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固含量乳化型中温沥青路面技术规程DB42/T 1045-2015.pdf
高固含量 乳化型中 温沥青路 面技术规 程 Technical rules of high solid content and emulsified based middle warm asphalt pavement(报批稿)(完成时间:2014-11-21)DB42 ICS 93.080.20 P 66 备案号:湖北省 地 方 标 准 DB42/T 1045 2015 2015-02-02 发布 2015-05-10 实施 湖 北 省 住 房 和 城 乡 建 设 厅 湖 北 省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 联合发布 DB42/T 1045 2015 I 目 次 前 言.III 1 范围.1 2 规 范性 引用 文件.1 3 总则.1 4 术 语定 义、符号.1 4.1 术语 定义.1 4.2 符号.2 5 原 材料.2 5.1 一般 规定.2 5.2 乳化 型中 温沥 青.2 5.3 粗集 料.3 5.4 细集 料.4 5.5 填料.4 5.6 纤维 稳定 剂.4 6 配 合比 设计.5 6.1 设计 原则.5 6.2 设计 标准.6 6.3 目标 配合 比设 计.8 6.4 目标 配合 比设 计检 验.10 6.5 生产 配合 比设 计及 检 验.10 7 施 工工 艺.11 7.1 拌和.11 7.2 运输.12 7.3 试验 段铺 筑.12 7.4 摊铺.12 7.5 碾压.13 7.6 接缝.14 7.7 开放 交通.14 8 施 工质 量管 理与 验收.15 8.1 一般 规定.15 8.2 原材 料及 设备 检查.15 8.3 施工 过程 中的 质量 管 理与检 查.15 8.4 交工 验收 阶段 的工 程 质量检 查与 验收.18 条文说 明.25 DB42/T 1045 2015 III 前 言 本规程 按 照 GB/T 1.1 2009 标 准化 工作 导则 第 1 部分:标 准的 结构 和编 写 给 出的 的规 则起草。本规程 由武 汉市 政工 程设 计研究 院有 限责 任公 司提 出。本 规程 由湖 北省 住房 和城 乡建设 厅归 口管理。本 规程 主要 起草 单位:武 汉市政 工程 设计 研究 院有 限责任 公司。本 规程 参加 起草 单位:武汉 华邦 泰富 环保 沥青 工程 有限公 司、武汉 市 市 政建 设集团 有限 公司、武汉理工 大学、武 汉市 市政 工 程质 量监 督站、武 汉 市 市政建 设综 合开 发公 司。本 规程 主要 起草 人:周俊、蒋乐、张 伟、邓利 明、丁庆军、唐 传政、黄 又清、童细 楚、陈绍 平、徐刚、肖 铭钊、张 勇、朱朝 辉、张 守城、彭 磊、张迎 霞、何 祖亮、蒙 永叁、匡 罗飞、刘璐、毛 威、朱 寿 飞。请各单 位在 使用 过程 中注 意总结 经验,及 时将 对本 规程 的 意见 及建 议函 告武 汉市政 工程 设计 研 究院有限 责任 公司(地址:武汉市 江汉 区常 青 路 40 号,邮 编:430023,电话:027-83350877,电 子邮 件:),以 便修订 时研 用。DB42/T 1045 2015 1 高 固含量 乳化型中 温沥青 路面技术 规程 1 范围 本 规程 规定 了 高 固含 量 乳 化型中 温沥 青路面 的 原 材 料、配 合比 设计、施 工工 艺 及施工 质量 管理 与 验收。本 规程 适用 于 湖 北省 行政 区域采用 高 固含 量 乳 化型 中温沥 青 混 合料 施工 的 各 等级 城 镇道 路、公路的新建、改扩 建 及 维修 养护 路面工 程 的 设计 与施 工。其它道 路可 参照 执行。2 规 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 件对 于本 文件 的应 用是必 不可 少的。凡 是注 日期的 引用 文件,仅 所注 日期的 版本 适用 于 本 文件。凡 是不 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其最 新版 本(包括 所有的 修改 单)适用 于本 文件。JTG D50 2006 公 路沥 青 路面设 计规 范 JTG E20 2011 公路 工程 沥青及 沥青 混合 料试 验规 程 JTG E42 2005 公路 工程 集料试 验规 程 JTG E60 2008 公路 路基 路面现 场测 试规 程 JTG F40 2004 公路 沥青 路面施 工技 术规 范 JTG F80 2004 公路 工程 质量检 验评 定标 准 CJJ 12008 城 镇道 路工 程施工 与质 量验 收规 范 CJJ 169 2012 城镇 道路 路面设 计规 范 DB42/T 344 城 镇道路 沥 青路面 施工 技术 及验 收规 程 3 总则 3.1 为 了推 动 乳化 型中 温 沥青 混 合料在 湖北 省的应 用,规 范和指 导 乳 化型中 温沥青 混合料 的设 计与 施工,保 证工 程质 量,针对 湖北省 的沥 青路 面使 用性 能气候 分区 和交 通组 成特 点,制 定本 规程。3.2 乳 化型 中温沥 青 混 合 料可以 大幅度 降低 施工温 度,减 少有害 气体 排放以 及 在低 温环境 条件 仍具 有良好施工 性 能等 技术 特点,乳化 型中 温沥 青 混 合料 尤其适 用于 以下 工程:a)长 大隧 道的 沥青 混合 料 施工。b)环 保要 求高 的城 镇人 口 密集区 沥青 混合 料施 工。c)低 温气 候(-510)或 高 海拔 地区 的沥 青混 合料施 工。d)道路 养 护工 程。3.3 乳 化型 中温沥 青 混 合 料路面 施工前 应进 行施工 组织设 计,并 保证 合理的 施工工 期。用 于新 建、改扩建道 路的 乳 化型 中温沥 青 混合 料路面 应在 气温不 低于0 的条 件下施 工,用 于道路 养护或 小面 积应 急修补铺 筑的 工程 应在 气温 不低于-5 的条 件下 施工,同时乳 化型 中温 沥青 混合 料路面 性能 应达 到同 类 型热拌沥 青混 合料 路面 性能 要求。3.4 乳 化型 中温沥 青 混 合 料的设 计、施 工除 应符合 本 规程 外,尚 应符 合国家、行业、省市 现行 有关 标准、规 范 同 类产 品的 相关 的规定。4 术语 定义、符号 4.1 术语 定义 DB42/T 1045 2015 2 下列术 语定义 和 符号 适用 于 本规程。4.1.1 乳化型 中温 沥青 emulsified based middle warm asphalt 用石油 沥青、稀 释剂、外 加剂等 按一 定比 例 混 合加 工而成 的 液 态沥 青,可长 时间储存,施工 加热温度低于 100,可 在气 温不 低于-5条 件下 施工,同时 混合料 性能 达到 同类 型热 拌沥青 混合 料性能要求。4.1.2 中温沥 青混 合料 middle warm mix asphalt 由级配 矿料 和中 温沥 青结 合料按 一定 比例 拌和 形成 的沥青 混合 料总 称,其拌 和 温度 比 温拌 沥青 混 合料低 15 以上,同 时性 能 应达到 热拌 沥青 混合 料性 能要求。4.1.3 乳化型 中温 沥青 混合 料 emulsified based middle warm mix asphalt 由级配 矿料 和 乳 化型 中温 沥青 结 合料 按一 定比 例 拌 和而成 的沥青 混 合料 总称,在基本 不改 变矿 料 级配和施 工工 艺的 前提 下,通过添加 乳 化型 中温 沥青 等手段,降低 中温 沥青 混 合料 各 环节 施工 温度,改 善施工条 件,达到 热拌 沥青 混合料 性能 要求。4.1.4 高固含 量 high solid content 乳化型 中温 沥青 在试验 条 件下蒸发 后 剩余 部分 占总 量的质 量 百 分数 大于 70%。4.2 符号 MWMA 中温 沥 青混 合 料,Middle Warm Mix Asphalt 之略语。MW-AC 密 级配 中温 沥 青 混凝 土 混 合料。MW-ATB 密 级配 中温 沥青 稳 定碎 石 混 合料。MW-SMA 中 温沥 青 玛 蹄脂碎 石 混 合料。5 原 材料 5.1 一般 规定 5.1.1 乳化 型中 温 沥青 路 面使用 的 乳化 型中 温沥青、粗集 料、细 集料、填料、纤维 稳定剂 运至 现场 后应 取样 进行 质量 检验,经 评定合 格后 方可 使用,不 得 以供 应商 提供 的检 测报 告或者 商检 报告 替 代 现 场 检测。5.1.2 乳 化型 中温 沥青 进 场后,应按 规范 要求 严格 进行固 含量、黏 度、蒸发 残留物 性能 检验。5.2 乳化 型中 温沥 青 5.2.1 乳化 型中 温沥 青 宜 采用 70 号 道路 石油 沥青 作 为基质 沥青,通 过添 加不 同的外 加剂 生产 普通 乳 化型中温 沥青 和改 性乳 化型 中温沥 青,基质 沥青 应符合 公 路沥 青路 面施 工技 术规范(JTG F40)的 相 关规定。5.2.2 对夏 季温 度高、高 温持续 时间长 的地 区,高 速公路、城市 快速 路、重 载交通、山区 上坡 路段、公交停 靠站 等承 受繁 重交 通量的 沥青 路面,宜 采用 改性乳 化型 中温 沥青。5.2.3 根 据湖 北省 的沥 青 路面使 用性 能气 候分 区,乳化型 中温 沥青 性能 要求 应满足 表 5.2.3 的要 求。DB42/T 1045 2015 3 表5.2.3 乳化 型中 温沥 青 的技 术要 求 项 目 单位 沥青品种 试验方法 普通乳化型中温沥青 改性 乳化型中温沥青 固含量,不小于%70 70 T0651 黏度(80),不大于 Pa.s 2 3 T0625 储存稳定性,不大于 1d 5d%1 1 1 1 T0655 蒸发残留物 针入度(25,100g,5s)0.1mm 4080 3060 T0604 延度,不小于 cm 20(10,5cm/min)20(5,1cm/min)T0605 软化点(环球法),不小于 46 60 T0606 弹性恢复(25,10cm),不小 于%75 T0662 注:储存 稳定性根据施工实际情况选用试验时间,通常使用5d,乳化型中温沥青可长时间 储存,根据实际储存天数测定储存稳定性应小于5%,若超 过要求应废弃。5.2.4 乳化 型中 温沥 青应 按种类 分开 存放,可在 自 然温度 下长 时间 存储。桶 装沥青 应直 立堆 放,密 封 存储。5.2.5 乳化 型 中 温沥 青在 贮运、使用 及存 放过 程中 应有良 好的 防水 措施,避 免雨水 或者 加热 管 道 蒸 气 进入沥青 中。5.3 粗集 料 5.3.1 中 温沥 青混 合料 采 用的粗 集料 应石 质坚 硬、洁净、无风 化、表面 粗糙。质量 应符 合表 5.3.1 的 要求,粒 径规 格应 符合 公 路沥青 路面 施工 技术 规范(JTG F40)规定。表5.3.1 沥青 面层 用粗 集料 技 术要 求 项 目 单位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城市快速路、主干路 其他等级公路与城市次干路及其以下等级道路 试验方法 抗滑表层 其他层次 石料压碎值,不大于%26 28 30 T0316 洛杉矶磨耗损失,不大于%28 30 35 T0317 磨光值,不小于 PSV 42 38 T0321 表观相对密度,不小于 2.60 2.50 2.45 T0304 吸水率,不大于%2.0 3.0 3.0 T0304 坚固性,不大于%12 12 T0314 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大于 其中粒径大于9.5mm,不大于 其中粒径小于9.5mm,不大于%15 12 18 18 15 20 20 T0312 软石含量,不大于%3 5 5 T0320 水洗法0.075mm 颗粒含量,不 大于%1 1 1 T0310 集料对沥青的粘附性,大于或等于 级 5 4 4 T0616 注:坚固性试验根据需要进行。DB42/T 1045 2015 4 5.4 细集 料 5.4.1 细 集料 应满 足如 下 技术要 求:a)细集料宜 采用石 灰岩加工 机制砂、石屑,应洁净、干燥、无 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 的颗粒 级配;不 应采 用天 然砂 或石 场的下 脚料。机 制砂、石 屑应 具 有良 好级 配,其 质 量应符 合 表 5.4.1 的 要求。b)细 集料 料堆 应搭 建遮 雨 棚。表5.4.1 沥青 面层 用细 集 料 技术 要求 项 目 单位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城市快速路、主干路 其他等级公路与城市次干路及其以下等级道路 试验方法 表观相对密度,不小于 2.5 2.45 T0328 坚固性(0.3mm 部分),不大 于%12 T0340 含泥量(0.075mm 的含量),不大于%3 5 T0333 砂当量,不小于%60 50 T0334 亚甲蓝值,不大于 g/kg 25 T0349 棱角性(流动时间),不小于 s 30 T0345 5.5 填料 5.5.1 矿粉 应采 用石灰 石 或者岩 浆岩中 的强 基性岩 石等憎 水性石 料磨 细而成,原石 料 无杂 质。矿粉 应干燥、洁净,能 自由 地从 矿粉仓 流出,其 质量 应符 合表 5.5.1 的 要 求。表5.5.1 沥 青面 层用 矿 粉 技术 要求 项 目 单位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城市快速路、主干路 其他等级公路与城市次干路及其以下等级道路 试验方法 表观密度,不小于 t/m3 2.5 2.45 T0352 含水量,不大于%1 1 T0103 粒度范围0.06mm 0.15mm 0.075mm%100 90100 75100 100 90100 70100 T0351 外观 无团粒结块 亲水系数 1 T0353 塑性指数 4 T0354 加热安定性 实测记录 T0355 5.5.2 中 温沥 青混 合料 可 掺加 约 12 的 级 以 上钙质 消石 灰粉 作为 抗剥 离 剂,不可 掺加 水泥 作为抗剥离 剂,中温 沥青 混合 料 应进 行水 稳定 性检 验。5.6 纤维 稳定 剂 5.6.1 纤 维稳 定剂 可选 用 木质素 纤维、聚 酯纤 维、矿物纤 维等。其 质量 应符 合 表 5.6.1-1 表 5.6.1-3 的要求。DB42/T 1045 2015 5 表5.6.1-1 木 质素 纤维 的技术 要求 项 目 单位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纤维长度,不大于 mm 6 GB/T 14336 灰分含量%1 8 5 JT/T 533-2004 冲气筛分析%通过0.15mm 为 7 0 1 0 JT/T 533-2004 普通筛分析%通过0.85mm 为 8 5 1 0 通过0.425mm 为 6 5 1 0 通过0.106mm 为 3 0 1 0 JT/T 533-2004 pH 值 7.5 1.0 JT/T 533-2004 吸油率,不小于 纤维质量的5 倍 JT/T 533-2004 含水率,不大于%5 JT/T 533-2004 耐热性(210,2h)颜色、体积基本无变化,热失重6 JT/T 533-2004 表5.6.1-2 聚 酯纤 维的 技术要 求 项 目 单位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纤维类型 束状单丝 纤维直径 m 1025 GB/T 10685 纤维长度 mm 6 1.5 GB/T 14336 抗拉强度,不小于 MPa 500 GB/T 3916 断裂伸长率,不小于%15 GB/T 3916 耐热性(210,2h)体积无变化、高温不变形 JT/T 534-2004 表5.6.1-3 矿 物纤 维的 技术要 求 项 目 单位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纤维平均长度,不大于 mm 6 GB/T 14336 纤维平均直径,不大于 m 5 GB/T 10685 非纤维状材料的球状颗粒含量,不小于 通过0.25mm 筛 通过0.063mm 筛%85 60 JT/T 533-2004 pH 值,不小于 7 JT/T 533-2004 耐热性(210,2h)颜色、体积基本无变化,热失重6 JT/T 533-2004 5.6.2 纤维 应在 干拌温度 条件下 能充分 分散 均匀、不发脆、不变 质,不应采 用在高 温条件 下才 能分 散的纤维。使 用纤 维应 符合 环保要 求,不危 害身 体健 康。5.6.3 纤 维应 存放 在室 内 或有棚 盖的 地方,松 散纤 维在运 输及 使用 过程 中应 避免受 潮,不结 团。5.6.4 MW-SMA 路 面的 木质素 纤维 掺量 不宜 低于 混合料 质量 的 0.3%,聚酯 纤维不 宜低 于混 合料 质 量的 0.2%,矿物 纤维 不宜 低 于混合 料质 量 的 0.4%。在 满足沥 青混 合料 路用 性能 的基础 上,根据 沥青 混合料设计 的结 果,参照 谢伦 堡析漏 试验 和肯 塔堡 飞散 试验结 果,酌情 减少 纤维 用量。6 配 合比 设计 6.1 设计 原则 DB42/T 1045 2015 6 6.1.1 中温 沥青 混合料 应 在对同 类 道路 的 配 合比设 计和使 用情 况 调查 研究的 基础上,充分 借鉴 成功 的经验,选用 符合 要求 的材 料,进 行配 合比 设计。6.1.2 中温 沥青 混合料 的 配合比 设计,应遵 循现行 规范关 于热拌 沥青 混合料 配合比 设计的 目标 配合 比设计、生产 配合 比设 计及 生产配 合比 验证 三个 阶段,确定 矿料 级配 及最 佳沥 青用量。6.1.3 中 温沥 青混 合料 采 用马歇 尔试 验配 合比 设计 方法。如采 用其 他方 法设 计 沥青混 合料 时,应按 公路沥青 路面 施工 技术 规范(JTG F40)的要 求 进 行马 歇尔试 验及 各项 配合 比设 计检验。6.2 设计 标准 6.2.1 中 温沥 青混 合料 矿 料级配 与热 拌沥 青混 合料 矿料级 配要 求相 同,其级 配应符 合 本 规程 的规 定。6.2.2 按照 湖北 省的沥 青 路面使 用性能 气候 分区,湖北省 的 中温 沥青 混合料 宜采用 密级配,其 级配 范围应符 合 表 6.2.2-1 表 6.2.2-3 的要求。表6.2.2-1 密 级配 中温 沥青 混 凝土 混合 料(MW-AC)矿料 级配 范围 级配类型 通过下列筛孔(mm)的质量百分 率(%)31.5 26.5 19 16 13.2 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 MW-AC-25 100 90100 7590 6583 5776 4565 2452 1642 1233 824 517 413 37 MW-AC-20 100 90100 7892 6280 5072 2656 1644 1233 824 517 413 37 MW-AC-16 100 90100 7692 6080 3462 2048 1336 926 718 514 48 MW-AC-13 100 90100 6885 3868 2450 1538 1028 720 515 48 MW-AC-10 100 90100 4575 3058 2044 1332 923 616 48 MW-AC-5 100 90100 5575 3555 2040 1228 718 510 表6.2.2-2 中 温沥 青 玛 蹄脂碎 石 混 合料(MW-SMA)矿料 级配 范围 级配类型 通过下列筛孔(mm)的质量百分 率(%)26.5 19 16 13.2 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 MW-SMA-20 100 90100 7292 6282 4055 1830 1322 1220 1016 914 813 812 MW-SMA-16 100 90100 6585 4565 2032 1524 1422 1218 1015 914 812 MW-SMA-13 100 90100 5075 2034 1526 1424 1220 1016 915 812 MW-SMA-10 100 90100 2860 2032 1426 1222 1018 916 813 表6.2.2-3 密 级配 中温 沥青碎石 混 合料(MW-ATB)混合 料矿 料级 配范 围 级配类型 通过下列筛孔(mm)的质量百分 率(%)53 37.5 31.5 26.5 19 16 13.2 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 MW-ATB-40 100 90100 7592 6585 4971 4363 3757 3050 2040 1532 1025 818 514 310 26 MW-ATB-30 100 90100 7090 5372 4466 3960 3151 2040 1532 1025 818 514 310 26 MW-ATB-25 100 90100 6080 4868 4262 3252 2040 1532 1025 818 514 310 26 6.2.3 本规程 采 用马歇 尔 试验配 合比设 计方 法,中 温沥青 混合料 的马 歇尔 试 验配合 比 设计 技术 要求 与热 拌 沥 青 混 合 料 的 马 歇 尔 试 验 配 合 比 设计要求相同,中 温 沥 青 混 合 料 技 术 要 求 应 符 合 表 6.2.3-1 表6.2.3-3 的要求。DB42/T 1045 2015 7 表 6.2.3-1 MW-AC 马歇 尔 试验配 合比 设计 技术 要求 项 目 单位 道路等级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 城市快速路、主干路 其他等级公路与 城市次干路、支路 非机动道路、小区道路、乡村道路 击实次数(双面)次 75 50 50 马歇尔试件尺寸 mm 1 0 1.6 6 3.5 稳定度,不小于 kN 8 5 3 流值 mm 1.54.0 2.04.5 2.05.0 空隙率VV%36 36 24 矿料间隙率 VMA,不小于%混合料类型 设计孔隙率 MW-AC-25 MW-AC-20 MW-AC16 MW-AC-13 MW-AC-10 MW-AC-5 3 11 12 12.5 13 14 16 4 12 13 13.5 14 15 17 5 13 14 14.5 15 16 6 14 15 15.5 16 17 沥青饱和度 VFA%5570 6575 6575 6575 7085 7085 注:当设计空隙率不是整数时,由内插确定要去的 VMA 最小 值。表6.2.3-2 MW-SMA 马歇 尔 试验 配合 比设计 技术 要求 项 目 单位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击实次数(双面)1 次 50 T0702 马歇尔试件尺寸 mm 1 0 1.6 6 3.5 T0702 空隙率 VV2%34 T0705 沥青饱和度 VFA%7585 T0705 矿料间隙率 VMA3,不小于%17.0 T0705 粗骨料间隙率 VCAmix4,不大于%VCADRC T0705 稳定度5,不小于 kN 6.0 T0709 谢伦堡析漏率,不大于%0.1 T0732 肯塔堡飞散率,不大于%15 T0733 注:1 对通行重载交通的路段,也可将击实次数增加为双面 75 次。2 针对湖北炎热气候,重载交 通路段 VV 可放宽 至 4.5%,VFA 可放宽至 70%。3 对高温稳定性要求较高的重 交通路段或炎热地区,VMA 允 许放宽到 16.5%(MW-SMA-16)或 16%(MW-SMA-19)。4 试验粗集料骨架间隙率VCA 的 关键筛孔,对MW-SMA-20、MW-SMA-16 是4.75mm,对 MW-SMA-13、MW-SMA-10 是2.36mm。5 当稳定度达不到要求时,改 性乳化型中温沥青 MWSMA 可 放宽到 5.5kN,但车辙试验动 稳定度应符合要求。DB42/T 1045 2015 8 表 6.2.3-3 MW-ATB 马歇 尔 试验 配合 比设计 技术 要求 项 目 单位 混合料类型 MW-ATB-25 MW-ATB-30 MW-ATB-40 击实次数(双面)次 75 112 马歇尔试件尺寸 mm 1 0 1.6 6 3.5 1 5 2.4 9 5.3 稳定度,不小于 kN 7.5 15 流值 mm 1.54.0 实测 空隙率VV%36 沥青饱和度 VFA%5570 矿料间隙率 VMA,不小于%121 11.51 111 132 12.52 122 143 13.53 133 注:1、2、3 空隙率分别 为 4%、5%、6%的矿料间隙率。6.2.4 中 温沥 青混 合料 MW-AC、MW-SMA、MW-ATB 需按 要求 进行 高温 稳定 性能、低温 抗裂 性能、水稳定 性能 检验,各 项性 能应符 合 表 6.2.4 的 要求。表6.2.4 中温 沥青 混合 料 性能 技术 要求 项 目 单位 混合料类型 试验 方法 MW-AC MW-SMA 改性乳化型中温沥青 MW-ATB 乳化型中温沥青 改性乳化型中温沥青 车辙试验60 动稳定度,不小 于 次/mm 1000 2800 3000 1000 T0719 浸水马歇尔试验 残留稳定度,不小于%80 85 80 80 T0709 冻融劈裂试验 残留强度比,不小于%75 80 80 75 T0729-10 弯曲试验 破坏应变,不小 于 2000 2500 2500 2000 T0715 渗水试验 渗水系数,不大于 ml/min 120 120 80 200 T0730 注:对于公称最大粒径等于和 大于 26.5mm 的混合料进行车 辙试验,可适当增加试件的厚度,但不宜作为评定合格与否的依据。6.3 目标 配合 比设 计 6.3.1 中 温沥 青混 合料 目 标配合 比设 计,参照 公 路沥青 路面 施工 技术 规范(JTG F40)规定的 热拌沥青混 合料 配合 比设 计方 法和 SMA 混 合料 配合 比设 计方法,进 行原 材料 选择、矿料 级配 设计、最佳 沥青用量 确定,完 成 中 温沥 青混合 料 配 合比 设计,提 交材料 品种、矿 料级 配、标准配 合比、最 佳 沥 青 用 量等资料。6.3.2 中 温 沥青 混合料 试 验室拌和 应 采 用小 型沥青 混合料 拌和机 拌和,混合 料拌和 温度和 试件 制作 温度应符 合 表 6.3.2 的 要求。试验室 进行 目标 配合 比设 计时,原材 料烘 干时 间、拌和工 艺及 流程、击 实 工艺与热 拌沥 青混 合料 相同,可参 照 公路 工程 沥青 及沥青 混合 料试验 规 程(JTG E20-2011)执行,拌和完成 后应 将 中 温沥 青混 合料 放 入恒 温烘 箱中 保温,建 议拌 和后 中温 沥青混 合料 放 入 120(乳化型中温沥青)或 135(改性 乳化型 中温 沥青)烘 箱恒 温,恒 温时 间不 小 于 2h,达到击 实温 度后 方可 击 实。DB42/T 1045 2015 9 表6.3.2 中温 沥青 混合 料 室内 试验 温度 施工工序 乳化型中温沥青 改性乳化型中温沥青 集料加热温度()150165 165180 试模加热温度()120130 130140 沥青加热温度()7590 7590 混合料拌和温度()120140 130155 试件击实温度()115130 125145 6.3.3 中温 沥青 混合料 目 标配合 比设计 室内 试验温 度,应 结合室 温情 况合理 选择,保证 中 温沥 青混 合料各环 节操 作方 便,混合 料性能 优良。6.3.4 中温 沥青 混合料 配 合比设 计采用 实际 工程使 用原材 料,材 料各 项指标 应满足 本 规程 规定,混 合料级配 范围 宜按本 规程 确 定。6.3.5 确定 各矿 料的组 成 比例。从施工 现场 分别取 各类矿 料进行 筛分,用计 算机或 图解计 算各 矿料 的用量,使合 成的 矿料 级配 符合本 规程 要求。计 算应 反复进 行,使集料 级 配曲 线应接 近一 条顺 滑 的 曲 线。6.3.6 选择 初试 油石比。调查当 地 条件 相近 工程的 乳化型 中温沥 青 用 量及使 用效果,结合 计算 确定 的矿料组 成和 热拌 沥青 混合 经验采 用的 油石 比范 围,采 用热拌 沥青 混合 料的 经验 油石比 除以 乳化 型中 温 沥青的固 含量,确 定制 作 中 温沥青 混合 料马 歇尔 试件 的初试 油石 比。6.3.7 制备 中 温沥 青混 合 料 试件。用选 择的 初试 油 石比,按 0.5%间隔 变化,取五个 不同 的油 石比,用小型拌 和机 拌制 沥青 混合 料,制 备五 组马 歇尔 试件。6.3.8 确定 中温 沥青混 合 料 的最 大理论 相对 密度。对非改 性 中温 沥青 混合料、改性 中温沥 青混 合料 以及 MW-SMA 混合 料,宜 采用真 空法 实测 各组 沥青 混合料 的最 大理 论相 对密 度。6.3.9 按 式(6.3.9-1)式(6.3.9-3)计算 中温 沥青 混合料 试件 的空 隙 率 VV、矿料间 隙 率 VMA、有 效沥青饱 和 度 VFA 等体 积指 标,取 1 位 小数,进 行体 积 指 标 分析。100)1(VVt f(6.3.9-1)100)100-(1 A Vssbf PM(6.3.9-2)100VMAVV-VMAVFA(6.3.9-3)式中:VV 试件 空隙 率,%;VMA 试 件矿 料间 隙率,%;VFA 试件 的有 效沥 青 饱和度,%;f运 用表 干法 测定 的 试 件毛体 积相 对密 度,无量 纲;t运 用真 空法 测定 的试 件最大 理论 相对 密度,无 量纲;Ps 各种 矿料 占沥 青混 合料总 质量 的百 分率 之和,%;sb矿 料的 合成 毛体 积相 对密度,无 量纲。DB42/T 1045 2015 10 6.3.10 确 定最 佳油 石比。根据 空隙 率、沥青 饱和 度、矿 料空 隙率、稳 定度 和流值,分 别绘 制 各 项 指 标的曲线,按 照 公路 沥青 路面施 工技 术规 范(JTG F40)的要求确定 最 佳油 石 比。6.3.11 检 查最 佳油 石比 的各项 指标 是否 符合 中温 沥青 马 歇尔 试 验 配合 比设 计 技术 要求;若 不符 合,需要重新 进行 目标 配合 比设 计。6.3.12 对 重载 交通 道路,城市 道路 的交 叉口、公 交站等 路段,预 计有 可能 产生较 大车 辙时,宜 在 空 隙率符合 要求 的范 围内,结 合 中温 沥青 混合 料 功 能,将相应 功能 层 中 温沥 青混 合料 计 算的 最佳 沥 青 用 量 减小 0.1%0.5%作 为设 计沥 青用量。6.4 目标 配合 比设 计检 验 6.4.1 对于 高速 公路、一 级公路 以及城 市道路 的快 速路、主干路 的中 温沥青 混合料,需在 配合 比设 计的基础 上按 规范 要求 检验 各项 使 用性 能,不符 合要 求的 中 温沥 青混 合料,应 更换原 材料 或重 新 进 行 配 合比设计。6.4.2 高 温稳 定性 检验。对公称 最大 粒径 等于 或小 于 19mm 的中温沥 青混 合 料,按 规定 方法 进行车 辙试验,试验 温度 为 60,荷载压 强 为 0.7MPa,动 稳 定度 应 符合 本规程表 6.2.4 的 要求。对公 称最 大粒径大于 19mm 的中温沥 青 混合料,可 采用 加厚 试件 进行车 辙试 验。如有 特殊 需要,可根 据情 况提 高 试验温度 或荷 载强 度。6.4.3 水稳 定性 检验。按 规定的 试验方 法进 行浸水 马歇尔 试验和 冻融 劈裂试 验,残 留稳定 度、残留 强度比 应 符合 本规程表 6.2.4 的规定。6.4.4 低 温抗 裂性 检验。对于公 称最 大粒 径等 于或 者小 于 19mm 的混合料,按规范 方法 进行 低温 弯 曲试验,破 坏应 变应 符合 本 规程 表 6.2.4 的 要求。对公 称最大 粒径 大 于 19mm 的中温沥 青混 合料,可采 用加厚试 件进 行低 温弯 曲试 验。6.4.5 MW-SMA 混合 料 应进行 谢伦 堡沥 青析 漏试 验,析 漏损 失不 得超 过表 6.2.3-2 规定的 要求。按 规范试验 方法 进行 试验,试 验温度 应该 与生 产时 的最 高出料 温度 一致。6.4.6 MW-SMA 混合 料 应进行 肯塔 堡飞 散试 验检 验,飞 散损 失不 得超 过表 6.2.3-2 规定的 要求。按规范试验 方法 进行 试验,标 准的试 验温 度 为 20,水 中养生 时间 为 20h,在多 雨 潮湿地 区,也可 进行 浸水飞散试 验,试验 温度 为 60,水 中养 生时 间 为 48h。6.4.7 渗 水系 数检 验。利 用轮碾 机成 型的 车辙 试件 进行渗 水试 验检 验的 渗水 系数宜 符合 本规程表 6.2.4的要求。6.4.8 中温 沥青 混合料 应 按规定 进行上 述几 种性能 检验,若检验 合格,完成 配合比 设计报 告,提交 材料品种、矿 料级 配、标准 配合比、最 佳沥 青用 量等;若不 合格,应 重新 进行 目标配 合比 设计。6.5 生产 配合 比设 计及 检 验 6.5.1 中温 沥青 混合料 应 根据目 标配合 比设 计结果,按 公路沥 青路 面施工 技术规 范规 定的 方法 进行生产 配合 比设 计及 试拌 试铺检 验。6.5.2 生 产配 合比 应以 二 次筛分 后的 热料 仓材 料级 配为基 础进 行,其中 小 于 0.075mm 的细集料含 量也应采用 水洗 法测 定,配合 比设计 方法 与目 标配 合比 设计方 法相 同,矿料 级配 与沥青 用量 应力 求 与 目 标 配合比设 计相 近。6.5.3 生产 配合 比检验。拌和机 按生产 配合 比结果 进行试 拌、铺 筑试 验段,并取样 进行马 歇尔 试验,同时从 路上 钻芯 取样 测定 空隙率,由此 确定 生产 用 的标准 配合 比。对 确认 的 标准配 合比,应进 行车 辙 试验和水 稳定 性试 验,各项 指标应 符合 本规程表 6.2.4 的要求。6.5.4 经设 计确 定的标 准 配合比 在施工 过程 中不得 随意变 更。生 产过 程中应 加强跟 踪监测,严 格控 制现场进 场材 料的 质量。DB42/T 1045 2015 11 7 施 工工 艺 7.1 拌 和 7.1.1 中温 沥青 混合料 应 在沥青 拌和厂 采用 拌和机 械拌制,宜采 用间 歇式拌 和机拌 和,也 可采 用连 续式拌和 机拌 和。7.1.2 间 接式 拌和 机 应 符 合下列 要求:a)总 拌和 能力 满足 施工 进 度要求,拌 和机 除尘 设备 完好,能达 到环 保要 求。b)冷 料仓 的数 量满 足配 合 比需要,通 常不 宜少 于 56 个,具有 添加 外掺 剂的 设备。c)拌 和机 具有 排放、收 集 混合料 拌制 过程 中产 生的 稀释剂 的装置。d)拌 和机 具有 纤维 送风 投 入设备,同 时需 对其 安装 延时器。7.1.3 集 料进 场 应 在料 场 按规格 均匀 堆放,铲 运机 从底部 按顺 序竖 直装 料,减少集 料离 析。7.1.4 中 温沥 青混 合料 施工 温度 应符 合 表 7.1.4 的 要 求。低 温季 节施 工时,可 根 据 中温 沥青 混合 料出料温度适 当提 高集 料温 度。表7.1.4 中温 沥青 混合 料 的施 工温 度范 围 施工工序 沥青品种及混合料类型 乳化型中温沥青 各种混合料类型 改性乳化型中温沥青 OT-AC 改性乳化型中温沥青OT-SMA 沥青加热温度()7590 7590 7590 集料加热温度()140155 150165 155170 出料温度()105120 125140 130145 废弃温度(),高于 195 摊铺温度(),不低于 正常气温施工 100 110 115 低温季节施工 115 125 130 初压开始温度(),不低于 正常气温施工 90 105 110 低温季节施工 110 120 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