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水稻节水栽培秸秆还田技术规程DB34/T 2341-2015.pdf

  • 资源ID:179746       资源大小:299.46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9.9金币 【人民币9.9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金币 【人民币9.9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说明:
本站最低充值10金币,下载本资源后余额将会存入您的账户,您可在我的个人中心查看。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水稻节水栽培秸秆还田技术规程DB34/T 2341-2015.pdf

ICS 65.020 B 05 DB34 安 徽 省 地 方 标 准 DB 34/T 23412015 水稻节水栽培秸秆还田技术规程 Technical rules for returning of total rice straw under water-saving cultivation model 文稿版次选择 2015-03-27 发布 2015-04-27 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34/T 23412015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提出。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安徽省土壤肥料总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武际、韩上、余忠、桂召贵、王允青、胡现荣。DB34/T 23412015 1 水稻节水栽培秸秆还田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稻节水栽培模式下秸秆全量还田的术语和定义、还田作物秸秆的要求、秸秆还田方式及秸秆还田后水肥管理要点。本标准适用于江淮油(麦)-稻轮作种植区。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20287 农用微生物菌剂 GB/T 50363 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500 秸秆粉碎还田机 作业质量 NY/T 1229 旋耕施肥播种联合作业机 作业质量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水稻节水栽培模式 在水稻返青后的各个生育阶段,田面不再建立水层。根据水稻生理生态需水特点,以根层土壤饱和含水量作为控制指标,确定灌水时间和灌水定额的节水灌溉模式。4 还田作物秸秆的要求 4.1 秸秆粉碎长度 10 cm。4.2 粉碎合格率 90。4.3 秸秆抛撒均匀度 80,田间不得有秸秆堆积,不得漏切,否则需采用人工铺放以达要求。4.4 前茬作物病虫害严重的秸秆不宜直接还田。4.5 还田作物秸秆符合 NY/T 500 的要求。5 秸秆还田方式 5.1 干旋翻压还田 DB34/T 23412015 2 5.1.1 油菜或小麦由联合收割机收割,经均匀铺撒秸秆等处理后,由旋耕机实施干旋埋茬,及时将秸秆翻埋入土,尽量在秸秆枯黄失水前翻压还田。5.1.2 在秸秆旋埋作业完成后立即上水浸泡秸秆。待秸秆软化后采用手扶拖拉机浅旋耕平整田面,进一步提高整地质量,田面平整度为 1 cm2 cm。5.2 秸秆翻压深度 5.2.1 旋耕深度不能浅于 15 cm。5.2.2 连续多年实施旋耕的田块宜适当增加旋耕深度。5.2.3 旋耕作业质量应符合 NY/T 1229 要求。6 秸秆还田后稻田水分管理要点 6.1 秸秆翻压还田后至水稻移栽前,田面保持 1 cm2 cm 水层浸泡秸秆 1 d2 d(以泥土不露出水面为准)。6.2 移栽至返青期,薄水至湿润立苗。田面保持 0.5 cm2.5 cm 的浅水层。6.3 水稻返青后,露田脱水,田面不再建立明显水层。根据水稻生理生态需水特点,以土壤含水量作为控制指标。此期稻田土壤水分控制下限标准为土壤含水量的 4045,以田间裂缝 8 mm10 mm、地不干皮为标准。6.4 分蘖期,浅湿促蘖、晒田蹲苗。此时期灌水技术要点是,浅水灌溉,水深 2.5 cm左右,不淹没心叶,灌一次水待其自然落干后,再灌下一次水,如此反复。分蘖末期进行晒田,晒田 7 d10 d。晒到耕层土壤含水率达到饱和含水量的 80,直观田块开始有龟裂,田中不陷脚,叶色褪淡为止。6.5 拔节孕穗期,田间需建立浅水层,不能脱水,尤其不能发白裂缝。6.6 灌浆结实阶段,湿润灌浆、落干黄熟。抽穗扬花至灌浆前期田间要建立浅水层,水层以不超过 3 cm 为宜。以后实行间歇灌水,以灌跑马水为主,保持干干湿湿,土壤含水量不低于田间持水量的 80。整个水稻生育期采用“薄、浅、湿、晒”节水灌溉模式。使后水不见前水,保持干干湿湿。具体措施符合 GB/T 50363 的要求。7 秸秆还田后肥料运筹管理要点 7.1 氮肥运筹管理 7.1.1 实施秸秆还田后,基肥要适当增施氮肥,用量为尿素5 kg/667m2。7.1.2 实施秸秆还田后,可以保持氮肥总用量与秸秆不还田一致,而适当提高基施比例。7.1.3 70的氮肥作基肥于耕整地前施入,20的氮肥作分蘖肥施用,10的氮肥作穗肥施用。7.2 磷钾肥运筹管理 7.2.1.1 实施秸秆还田后,可减少磷钾肥用量 1020。DB34/T 23412015 3 7.2.1.2 中等肥力水平的稻田施用 P2O5:2 kg/667m23 kg/667m2,K2O:5 kg/667m27 kg/667m2。7.2.1.3 磷钾肥全部作基肥施用。7.2.1.4 肥料施用按 NY/T 496 规定执行。7.2.1.5 有条件的情况下可施用秸秆腐熟剂。用量为 2 kg/667m2。7.2.1.6 所选腐熟剂产品应符合 GB 20287 的要求。_

注意事项

本文(水稻节水栽培秸秆还田技术规程DB34/T 2341-2015.pdf)为本站会员(13695642589)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