、比重计、pH比色计,以及测定氨氮、硫化氢、亚硝酸盐等分析检测设备。6 亲虾 6.1 亲虾来源 选用中国对虾“黄海1号”良种场提供的优质亲虾。6.2 亲虾质量 应符合GB/T 15101.1一2008中第4章的要求。6.3 亲虾运输 应符合GB/T 15101.1一2008中第7章的要求。6.4 亲虾蓄养 6.4.1 蓄养条件 蓄养池水深1.0 m1.2 m,光照强度400 lx500 lx,持续微充气。6.4.2 蓄养密度 5尾/m210尾/m2。6.4.3 培育管理 6.4.3.1 水温调节 每年春季生产时,将越冬亲虾放入蓄养池,稳定2 d3 d后,日升温0.51.0,升至1415时,采用恒温培育;产卵前7 d10 d,将水温升至1516,恒温待产。6.4.3.2 饵料投喂 投喂鲜活干净的沙蚕。日投喂量为亲虾体重的5%15%,傍 晚 投 喂 1次足量,并视亲虾的摄食情况、残饵的多少进行调整。6.4.3.3 换水清污 DB13/T 13382010 4 水温差0.5,日换水1次,每次换水量为水体的100%,换水时清除死虾并吸污。7 虾苗培育 7.1 育苗池处理 育苗池使用前应浸泡并洗刷干净。一般用80 mg/L100 mg/L漂白粉(含有效氯25以上)溶液,或20 mg/L30 mg/L高锰酸钾溶液。新建池需浸泡刷洗数次,1个月后使用。渔药使用符合NY 5071一2001的规定。7.2 亲虾产卵 7.2.1 产卵环境 产卵池水深11.2 m。进水时用150目(孔径100 m)筛绢网或砂滤设备过滤。连续充气(气泡石1个/2m2)。7.2.2 产卵和集卵方式 蓄养池兼做产卵池。亲虾多在夜间产卵,翌晨检查产卵情况。集卵时,在产卵池排水沟位置放置120目(孔径125 m)集卵网箱,将卵随水一并虹吸到集卵网箱中,及时将受精卵移送受精卵处理池中。7.2.3 受精卵的处理和孵化 收集的受精卵先经40目(孔径375 m)尼龙筛绢网箱过滤,再用120目(孔径125 m)筛绢网箱(框)在消毒了的海水中滤洗5 min10 min,然后用PVP-I等消毒剂进行消毒,最后按40万粒/m3受精卵的密度放入育苗池中孵化。孵化期间的水温逐步调高至1718,经30余小时孵出无节幼体。7.3 幼体培育 7.3.1 无节幼体培育 无节幼体培育密度2530万尾/m3。无节幼体III期,施肥肥水,并接种单细胞藻类,接种量为3万细胞/ml4万细胞/ml;无节幼体III期,每日施肥量:氨肥(硝酸钠)2 g/m3,磷肥(磷酸二氢钾)0.2 g/m3,单细胞藻类数量应达到15万细胞/ml以上。水温1819,微充气,一般不换水。7.3.2 蚤状幼体培育 蚤状幼体I期以摄食植物性饵料为主,作为饵料的单细胞藻密度维持在10104细胞ml,蚤状幼体II期每天加投轮虫,蚤状幼体III期每天加投卤虫无节幼体。鲜活饵料不足时,补充投喂人工配合饵料。水温1920,微充气,蚤状幼体III期之前也可不换水,每天只添补一定量新鲜海水,蚤状幼体进入III期后开始换水,每天换水1/51/4,进水时用80目(孔径187.5 m)筛绢网过滤。7.3.3 糠虾幼体培育 DB13/T 13382010 5 糠虾幼体以动物性饵料为主,单细胞藻类饵料还应保持一定数量。糠虾I期每日投喂卤虫无节幼体10个/尾,单细胞藻类保持2万细胞/ml3万细胞/ml;糠虾IIIII期每日投喂卤虫无节幼体数量分别为20个/尾30个/尾,单细胞藻类保持1万细胞/ml2万细胞/ml。鲜活饵料不足时,补充投喂人工配合饵料。培育水温2021,充气微沸腾状,每天换水1/41/3,进水时用60目(孔径250 m)筛绢网过滤。7.3.4 仔虾培育 仔虾前期(P1-P3)以投喂卤虫无节幼体为主,每天投喂量为70个/尾100个/尾,此后除继续投喂卤虫无节幼体外,还可投喂小型丰年虫成体,以及绞碎并漂洗干净的蛤肉,全喂蛤肉的日投喂量为10 g/万尾15 g/万尾。还可投喂蛋羹、绞碎的毛虾和虾片等微颗粒饲料等。培育水温2122,充气沸腾状,每天换水1/3以上,进水时用40目(孔径375 m)筛绢网过滤。8 病害防治 8.1 常规预防 a)勤观察亲虾和虾苗幼体的摄食、活动及生长情况;b)投喂优质饵料,饲料卫生标准符合GB 130782001 的规定;c)对育苗室及其它工具严格消毒,定期对砂滤池(罐)进行换砂、清洗;d)使用生物制剂调节水质。8.2 药物防治 药物的使用应符合NY 50712002的规定,并按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中附件3的要求填写用药记录。常见病害防治方法见表1。表1 常见病害防治方法 常见病害 药物名称 药物用量(mg/L)药物用法 重金属离子中毒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58 换水后施用,保持药物浓度 细菌性疾病 二氧化氯 0.150.3 每隔3 d7 d,全池泼洒1次 土霉素 35 全池泼洒,连用3 d5 d 聚维酮碘(有效碘10)0.20.5 全池泼洒,连用3 d5 d 9 虾苗出池与计数 9.1出池 9.1.1 出池条件 仔虾体长达到0.7 cm以上,将培育用水调整到自然海水环境,过渡2 d3 d即可出池。9.1.2 出池方法 用虹吸法排水,先向集苗槽放置好40目(375 m)集苗网箱,调整集苗槽中水位,然后向集苗网箱内排水出虾苗,流速不能太大,以免挤伤虾苗。虾苗质量符合GB/T 15101.2一2008中第4章苗种质量要求的规定。出售前,按批次依据GB/T 15101.2一2008附录A/附录B的要求进行检疫。DB13/T 13382010 6 9.2 计数 虾苗计数方法符合GB/T 15101.2一2008中第5章的规定。10 虾苗运输 虾苗运输符合GB/T 15101.2一2008中第8章的规定。_

注意事项

本文(中国对虾“黄海1号”苗种繁育技术规程DB13/T 1338-2010.pdf)为本站会员(13265981523)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