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布式能源站能效平台节能量测量规程DB13/T 2302-2015.pdf

  • 资源ID:180902       资源大小:641.73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9.9金币 【人民币9.9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金币 【人民币9.9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说明:
本站最低充值10金币,下载本资源后余额将会存入您的账户,您可在我的个人中心查看。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分布式能源站能效平台节能量测量规程DB13/T 2302-2015.pdf

ICS 27.010 F 04 DB13 河 北 省 地 方 标 准 DB 13/T 23022015 分布式能源站能效平台节能量测量规程 2015-12-25发布 2016-02-01实施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13/T 23022015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河北省廊坊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新奥能源服务有限公司、新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知识产权与标准共享服务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宋志春、王亚静、孙振华、林海龙、赵彦乔。DB13/T 23022015 1 分布式能源站能效平台节能量测量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分布式能源站系统节能量测试的术语和定义、测试原理与基本原则、测试仪器设备及要求、测试方案、节能计算方法、报告编写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应用能效平台实现分布式能源站内的联供系统(包括燃气发电和余热利用)、调峰系统(包括冷/热系统、蒸汽系统和生活热水系统)的节能量和分布式能源站总体节能量的测试和计算。本标准还适用于应用能效平台进行节能测量的项目。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2589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GB 17167-2006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GB/T 28750-2012 节能量测量和验证技术通则 GB/T 31345-2014 节能量测量和验证技术要求 居住建筑供暖项目 3 术语和定义 GB/T 28750-201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分布式能源站 布置在用户附近,以燃气、电力、可再生资源等作为可选择的输入能源,向用户供应能够就地消纳的电能或电能、热(冷)能组合的能源加工转换场所。3.2 能效平台 针对供、用能系统,具有在线监测、优化控制、智能管理功能于一体的软硬件集成系统。3.3 测试边界 分布式能源站中包含的设备、系统所涉及的范围界限。4 测试原理与基本原则 4.1 测试原理 DB13/T 23022015 2 收集基期运行数据和统计报告期测试数据,通过本标准规定的测试方法和计算方法,计算节能量。4.2 测试基本原则 测试应遵循以下原则:a)分布式能源站系统运行达到连续稳定的正常运行工况。b)进行隔天对比测试或是连续时间段测试,统计报告期的测试时间段和频次应与选定的基期的时间段和频次相同。c)测试数据统一以能效平台数据采集模块采集并保存到历史数据库中的分钟级数据为基础。d)收集基期与统计报告期的数据能够代表正常的运行工况,具有合适的度量单位。5 测试仪器设备及要求 配备的测试计量器具类别、准确度等级要求、应符合GB 17167-2006中4.3.8的规定。6 测试方案 6.1 总则 节能量测试首先应划定测试边界,然后根据项目综合条件确定合适的测试时间,测试方法,并选择适用的计算方法。6.2 确定测试边界 能效平台节能量测试的测试范围为分布式能源站内的能源系统,详见图。根据测试类型的不同,也可是其中的某个子系统。a)燃气联供单元及附属设备:包括燃气发电机,余热利用设备及其控制系统,以及冷却塔本体、冷却水泵及其控制系统;b)调峰单元及附属设备:包括电制冷机、热泵、燃气锅炉、直燃机等及其控制系统,以及冷却塔本体、冷却水泵及其控制系统;c)测试范围需包含以下测点:能源站内相关系统及对应设备的能源输入、输出量计量测点和能量介质信息及气象信息。图1 分布式能源站能源系统及能量输入与输出示意图 注:当边界为a)、b)时,图1也适用 DB13/T 23022015 3 6.3 确定测试时间 根据项目运行的具体情况,首先确定基期时间,在基期时间确定的基础上确定统计报告期时间,可以年、季、周、天为单位选择,至少以三天为单位。对基期和统计报告期的选取要求符合GB/T 28750-2012节能量测量和验证技术通则中基期与统计报告期的设定要求。6.4 确定测试方法 6.4.1 基期测试 针对基期,利用能效平台进行数据采集、数据存储、分析功能,进行相关能量统计。6.4.2 统计报告期测试 对于统计报告期,利用能效平台进行优化运行、控制管理、数据采集、存储、分析功能,进行相关能量统计。6.4.3 节能量计算 利用6.4.1和6.4.2,对基期与统计报告期所统计的数据进行分析、校正和比较,计算节能量。7 节能量计算方法 7.1 节能量计算公式 节能量的计算基本公式按照公式(1)计算。s r aE E E.(1)式中:Es 节能量,单位为千克标准煤(kgce);Er 统计报告期能耗,单位为千克标准煤(kgce);Ea 校准能耗,单位为千克标准煤(kgce)。7.2 适用条件 节能措施可关停且对系统正常运行无影响的系统节能实施项目。7.3 联供系统节能量计算方法 按照公式(2)计算。,b rs cchp r LbE B Q k(2)式中:Es,cchp联供系统节能量,单位为千克标准煤(kgce);r统计报告期联供系统能源综合利用率(%);b基期联供系统能源综合利用率(%);Br 统计报告期燃气消耗量(m3);QL燃气低位发热量(MJ/m3);DB13/T 23022015 4 k 折标煤当量系数,单位为千克标煤(kgce)/MJ;其中能源综合利用率按照公式(3)计算。%1006.3L4 3 2 1 Q BQ Q Q Q Wv 式中:W 联供系统输出电量(kWh);Q1 余热供热总量(MJ);Q2 余热供冷总量(MJ);Q3 余热供蒸汽总量(MJ);Q4 余热供生活热水总量(MJ);B 燃气消耗量(m3)。7.4 调峰系统节能量计算方法 7.4.1 总则 调峰系统包括供冷/热的调峰,蒸汽的调峰,生活热水的调峰。在计算过程中各子系统应该扣除发电机余热所供给的各类能源量。GB/T 2589-2008中规定的综合能耗的分类与计算方法和各种能源折算标准煤的原则,适用于本方法。7.4.2 供冷系统节能量计算方法 7.4.2.1 能耗修正法 7.4.2.1.1 适用条件 适用于通过测量、计量手段可以获得基期和统计报告期能耗及相关影响因素数据的各类节能改造项目。7.4.2.1.2 能耗影响因素 节能改造项目范围包括中央空调系统整体或冷/热站及区域,其能耗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室内(外)干球温度、室内(外)湿球温度或相对湿度、系统运行时间、负荷量。7.4.2.1.3 计算方法 按照公式(4)计算。,s l r l a lE E E(4)式中:Es,l供冷/热系统节能量,单位为千克标准煤(kgce);Er,l统计报告期(扣除余热部分)供冷/热能耗,单位为千克标准煤(kgce);Ea,l供冷/热系统(扣除余热部分)校准能耗,单位为千克标准煤(kgce);其中供冷/热系统(扣除余热部分)校准能耗Ea,l按公式(5)计算。(3)DB13/T 23022015 5,1 2 a l b lE E E E(5)式中:Eb,l基期非余热供冷/热能耗,单位为千克标准煤(kgce);E1环境变化引起的能耗调整量,单位为千克标准煤(kgce);E2负荷变化引起的能耗调整量,单位为千克标准煤(kgce)。7.4.2.2 等效率电法 7.4.2.2.1 适用条件:适用于通过测量、计量手段可以获得基期和统计报告期能耗及相关影响因素数据的各类节能改造项目。7.4.2.2.2 计算方法 按照公式(6)计算。,()b rs l r lbE E(6)式中:Es,l供冷/热系统节能量,单位为千克标准煤(kgce);Eb,l基期能源消耗量,单位为千克标准煤(kgce);b基期冷热系统能源综合利用率(%);r统计报告期冷热系统能源综合利用率(%)。7.4.2.3 模型计算法 7.4.2.3.1 适用条件 适用于系统正式运行时间满足待测试季节一个完整周期且影响能耗的所有监测数据完整,通过测量、计量手段可以获得基期和统计报告期能耗及相关影响因素数据的各类节能改造项目。7.4.2.3.2 能耗影响因素 节能改造项目范围包括中央空调系统冷/热站或区域时,其能耗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室内/外干球温度、室内/外湿球温度或相对湿度、太阳辐照度、供回水的温度,压力,流量及日期。7.4.2.3.3 计算方法 按照公式(7)计算。,s l r l a lE E E(7)a)首先采用偏最小二乘(PLS)与神经网络(NN)耦合的预测算法,建立待测试能源系统能耗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数学模型;模型的函数表达式见式(8)。DB13/T 23022015 6 1 2(,)p d d s s s r rE f t h r t t q p p t(8)式中:E实际的供冷/热能耗,单位为千克标准煤(kgce);tp,tr分别为环境平均干球温度和室内平均温度,;hd环境相对湿度,%;rd辐照度,单位为瓦每平方米(W/m2);ts1,ts2分别代表供回水总管处的温度,;q冷温水回水管总流量,单位为m/h;ps,pr分别为冷温水供回水压力,单位为kPa;代表时间星期几。b)采用a),以统计报告期数据为基准参数作为输入,得出校准能耗Ea,l;c)计算出供冷/热系统节能量。7.4.3 供热系统节能量计算方法 供热系统节能量计算方法应用GB/T 31345-2014中6.1的计算方法,也可参考本标准中供冷系统节能量计算方法。7.4.4 蒸汽系统节能量计算方法 按照公式(9)计算。,s s r s a sE E E(9)式中:Es,s蒸汽系统节能量,单位为千克标准煤(kgce);Ea,s基期(扣除余热部分)蒸汽校准能耗,单位为千克标准煤(kgce);Er,s统计报告期(扣除余热部分)蒸汽能耗,单位为千克标准煤(kgce);其中基期(扣除余热部分)蒸汽校准能耗Ea,s计算见式(10):,r ba s b s b sbS SE E ES(10)式中:Eb,s基期(扣除余热部分)蒸汽能耗,单位为千克标准煤(kgce);Sb基期(扣除余热部分)蒸汽耗量,单位为吨(t);Sr统计报告期(扣除余热部分)蒸汽耗量,单位为吨(t)。7.4.5 生活热水系统节能量计算方法 按照公式(11)计算。,s h r h a hE E E(11)式中:Es,h生活热水系统节能量,单位为千克标准煤(kgce);Er,h统计报告期(扣除余热部分)热水能耗,单位为千克标准煤(kgce);Ea,h基期(扣除余热部分)热水校准能耗,单位为千克标准煤(kgce);DB13/T 23022015 7 其中基期(扣除余热部分)热水校准能耗Ea,h按照式(12)计算:,r ba h b h b hbq qE E Eq(12)式中:Eb,s基期(扣除余热部分)热水能耗,单位为千克标准煤(kgce);qr统计报告期(扣除余热部分)热水耗量,单位为(kWh);qb基期(扣除余热部分)热水耗量,单位为(kWh)。7.5 系统综合节能量计算 系统综合节能量计算见式(13):,s comp s cchp s l s s s hE E E E E(13)式中:Es,comp系统综合节能量,单位为千克标准煤(kgce);Es,cchp联供系统节能量,单位为千克标准煤(kgce);Es,l供冷/热系统节能量,单位为千克标准煤(kgce);Es,s蒸汽系统节能量,单位为千克标准煤(kgce);Es,h生活热水系统节能量,单位为千克标准煤(kgce)。8 节能量测试报告编写 节能量测试报告提纲如下:a)项目概述;b)项目边界(包括项目基期边界、项目统计报告期边界);c)数据收集与处理;d)项目基期和统计报告期能耗分析(包括基期和统计报告期能耗、基期和统计报告期影响能耗因素);e)项目节能量计算结果(包括基期及统计报告期数据情况、节能量计算结果);f)测试单位、验收单位及第三方检测单位的确认(盖章或签字);g)参考资料(根据项目实际情况保留);h)将基期与统计报告期数据信息作为附录附在节能测试报告中。_

注意事项

本文(分布式能源站能效平台节能量测量规程DB13/T 2302-2015.pdf)为本站会员(13596351235)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