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马苏大马哈鱼苗种培育技术操作规范DB22/T 2380-2015.pdf

  • 资源ID:180279       资源大小:311.82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9.9金币 【人民币9.9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金币 【人民币9.9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说明:
本站最低充值10金币,下载本资源后余额将会存入您的账户,您可在我的个人中心查看。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马苏大马哈鱼苗种培育技术操作规范DB22/T 2380-2015.pdf

ICS 65.150 B 52 DB22 吉林省地方标准 DB 22/T 23802015 马苏大马哈鱼苗种培育技术操作规范 Oncorhynchus masou breeding techniques of operation specification 2015-12-15发布 2016-01-25实施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22/T 23802015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吉林省水利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长春市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水产技术推广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冶平、郑伟、于林海、郭贵良、郑延文、赵宁。DB22/T 23802015 1 马苏大马哈鱼苗种培育技术操作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马苏大马哈鱼(陆封型)(Oncorhynchus masou)苗种培育的环境条件、池塘条件、水质条件、人工管理、饲料要求和鱼病标准等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马苏大马哈鱼(陆封型)的苗种培育。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GB/T 18407.4 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 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 NY 5051 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NY 5072 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NY 5071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T 5161 无公害食品 虹鳟养殖技术规范 SC/T 1030.3 虹鳟养殖技术规范 人工繁殖技术 SC/T 1030.4 虹鳟养殖技术规范 鱼苗鱼种培育技术 SC/T 1030.7 虹鳟养殖技术规范 配合颗粒饲料 3 环境条件 3.1 水源 水源地要求水量常年充足、引用水方便。3.2 水质 养殖用水水质应符合GB 11607的规定。若为地下涌泉水,应充分曝气后使用。常年水温应低于20,溶解氧6 mg/L。3.3 场地 养殖场地环境应符合GB/T 18407.4的规定。4 鱼苗培育 4.1 培育环境 DB22/T 23802015 2 4.1.1 采用玻璃钢平列槽和培育池培育。玻璃钢平列槽构造应符合 SC/T 1030.3 的要求,槽内水深 10 cm12 cm。培育池长 20 m,宽 2 m3 m,水深20 cm25 cm。4.1.2 培育水温以 10 18 为宜。4.2 放养密度 从仔鱼上浮开始,要在平列槽中培育30天左右,初期放养密度为10000 尾/m215000 尾/m2,10 天后放养密度改为8000 尾/m210000 尾/m2,20天后放养密度改为5000 尾/m28000 尾/m2。4.3 饵料与投喂 4.3.1 开口料采用人工全价配合开口饵料,饵料应具有较高的漂浮性,应符合 GB 13078的规定。开口饵料粒径 0.2 mm。4.3.2 仔鱼半数上浮时开始投喂驯化。开口至 0.5 g/尾时日投饵 12 次,0.5 g/尾1g/尾时日投饵 6 次8 次,每次投喂量应使饵料均匀散满水面薄薄一层。4.4 日常管理 4.4.1 进水口用网目为 3 mm 的细筛网拦截,并于排水口处安装防逃设施。4.4.2 鱼苗从室内移到室外培育时,水温差在 2 以内。4.4.3 及时疏通排水口拦鱼栅,清洗平列槽,清除残饵粪便及死苗,保持水流畅通和饲育环境清洁。4.4.4 根据仔鱼生长情况,及时增加注水量或调整放养量。5 鱼种培育 5.1 饲养环境 培育池长20 m30 m、宽3 m4 m、池水深度30 cm40 cm为宜。水温以10 18 为宜。5.2 鱼种来源 自育或采捕野生苗种,省级以上原(良)种场引进。5.3 鱼种消毒 可用每立方水4 公斤食盐和3 公斤小苏打混合水溶液消毒,水温10 18 浸洗鱼体10 分钟为宜。注:浸洗时如发现鱼种有异常反应,应加注新水或尽快捞出。5.4 放养密度 依据鱼种规格、水温、注水量来确定苗种的放养密度。规格在1 g/尾10 g/尾时,放养800 尾/m21500 尾/m2;10 g/尾15 g/尾时,放养500 尾/m2800 尾/m2;15 g/尾25 g/尾时,放养300 尾/m2500 尾/m2;规格20 g左右的鱼种放养密度为80 尾/m2100 尾/m2。5.5 饵料与投喂 5.5.1 采用全价配合颗粒饵料,蛋白含量高于 48%,饵料应符合 GB 13078 的规定。饵料粒径应适口。5.5.2 投喂方法遵循“三定”原则,即定时、定质、定量。尾重小于 15 g,日投喂 3 次,15 g 以上,日投喂2 次。DB22/T 23802015 3 5.5.3 随水温、生长情况及时调整投喂次数和投喂量,以鱼种八成饱为宜。5.6 日常管理 5.6.1 及时筛选鱼种,按不同规格分池饲养。5.6.2 随鱼种成长和游泳能力增强加大注水量。5.6.3 其他执行 5.4 条。6 鱼病防治 6.1 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6.2 鱼苗的引进要严格进行检疫和消毒。6.3 养殖池壁和工具应严格消毒。6.4 药物使用应符合 NY 5071 规定。_

注意事项

本文(马苏大马哈鱼苗种培育技术操作规范DB22/T 2380-2015.pdf)为本站会员(13695642589)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