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石墨茶加工技术规程DB34/T 2571-2015.pdf

  • 资源ID:179666       资源大小:302.78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9.9金币 【人民币9.9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金币 【人民币9.9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说明:
本站最低充值10金币,下载本资源后余额将会存入您的账户,您可在我的个人中心查看。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石墨茶加工技术规程DB34/T 2571-2015.pdf

ICS 67.140.10 X 55 DB34 安 徽 省 地 方 标 准 DB 34/T 25712015 石墨茶加工技术规程 Technological regulations for Shimo Tea processing 文稿版次选择 2015-12-30 发布 2016-01-30 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34/T 25712015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弋江源茶业有限公司、黟县农业委员会、黟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黄山市质量技术协会、黄山市计量检定测试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童城、李明智、吴向葵、蒋震华、李锋、詹三良、王大明。DB34/T 25712015 1 石墨茶加工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石墨茶的术语和定义、加工条件、原料要求、加工工艺、产品包装、贮存和质量控制。本标准适用于石墨茶加工。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 11680 食品包装用原纸卫生标准 GB 1488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GB/T 30375 茶叶贮存 GB/T 31748 茶鲜叶处理要求 NY/T 2798.6 无公害农产品 生产质量安全控制技术规范 第6部分:茶叶 SB/T 10035 茶叶销售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石墨茶 shimo tea 以产自黄山市黟县境内山区茶树新梢的芽叶,经过杀青、揉捻、炒二青、做形、干燥等传统工艺制成的茶叶。具有“重如石”,“色如墨”以及“香高味浓”品质特征的颗粒状绿茶。4 加工条件 4.1 加工厂 加工厂的厂区环境、厂房及布局、设施与设备、人员与卫生、生产过程与质量管理应符合 GB 14881和 NY/T 2798.6 的要求。5 原料要求 5.1 采摘要求 DB34/T 25712015 2 采用黟县地方群体茶树良种或从中选育的无性系良种茶树的新梢为原料,一般为春茶谷雨左右开采,不采雨水叶、露水叶,同时要求鲜叶保持新鲜,避免受损伤和堆积。5.2 采摘标准 鲜叶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各级别鲜叶外形应符合表1 的规定。表1 石墨茶鲜叶质量要求 等级 质量要求 特级 一芽二叶初展,叶质柔软,均匀鲜活,无夹杂物。一级 一芽二叶全展,单片叶及对夹叶5,尚匀,鲜活,无夹杂物。二级 一芽二叶、三叶全展,单片及同等嫩度对夹叶10,尚匀,新鲜,无夹杂物。三级 一芽二叶、三叶全展,单片及同等嫩度对夹叶15,尚匀,新鲜,茶类夹杂物3。5.3 鲜叶盛装、运输、贮存 鲜叶盛装、运输和贮存符合 GB/T 31748 的要求。6 加工工艺 6.1 工艺流程 摊放杀青揉捻炒二青做形干燥。6.2 摊放 6.2.1 摊青室应清洁卫生,空气流通,无异气味。6.2.2 鲜叶进厂后,按不同品种、老嫩分别摊放于摊青室内,摊青过程中要轻翻二到三次,使水分散失均匀。6.2.3 摊放至芽叶柔软,色泽暗绿,略显清香为适度。6.3 杀青 6.3.1 选用滚筒杀青机。6.3.2 开机空转 15 min30 min 预热,待进口筒壁温度升至 220左右均匀投叶。6.3.3 杀青叶叶色暗绿,叶质变软,手捏成团,稍有弹性,清香显露即为杀青适度。6.3.4 杀青叶含水量控制在 60左右。6.4 揉捻 6.4.1 采用揉捻机(40或45型);6.4.2 投叶量、揉捻时间及加压参数如下表 2所示:表2 揉捻投叶量、时间及加压方式 机 型 投叶量(kg)揉捻时间(min)加压方式 40 型 8 左右 嫩叶 10 左右,老叶 15 左右 无压 5 min,轻压 3 min 或 8 min 左右,无压 2 min;DB34/T 25712015 3 45 型 10 左右 嫩叶 15 左右,老叶 20 左右 无压 5 min,轻压 8 min 或 13 min 左右,无压 2 min;6.4.3 捻适程度达到成条率在85以上。6.5 炒二青 6.5.1 宜采用110型瓶式炒干机。6.5.2 掌握筒壁温度、投叶量与滚炒时间,进口筒壁温度(180200),每筒投叶量为(1520)kg,时间为(2030)min,茶叶含水率 40左右。6.5.3 二青叶下机摊凉(4060)min 再进行做形。6.6 做形 采用 50 型曲毫炒干机,分炒小锅和炒大锅二次进行。6.6.1 炒小锅 6.6.1.1 控温为150左右,先高后低,投叶量每锅为 5 kg 左右,炒干时间(6070)min。6.6.1.2 炒制基本卷曲,含水量降至30左右。6.6.2 摊凉和筛分 摊凉 1 h 以上,筛去茶末。6.6.3 炒大锅 6.6.3.1 控温为(90100),先高后低,投叶量每锅为 13 kg 左右,炒干时间(7080)min。6.6.3.2 炒制 90以上成颗粒状,叶色墨绿,含水量 810。6.7 干燥 采用烘干机或提香机,温度 70左右。手捏成粉末,烘至含水量低于 6即可下烘,摊凉后装箱贮藏。7 产品包装、贮存 7.1 包装材料应符合 GB 11680、SB/T 10035 的要求,产品包装标签、标识应符合 GB 7718 的规定。7.2 按等级、原料品种、生产日期等批次的不同,分类储存于冷藏库,贮存符合 GB/T 30375 的规定。加工方法应按照规范性附录A的要求。_

注意事项

本文(石墨茶加工技术规程DB34/T 2571-2015.pdf)为本站会员(13695642589)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