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南方红豆杉盆栽技术规范DB35/T 1541-2015.pdf

  • 资源ID:179937       资源大小:741.29K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9.9金币 【人民币9.9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金币 【人民币9.9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说明:
本站最低充值10金币,下载本资源后余额将会存入您的账户,您可在我的个人中心查看。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南方红豆杉盆栽技术规范DB35/T 1541-2015.pdf

ICS 65.020 B 62 DB35 福建省地方标准 DB35/T 15412015 南方红豆杉盆栽技术规范 2015-12-28发布 2016-03-28实施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5/T 1541-2015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繁殖材料选择.1 4 繁殖苗培育.1 5 移栽苗培育.3 6 盆栽培育.4 7 养护管理.5 8 有害生物防治.5 9 出圃检验与质量要求.5 10 包装、标识与运输.6 附录 A(规范性附录)主要造型措施与操作方法.7 附录 B(规范性附录)常见有害生物及防治方法.8 附录 C(资料性附录)南方红豆杉盆栽养护技术.9 DB35/T 1541-2015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福建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明溪县林业科技推广中心。本标准参与起草单位:福建省沙县官庄国有林场、福建喜果红豆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福建省三明市农业学校、明溪县林业局、三明市林业科技推广中心、福建省明溪国有林场、沙县林业科技推广中心、尤溪县林业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欧建德、郑双全、潘军、陈旭、王金盾、陈香秀、饶玉喜、林报运、罗宁、康永武、张清、李少玲。DB35/T 1541-2015 1 南方红豆杉盆栽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南方红豆杉(Taxus wallichiana var.mairei)盆栽生产的繁殖材料选择、繁殖苗培育、移栽苗培育、盆栽培育、养护管理、有害生物防治、出圃检验与质量要求、包装、标识与运输。本部分适用于南方红豆杉盆栽的培育。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2772 林木种子检验规程 GB/T 6001 育苗技术规程 NY/T 1656.4 花卉检验技术规范 第4部分:盆栽观叶植物检验 3 繁殖材料选择 3.1 种子 选择种子园、母树林、优良林分或优良单株生产的种子。3.2 穗条 采自采穗圃、优良林分或优良单株,当年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树冠中上部、半木质化或木质化时的穗条。4 繁殖苗培育 4.1 实生苗培育 4.1.1 采种处理 假种皮呈红色、种子呈黄褐色时及时采收,球果堆腐2 d3 d后,搓洗去除假种皮,阴干;种子检验按GB 2772规定执行。4.1.2 贮藏催芽 将处理好的种子与湿沙按1:3的体积比充分拌匀,贮藏于清洁、通风良好的室内,厚度20 cm30 cm,覆盖草帘,贮藏中及时补充水分保湿,每隔7 d15 d翻动1次。4.1.3 圃地选择 按GB/T 6001规定执行,选择土壤肥沃、土质疏松、排灌良好、交通便利的地块。DB35/T 1541-2015 2 4.1.4 整地作床 10月至12月,结合整地作床,施钙镁磷肥1500 kg/hm23000 kg/hm2,进行土壤消毒;床高25 cm30 cm,床面宽100 cm120 cm,床面铺3 cm厚不带杂草种子的土壤。4.1.5 播种 12月至翌年3月,种子经贮藏催芽至有30%露白时,按株距5 cm、行距10 cm12 cm进行点播,或按行距10 cm12 cm进行条播;播种量为225 kg/hm2300 kg/hm2。播后覆盖火烧土,厚度0.5 cm,并均匀覆盖一层稻草,以不见苗床表土为宜。4.1.6 苗期管理 4.1.6.1 遮荫 播种后及时搭架遮荫,苗床透光度控制在10%30%。4.1.6.2 揭草 种子出苗率达50%60%时分批揭草。4.1.6.3 除草施肥 苗木出土揭草后开始中耕除草,中耕除草要浅,勿伤苗根,做到除小,除早,除了。苗木长出第一束真叶时,及时合理追肥,施0.5%复合肥水溶液,做到薄肥勤施,每15 d浇施1次,9月以后停止施肥。4.1.6.4 水分管理 土壤应保持湿润,干旱及时浇水,补充水分;雨季时,及时清沟,防止圃地积水。4.2 扦插苗培育 4.2.1 插穂 4.2.1.1 插穂制作 剪成长度8 cm12 cm、粗度为0.3 cm0.5 cm插穂,从穗条基部起去叶2/3,分别按穗条粗细每100条捆扎成1捆。4.2.1.2 插穂处理 插穗基部用清水浸泡1 h2 h后,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7001000倍溶液浸泡2 min3 min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凉干;将生根粉配成250 mg/kg300 mg/kg水溶液,加滑石粉调成糊状,插穗基部速蘸处理后,备插。4.2.2 扦插床与基质 4.2.2.1 扦插床 在温室大棚或简易温棚内进行,插床底部铺一层厚度为5 cm10 cm的粗沙,再均匀铺上20 cm厚的基质。DB35/T 1541-2015 3 4.2.2.2 基质选择 选用干净细河沙与珍珠岩(或蛭石)的体积比为4:1均匀混合的基质。4.2.2.3 基质消毒 扦插前3 d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7001000倍溶液浇透扦插床进行消毒。4.2.3 扦插 嫩枝扦插在6月至7月上旬;硬枝扦插在冬季。按5 cm10 cm的株行距将穗条插入基质内,深度为穗条1/31/2,插后压紧,并喷水保湿。4.2.4 插后管理 扦插后,保持苗床上部的空气湿度达85%;苗床浇透水,保持基质含水率30%50%,当基质含水率低于30%时,及时浇水。每7 d10 d用0.1%0.3%高锰酸钾水溶液进行喷洒消毒。生根后,每60 d用浓度为0.5%的尿素或叶面肥水溶液喷施叶面。5 移栽苗培育 5.1 圃地选择 见4.1.3。5.2 整地施肥 秋冬季整地,并施钙镁磷肥 3000 kg/hm24500 kg/hm2后作垄,垄高 25 cm30 cm,垄宽100 cm120 cm,垄沟深 30 cm,周边沟深 45 cm。5.3 移植 5.3.1 苗木选择 选择根系完整,顶芽饱满的实生苗或扦插苗。首次移植时,1 a实生苗要求地径大于0.25 cm,扦插苗地径大于0.30 cm,侧枝数均大于6条。5.3.2 移植时间 11月底至翌年3月中旬,阴天或多云天气移植。5.3.3 移植方法 移植要求根系舒展,分层踏实,定植后及时浇水。可进行多次移植,促进根系发育。5.3.4 密度控制 首次移植株行距为(0.4 m0.5 m)(0.4 m0.5 m),密度40000 株/hm262500 株/hm2;以后逐步扩大株行距,以树冠不交接、重叠为度。DB35/T 1541-2015 4 5.4 移栽苗管理 5.4.1 水分管理 干旱季节及时灌溉,雨季及时清沟排水。5.4.2 除草施肥 及时除草抚育,并沟施或穴施复合肥1500 kg/hm22250 kg/hm2。5.5 造型 5.5.1 总体要求 根据造型设计,综合造型措施,坚持轻度多次,分步渐进的原则。5.5.2 起始期 移植成活后,树势生长旺盛时。5.5.3 造型 常见造型措施与操作方法见附录A。6 盆栽培育 6.1 种苗 选择生长势强、根系发达、枝叶茂密且无病虫害的繁殖苗或移植苗。6.2 选盆 用盆可用塑料、木质、纤维、陶瓷、泥质、水泥等材料,规格与植株配置适宜,底部留有透水孔。6.3 基质 6.3.1 原料 选用园土、腐殖土、珍珠岩、泥炭土、蛭石、腐熟的木屑、炭化谷壳等材料的一种或多种。6.3.2 配制 基质原料充分拌匀堆沤后,加入1 kg/m33 kg/m3的复合肥、缓释肥。要求孔隙度30%50%,pH值4.57.0,达到轻便、卫生、无异味。6.3.3 消毒 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7001000倍溶液,进行喷洒消毒,用量30 kg/m350 kg/m3。6.4 上盆 6.4.1 原则 就地或就近上盆,做到随起苗随上盆;移植苗上盆宜带土球。DB35/T 1541-2015 5 6.4.2 时间 宜在10月至翌年3月上盆。6.4.3 方法 盆底垫上适量基质后放入苗木,用基质分层填实与盆壁间隙,及时浇定根水后,继续填满压实,做到苗木根系舒展,不晃动。7 养护管理 7.1 摆放入棚 上盆后的苗木及时摆放进温室大棚或简易温棚内。7.2 水分和湿度管理 基质相对湿度保持在60%80%,空气相对湿度75%85%,盆内忌积水和干燥。7.3 光照与温度管理 大棚透光度控制在40%60%,温度保持在25 30。7.4 施肥 上盆生根后,每5 d10 d用浓度为0.3%的磷酸二氢钾或叶面肥水溶液喷施叶面;根系恢复完全后的生长期,每30 d60 d用3%5%复合肥水溶液追肥。7.5 造型维护 具体方法见5.5。7.6 修根 及时去除暴露在容器外根系。7.7 期限 养护期限以根系与基质基本融为一体,近盆壁处出现新萌发根系为宜;一般在6个月以上。8 有害生物防治 做好防治工作,常见有害生物种类及防治方法见附录B。9 出圃检验与质量要求 9.1 出圃检验 出圃时必须进行检验,检验方法按NY/T 1656.4的规定执行。DB35/T 1541-2015 6 9.2 质量要求 要求盆栽生长势较好;茎、叶生长正常,叶色绿,有光泽;根系发育正常,与基质基本融为一体;无严重病虫害症状;无严重机械损伤。10 包装、标识与运输 10.1 包装 用纸箱、木箱、塑料箱等轻软材料包装,不损伤枝、叶、根、芽、盆,并在外包装上标明向上标记。10.2 标识 南方红豆杉盆栽挂牌,标明树种名称、产地、上盆时间及简要养护说明等。简要养护说明参见附录C。10.3 运输 运输过程中做好保湿和温度调控,小心装卸,严防挤、压、碰撞造成容器破裂和南方红豆杉损伤。DB35/T 1541-2015 7 A A 附 录 A(规范性附录)主要造型措施与操作方法 表A.1给出了南方红豆杉盆栽主要造型措施与操作方法。表A.1 南方红豆杉盆栽主要造型措施与操作方法 措施 操作时间与季节 培育目标 操作方法 生长季修剪 3月至1 0月生长季。1.控制枝长,塑造、整理冠形。2.调整枝条伸长方向。3.增加枝幅,提高枝叶浓密度。1.沿造型轮廓线,去除当年新萌枝条的一部分,塑造冠形;2.通过修剪后的留芽、留枝,调整枝条伸长方向;3.短截 1/3 春梢,增加次级枝数量、次级枝总长、均长;短截1/2、2/3春梢,减少次级枝数量及新枝总长度。收拢 吊拉 11 月至翌年3月休眠期。合理、丰富层次结构与层状式造型。1.用细铁丝等材料固定选定的枝组等,进行收拢;2.用细铁丝等材料,拉吊收拢后的枝组;3.逐步拉吊,使侧枝组达到理想位置与角度;4.定型后,解除收拢与拉吊材料。作弯 变型 多在夏季生长旺盛,枝条较柔软的季节。1.降低盆栽高度。2.造就形态迥异、仿生型、妩媚多姿、袖珍可掬的形状,增加观赏价值。1.作弯前,控制浇水使枝干萎焉,以防因含水多、硬脆而折断;2.用细铁丝等材料引拉主干或主梢作弯,降低盆栽高度;3.选定枝条(组),沿水平或垂直方向,用细铁丝等材料进行作弯固定;4.多次引拉固定,且成弯定型后,解除引拉材料。去顶 促丛 3月至1 0月生长季。去顶后,解除植株的顶端优势,促进侧枝抽发,冠幅增大,分枝数增加。用修枝剪或锯子去除主梢的一部分,大切口可涂漆保护。截干 短剪 11 月至翌年3月休眠期。截干抑制植株高度与高生长,调整冠形与造型,提高枝叶浓密度与树冠紧凑度,清晰盆栽轮廓线。沿造型设计的轮廓线,用修枝剪或锯子去除主干和侧枝的一部分的,大的切口可涂漆保护。提根 造型 11 月至翌年3月休眠期。暴露根系,具有明显的观赏根器官。1.逐次扒除植株根部土壤,暴露根系;2.多次移栽、露根栽培;3.每次露根高度控制在1 cm2 cm;4.用刀、剪等,依造型需要,合理露根结构与形态。疏删 全年。盆栽内膛无枯枝、死枝,增加美感。用修枝剪或锯子等,去除枯枝、死枝、过密枝。去除 萌蘖 全年。根茎和主干清晰,无萌蘖现象,更具观赏美感。及时除去妨碍美感的根茎部萌蘖,做到除早、除小。DB35/T 1541-2015 8 B B 附 录 B(规范性附录)常见有害生物及防治方法 表B.1给出了南方红豆杉盆栽常见有害生物及防治方法。表B.1 南方红豆杉盆栽常见有害生物及防治方法 名称 危害症状 防治方法 炭疽病 Bacillus anthracis 主要危害叶和嫩梢,叶片尤为严重。叶片病斑初为暗褐色小点,后扩大成黑褐色圆斑,潮湿时在叶片正面产生橘红色粘质小点,干燥时转变为黑色;若嫩梢染病则在嫩梢顶芽以下3 cm10 cm 处的茎叶发病,茎上先出现黑褐色小点,下陷,后病斑沿茎一周扩展,绕茎后病部以上枯死,潮湿时轮生橘红色粘质小点,后变为黑色。1.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在每年的3、4月份,及时清除病叶、病枝,以减少病原菌的来源;同时结合抚育间伐和除草深翻,降低林分密度和林间的大气湿度,改善林分环境,以促进红豆杉的生长,增强抗病性,减轻病害的发生;2.化学防治,发病初期用甲基托布津1000 倍液,炭克1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每隔 10 d喷药一次,共 23 次。当病害发生严重时,可将药剂配成 500 倍液或8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根腐病Fusariumsolani(Mart.)App.etWollenw 主要危害苗木根部,发病初期由侧根变褐色、腐烂,逐渐向主根蔓延,导致根部发黑腐烂,地上部分茎叶自下向上呈水渍状枯萎,最终全株枯死。1.发现病株及时清除,并集中烧毁;2.浇施 70%敌克松 500800 倍液,并撒施石灰,可防止病害蔓延;3.在多雨季节应保证畦床排水良好,做到步道雨后不积水,确保畦床土壤透气性能良好。叶枯病和赤枯病 Pestalotia ginkgo 高温、强日照、干旱时危害叶片,初期病斑褐色或黑揭色,圆形,直径0.2 cm0.5 cm,以后病斑逐渐变灰褐色、灰白色扩展至全叶,导致病叶发脆干枯死亡。1.结合冬季清园,集中烧毁枯枝落叶,或在发病初期及时摘除病叶,集中烧毁,减少再次侵染;2.发病期间喷洒1:1:100的波尔多液,每隔15 d喷洒一次,连喷3 次;3.喷洒40%多菌灵或50%百菌清8001000 倍液防治。白绢病 Sclerotium rolfsii Gurzi 从 6 月开始,地面会出现圆形块丝层,早期为白色,菌丝蔓延至苗木基部感染致病,皮层腐烂,苗木逐渐凋萎枯死,常成块成片致病枯死,蔓延速度很快,若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将导致苗木全部致病枯死。1.及时清除病株枝叶,集中烧毁;2.加强管理,筑高床,疏沟排水,及时松土、除草;3.增施氮肥和有机肥料,以促使苗木健壮生长和增强其抗病能力。茎腐病 Erwinia chrysanthemi pvzeae(Sabet)Victoria,Arb01eda et Munoz 主要发生在扦插苗和定植苗,扦插苗主要发生茎基部,开始个别株致病而后扩展成整簇致病,导致穗条叶片失绿、枯死和脱落。定植苗主要在幼茎基部距离地面 3 cm10 cm 的部位出现不明显的褐色病斑,扩散后围绕幼茎一周,并向上蔓延,顶芽枯死,叶片失绿枯黄、下垂,但不易脱落,最后全株干枯死亡。1.发现病株及时清除,并集中烧毁;2.浇施 70%敌克松 500800 倍液,并撒施石灰,可防止病害蔓延;3.在多雨季节应保证畦床排水良好,做到步道雨后不积水,确保畦床土壤透气性能良好。金龟子 Scarab 幼虫俗称蛴螬,栖息于地下,取食种子、根、茎等,一般在 6 月至 8 月,危害后整株渐渐黄化,容易拔起,被啃食严重的黄化株持续23个月后枯死,轻的次年可抽新芽转绿;成虫为食叶害虫,可取食叶片、嫩芽、花蕾等。1.适地适树、增加林分透光透气性,提高林分抗病虫害能力;2.在水池、水盆上方点黑光灯、紫外灯或白炽灯诱捕金龟子成虫;3.发生危害较重时对土壤进行杀虫处理,药剂可使用杀地虎(二嗪磷颗粒剂)、辛硫磷乳油兑水灌根。DB35/T 1541-2015 9 C C 附 录 C(资料性附录)南方红豆杉盆栽养护技术 C.1 科学摆放 室内外摆放时,以距墙体0.5 m以上为宜,忌接触墙体。室外摆放时,宜向阳、通风洁净处设台摆放。摆放过程中,经常调换盆栽向阳面。C.2 光照管理 室内摆放时,光照强度要达到1400 lx以上。室处摆放时,6月至9月要适当遮阴,忌暴晒。C.3 水分管理 日常主要进行叶面喷洒补充水分。盆内浇水,遵循“不干不浇,浇则浇透”原则,浇透水标准以有水从盆底排水孔流出为止。水质宜用酸性水或天然雨水;自来水宜放置1 d以上,消除其漂白与消毒成分。C.4 施肥管理 施肥有基肥、叶面肥和追肥三种形式。施肥的次数要根据树势强弱、季节、盆土肥力而定。基肥大多结合移植换盆进行,在基质中拌入2 kg/m32.5 kg/m3的复合肥、缓释肥。叶面肥喷施,每隔5 d10 d用0.5%磷酸二氢钾水溶液喷洒叶面。追肥,于每年4月至9月期间沿盆壁施肥,不能接近根部,肥种以复合肥为宜,宜薄肥勤施。C.5 修剪整形 宜在生长季进行,适度摘除顶芽和部分侧芽,促进多枝;对枝叶过密,可疏除部分枝条;秋季可依照盆栽造型,剪除影响美感的枝条。影响造型的根部、树干萌蘖,宜及时抹除。枯死枝、病枝可及时疏除。C.6 移植换盆 一般2 a3 a移植换盆一次。移植换盆季节为每年的2月至3月盆栽新芽萌发前。操作方法:在盆内基质不干不湿时,将盆栽(带原基质)移出容器;在保留原土球的前提下,剔除死根与部分老根,并用竹签剔除部分原基质;于新盆底垫上适量弱酸性的营养基质,原盆栽带球移入,用新基质填充根系与盆间隙,按实后浇透定根水。_ DB35/T 1541-2015 福建省地方标准 南方红豆杉盆栽技术规范 DB35/T 15412015*2016年 5 月第一版 2016年 5月第一次印刷

注意事项

本文(南方红豆杉盆栽技术规范DB35/T 1541-2015.pdf)为本站会员(13695642589)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