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多花黄精栽培技术规程DB35/T 1437-2014.pdf

  • 资源ID:181073       资源大小:620.59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9.9金币 【人民币9.9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金币 【人民币9.9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说明:
本站最低充值10金币,下载本资源后余额将会存入您的账户,您可在我的个人中心查看。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多花黄精栽培技术规程DB35/T 1437-2014.pdf

ICS 65.020.20 B38 DB35 福建省地方标准 DB35/T 14372014 多花黄精栽培技术规程 2014-05-21发布 2014-08-21实施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5/T 14372014 I 目 次 前言.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环境质量要求.1 5 苗木培育.1 6 种植.4 7 有害生物防治.5 8 采收.6 9 档案管理.6 附录 A(规范性附录)多花黄精常见有害生物种类及其防治方法.7 DB35/T 14372014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福建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三明市林业科技推广中心。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明溪县林业科技推广中心、福建省大田梅林国有林场、三明市竹业开发站、沙县金德苗木有限公司、沙县林业科技推广中心、三明市林科所花卉苗木试验场、福建万家药业有限公司、三明市梅列区台江国有林业采育场、三明市梅列区林业局、三明市三元区岩前林业工作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金盾、欧建德、林庆富、林起刚、连华萍、杨金德、张清、刘森勋、黄勤春、戴琴、郑林森、林嘉玉、王生华。DB35/T 14372014 1 多花黄精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多花黄精(Polygonatum cyrtonema Hua.)栽培的术语和定义、环境质量要求、苗木培育、种植、有害生物防治、采收、档案管理。本标准适用于多花黄精的栽培。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3095-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5084-2005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15618-1995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块茎苗 多花黄精1年生至2年生,有带芽块茎直接用于种植的苗木,无带芽块茎作为繁殖材料经过培育成用于种植的苗木。4 环境质量要求 4.1 空气 符合GB 3095-1996规定的二级及以上要求。4.2 水质 灌溉水质量应符合GB 5084-2005规定的旱作作物农田灌溉水。4.3 土壤 符合GB 15618-1995规定的二级及以上要求。5 苗木培育 DB35/T 14372014 2 5.1 实生苗 5.1.1 采种 5.1.1.1 时间 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果皮呈暗绿色或紫黑色及时采收浆果。5.1.1.2 浆果处理 将浆果堆沤发酵10 d15 d后,搓揉漂洗出种子,阴干,分选出饱满无破损的种子。5.1.1.3 种子贮藏 将种子与湿河沙按体积1:3混匀,在3 5 的冷藏室贮藏,保持湿润。5.1.2 圃地准备 5.1.2.1 选择 选择交通便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肥沃疏松的沙壤土、壤土,前茬为水稻、绿肥或休闲地块。5.1.2.2 整地作床 清除杂草、石块后三犁三耙,精耕细作,碎土作床,床高20 cm25 cm,宽100 cm120 cm,步道宽30 cm40 cm。5.1.2.3 基肥 结合作床施钙镁磷肥1500 kg/hm2。5.1.2.4 消毒 播种前3 d7 d用30%硫酸亚铁或0.3%高锰酸钾溶液喷洒浇透苗床进行消毒。5.1.3 播种 5.1.3.1 时间 1 月至2 月。5.1.3.2 方法 采用条播或撒播。条播行距5 cm8 cm,播种量30 kg/hm245 kg/hm2;撒播均匀撒在苗床上,播种量45 kg/hm260 kg/hm2。播后用细黄心土或火烧土覆盖1 cm2 cm,搭设塑料小拱棚。5.1.4 苗期管理 5.1.4.1 水分管理 出苗前及时浇水,保持塑料小拱棚内有水汽悬挂。出苗时在种子发芽出土量达40%以上去除塑料小拱棚,出苗后及时防旱排涝。5.1.4.2 除草 及时除草,做到除早、除小、除了。DB35/T 14372014 3 5.1.4.3 追肥 5月至9月每个月追肥1次,用0.1%0.3%浓度的复合肥水液喷洒或浇灌,浇湿床面。5.1.4.4 遮荫 6月分搭建遮荫棚,透光度40%60%。5.2 块茎苗 5.2.1 块茎选择 选择顶芽饱满、生长健壮的1 a2 a生部位。5.2.2 块茎规格 切成鲜重15 g25 g的块茎。切块时,刀具先用5%的来苏儿或3%高锰酸钾溶液消毒。5.2.3 块茎处理 块茎切口风干后,用1%多菌灵溶液浸泡消毒5 min10 min,再用0.1 mg/L0.2 mg/L赤霉素溶液浸泡20 min30 min后,捞出阴干表面水分。5.2.4 圃地准备 见本标准5.1.2。5.2.5 培育方法 10月至翌年2月。将处理过的未带芽块茎按间距5 cm10 cm埋放在苗床上,均匀盖上5 cm厚的 1:1:1河沙、蛭石、泥炭土,浇透水,覆盖稻草。5.2.6 苗期管理 5.2.6.1 水肥管理 加强水分管理,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苗木出土10%以上每隔30 d用0.3%0.5%的复合肥溶液喷洒或浇灌,浇湿床面。5.2.6.2 除草和遮荫 除草见本标准第5.1.4.2条,遮荫见本标准第5.1.4.4条。5.3 苗木出圃 5.3.1 苗木调查 出圃前调查苗木鲜重、芽长、根系数量指标。5.3.2 苗木分级 合格苗木分为级、级。具体分级指标见表1。DB35/T 14372014 4 表1 多花黄精苗木质量分级 苗木 等级 实生苗 块茎苗 综合控制指标 鲜重 g 芽长 cm 5 cm根系 数量 条 鲜重 g 芽长 cm 5 cm根系 数量 条 芽饱满完整无损伤,根系发达,无病虫害。级 5 1.5 5 25 1.5 5 级 3 0.5 3 15 0.5 3 6 种植 6.1 种植地选择 6.1.1 林下套种 选择海拔400 m1000 m,坡度25,林分郁闭度0.40.6,、类立地质量的较湿润林地。6.1.2 农地种植 选择交通便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肥沃疏松的沙壤土、壤土,前茬为水稻、绿肥或休闲地块。6.2 种植地准备 6.2.1 林地清理 采用水平带状清理杂草杂灌,保留带间植被。若郁闭度0.6的林分,应通过间伐或修枝调整至 0.40.6。6.2.2 林地整地 种植带内全面整地,深度10 cm15 cm,带宽依实地而定。6.2.3 农地整地 清除杂草、石块后三犁三耙,精耕细作,碎土作床,床高20 cm25 cm,宽100 cm120 cm,步道宽30 cm40 cm。6.2.4 基肥 结合整地施钙镁磷肥1800 kg/hm22100 kg/hm2。6.3 苗木选择与处理 6.3.1 苗木选择 经检测后级或级的实生苗、块茎苗。DB35/T 14372014 5 6.3.2 苗木处理 有带芽块茎直接用于种植的苗木,在块茎切口风干后,用1%多菌灵溶液浸泡消毒5 min10 min。6.4 栽植 6.4.1 时间 10月下旬至翌年2月。6.4.2 密度 实生苗株行距20 cm20 cm,块茎苗株行距(3040)cm30 cm。6.4.3 方法 种植时进行开沟或挖穴栽种,深5 cm10 cm,苗木种芽向上,根系舒展,回土覆盖根茎,有条件的地方浇透水,覆盖稻草。6.5 抚育管理 6.5.1 除草培土 每年除草2次,在4月至5月、7月至8月各除草1次,发现种茎露出地面及时培土覆盖。6.5.2 追肥 每年结合除草追肥2次,在4月至5月、7月至8月各追肥1次,采取撒施或沟施复合肥900 kg/hm21200 kg/hm2。6.5.3 摘花去顶 在 4 月下旬至 5 月上旬花蕾形成前期摘除花蕾,5 月下旬截顶,保留 12 片叶子。采种基地禁止摘花。6.5.4 水分管理 干旱季节及时浇水,雨季及时排涝,做到种植地不积水。6.5.5 遮荫 农地种植的可以采用以下措施之一进行遮荫:a)6 月份开始搭建透光度 40%60%的遮荫棚;b)套种玉米等高干作物;c)搭架套种何首乌等藤本药用植物;d)搭架套种南瓜、丝瓜等瓜果作物。7 有害生物防治 开展有害生物调查,发现危害时采取生物药剂为主防治,常见有害生物种类及其防治方法见本标准附录A。DB35/T 14372014 6 8 采收 8.1 年龄 实生苗种植后5年以上,块茎苗种植后3年以上。8.2 时间 10月至翌年2月。8.3 方法 全株挖起,抖去泥土,除去地上茎和块茎上的须根。9 档案管理 建立种植基地档案卡,内容包括种苗来源、苗木质量、种植时间、数量及面积;施用肥料和农药的种类、时间、用量和方法;采收时期、产量;主要管理措施以及经济效益等。DB35/T 14372014 7 附 录 A(规范性附录)多花黄精常见有害生物种类及其防治方法 表A.1 多花黄精常见有害生物种类及其防治方法 有害生物 名称 危害特点与症状 防 治 方 法 蛴螬 主要发生在幼苗期,林下套种较少发生,农地种植的发生较严重。幼虫咬断幼苗或咬食苗根,是圃地苗期的主要地下害虫。1、用150亿活孢子/g金龟子绿僵菌原药,加水稀释5001000 倍喷雾或按1:(200250)倍与细土混合后中耕。2、每667 m2用2.5%敌百虫粉2 kg2.5 kg,加细土75 kg拌匀后,开沟撒施防治。3、用90%敌百虫混入香饵里,于傍晚在地里每隔1 m投放一小堆诱杀。小地老虎 主要发生在幼苗期,林下套种较少发生,农地种植的发生较严重。出苗期是小地老虎第一代幼虫开始发生的时期,12龄幼虫喜食心叶或嫩叶,咬成针状小洞;3龄后幼虫可咬断嫩茎;4龄以后进入暴食阶段,是危害盛期。3龄前幼虫昼夜活动,3龄后幼虫白天潜伏在根部附近土中,晚上或阴雨天气出土活动。成虫具有昼伏夜出的习性,夜间活动、交配产卵,具有较强的趋光性和趋化性,特别对短波光的黑光灯趋性最强,对发酵而带有气味的物质(尤其是酸甜物质)具有很强的趋性。1、春季铲除田间杂草,消灭卵及低龄幼虫;高龄幼虫期,每天早晨检查,发现新萎焉的幼苗可扒开表土捕杀成虫。2、黑光灯捕杀成虫。3、用150亿活孢子/g金龟子绿僵菌原药,加水稀释5001000倍喷雾或按1:(200 250)倍与细土混合后中耕。4、糖醋液诱杀:糖酒醋液(糖:酒:醋:水=3:1:4:2)加90%以上敌百虫原药1份,每0.2 hm20.3 hm2放置一盆进行毒杀。5、发生严重地块喷1%苦参碱1000倍液或用250 g敌百虫拌鲜草80 kg100 kg进行空土诱杀或定植后围株诱杀。叶斑病 4月至5月开始发病,多发生于夏秋两季,雨季发病较严重,主要为害叶片,发病初期由基部叶开始,叶面上生褪色斑点,后病斑扩大呈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大小1 cm左右,中间淡白色,边缘褐色,靠健康组织处有明显黄晕。病斑形似眼状,故也称眼斑病。病情严重时,多个病斑接合引起叶枯死,并可逐渐向上蔓延,最后全株叶片枯死脱落。1、注意栽植密度,不能过密,影响通风透湿。2、及时除去病植株,集中烧毁。3、发病前(一般4月前)喷洒1:1:100 波尔多液或50%多菌灵1000倍液。4、发病时喷洒50%退菌特或70%甲基托布津10001200倍液,每7 d10 d 1次,连续喷23次。黑斑病 主要危害叶片和果实,7月初先在叶片出现,病斑呈圆形或椭圆形,紫褐色,后变黑褐色,严重时多个病斑可连接成枯斑,遍及全叶,病叶枯死发黑,不脱落,悬挂于茎秆;在幼果上形成黑褐色圆形病斑。1、及时清除病株,消灭病残体。2、发病前期喷施1:1:100波尔多液,每7 d 1次,连续3次。3、发病时喷洒50%退菌特或70%甲基托布津10001200倍液,每7 d10 d 1次,连续喷23次。DB35/T 14372014 8 表A.1(续)有害生物 名称 危害特点与症状 防 治 方 法 炭疽病 主要危害叶片,果实亦可感染。感病后叶尖、叶缘先出现病斑。初为红褐色小斑点,后扩展成椭圆形或半圆形,黑褐色,病斑中部稍微下陷,常穿孔脱落,边缘略隆起红褐色,外围有黄色晕圈,潮湿条件下病斑上散生小黑点。1、剪除病叶,集中烧毁。2、发病前喷洒1:1:100波尔多液或。3、发病后或50%多菌灵800 倍液或75%代森猛锌或7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每7 d10 d 1次,连续喷23次。_ DB35/T 14372014 福建省地方标准 多花黄精栽培技术规程 DB35/T 14372014*2014年 11 月第一版 2014年 11 月第一次印刷

注意事项

本文(多花黄精栽培技术规程DB35/T 1437-2014.pdf)为本站会员(13596351235)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