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柞蚕品种 选大1号DB22/T 2351-2015.pdf

  • 资源ID:179395       资源大小:462.84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9.9金币 【人民币9.9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金币 【人民币9.9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说明:
本站最低充值10金币,下载本资源后余额将会存入您的账户,您可在我的个人中心查看。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柞蚕品种 选大1号DB22/T 2351-2015.pdf

ICS 65.020.30 B 47 DB22 吉林省地方标准 DB 22/T 23512015 柞蚕品种 选大1 号 Tussah race Xuan Da No.1 2015-11-25发布 2015-12-25实施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22/T 23512015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吉林省农业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省蚕业科学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兴友、韩建华、万军、靳向东。DB22/T 23512015 1 柞蚕品种 选大1 号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柞蚕品种选大1号的品种来源、特征特性与生产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该品种复壮、鉴定和母种繁育。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NY/T 1625-2008 柞蚕种质量 DB22/1751-2012 柞蚕品种 吉黄一化 3 术语和定义 DB22/1751-2012和NY/T 1625-200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DB22/1751-2012和NY/T 1625-2008中的某些术语和定义。3.1 化性 voltinism 柞蚕在自然条件下一年中发生的世代数。DB22/1751-2012,定义3.1 3.2 卵色 egg colour 卵壳表面的固有颜色。DB22/1751-2012,定义3.2 3.3 五龄蚕 fifth instar silkworm 四眠起至吐丝结茧前的柞蚕幼虫。3.4 蚕体长 larval body length 五龄蚕体生长最大时长度值。DB22/1751-2012,定义3.3 3.5 体幅 larval body width 五龄蚕体生长最大时胴体突出部位直径。DB22/1751-2012,定义3.4 3.6 茧长 cocoon length DB22/T 23512015 2 茧纵向最大长度值。DB22/1751-2012,定义3.5 3.7 茧幅 cocoon width 茧横向最大宽度值。DB22/1751-2012,定义3.6 3.8 单蛾产卵数 number of laid eggs of single batch 交配过的单蛾产卵粒数。DB22/1751-2012,定义3.7 3.9 单蛾造卵数 number of eggs produced of single batch 单蛾成熟卵粒数。DB22/1751-2012,定义3.8 3.10 产出卵率 rate of laid eggs 单蛾产卵数占单蛾造卵数的百分率。注:保留三位有效数字。3.11 克卵数 number of eggs per gram 在温度20、相对湿度70%85%条件下,产卵48 小时平均1 g卵的粒数。3.12 卵期积温 accumulated temperature of egg stage 卵从产出至孵化所需高于10的平均昼夜温度总和。DB22/1751-2012,定义3.11 3.13 实用孵化率 practical hatchability 在温度20、相对湿度70%85%条件下,48小时内出蚕卵粒数占受精卵总粒数的百分率。3.14 普通孵化率 common hatchability 在温度20、相对湿度70%85%条件下,120小时内出蚕卵粒数占受精卵总粒数的百分率。3.15 不受精卵率 rate of unfertilized egg 未受精卵粒数占总卵粒数的百分率。3.16 克蚁蚕头数 number of newly hatched larvae per gram 孵化后3 小时5 小时内,1 g蚁蚕的头数。注:取三次重复平均值,取整数。3.17 全龄期经过 duration of all instars 孵化起至营茧所经过的时间。注:以天、小时表示,取整数。3.18 DB22/T 23512015 3 死笼率 rate of dead worm cocoons 死笼茧数占总收茧粒数的百分率。DB22/1751-2012,定义3.18 3.19 千粒茧重 weight of per 1000 cocoons 抽检样本1000 粒茧的重量。DB22/1751-2012,定义3.19 3.20 全茧量 whole cocoon weight 单粒茧的重量。DB22/1751-2012,定义3.20 3.21 茧层量 cocoon shell weight 茧层、茧衣和茧柄的重量之和。NY/T 1625-2008,定义3.6 3.22 茧层率 ratio of cocoon shell 茧层量占全茧量的百分率。NY/T 1625-2008,定义3.4 3.23 茧丝长 cocoon filament length 单粒茧丝长度。DB22/1751-2012,定义3.23 3.24 解舒丝长 length of non-broken cocoon filament 平均添絮一次所缫取的茧丝长度。DB22/1751-2012,定义3.24 3.25 解舒率 unwinding ratio 解舒丝长占茧丝长的百分率。DB22/1751-2012,定义3.25 3.26 茧丝纤度 cocoon filament size 茧丝的粗细程度。DB22/1751-2012,定义3.26 3.27 蛹期积温 accumulated temperature of pupal stage 蛹期解除滞育后至羽化所需高于10的平均昼夜温度总和。3.28 蛾命 life-span of moth 蚕蛾从羽化到死亡的时间。DB22/1751-2012,定义3.27 DB22/T 23512015 4 4 品种来源 吉林省蚕业科学研究院(原吉林省蚕业科学研究所),1987年以本单位实验种场秋繁“青六号”母种大型茧个体为亲本,历经6年12代系统选育,于1994年育成。原名“吉选二号”,后更名为“选大1号”。5 特征特性 5.1 形态特征 5.1.1 卵 卵褐色,卵壳乳白色,整齐一致。春制种:卵长3.04 mm,卵幅2.62 mm,卵厚2.01 mm。5.1.2 幼虫(蚕)5.1.2.1 蚁蚕 头壳红褐色,体黑色;起青后青黄色。5.1.2.2 五龄蚕 体背橄榄黄绿色,体侧深鹦鹉绿色,气门上线乳白色,臀板焦茶绿色。秋蚕:雌蚕体长78.9 mm,体幅24.0 mm,体重27.6 g;雄蚕体长76.4 mm,体幅22.9 mm,体重23.7 g。5.1.3 茧 灰褐色,长椭圆形。秋蚕茧:雌茧长53.7 mm,茧幅30.1 mm;雄茧长49.4 mm,茧幅27.3 mm。5.1.4 蛹 黑色兼有黑褐或黄褐色。秋蚕蛹:雌蛹体长48.2 mm,体幅22.9 mm,体重12.2 g;雄蛹体长41.8 mm,体幅20.1 mm,体重8.4 g。5.1.5 成虫(蛾)蛾体灰褐色或黄褐色。春制种:雌蛾翅展170 mm180 mm,雄蛾翅展160 mm170 mm。5.2 生物学特性 5.2.1 青黄蚕系统(偏青),二化性,四眠。5.2.2 卵期积温为 120。春制种:克卵数 100 粒105粒,实用孵化率 97.5%,普通孵化率 98.6%,不受精卵率 1%5%。秋蚕实用孵化率 99.4%。5.2.3 春制种克蚁蚕数 146 头。5.2.4 全龄期经过,春蚕期在日平均温 17.5 时为54 天 22 小时;秋蚕期在日平均温 22.2 时为50 天 4 小时。中晚熟。5.2.5 秋蚕:死笼率 2.0%,千粒茧重 11.5 kg,全茧量11.52 g,茧层量 1.21 g,茧层率 10.44%,茧丝长 1147 m,解舒率 42%,鲜茧出丝率 67.5%,茧丝纤度 6.32D。春蚕千粒茧重 9.0 kg,死笼率 1.5%。5.2.6 蛹期积温 230。春制种蛾命雌 10 天 8 小时、雄 9 天 21 小时。5.2.7 春制种单蛾造卵数 431粒,产卵量 3.18 g,产卵数 326 粒,产出卵率 75.6%。DB22/T 23512015 5 5.3 经济性能 本品种体质强健,抗逆性强;食性强,易放养;发育整齐,稳产性好。成虫活泼,交配性能好;配合力高,杂交优势强,适应范围广。5.4 调查方法 特征特性的调查,应符合附录A的要求。6 生产技术要求 6.1 制种 秋制种及晚秋茧化蛹期宜适当补温;与中熟品种杂交,宜适当提前暖茧 1 天2 天;产卵温度春231、秋251为宜。6.2 放养 无霜期短的蚕区年放 2季蚕,应进行春稚蚕室内保护育。五龄期食叶盛,大蚕期宜稀放。6.3 种茧保护 用于“二控一”种茧,应补温化蛹,适熟蛹低温控制,防止种茧保护后期遇6以上高温。DB22/T 23512015 6 A A 附 录 A(规范性附录)特征特性的调查说明 A.1 卵色 以1957年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色谱中命名的色泽为参照标准,产卵后72小时调查。A.2 蚕体长 取雌雄各10头的单头平均值,以毫米(mm)做单位,保留三位有效数字。A.3 体幅 取雌雄各10头的单头平均值,以毫米(mm)做单位,保留三位有效数字。A.4 茧长 10粒单性茧的单粒平均值,以毫米(mm)做单位,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分为雌茧长和雄茧长。A.5 茧幅 10粒单性茧的单粒平均值,以毫米(mm)做单位,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分为雌茧幅和雄茧幅。A.6 单蛾产卵数 取中批羽化的雌蛾,在温度为18 24、相对湿度70%85%条件下,春隔夜交配,经交配10小时12 小时拆对,产卵48 小时,随机抽取10 只雌蛾平均每只产卵粒数,取整数。A.7 单蛾造卵数 包括产出卵和遗腹成熟卵数。调查单蛾产卵量的同时调查单蛾遗腹成熟卵粒数,取二者之和的平均值,取整数。A.8 全茧量 在化蛹后7 天取雌雄茧各10 粒调查,以克(g)做单位,保留三位有效数字。A.9 茧层量 在化蛹后7 天取雌雄茧各10 粒调查,以克(g)做单位,取小数点后2位。DB22/T 23512015 7 A.10 茧丝纤度 以9000 m长茧丝的重量表示。供试茧茧丝总重量(g)400供试茧丝长总回数0.05 g,保留三位有效数字。A.11 积温 开始暖卵或暖茧后,逐日调查统计每昼夜高于10 时的日平均温度减去10 所得差值的和。A.12 蛾命 取未交尾雌、雄蚕蛾各10 只,在温度为20、相对湿度70%85%条件下调查。以天、小时表示,取整数。DB22/T 23512015 8 参 考 文 献 1 吉林省科技厅登记成果.柞蚕高产优质大茧新品种选育.成果编号94264.成果鉴定证书及鉴定材料._

注意事项

本文(柞蚕品种 选大1号DB22/T 2351-2015.pdf)为本站会员(13695642589)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