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柿木屑栽培茶树菇技术规程DB13/T 2229-2015.pdf

  • 资源ID:179589       资源大小:405.42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9.9金币 【人民币9.9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金币 【人民币9.9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说明:
本站最低充值10金币,下载本资源后余额将会存入您的账户,您可在我的个人中心查看。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柿木屑栽培茶树菇技术规程DB13/T 2229-2015.pdf

ICS 65.020.20 B 05 DB13 河 北 省 地 方 标 准 DB 13/T 22292015 柿木屑栽培茶树菇技术规程 2015-11-06 发布 2016-01-01 实施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13/T 22292015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河北大学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大学。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敏、王谦、黄媛媛。DB13/T 22292015 1 柿木屑栽培茶树菇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柿木屑栽培茶树菇过程中的产地环境、生产场地、生产用水、生产管理技术、病虫害防治。本标准适用于柿木屑为主料栽培茶树菇的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 5749-2006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2728 食用菌术语 NY/T 528 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NY/T 1284 食用菌菌种中杂菌及害虫的检验 NY 5099-2002 无公害食品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 NY/T 5333 无公害食品食用菌生产技术规范 NY 5358-2007 无公害食品食用菌产地环境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GB 12728和NY 5099中确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4 产地环境 生产区域环境应符合NY 5358-2007的规定。5 生产场地 生产场地布局合理,原料堆放与生产区隔离,其他要求符合NY/T 5333的规定。6 生产管理技术 6.1 栽培季节 DB13/T 22292015 2 茶树菇菌丝体生长适宜温度范围为2025,子实体生长适宜温度范围为1624,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合理安排生产季节。冀中南地区一般春季宜3月中旬至4月底培育菌丝体,5月初至6月中旬出菇;秋季宜7月上旬至8月中旬培育菌丝体,8月下旬至10月中旬出菇。6.2 培养料配方与配制 6.2.1 原料选择与配方 培养料以柿木屑、棉籽壳等为主料,以麸皮、玉米粉等为辅料。所有原料应符合NY 5099-2002 的规定。培养料配方参见附录A(资料性目录)。6.2.2 培养料的配制 按照配方备料,将柿木枝条、树干等粉碎至2mm4mm粒径,自然堆放2个月以上,将各种原材料加水充分搅拌均匀,培养料含水量60%65%,一般掌握在手握有水滴渗出但不滴下为宜,培养料配制用水应符合GB 5749-2006的规定。6.3 装袋灭菌 6.3.1 装袋 将培养料装入17cm33cm0.005cm塑料袋,常压灭菌用高密度聚乙烯塑料袋,高压灭菌用聚丙烯塑料袋,每袋装料高度12cm15cm,装料松紧适度、均匀一致,料面压紧压平,袋口用塑料绳捆扎好或用呼吸塞封口。当天装袋,当天灭菌。6.3.2 灭菌 常压灭菌当料内温达100后,保持恒温20h以上。高压灭菌需先排尽锅内冷空气,关闭排汽阀,当压力升到0.14MPa后,保持恒压2.5h。6.4 接种 6.4.1 接种室(箱)的消毒 接种室(箱)要求清洁、干燥,并进行消毒处理。灭菌后的料袋,料温冷却到30以下后将袋(瓶)料放入接种箱或接种室内。用气雾消毒剂密闭熏蒸0.5h1h,有条件的可使用臭氧发生器密闭消毒0.5h,然后接种。6.4.2 品种选择 选用抗病虫、优质高产、抗逆性强、商品性好的品种。6.4.3 菌种质量 菌种质量应符合 NY/T 528的要求 6.4.4 接种方法 接种人员的双手、种瓶(袋)外壁及接种工具用75%酒精进行擦洗消毒;然后用经火焰灭菌后的接种工具去掉上层老化菌种,按无菌操作将栽培种接入袋内,适当压实,迅速封好袋口。用种量为一瓶栽培种(750mL)接4045袋。6.5 菌丝培养 DB13/T 22292015 3 6.5.1 培养室的消毒 培养室要求清洁卫生、干燥、通风、避光。使用前,用气雾消毒剂进行熏蒸或使用臭氧发生器进行密闭熏蒸。6.5.2 培养条件 菇棚内适宜温度控制在2025,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70%左右;避光培养;注意定期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周检查一次,随时清除污染袋。菌丝满袋后后熟培养一周以上,料面出现褐变时,转入出菇管理。6.6 出菇管理 6.6.1 菇房要求 菇棚应进行消毒处理,清洁、保温、保湿、通风、有较强的散射光。6.6.2 出菇方式 多采用地面或床架立式出菇。6.6.3 催蕾 菌丝满袋后,去绳、轻拉袋口,早晚喷水,保持空气相对湿度在90%95%。温度控制在1624,菇蕾期需150Lx250Lx散射光并加大通风换气,诱导原基形成。6.6.4 子实体生长条件 6.6.4.1 温度 菇棚温度保持在1624,不低于13不高于28。6.6.4.2 湿度 向菇棚地面及空间喷雾状水,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5%90%之间。出菇管理用水应符合GB 5749-2006的规定。6.6.4.3 光照 茶树菇子实体生长期需300Lx500Lx散射光。6.6.4.4 空气 茶树菇属好气性真菌,子实体发育阶段需要吸进充足的氧气,菌柄长到4cm5cm时,适当减少通风量,有利于菌柄伸长,防止开伞。6.6.5 采收 当子实体菌盖开始平展,未破膜时,及时采收。采收时整丛摘下,注意要轻拿轻放,去掉菌柄基部培养料。6.6.6 转潮管理 DB13/T 22292015 4 每采收一茬后,要清理菇脚、整理料面或土面,停止喷水让菌丝恢复10d20d,之后再进行喷水管理,进行下一潮出菇准备,按前述6.6.3和6.6.4方法管理。7 病虫害防治 7.1 病虫害防治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防治原则。优先选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为主体的综合治理措施。化学防治时,因病施治,农药安全使用符合GB 4285、GB/T 8321的要求,原基形成后至采收不准使用任何农药。7.2 综合防治措施 7.2.1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虫优良品种,把好菌种质量关,防止菌种带病虫,菌种病虫害检查应符合NY/T 1284的要求;对培养基进行彻底灭菌;接种室、培养室及菇棚使用前清理干净;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7.2.2 物理防治 菇棚门、窗、通风口用6080目的防虫网罩护;黄色粘虫板诱杀菌蝇、菌蚊;糖醋液诱集螨虫、蛞蝓;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害虫;可以利用臭氧、紫外线灯防止杂菌滋生。7.2.3 化学防治 使用植物源农药和微生物农药等防治病虫害,使用化学农药应执行GB 4285和GA/T 8321的规定。宜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与环境相容性好的农药。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子实体生长期不使用化学农药。DB13/T 22292015 5 A A 附 录 A(资料性附录)培养料配方 A.1 柿木屑60%、棉籽皮30%、麸皮9%、生石灰1%。A.2 柿木屑60%、玉米芯20%、麸皮18%、生石灰1%、石膏1%。A.3 柿木屑50%、玉米芯30%、麸皮14%、豆粕3%、生石灰3%。_

注意事项

本文(柿木屑栽培茶树菇技术规程DB13/T 2229-2015.pdf)为本站会员(13695642589)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