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大棚油桃促成栽培技术规程DB34/T 2010-2013.pdf

  • 资源ID:181418       资源大小:437.47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9.9金币 【人民币9.9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金币 【人民币9.9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说明:
本站最低充值10金币,下载本资源后余额将会存入您的账户,您可在我的个人中心查看。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大棚油桃促成栽培技术规程DB34/T 2010-2013.pdf

ICS 67.080.10 B 31 DB34 安 徽 省 地 方 标 准 DB 34/T 20102013 大棚油桃促成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of Nectarine in Forcing-cultivation Greenhouse 2013-12-05 发布 2014-01-05 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34/T 20102013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提出。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俞飞飞、孙其宝、陆丽娟、周军永、程传云、戴超、陶胜、周建业、强刚。DB34/T 20102013 1 大棚油桃促成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大棚油桃生产的园地选择、品种与砧木选择、大棚结构与建造、栽植、整形修剪、土肥水管理、棚膜和地膜管理、棚室内环境调控、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果实采收的基本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塑料大棚油桃促成栽培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9175 桃苗木 JB/T 10594 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结构与性能要求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 5013 无公害食品 林果类产品产地环境条件 NY/T 5114 无公害食品 桃生产技术规程 DB34/T 1130 绿色食品(A)级桃生产技术规程 3 园地选择 3.1 产地环境 依照被 NY 5013 的规定执行。3.2 园地选择 依照 NY/T 5114 的规定执行。4 品种与砧木选择 4.1 品种选择 宜选用果实发育期短(55 d95 d),低温需求量少(550 h750 h),大棚环境条件下自花结实率高,果大,风味浓,外观艳丽,商品价值高,耐贮运,丰产优质的品种。4.2 砧木选择 淮河以南以毛桃为主,淮河以北以山桃为主。5 大棚结构与建造 DB34/T 20102013 2 按机械行业标准 JB/T 10594 规定执行。连栋大棚可采用两连栋至五连栋,长度依地形而定,适宜长度为 50 m80 m。6 栽植 6.1 栽植时间 依照 NY/T 5114 的规定执行。6.2 栽植密度 适宜的株行距为 1 m2.0 m 或 0.85 m2.0 m,每 667 m2 栽植苗木 333 株400 株。或采用变化性密度,即第 1 年密植,株行距为 0.85 m1 m,第 2 年果实采收后隔行间伐,株行距变为 0.85 m2 m。6.3 整地 沿定植行方向挖深 80 cm、宽 60 cm 的定植沟,首先回填 30 cm 左右厚的秸秆杂草,然后将表土与腐熟的有机肥 3000 5000 kg、复合肥 100 kg 混匀回填,起高 20 cm30 cm、宽 80 cm100 cm的垄,浇透水沉实。6.4 授粉树配置 选择花期与主栽品种的花期相近,花粉量大,授粉亲和力高,经济价值较高,适合设施栽培的优良品种为授粉品种。授粉品种与主栽品种配置的比例为 1:45,成行排列栽植。6.5 苗木质量 依照 GB 19175 中规定执行。6.6 苗木栽植前处理 依照 NY/T 5114 的规定执行。6.7 苗木栽植 按设置的株行距将苗木栽植于垄中央,栽植深度以土壤沉实后苗木根颈部与地面相平为准,栽植后立即浇水,覆膜保墒。栽后定干,高度 40 50。7 整形修剪 7.1 适宜树形 大棚栽培油桃以纺锤形和中心干倾斜形为宜。7.1.1 纺锤形 树高 2 m 左右,中心干上均匀分布 815 个结果枝或结果枝组,长 0.4 m0.6 m,与中心干分生角度 7080,中心干粗与小主枝粗的比例为 241。7.1.2 中心干倾斜形 DB34/T 20102013 3 又称一边倒树形,中心干长度 2.5 m 左右,整行树向一边倾斜 4550,与行向垂直,中心干上均匀分布 1015 个结果枝或结果枝组,长 0.4 m0.6 m,沿行向分布,与中心干分生角度 7080。7.2 修剪要点 7.2.1 定植当年整形修剪 新梢长度 20 cm30 cm 时,选留一个直立向上生长势强的新梢作为中心干。侧枝长到 20 cm25 cm 时摘心,萌发的分枝长到 20 cm 时再摘心,6 月底以后不再摘心。7 月底,对整成倾斜形的中心干进行拉枝,南北行向向东或西倾斜,使中心干与地面成 5060夹角;桃树垂直高度达到 2 m 左右时,将中心干延长头摘心。落叶后至萌芽前,疏去细弱枝、背上枝、交叉枝和病虫枝等,其余枝条长放。7.2.2 第2年及以后的整形修剪 7.2.2.1 生长期整形修剪 新梢 20 cm 左右时摘心;果实硬核至膨大期,对下垂结果枝进行吊枝;果实转色期摘除遮光叶片,疏除过密新梢。采果后一周进行采后修剪,先修剪树的下半部(树的 1/2 或 2/3),待修剪后发出的新梢长度达到 5 cm10 cm 时,再修剪树体的上半部,也可在采果 50时,对采完果的枝条先进行回缩修剪,采完果后再对其余的结果枝一次性修剪。修剪时彻底剪除背上枝和背下枝,结果枝组回缩至基部 20 cm 左右处,利用萌发的新梢重新培养枝组;结果枝回缩至基部 1 cm2 cm 处,萌发的新梢留单枝生长;7 月中旬疏除下垂的、过密的和直立旺长的新梢。7.2.2.2 休眠期整形修剪 第 2 年及以后的修剪与第 1 年基本相似,在选留结果枝时,应多保留夏剪回缩后发出的新枝。8 土肥水管理 8.1 土壤管理 每年秋季结合施基肥,深翻改土,充分灌水。腐熟的有机肥符合 NY/T 496 规定的要求。生长季在灌水或雨后应及时中耕松土,保持土壤疏松无杂草。8.2 施肥 8.2.1 施肥原则 按 NY/T 496 规定执行。提倡配方施肥和平衡施肥。8.2.2 允许使用的肥料种类 按 NY/T 5114 的规定执行。8.2.3 施肥方法 采用环状、放射状、条状沟施和叶面喷施。8.2.4 施肥时期和用量 DB34/T 20102013 4 按 DB34/T 1130 规定执行。8.3 灌水与排水 8.3.1 灌水 采用滴灌或树盘漫灌,灌溉水质量应符合 NY 5013 的规定。除在萌芽前、施肥后及休眠前进行灌水外,每年应根据土壤墒情在花前、花后、果实膨大期及果实采收后适当灌水,采果前切忌灌水,7 月中旬以后控水,防止后期徒长。8.3.2 排水 降雨后及时排水防涝,严禁积水超过 24 h,粘土地尤其要注意。9 花果管理 9.1 促花 于 7 月中旬至 8 月上旬,叶面喷施 15的多效唑可湿性粉剂 200 倍液,根据树势的强弱,用 12 次,两次间隔 15 d。9.2 花前复剪 开花前,疏除弱花枝和无花枝,并对生长势较弱的花枝进行回缩复壮。9.3 人工授粉 花期上午 9:00 时至 11:00 时,下午 14:00 时至 16:00 时人工授粉。9.4 蜜蜂授粉 每 666.7m2 放置 12 箱蜜蜂,最好为熊蜂或壁蜂,少量花开放时放入蜂箱,花后取出。9.5 人工疏果 9.5.1 疏果时期和对象 人工疏果一般分两次进行。第一次于花后 20 d 左右进行,重点疏除并生果、无叶果、病虫果;第二次疏果于生理落果后进行,疏除畸形果、朝天果、病虫果、密生果及小果。9.5.2 疏果标准 疏果时尽量保留结果枝两侧的果实。大型果(指单果重 200 g 以上),每 12 cm14 cm 选留一个果;中型果(指单果重 150 g 左右),每 8 cm10 cm 选留一个果;小型果(指单果重 100 g 以下),每 5 cm6 cm 选留一个果。9.6 促进果实着色 在果实着色期,将影响果实光照的叶片摘去,摘叶量不超过总叶量的 30。摘叶后,在行间铺设银色反光膜。及时冲洗棚膜去除其表面灰尘及杂物,增加光照。DB34/T 20102013 5 着色期保持 10以上的昼夜温差。10 棚膜和地膜管理 10.1 棚膜覆盖 10.1.1 棚膜选择 选用无滴消雾聚乙烯膜。10.1.2 覆膜时间 采用自然解除休眠法,品种的低温需求量满足后,即可覆膜升温。一般淮河以北地区 12 月底至 1 月初覆膜,淮河以南地区 1 月初至 1 月中旬覆膜,没有加温条件或保温性能差的大棚可以推迟到 1 月中旬至 2 月上旬覆膜。10.1.3 揭膜时间 采果后,通风锻炼 1 周后撤膜,进入露地管理。10.2 地膜覆盖 覆膜前 15 d20 d,灌足水,覆盖地膜。11 棚室内环境调控 11.1 温、湿度的调控 油桃不同生育期适宜温、湿度调控范围参考表1。各生育期,白天温度接近最高限定温度时放风;夜间温度降到 0以下时,如时间较长,要加温;空气湿度过大时,通过放风、地面铺稻草等降低湿度,湿度过低时通过地面和树冠洒水、喷雾等增加空气湿度。表1 设施大棚油桃各生育期适宜温、湿度 生育期 夜间温度()白天温度()湿度(%)萌芽期 46 1318 7080 开花期 58 1520 5060 果实膨大期 1015 2026 70 果实成熟期 1517 2528 60 11.2 光、气的调控 11.2.1 光的调控 通过地面铺设反光膜,冲洗棚膜灰尘等措施,增加大棚内的光照。11.2.2 气的调控 通过增施有机肥、及时通风换气和施固体二氧化碳肥等,增加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DB34/T 20102013 6 12 病虫害防治 大棚油桃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见附录A。其它病虫害防治参照 NY/T 5114 规定执行。13 果实采收 根据品种特性、销售距离、运输工具等条件,适时采收。采收宜在晴天上午或阴天进行。同一树上的果实要分批采收,轻采轻放,整个采收过程中须避免机械损伤和暴晒。DB34/T 20102013 7 A A 附 录 A(资料性附录)设施油桃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 A.1 主要虫害防治 A.1.1 蚜虫类 A.1.1.1 保护瓢虫、食蚜蝇、草蛉等蚜虫天敌;剪除被害枝梢,放置黄色粘虫板。A.1.1.2 萌芽前喷 3Be5Be 石硫合剂;蚜虫发生期交替喷施 10吡虫啉可湿粉剂 40005000 倍液、或 50马拉硫磷乳油 10002000 倍液、或 40硫代磷酸酯乳油 10001500 倍液。A.1.2 螨类 A.1.2.1 覆膜第一周刮老翘皮,消灭越冬成虫。A.1.2.2 萌芽前全园喷洒 3Be5Be 石硫合剂。A.1.2.3 生长季节喷施 5噻螨酮乳油 2000 倍液、或 15哒螨灵乳油 3000 倍液。A.1.3 桃潜叶蛾 A.1.3.1 落叶后清园;覆膜第一周刮老翘皮,消灭越冬成虫。A.1.3.2 生长期喷 50杀螟松 1000 倍液、或 10吡虫啉可湿粉剂 40005000 倍液。A.2 主要病害防治 A.2.1 桃褐腐病 A.2.1.1 冬季剪除病枝、僵果,消灭越冬病源菌;做好夏季修剪,改善通风透光条件。A.2.1.2 萌芽前全园喷洒 3Be5Be 石硫合剂。A.2.1.3 幼果期、果实膨大期、果实成熟期前,喷施 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或 50多菌灵 1000 倍液、或 75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8001000 倍液、或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A.2.1.4 同一种化学农药一年只使用一次,采果前 30 天停止用药。A.2.2 桃炭疽病 A.2.2.1 及时清除病果及地面落叶、落果,减少病源。A.2.2.2 合理修剪,及时排水降低田间湿度。A.2.2.3 萌芽前全园喷施 3Be5Be 石硫合剂。A.2.2.4 幼果期、雨后喷施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500600 倍液、或 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1000 倍液、或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A.2.3 桃穿孔病 A.2.3.1 发芽前喷一次 3Be5Be 石硫合剂。A.2.3.2 从展叶到果实采收前 20 d,每隔 15 d20 d 喷 1 次药。DB34/T 20102013 8 A.2.3.3 真菌性穿孔病可用 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1000 倍液、或 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或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防治。A.2.3.4 细菌性穿孔病选用 72农用链霉素 3000 倍液、或 10多氧霉素可湿性粉剂 1000 倍液、或 20噻二唑 80010000 倍液防治。_

注意事项

本文(大棚油桃促成栽培技术规程DB34/T 2010-2013.pdf)为本站会员(13596351235)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