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粘胶纤维赛络纺、紧密赛络纺本色纱DB35/T 1190-2011.pdf

  • 资源ID:181697       资源大小:598.90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9.9金币 【人民币9.9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金币 【人民币9.9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说明:
本站最低充值10金币,下载本资源后余额将会存入您的账户,您可在我的个人中心查看。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粘胶纤维赛络纺、紧密赛络纺本色纱DB35/T 1190-2011.pdf

ICS 59.080.20 W61 DB35 福建省地方标准 DB35/T 11902011 粘胶纤维赛络纺、紧密赛络纺本色纱 viscose fiber siro spinning and compact-siro spinning grey yarns 2011-10-28发布 2012-02-15实施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5/T 11902011 I 前 言 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起草。本标准由福建省纤维检验局提出。本标准由福建省经济贸易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福建省纤维检验局、福建省长乐市新华源纺织有限公司、福建省长乐市华源纺织有限公司、福建省长乐市恒源纺织有限公司、福建省长乐市金源纺织有限公司、福建省纺织行业协会。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瑜榕、虞学锋、陈宗立、陈文、李守荣、郑洪、管秀华 DB35/T 11902011 1 粘胶纤维赛络纺、紧密赛络纺本色纱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粘胶纤维赛络纺、紧密赛络纺本色纱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和包装。本标准适用于鉴定赛络纺、紧密赛络纺技术生产的粘胶纤维本色纱的品质。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398 棉本色纱线 GB/T 2543.2 纺织品 纱线捻度的测定 第2部分:退捻加捻法 GB/T 3292.1 纺织品 纱线条干不匀试验方法 第1部分:电容法 GB/T 3916 纺织品 卷装纱 单根纱线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 GB/T 4743-2009 纺织品 卷装纱 绞纱法线密度的测定 GB/T 6529 纺织品的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 GB/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FZ/T 01050 纺织品 纱线疵点的分级与检验方法 电容式 FZ/T 10007 棉及化纤纯纺、混纺本色纱线检验规则 FZ/T 10008 棉及化纤纯纺、混纺本色纱线标志与包装 3 分类 粘胶纤维赛络纺、紧密赛络纺本色纱按其纺纱技术可分为:粘胶纤维赛络纺本色纱和紧密赛络纺本色纱。4 要求 4.1 粘胶纤维赛络纺本色纱技术要求见表 1。DB35/T 11902011 2 表1 粘胶纤维赛络纺本色纱技术要求 特克斯 tex 等 别 单纱断裂 强力变异 系数(CV)%线密度 变异系数(CV)%单纱断裂强度 cN/tex 线密度 偏差%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CV)%十万米纱庛 个/105m 毛羽指数H值 捻系数 810 优 一 二 10.0 13.0 16.0 2.0 2.7 3.5 11.5 2.0 2.5 3.0 14.0 14.5 17.0 12 20-2.0 2.6-1113 优 一 二 9.8 12.8 16.0 2.0 2.7 3.5 12.5 2.0 2.5 3.0 13.5 14.0 16.5 12 20-2.2 2.8-1415 优 一 二 9.5 12.3 15.5 2.0 2.7 3.5 14 2.0 2.5 3.0 13.0 13.5 16.5 12 20-2.4 3.0-1620 优 一 二 9.3 11.5 15.0 2.0 2.7 3.5 14.5 2.0 2.5 3.0 12.5 13.2 16.0 12 20-2.7 3.3-2124 优 一 二 9.3 11.0 14.0 2.0 2.7 3.5 15.0 2.0 2.5 3.0 12.5 13.0 15.5 12 20-2.0 3.6-2530 优 一 二 8.8 10.5 13.5 2.0 2.7 3.5 15.5 2.0 2.5 3.0 12.0 12.8 15.0 12 20-3.3 4.0-3134 优 一 二 8.3 10.0 13.0 2.0 2.7 3.5 16.0 2.0 2.5 3.0 11.5 12.3 14.5 12 20-3.6 4.4-3550 优 一 二 8.0 9.5 12.5 2.0 2.7 3.5 16.2 2.0 2.5 3.0 11.0 11.8 14.0 12 20-4.0 4.8-51100 优 一 二 8.0 9.0 12.0 2.0 2.7 3.5 16.5 2.0 2.5 3.0 10.5 11.0 13.5 12 20-4.5 5.3-280380 4.2 粘胶纤维紧密赛络纺本色纱技术要求见表 2。DB35/T 11902011 3 表2 粘胶纤维紧密赛络纺本色纱技术要求 特克斯 tex 等 别 单纱断裂强力变异系数(CV)%线密度 变异系数(CV)%单纱断裂强度 cN/tex 线密度 偏差%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CV)%十万米纱庛 个/105m 毛羽指数H值 捻系数 810 优 一 二 10.0 13.0 16.0 2.0 2.7 3.5 13.0 2.0 2.5 3.0 13.5 14.0 17.0 12 20-1.1 1.7-1113 优 一 二 9.5 12.5 16.0 2.0 2.7 3.5 13.5 2.0 2.5 3.0 13.0 13.5 16.5 12 20-1.3 1.9-1415 优 一 二 9.5 12.0 15.5 2.0 2.7 3.5 14.0 2.0 2.5 3.0 12.5 13.2 14.5 12 20-1.5 2.1-1620 优 一 二 9.0 11.5 15.0 2.0 2.7 3.5 14.5 2.0 2.5 3.0 12.0 13.0 14.0 12 20-1.8 2.3-2124 优 一 二 9.0 11.0 14.0 2.0 2.7 3.5 15.0 2.0 2.5 3.0 11.5 12.5 13.5 12 20-2.1 2.6-2530 优 一 二 8.5 10.5 13.5 2.0 2.7 3.5 15.5 2.0 2.5 3.0 11.0 12.0 13.0 12 20-2.4 3.1-3134 优 一 二 8.0 10.0 13.0 2.0 2.7 3.5 16.0 2.0 2.5 3.0 10.5 11.5 12.5 12 20-2.7 3.5-3550 优 一 二 7.5 9.5 12.5 2.0 2.7 3.5 16.2 2.0 2.5 3.0 10.0 11.0 12.0 12 20-3.0 4.1-51100 优 一 二 7.5 9.0 12.0 2.0 2.7 3.5 16.5 2.0 2.5 3.0 9.5 10.5 11.5 12 20-3.3 4.6-280380 4.3 分等规定 4.3.1 同一原料、同一工艺连续生产的同一规格的产品作为一个(或若干个)检验批。4.3.2 产品质量等级分为:优等品、一等品和二等品。4.3.3 粘胶纤维赛络纺、紧密赛络纺本色纱的等级由单纱断裂强力变异系数 CV%、单纱断裂强度、线密度偏差、线密度变异系数 CV(%)、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十万米纱庛、毛羽指数 H 值中最低的一项评定。DB35/T 11902011 4 5 试验方法 5.1 试验条件 各项试验应在各方法标准规定的条件下进行。5.2 取样规定 从检验批中随机抽取20个筒子,各项目所需的样品数量及试验次数见表3。表3 各项目所需样品数及试验次数 项目 筒子数/个 每筒试验次数 总次数 线密度变异系数、线密度偏差率 20 1 20 单纱断裂强度、单纱断裂强力变异系数 20 5 100 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 10 1 10 十万米纱疵 6 1 6 毛羽指数 10 1 10 捻度 10 4 40 注 1:若检验批中的筒子数小于20个,则全部抽取作为样品。注 2:线密度变异系数、线密度偏差率、单纱断裂强度、单纱断裂强力变异系数、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可进行在线产品取样,具体取样规定见附录A,但用户对产品质量有异议时,则以成品质量检验为准。5.3 线密度变异系数 CV(%)和线密度偏差 5.3.1 按 GB/T 4743 规定执行。其中,线密度变异系数 CV(%)采用程序 1,线密度采用程序 3。5.3.2 线密度变异系数 CV(%)和线密度偏差的计算。5.3.2.1 线密度变异系数 CV(%)按式(1)计算,计算结果按 GB/T8170修约到小数点后一位。线密度变异系数CV(%)=2021100()/2 0 1 iim-mm=()(1)式中:m在公定回潮率下100m长纱质量测试数据的平均值,单位为克(g);mi在公定回潮率下第i个100m长纱质量测试数据,单位为克(g)。5.3.2.2 100m 纱标准干燥质量按式(2)计算,计算结果按 GB/T8170 修约到小数点后三位。t11.30dTm=(2)式中:md100m纱线的标准干燥质量,单位为克(g);DB35/T 11902011 5 Tt纱线的标准线密度,单位为特克斯(tex)。5.3.2.3 线密度偏差的计算按式(3)计算,计算结果按 GB/T8170 修约到小数点后一位。=100cddm-mDm(3)式中:D 线密度偏差率,(%);mc100m试样实际干燥质量,单位为克(g);md 100m试样标准干燥质量,单位为克(g)。5.4 单纱断裂强度及单纱断裂强力变异系数 按GB/T 3916规定执行。5.5 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 按GB/T 3292.1规定执行。5.6 十万米纱庛 按FZ/T 01050规定执行,十万米纱疵结果用A3+B3+C3+D2之和表示。5.7 毛羽指数 按附录B执行。5.8 捻度 按GB/T 2543.2规定执行。5.9 纱线成包质量 按GB/T 398规定执行。5.10 检验结果的表示 一批纱的各种试验结果,是由该种试验的全部试验值的计算结果表示。各种试验结果的计算精确度,除已规定者外,按表4规定修约。表4 计算值的数值修约规定 项目 小数点后有效位数 单纱断裂强度cN/tex 1 单纱断裂强力变异系数CV,%1 线密度变异系数CV,%1 线密度偏差,%1 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CV,%1 DB35/T 11902011 6 表 4(续)项目 小数点后有效位数 十万米纱庛,个/10万米 整数 百米质量(每批平均)g 3 平均线密度,tex 1 折算质量回潮率,%2 毛羽指数H值 1 捻系数 整数 6 检验规则 按FZ/T 10007规定执行。7 标志和包装 按FZ/T 10008规定执行。DB35/T 11902011 7 A A 附 录 A(资料性附录)在线产品取样试验 A.1 在线产品取样周期及卷装形式 A.1.1 一般两天取样试验一次,但周期一经确定,不得任意变更,十万米纱疵试验周期可适当延长,但不得超过两周。A.1.2 取样的卷装形式为管纱。A.2 在线产品取样数及试验次数 A.2.1 在线产品取样数见表A.1。表A.1 在线产品取样数 生产同一品种的开台数 1 2 3 4 5 6 7 89 10 1114 15 162930及以上 每机台上采取的管纱数 30 15 10 78 6 5 45 34 3 23 2 12 1 注:生产厂为减少拔管数,开台数在5台以下的品种,可拔取15管,每管摇取2缕。A.2.2 线密度变异系数、线密度偏差率试验,每份试样30个管纱,每管摇取1缕,总数为30次(开台数在5台及以下的产品,线密度变异系数、线密度偏差率试验抽取15管纱,每管摇取2缕)。A.2.3 单纱断裂强度及单纱断裂强力变异系数试验,每份试样30个管纱,每管测试2次,总数为60次(开台数在5台及以下者,可每份试样15个管纱,每管测试4次)。采用全自动纱线强力试验仪的取样数,为20个管纱,每管测5次,总次数100次。试验报告应注明所用的强力试验仪类型。A.2.4 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需在各机台随机抽取10个管纱,每管测试1次,总数为10次。附录)在线产品取样试验 DB35/T 11902011 8 附 录 B(规范性附录)毛羽指数 H值试验方法 B.1 原理 光电式毛羽检测原理是连续运动的纱线在通过检测区时,突出纱体对检测区域中的持续单色平行光进行散射。散射光被透镜系统和聚并被光电传感器检测到,检测器输出的电信号经过电路运算处理即可提供表示毛羽特征的各种结果。B.2 仪器 B.2.1 纱架:使各种卷装的纱线能在一定张力下退绕,并使纱线不产生意外伸长或损伤。B.2.2 检测器:光电式测量槽和能使纱线以一定速度经过测量槽的罗拉牵引装置等。B.2.3 控制器:对测试过程进行控制。完成对纱线毛羽信号的处理,并得出供显示或打印的各种试验结果(毛羽指数H值、毛羽指数标准差SH值、毛羽波谱图、毛羽不匀率曲线图等)。B.3 取样次数及测试次数 B.3.1 取样次数:十个卷装。B.3.2 测试次数:每个卷装各测一次。B.3.3 可根据需要规定取样数量和测试次数。推荐取样长度2502000m,常规测试400m,产品验收仲裁试验1000m。B.4 大气条件 B.4.1 试样的调湿应按GB/T 6529中的大气标准,即在湿度为(202),相对湿度为(654)%的条件下平衡24h,对大而紧的样品卷装或对一个卷装需进行一次以上测试时应平衡48h。在调湿和试验过程中应保持标准大气恒定,直到试验结束。B.4.2 试样应在吸湿状态下调湿平衡,必要时可以按照GB/T 6529进行预调湿。B.4.3 试验室若不具备以上条件时,可以在以下稳定的温湿度条件下,使试样达到平衡后进行试验。平衡及试验期间的平均温度为1828。平均相对湿度50%75%,同时应保证温度的变化不超过上述范围内某平均温度3,温度变化率不超过0.5/min,相对湿度的变化不超过上述范围内某平均相对湿度4%,相对湿度变化率不超过0.25%/min。试验前仪器应在上述稳定环境中至少放置5h。B.5 操作程序 B.5.1 试验条件:将试验样按A.4的规定调湿,全部试验在上述规定的试验大气下进行。B.5.2 仪器校验:按照仪器使用说明进行调整。B.5.3 将试样照正确的引线路线装上仪器,启动仪器,试验至规定长度时记录或打印试验结果。B.5.4 测试速度:推荐采用400m/min。B.5.5 时间选择:1min、2.5min、5min。DB35/T 11902011 9 B.6 结果的表示和计算 B.6.1 纱线毛羽的测试结果主要有以下几项指标:毛羽指数H值、毛羽指数标准差SH值、毛羽波谱图、毛羽不匀率曲线图、毛羽柱状图、最大毛羽指数H值max、最小毛羽指数H值min,管间毛羽变异系数CV。B.6.2 试验结果按GB/T 8170 规定的方法进行修约。毛羽指数H值保留1位小数。B.7 试验报告 说明试验是按本标准进行的,并报告以下内容:a)样品材料、规格和数量;b)试验环境条件(湿度、相对湿度);c)仪器型号;d)纱线速度、取样长度等、必要试验参数;e)毛羽指数 H 值、标准差值 SH、一批试样的平均值,必要时计算其标准差、最大值、最小值及变异系数;f)毛羽曲线图、波谱图。DB35/T 11902011 福建省地方标准 粘胶纤维赛络纺、紧密赛络纺本色纱 DB35/T 11902011*2012年 2 月第一版 2012年 2月第一次印刷

注意事项

本文(粘胶纤维赛络纺、紧密赛络纺本色纱DB35/T 1190-2011.pdf)为本站会员(13265981523)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