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绿宝石茶专属茶园栽培技术规程DB52/T 999-2015.pdf

  • 资源ID:180461       资源大小:702.75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9.9金币 【人民币9.9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金币 【人民币9.9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说明:
本站最低充值10金币,下载本资源后余额将会存入您的账户,您可在我的个人中心查看。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绿宝石茶专属茶园栽培技术规程DB52/T 999-2015.pdf

ICS 67.140.10X 55 DB52 贵州省地方标准 DB 52/T 9992015绿宝石茶 专属茶园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cultivation of the exclusive tea garden withZiran green tea 2015-02-15发布 2015-03-15实施发布 发布发布 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DB52/T 9992015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及定义.1 4 环境与规划.1 5 茶树品种与种苗质量要求.1 6 栽培管理.2 7 鲜叶采摘及运输.4 8 追溯管理.4 DB52/T 9992015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贵州省农业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贵州贵茶有限公司、贵州省茶叶研究所、国家茶及茶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贵州)、贵阳市农业技术推广站、贵阳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牟春林、韦勇、黄富贵、吴寿军、母银林、陈驰、姚雍静、刘晓霞、向丽萍、王奥、龚静、刘源、张光宇、王芳。DB52/T 9992015 1 绿宝石茶 专属茶园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绿宝石茶专属茶园基地术语及定义、环境与规划、品种选择与质量要求、栽培管理、鲜叶采摘及运输、追溯管理等。本标准适用于绿宝石茶专属茶园的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1767 茶树种苗 GB/T 20014.12 良好农业规范 第12部分:茶叶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 DB52/T 621 贵州无公害茶产地环境条件 DB52/T 626 贵州高产优质茶园栽培技术规程 DB52/T 628 贵州茶园机械化采摘技术规范 DB52/T 998 绿宝石绿茶加工技术规程 3 术语及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专属茶园(The exclusive tea garden)指按本标准进行茶园基地建设与栽培管理,重在对环境动态监控、肥料配方与施用、病虫草害的防治等管理,且建有农事活动档案的茶园。4 环境与规划 4.1 环境要求 应符合DB52/T 621的规定。4.2 规划 应按DB52/T 626的规定执行。5 茶树品种与种苗质量要求 5.1 茶树品种 DB52/T 9992015 2 选择适宜、优良的中小叶优良茶树品种。5.2 种苗质量 应符合GB 11767的规定。6 栽培管理 6.1 种植 应按DB52/T 626的规定执行。6.2 修剪 应按DB52/T 628的规定执行。6.3 施肥 6.3.1 肥料选择 结合茶树生长及土壤肥力情况,选用有机肥和无机氮肥配合使用。6.3.2 肥料采购与管理 肥料应统一选择有资质的肥料生产厂家采购,并对采购、保管、使用建立相关记录。6.3.3 基肥 冬管施肥以有机肥为主,结合茶树生长情况,可适当添加氮肥配合使用。6.3.3.1 施用量与时期 施用量(200300)kg/667m2,结合冬季田间管理,12月下旬施用。6.3.3.2 施用方法 以开沟施肥方式进行,沿茶树滴水线开沟,沟深20 cm,宽15 cm,均匀施入,及时覆土。6.3.4 追肥 在茶树生长季节,适当补充少量无机氮肥。6.3.4.1 施用量与时期 全年分2次,每次(58)kg/667m2,第一次在2月底越冬芽萌动前施用,第二次在5月底夏茶萌发时施用。6.3.4.2 施用方法 行间均匀撒施。6.4 病虫草害防治 生态调控、理化诱控、生物防治、科学用药。DB52/T 9992015 3 6.4.1 生态调控 6.4.1.1 选用优良抗性品种。新植茶园应选用优良抗病虫品种。6.4.1.2 及时分批多次采茶。6.4.1.3 及时修剪病虫害发生重的茶园,将剪下的病虫枝带出茶园集中处理。6.4.1.4 秋末结合施基肥,进行茶园深耕,减少地下害虫越冬虫口基数。6.4.1.5 合理封园 剪去茶丛下部的枯枝、细弱枝、病虫枝和边脚枝,扫除地面上的枯枝落叶,剪除园内及园边杂草,进行集中销毁或将茶园根际附近的落叶及表土清理至行间深埋。用石硫合剂对茶园进行叶面喷施一次,以减少病虫越冬基数,减轻来年茶园的病虫危害。6.4.1.6 合理规划茶园和安排作物布局 种植诱集害虫植物,便于集中防治;茶园内种植一定比例有利于天敌栖息、繁衍,不利用害虫生存的植物。6.4.2 理化诱控 6.4.2.1 人工捕杀 人工摘除比较集中的害虫卵块、幼虫等。6.4.2.2 利用害虫的趋性 采取灯光诱杀、色板诱杀、性诱杀等措施。6.4.2.3 阻隔措施 根际培土,阻碍茶树根际周围浅土层中化蛹越冬幼虫在次年春天的正常羽化。6.4.2.4 采用合适的机械结合人工除杂草,减轻杂草为害,同时破坏害虫的栖息场所。6.4.3 生物防治 6.4.3.1 保护和利用茶园中的草蛉、螳螂、瓢虫和寄生蜂等天敌昆虫,以及蜘蛛、蛙类、鸟类等有益生物,减少人为因素对天敌的伤害。6.4.3.2 采用“以螨治螨”“以虫治虫”技术。6.4.3.3 利用核型多角体病毒和白僵菌等生物制剂防治害虫。6.4.3.4 提倡使用微生物源农药、植物源农药,禁止化学农药与微生物源农药、植物源农药混配使用。6.4.4 科学用药 6.4.4.1 农药选用国和茶叶进口国的相应规定,合理选用农药,建立可选清单。6.4.4.2 经济、高效、安全。应符合我制定科学的防治指标。当虫害达到防治指标时,合理正确选取农药与喷药机械,适时用药,达到一药多防多治。DB52/T 9992015 4 6.4.4.3 防止药害。注意施用药剂的浓度、剂量、时间和方法。对不了解的农药,施用前应作试验。6.4.4.4 注意保护天敌。选择对害虫防治效果好,对天敌相对安全的时期用药。6.4.4.5 植物源农药宜在病虫害大量发生前使用,矿物源农药应严格控制在非采茶季节使用。6.4.4.6 茶园中杂草一律采用人工结合机械除草,禁止施用除草剂。一年 34次,针对开花植物,在花后到草种成熟前完成除草。6.5 基地管理 6.5.1 专属基地应建立配方施肥、安全用药等茶园管理制度,农药和肥料等农用物资统一考察并选择供应商。6.5.2 专属基地应配备有一定工作经验的植保员,负责茶树病虫害的预测、防治与肥料、农药的使用管理,并建立管理档案。6.5.3 对各项农事活动应做好记录,建立包括种植日志在内的农事档案,记录施肥、病虫害防治、采摘、除草、修剪等农事活动。6.5.4 专属基地设立标识牌加以区别。标识内容包括专属基地名称,地块号、面积,责任人、植保员等。7 鲜叶采摘及运输 应按DB52/T 998的规定执行。8 追溯管理 应按GB/T 20014.12的规定执行。_ DB52/T 999-2015

注意事项

本文(绿宝石茶专属茶园栽培技术规程DB52/T 999-2015.pdf)为本站会员(13695642589)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