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5G系列报告之六:新空口、新格局,MASSIVEMIMO重构天线产业链.pdf

  • 资源ID:18145       资源大小:2.13MB        全文页数:29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25金币 【人民币25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5金币 【人民币25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5G系列报告之六:新空口、新格局,MASSIVEMIMO重构天线产业链.pdf

1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5G 系列报告之六:新空口、新格局, Massive MIMO 重构天线产业链 提升容量、增强覆盖, Massive MIMO 是 5G 关键技术之一 :为了实现 5G三大应用场景和核心指标要求,无线接入技术的革新必不可少。大规模阵列天线( Massive MIMO)技术可大幅提升 无线基站 系统容量和峰值速率 ,已成为 5G 系统最关键 的 技术之一。天线工艺和材料 技术 的 革新 以及 5G 应用频段的升高, 使 Massive MIMO 技术在 5G 时代大规模商用成为必然。 5G 全新 AAU 大规模阵列有源天线将取代传统无源天线: 为更好的支持Massive MIMO 技术, 5G 天线向大阵列、有源化发展是必然趋势。 5G 基站将采用全新 AAU( Active Antenna Unit)架构,集成射频处理单元与多通道阵列天线, 由此 带来传输数据流数的增加, 从而 提高 5G 网络容量和传输速率 ; 可动态调整的天线 振子能实现 3D 波束赋形,降低边缘干扰 的同时 提升了 覆盖范围,同 时 AAU 设备还有助于优化天面资源,降低部署成本。 全新 5G 天线 带来 PCB 用量大幅提升: 进入 5G 时代,基站天线材料的需求发生明显变化: 1)由于 AAU 将支持更多通道,器件集成度更高,因此 PCB板需支持更多层数,工艺复杂性和产品价值量随之提升; 2) AAU 使用 PCB板的面积 相比 4G 射频前端 更大; 3) 5G 工作频段更高、发射功率更大,对于 PCB 上游覆铜板材料的传输损耗和散热性能要求更高; 4) 5G 时代大国博弈愈演愈烈,上游器件自主可控的需求大幅增加,利好上游覆铜板龙头企业率先突破外资垄断。在综合考虑建站密度 的增加 及天线空间分布的逻辑要求后,我们认为 PCB 和高频覆铜板市场价值将是 4G 的 10 倍以上,建议重点关注。 5G Massive MIMO 带来更多天线 振子 需求,塑料 振子 方案有望成为主流:在 5G 的 四种天线振子候选方案中(钣金振子、压铸振子、贴片振子、塑料振子), 3D 塑料天线振子方案凭借高精度、低重量和低成本等优势,有望替代传统钣金和金属压铸振子方案,成为 5G 的主流方案。另外, 5G 时代由于采用全新 AAU 设备,基站天线下游客户将由运营商转为设备商, 天线产业链生态即将发生巨大变化 , 在设备商供应链中地位稳固的企业 将 受益 最大 。 投资建议: 5G 时代, Massive MIMO 技术 重构天线产业链 ,带来基站天线价值的大幅提升,基站天线上游器件需求量 随之 大幅增加,天线振子和射频板将显著受益。重点推荐 : 5G 大规模阵列天线上游 3D 塑料振子龙头(飞荣达)、高频覆铜板国产替代龙头(生益科技),通讯 PCB 加工 领域 的领先厂商(沪电股份、深南电路)。 风险提示: 5G 商用进度不及预期。 Tabl e_Title 2018 年 07 月 13 日 通信 Tabl e_BaseInfo 行业深度分析 证券研究报告 投资 评级 领先大市 -A 维持 评级 Tabl e_FirstStock 首选股票 目标价 评级 300602 飞荣达 36.30 买入 -A 600183 生益科技 11.34 买入 -A 600498 烽火通信 25.80 增持 -A Tabl e_Chart 行业表现 资料来源: Wind 资讯 % 1M 3M 12M 相对收益 4.04 5.81 4.00 绝对收益 -4.07 -4.27 -1.59 相关报告 5G 系列报告之五: 5G 东风将至,通信国产化机遇与挑战并存 2018-06-15 5G 热点问题详解系列之四:为什么 5G基站会用 64 通道天线? 2018-07-09 5G 热点问题详解系列之三: 5G 频谱,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2018-07-04 5G 热点问题详解系列之二: NSA 架构对终端带来的挑战 2018-06-28 5G 系列报告之五: 5G 东风将至,通信国产化机遇与挑战并存 2018-06-15 -27%-20%-13%-6%1%8%15%2017-07 2017-11 2018-03通信 沪深 300行业深度分析 /通信 2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内容目录 1. 提升容量、增强覆盖, Massive MIMO 是 5G 关键技术之一 . 4 1.1. Massive MIMO 架构成为 5G 必选项,天线数量大幅增加 . 5 1.1.1. 5G 网络容量要求较 4G 更高,提高频谱使用效率势在必行 . 5 1.1.2. Massive MIMO 应用多波束技术,支持更大阵列天线,天线数量提升到 64、 128甚至 256 个: . 6 1.2. Massive MIMO 取消了物理馈线端口、单天线功率降低,天面优化让部署和维护成本都大大降低: . 8 1.3. MassiveMimo 实现了 3D 波束赋形,大大提高用户体验 . 9 2. 5G 全新 AAU 大规模阵列有源天线将取代传统无源天线 . 10 2.1. 5G 基站架构变化,天线附加值提升 . 10 2.2. 天线变化 1:全新 AAU 设备单元带来 PCB 用量大幅提升 . 12 2.2.1. 产 业链的价值迁移:天线主体 附加值向 PCB 板和覆铜板转移 ,来自材料和加工工艺的附加值将大幅提高 . 13 2.2.2. 大国博弈背景下自主可控的需求提升,本土龙头厂商有望率先实现进口替代 . 14 2.3. 天线变化 2: 5G 时代带来更多天线振子需求,塑料振子方案有望成为主流 . 14 2.3.1. 5G 时代,传统半波振子的局限性凸显,可能会逐步被抛弃 . 14 2.3.2. 3D 塑料振子有望成为 5G 主流方案,百亿市场空间开启 . 15 2.3.3. 飞荣达提前 6 年布局,有望率先获得下游设备商认可,提前锁定市场份额 . 16 2.4. 基站密度预期大幅增加,宏基站天线器件需求量将高于 4G . 17 2.5. 以史为鉴:以往基站天线需求爆发在商用初期,在设备商供应链中地位更稳固的企业有望真正受益 . 18 3. 重点公司介绍 . 24 3.1. 飞荣达: 5G 天线新龙头,电 磁屏蔽、导热材料、天线振子 “三箭齐发 ” . 24 3.2. 生益科技:国内 CCL 龙头厂商, 5G 高频材料引领发展新空间 . 25 3.3. 沪电股份: 4G 周期蛰伏, 5G 周期向上拐点将至 . 26 3.4. 深南电路:通信 PCB 龙头之一,布局封装基板和电子装联 . 27 图表目录 图 1: 5G 美国移动网络建设投资预测,无线接入网投资占比较大 . 5 图 2: 5G 空口技术储备 因应不同场景和成本约束而规划的备选技术 . 5 图 3:网络容量计算公式 . 6 图 4:移动通信基站的天线阵列可以看作 是军用相控阵雷达的袖珍版,高频材料需求从军事向民用通信领域转移 . 7 图 5: MIMO-OFDM 技术在 4G 时代已经开始成熟应用 . 7 图 6: MIMO 技术随着天线数量的增加可以显著增强频谱利用效率 . 7 图 7: OFDM 技术的示意图 . 8 图 8: MIMO 技术的历史演变 . 8 图 9: 4G 基站天线盘根错节的天馈线大大增加部署难度和维护成本 . 9 图 10: Massive MIMO 直接用光纤直连地面,天面得到优化 . 9 图 11: 4G 基站架构图 职责分明的天线、 RRU、 BBU . 10 图 12: Pre-5G 天线相对于 4G 天线在传输容量上的提升 . 10 图 13:有源天线系统的结构图 . 10 图 14:移动通信基站的天线阵列演化将带来高频材料需求大幅增加 . 11 行业深度分析 /通信 3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图 15: 5G 天线的附加值转移示意图 . 12 图 16: MIMO 技术的历史演变 . 13 图 17: 5G 有源天线的结构图:天线振子将集成在一张 PCB 板上 . 13 图 18: 4G 时代,深南电路 PCB 板的销售单价(元 /平方米) 对主要通信设备商,每平方米3000 元左右 . 14 图 19: 3D 塑料振子方案的分类图解 . 15 图 20: 5G 天线振子存在可能性的备选方案 . 16 图 21:随着频段变化,运营商建网的资本支出将大幅增加 . 18 图 22:从模拟通信到 5G 天线形态的演进 . 19 图 23:一个无源天线的结构图 . 19 图 24: 2014 年全球各基站 天线厂商发货量占比 . 21 图 25:传统天线厂商的市占率变化 . 21 图 26: 2015 年全球四大设备商的运营商业务市场份额 . 22 图 27:国内三大运营商 2011-2017 年移动网络方面的资本开支 . 22 图 28:主要上市公司射频器件业务的毛利率 . 22 图 29:主要上市 公司天线业务的毛利率 . 23 图 30: 4G 后期通宇通讯基站天线业务的毛利率 . 23 图 31:不断壮大的射频器件及天线 A 股上市公司收入规模 . 23 表 1: ITU 提出的 5G 核心性能 . 4 表 2:天线信号波束赋形的示意图 . 9 表 3:国内和全球天线振子 市场规模测算 . 16 表 4:飞荣达塑料天线振子解决方案 . 17 表 5:主要国家 5G 频谱规划 . 18 表 6:国外天线厂商龙头的市占 率和简介 . 20 表 7: 2014 年我国五大基站天线厂商发货量、市场份额和排名 . 21 行业深度分析 /通信 4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1. 提升容量、增强覆盖, Massive MIMO 是 5G 关键技术之一 根据 ITU( 国际电信联盟 )的愿景, 5G 的应用场景 应 划分为增强型移动宽带( eMBB)、大连接物联网( mMTC)和低 时延 高可靠通信( uRLLC)三类 。同时 , ITU 在带宽、时延和覆盖范围等方面 确立了 5G 的 8 项技术要求(表 1) 。 要达到 5G 应用场景如此高的要求,需要一组关键技术 来实现 包括 大规模天线阵列、超密集组网、新型多址、全频谱接入和新型网络架构 。 前三项都是 5G 无线接入相关的技术,共同保证 5G 的目标网络速率和覆盖要求。 表 1: ITU 提出的 5G 核心性能 指标 峰值速率 Gbps 体验速率 Mbps 频谱效率 × 空间容量 Mb/s/m2 移动性能 km/h 网络能效 × 连接密度万终端 /km2 时延 ms 5G 20 100 3 10 500 100 100 1 4G 1 10 1 0.1 350 1 10 10 提升 20 倍 10 倍 3 倍 100 倍 1.43 倍 100 倍 10 倍 10 倍 资料来源: ITU,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根据 IGR 的预测,美国无线接入网( RAN)的投资将占 5G 总投资的 80%以上。 基站天线的投资额只占无线接入网投资的 2%左右, 但基站天线独立承担末端链路连接,对实现 5G网络容量的目标来说至关重要 。 行业深度分析 /通信 5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图 1: 5G 美国移动网络建设投资预测,无线接入网投资占比较大 图 2: 5G 空口技术储备 因应不同场景和成本约束而规划的备选技术 资料来源: IGR,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资料来源: 结合 IMT-2020 推进组方案,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5G 关键技术的具体方案已经基本确定, Massive MIMO(大规模天线阵列)技术成为 5G 的标准技术之一。 截至目前 , 5G 标准制定组织 3GPP 第一个标准版本( R15)已经冻结(包括 SA 和 NSA 标准),包括 Massive MIMO 在内的多项技术标准已经落地。现在多家设备商的 5G MIMO 原型机已经在很多公开场合出现。站在投资的角度,我们认为 5G 射频将是 2018年最清晰的投资机会。 1.1. Massive MIMO 架构成为 5G 必选项,天线数量大幅增加 1.1.1. 5G 网络容量要求较 4G 更 高,提高频谱使用效率 势在必行 5G 应用场景之一 eMBB 网络容量要求较 4G 有很大的提高, Massive MIMO(大规模天线)是实现 5G 网络容量要求的关键技术之一。 根据移动通信的常识,要在物理层提高网络容量(以达到 5G 的目标速率),只能通过 扩大带宽、 提升频谱利用效率和 增加小区数量三种 方式 来实现 。 网络容量 =带宽 ( MHz) ×频谱效率 ( Mbps/ MHz) ×小区数量 (个) Massive MIMO(大规模天线) 成为提高频谱利用效率的必选项。 其中,对于 带宽来说, 6GHz 以下 频谱 资源是稀缺的, 2.4GHz 以下尤其拥挤。中国运营商的频谱资源由政府分配,要再利用已有频谱只能通过重耕。在发达国家,运营商要通过政府的频谱拍卖才能获得频谱使用权,按以往 3G4G 经验来看,频谱拍卖的总金额动辄达到百亿欧元级别。 对于 小区数量,大部分运营商建站都面临着基 站 选址 困难和机房空间紧张的问题 ,某些热点区域要在 4G 覆盖的基础上 增加小区数量 是很难的。 因此 ,剩下的 提升 频谱效率是提高 5G 网络容量(或降低成本)的主要途径。可通过技术行业深度分析 /通信 6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手段,包括大规模天线阵列、新型多址 、波形等方式实现 。 图 3: 网络容量计算公式 资料来源: RFsister,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基于多天线波束赋形技术的 Massive MIMO(大规模天线阵列)是 5G 最清晰的技术路线 。要实现 5G 频谱利用效率和覆盖要求,天线系统演进主要有两条路线: 1) 高阶调制技术和空分复用技术的应用: 提高无线传输流数 , 需要大规模阵列天线提供硬件支撑 ; 2)波束赋形 :MassiveMIMO 有源天线可以实现了从 2D 波束赋形( Beamforming)向 3D 赋形的提升, 提升覆盖能力 , 抑制干扰 能力更强 。 Massive MIMO 采用有源天线技术( AAS)的应用成为 5G 的 标志,也将改变天线产业链的生态。与 4G MIMO 相比,有源天线( ASS), 可以支持 3D MIMO 和更 大的 天线 阵列 , 频谱利用效率大大提高,同时 天面得到优化,降低了部署成本 。 1.1.2. Massive MIMO 应用 多波束 技术 ,支持 更 大 阵列天线, 天线数量提升到 64、 128 甚至256 个: 大 阵列 MIMO 技术并不是民用通信首创,在军用领域已经非常成熟。 早在 70 年代,美军已经将 大规模的二维有源天线阵列用于相控 阵雷达系统中 。而现代相控阵雷达的天线单元甚至增加到数万个,可以产生一条或多条很窄的波束,锁定百公里外的多个目标 。 民用 MIMO 可以说是军用雷达的“微缩版”,最早 在 上 世纪 90 年代 由贝尔实验室提出 。 在3G 时代, MIMO 开始被真正 引入无线通信领域 。 在 4G 时代 , MIMO 已经 实现规模化应用,R8R10 三个标准都对 4G MIMO 技术进行升级,并成为了 LTE 的标志性革新 。 MIMO(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意为“多输入多输出”,就是使用多个发射天线和多个接收天线来提高频谱利用率,以实现 空间分集的效果。 MIMO 技术 的核心 就 是 将原 天线的 数据流分成多路数据子流 , 从多个天线同时发射,并利用空时编码技术将这些数据子流区分开并解码 ,从而提高频谱利用率、提高无线信道容量和信道可靠性。 根据数学原理,当空间传输信道所映射的空间维度趋向于极限大时,两两空间信道就会趋向于正交,从而可以对空间信道进行区分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加 MIMO 天线数量会提高无线信道的容量。 行业深度分析 /通信 7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图 4: 移动通信基站的天线阵列可以看作是军用相控阵雷达的袖珍版,高频材料需求从军事向民用通信领域转移 资料来源: 中国联通网络技术研究院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2010 年,贝尔实验室进一步提出了 Massive MIMO(大规模天线)技术。 Massive MIMO 概念就是 基于多用户 的 波束 赋形 的原理, 在 扇面覆盖 空间 中 对不同用户形成独立的窄波束覆盖 。基于用户的空间隔离 ,天线 系统 可以 同时传输不同用户的数据,从而数十倍地提升系统吞吐量。 图 5: MIMO-OFDM 技术在 4G 时代已经开始成熟应用 图 6: MIMO 技术随着天线数量的增加可以显著增强频谱利用效率 资料来源: 中国电信,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资料来源: 天线产业联盟,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MIMO 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利用传播中多径分量, 以此对抗 多径衰落 。 4G LTE 的每次演进( R8R12)都会对 MIMO 技术进行升级。 但是 , 对于频率 的 选择性深衰落, MIMO 系统依然是无能为力。 4G MIMO 的 一种 解决方案是 结合高阶调制技术 OFDM,形成 MIMO-OFDM。 OFDM (正交频分复用)是一种优秀的多载波调制技术, 目前 广泛用于多种无线系统中 ,并成为 4G LTE 的核心技术。 OFDM 主要思想是:将信道分成若干 个 正交子信道,将高速数据信号转换成并行的低速子数据流,调制到在每个子信道上进行传输。 每个载波所使用的调制方法可以不同 , 各个载波能够根据信道状况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调制方式,以频谱利用率和误码率之间的最佳平衡为原则。 OFDM 很好地克服多径传播的影 响 ,大大提升了频谱利用效率 ; OFDM 不仅仅在 4G 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目前也作为 5G行业深度分析 /通信 8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系统的重要候选波形 之一。 4G LTE 已经实现了 OFDM+MIMO 的物理层的基本构架 变革,但一般仅仅支持 2 天线、 4 天线 ,上下行分集的最多天线数量被限制在 8 个或以下。 5G Massive MIMO 无论天线数量和信号覆盖维度都较 4G 大大增加了, 天线 和通道 数量可以达到 64 个 、 128 个,综合考虑 系统实现的 收益和 代价 后,最大天线数量可以达到 256 个 。因此, 5G 的 Massive MIMO 网络容量 将较 4G 大幅提升,同时 天线的形式也将由无源转向有源 。 图 7: OFDM 技术的示意图 图 8: MIMO 技术的历史演变 资料来源: 中国电信,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资料来源: 天线产业联盟,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1.2. Massive MIMO 取消了物理馈线端口、单天线功率降低, 天面优化 让 部署和维护成本 都大大 降低: 移动通信发展到今天,站点获取成本已经 很 高,天面 的 “圈地运动” 非常激烈。 4G 天馈的优化方式 MIMO、扇面分裂、多频段等都需要增加馈线端口。 4G 宏基站的馈线已经盘根错节, 电缆安装施工、维护的工作量 很大 , 也成为制约 eMBB 实现的瓶颈之一 。 5G 要达到单扇面 128 甚至 256 天线规模,相应端口达到数十个,馈线自重和损耗都是不能接受的。因此 Massive MIMO 用 PCB 板代替了原来馈线的连接和功率分配,有源天线集成了 RRU 的功能,让天面得到大大优化 ,还减少了系统馈线损耗 。 同时 , Massive MIMO 本身 网络覆盖性能得到 10%以上的提升 ,减少了基站扩容 带来的选址 和 优化 的负担。 行业深度分析 /通信 9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图 9: 4G 基站天线盘根错节的天馈线大大增加部署难度和维护成本 图 10: Massive MIMO 直接用光纤直连地面,天面得到优化 资料来源 C114: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资料来源: Huawei Wireless Twitter 官方,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1.3. MassiveMimo 实现了 3D 波束赋形,大大提高用户体验 波束赋形( Beamforming) 又被称作波束成型、空域滤波,是传感器阵列天线 的 波形处理技术。波束赋形使得某些角度的信号获得相长干涉,而另一些角度的信号获得相消干涉,从而实现某个特定方向的信号增益, 对其他方向信号进行抑制 。 波束赋形 实现了不同用户间 信号 的空间 隔离, 克服 了 路径损耗 。 表 2:天线信号波束赋形的示意图 一般天线全向信号辐射 实施向某个方向波束赋形的信号波束 资料来源: OFweek,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5G 有源天线基于波束赋形技术, 可实现各个天线振子相位和功率的自适应调整,多 天线 的动态组合 可以 显著提高 MIMO 系统的空间分辨率,从而让能量较小的波束集中在一块小型区域,将信号强度集中于特定方向和特定用户,提高覆盖范围 , 提升信号质量(降低干扰)。 行业深度分析 /通信 10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同时, 5G 的大阵列天线不但可以用于 对单 一 用户 进行 动态跟踪 ,还可以在 同一频率 上 同时传输几十条信号 ,同时可以对用户 进行实时跟踪 ,信号增益方向 跟随用户移动 , 可以 用于 对高层建筑不同楼层 进行 覆盖 。 2. 5G 全新 AAU 大规模阵列有源天线将取代传统无源天线 2.1. 5G 基站架构变化,天线附加值提升 在 4G 时代,一个标准的宏 基站主要由基带处理单元 BBU( Base Band Unit) 、射频处理单元 RRU( Remote Radio Unit) 和 天线 三个部分组成 , 其中 RRU 通过射频电缆与 无源天线连接。 基带 处理 单元( BBU) 负责集中控制整个基站系统,完成上下行数据链路的基带处理。 远端射频 处理 单元( RRU) 负责基带信号与射频信号的转换(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外观上 RRU 是一个金属盒装器件,里面包含了射频收发和中频处理模块。 RRU 通过射频电缆与 无源天线 连接 ,为减少馈线损耗, RRU 要尽可能部署在离天线比较近的地方。RRU 下有基带射频接口,并通过光纤与地面基站塔底或者机房的 BBU 连通。 天线 是电路信号与电磁波辐射之间的转换器件,而天线单元安装于蜂窝基站塔顶部。在4G 时代 , 天线 一般为无源天线,由辐射单元(振子 )、反射板(底板)、功率分配网络(馈电网络)和封装防护(天线罩) 四部分构成 。 图 11: 4G 基站架构图 职责分明的天线、 RRU、 BBU 资料来源: 中国联通网络技术研究院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图 12: Pre-5G 天线相对于 4G 天线在传输容量 上的提升 图 13: 有源天线系统的结构图 资料来源: 中兴通讯,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资料来源: CNKI,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注意事项

本文(5G系列报告之六:新空口、新格局,MASSIVEMIMO重构天线产业链.pdf)为本站会员(行业)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