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棉田盲蝽综合防治技术规程DB13/T 2325-2016.pdf

  • 资源ID:180489       资源大小:387.31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9.9金币 【人民币9.9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金币 【人民币9.9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说明:
本站最低充值10金币,下载本资源后余额将会存入您的账户,您可在我的个人中心查看。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棉田盲蝽综合防治技术规程DB13/T 2325-2016.pdf

ICS 65.020 B 16 DB13 河 北 省 地 方 标 准 DB 13/T 23252016 棉田盲蝽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2016-05-23发布 2016-07-01实施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13/T 23252016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潘文亮、李耀发、安静杰、高占林、党志红。本标准为首次发布。DB13/T 23252016 1 棉田盲蝽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棉田盲蝽防治原则、防治策略及防治措施。本标准适用于河北省棉田盲蝽的防治。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NY/T 12762007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3 防治对象 河北省棉田发生的绿盲蝽Apolygus lucorum(Meyer-Dr)及中黑盲蝽Adelphocoris suturalis Jakovlev和三点盲蝽Adelphocoris fasciaticollis Reuter。4 防治原则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采用多种防治技术有机结合对棉田盲蝽进行综合防治;施药时遵守“NY/T 1276-2007的规定。5 防治策略 提前防治田外虫源:防治枣树等果树及多种田间杂草上的盲蝽以减少入侵棉田的盲蝽种群基数;重点监测和防控入侵棉田的二代成虫;抓住关键防治时间集中开展统防统治。6 防治措施 6.1 农业防治 6.1.1 合理布局、避免棉花与枣树等主要越冬寄主和早春寄主邻作或间作以减少盲蝽在不同寄主植物之间转主为害。6.1.2 清除棉田内棉花枯枝落叶和枯死杂草,毁掉盲蝽在棉田内的越冬场所。6.1.3 棉花种植以后,铲除棉田周围杂草,减少早春寄主,降低盲蝽早春虫源的种群密度。6.2 物理防治 DB13/T 23252016 2 于6月下旬,在二代盲蝽成虫发生期,棉田悬挂黄色粘虫板,用于监测并诱杀入迁棉田的盲蝽成虫,粘虫板规格为长25cm宽20cm,集中置放在距田边1m10m范围内,其间距为5m左右,高于棉花15cm悬挂,随着棉株的长高提升粘虫板高度。6.3 化学防治 6.3.1 防治指标 盲蝽二代成虫迁入期,即6月下旬用于监测的粘虫板上捕捉到盲蝽成虫即可进行防治。针对在棉田已经发生为害的盲蝽,可采用如下指标进行防治:苗期盲蝽百株5头,或棉株新被害株率达3%;蕾期盲蝽百株有虫10头,或新被害株率5%;花铃期盲蝽百株虫量20头。6.3.2 防治药剂及用量 每亩喷施氟啶虫胺腈有效成分5g10g、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有效成分1.33g2.67g、丁硫克百威有效成分8g8g、环氧虫啶有效成分4g6g、噻虫嗪有效成分2g4g。6.3.3 技术要点 盲蝽成虫向棉田迁入期连续喷药23次,每次用药需间隔一周。成虫发生期进行统一防治,利用功率较大的机械喷雾或由棉田四周向中心喷药。上午用药应在10:00之前、下午用药应在16:00之后。DB13/T 23252016 3 A A 附 录 A(资料性附录)河北省棉田发生的主要盲蝽形态特征和发生规律 A.1 河北省棉田发生的主要盲蝽形态特征和发生规律见表A.1。表A.1 盲蝽种类 形态特征 发生规律 绿盲蝽 Apolygus lucorum(Meyer-Dr)成 虫:体长5mm5.5 mm,宽2.5 mm,全体绿色。头宽短。眼黑色,位于头侧。触角4节,比身体短。前胸背板绿色,颈片显著,浅绿色;小盾片绿色。前翅爪区、革区、楔片和翅室脉纹均绿色,革区端部与楔片相接处略呈灰褐色,膜区暗褐色。若 虫:洋梨型,全体鲜绿色,被稀疏黑色刚毛。卵:长1 mm左右,宽0.26 mm,长形,端部钝圆,中部略弯曲,颈部较细,卵盖黄白色,前、后端高起,中央稍微凹陷。在河北一年发生45代。以卵主要在枣树等果树树枝破口处、杂草枯茎组织内或周围越冬。越冬卵4月上中旬孵化,在越冬宿主上取食繁殖。6月中下旬第二代成虫迁入棉田繁殖为害,一直到10月份迁回越冬寄主产卵越冬。中黑盲蝽Adelphocoris suturalis Jakovlev 成 虫:体长7 mm,宽2.5 mm。体表被褐色绒毛。头小,红褐色,三角形。眼长圆形,黑色。触角4节,比体长。前胸背板,颈片浅绿色,胝深绿色,后部绿褐色,弧形;背板中央有黑色圆斑2个;小盾片、前翅爪区内缘与端部、楔片内方、革区与膜区相接处均为黑褐色。停歇时这些部分相连接,在背上形成一条黑色纵带,故名中黑盲蝽。前翅革区前缘黄绿色,楔片黄色,膜区暗褐色。若 虫:全身绿色,5龄时深绿色,眼紫色、腹部中央色深。卵:淡黄色,长1.14 mm,宽0.35 mm,长形,稍弯曲。卵盖长椭圆形,中央向下凹入、平坦,卵盖上有一指状突起(呼吸角)。颈短,微弯曲。在河北一年发生4代。各地均以卵在苜蓿、蒿类杂草茎秆组织中越冬,4月上旬孵化,5月上旬羽化为第一代成虫,6月下旬第二代成虫羽化后迁入棉田为害,第三代成虫发生在8月上旬,第四代成虫9月中旬羽化并在越冬寄主上产卵越冬。三点盲蝽Adelphocoris fasciaticollis Reuter 成 虫:体长6.5mm7 mm,宽2mm2.2 mm,体褐色,被细绒毛。头小,三角形,略突出。眼长圆形,深褐色。前胸背板绿色,颈片黄褐色,胝黑色,致使背板前缘显两个黑斑;后缘中线两侧各有黑色横斑1个,有时此两斑合而为一,形成一黑色横带。小盾片黄色,两基角褐色,使黄色部分呈菱形。前翅爪区褐色;革区前缘部分黄褐色,中央部分深褐色;楔片黄色,膜区深褐色。若 虫:全体鲜黄色,体被黑色细绒。卵:长1.2mm1.4 mm,宽0.33 mm,淡黄色。卵盖椭圆形,暗绿色,中央下陷,卵盖上有一指状突起的呼吸角,周围棕色。在河北每年发生4代。以卵在刺槐、杨、柳等树干上有疤痕的树皮内越冬。越冬卵4月下旬开始孵化,初孵若虫借风力散入邻近苜蓿和杂草上取食繁殖,第二代若虫6月下旬羽化并迁入棉田产卵为害,第三代成虫8月上旬羽化,从8月下旬在越冬寄主上产卵越冬。_

注意事项

本文(棉田盲蝽综合防治技术规程DB13/T 2325-2016.pdf)为本站会员(13695642589)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