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蠋蝽人工繁育及应用技术规程DB22/T 2186-2014.pdf

  • 资源ID:179236       资源大小:374.84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9.9金币 【人民币9.9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金币 【人民币9.9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说明:
本站最低充值10金币,下载本资源后余额将会存入您的账户,您可在我的个人中心查看。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蠋蝽人工繁育及应用技术规程DB22/T 2186-2014.pdf

ICS 65.020.01 B 16 DB22 吉林省地方标准 DB 22/T 21862014 蠋蝽人工繁育及应用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rearing and application of Arma chinensis 2014-11-25发布 2014-12-25实施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22/T 21862014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吉林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宋丽文、李兴鹏、陈越渠、左彤彤。DB22/T 21862014 1 蠋蝽人工繁育及应用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蠋蝽人工繁育及应用技术等基本技术要求。本规程适用于全国范围的蠋蝽人工繁育及应用。2 术语和定义 下列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蠋蝽 Arma chinensis 属半翅目Hemiptera、蝽总科Pentatomoidea、蝽科Pentatomidae,是一种捕食性天敌昆虫,捕食叶甲、刺蛾、蚧壳虫、蚜虫等鞘翅目、鳞翅目、同翅目的40余种农林常见、多发害虫,其其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见附录A。2.2 天然饲料 Natural feed 蠋蝽在自然界的捕食对象,在野外收集或室内饲养后,供蠋蝽取食。2.3 人工饲料 Artificial Diets 蠋蝽取食后能完成生长发育的人工配置的饲料。2.4 种蝽Seed bugs 进行人工繁育蠋蝽所用的个体健壮,适应性和繁殖力强的从野外采集的蠋蝽。2.5 复壮 Rejuvenation 使人工繁育数代后的蠋蝽发生退化的各项指标恢复到正常水平的技术手段。3 人工繁育技术 3.1 基础设施 DB22/T 21862014 2 饲养室、包装室。3.2 基本仪器设备 培养箱、超净工作台、饲养架、养虫笼、紫外线杀菌灯、加湿器、冷暖空调、冰箱、冷藏柜。3.3 主要用具及消耗品 托盘、纸条、培养皿、多孔培养板、毛笔、镊子、脱脂棉、滤纸、蒸馏水、消毒药剂等。3.4 饲料 黄粉虫蛹、柞蚕蛹或人工饲料。3.5 饲养环境条件 温度控制在2328;相对湿度45%65%;光周期16 L:8 D;饲养密度控制在头0.1头/cm3左右。3.6 种蝽的采集及选择 每年春秋2季,待蠋蝽大部分个体处于滞育状态,在蠋蝽分布区枯枝落叶层较厚区域采集。将采集后的种蝽带回饲养室待其解除滞育后挑选体型较大,行动敏捷的个体,按0.1头/cm3密度放入养虫笼饲养。3.7 室内饲养技术 3.7.1 消毒措施 室内用84消毒液按照说明书使用,每7 d消毒1次。所有饲养器具在每次使用前必须严格消毒,饲养笼每饲养1代蠋蝽后清洗并消毒1次。3.7.2 卵的采集培养 3.7.2.1 雌蝽产卵前将浸润了产卵液的产卵纸放入养虫笼,每天收集一次卵,将产卵纸上的卵块剪下放入底部垫有一层滤纸的培养皿中培养,并放入湿脱脂棉球以保证湿度,脱脂棉球每 3 d 更换;3.7.2.2 将当天产的卵块在培养皿中放置 2 d后连同培养皿一起放入 4冰箱保存(最长可保存 30 d),待到卵块数量达到要求时取出。3.7.3 若虫至成虫的饲养管理 3.7.3.1 待蠋蝽卵孵化后至 2 龄开始供给其食物。每百头 2 龄蠋蝽每天供给 100 ul 人工饲料或天然饲料(1 头柞蚕蛹或 3 头黄粉虫蛹);3.7.3.2 每 3 d 更换一次饲料,每 2 d 更换一次用营养液浸过的小棉球供蠋蝽吸食;3.7.3.3 蠋蝽每增加 1 龄,饲料饲喂数量加倍,4 龄以后食物供给量同成虫相同;3.7.3.4 从 3 龄开始将蠋蝽移入底部垫一层锯末和纸条的饲养笼饲养;3.7.3.5 饲喂移入养虫笼的蠋蝽时将食物和营养液放到饲养笼顶部供其自由取食;3.7.3.6 养虫笼内蠋蝽开始大量死亡后将虫口密度较低的养虫笼内蠋蝽合并,空出的养虫笼进行清洗消毒备用。3.8 蠋蝽包装技术 DB22/T 21862014 3 将卵放入12孔细胞培养板(或自制保存盒),底部垫一层滤纸放入用蒸馏水侵湿的脱脂棉球,棉球每2 d换一次至准备运输,每孔放入0.1 g 左右卵(大约100粒),待到2龄后装箱运输,运输过程中保持通风透气。3.9 蠋蝽储藏技术 以卵储藏,将收集的虫卵按照3.7.2 中所述方法冷藏。3.10 种蝽复壮 每年复壮一次或繁殖3代4代后进行复壮。3.10.1 室内复壮 将从不同养虫笼收集的虫卵充分混匀,减少近亲繁殖。3.10.2 种蝽补充 每年春天或秋天将野外采集的蠋蝽补充到室内饲养蠋蝽种群中。4 应用技术 4.1 主要防治对象 可用于防治危害林木、农作物,果蔬等各类食叶害虫的卵、幼虫、蛹和成虫。4.2 林间释放技术 4.2.1 放蝽 4.2.1.1 放蝽适期 以2龄3龄释放。4.2.1.2 放蝽时间 选择气温15以上,最佳温度为2028、晴朗无风的天气,上午9:0011:00或下午15:0018:00。具体放蝽时间应根据各地气候和防治对象发育进度确定。4.2.1.3 放蝽量 放蝽量按蝽与害虫虫口数之比120140。4.2.1.4 释放地点 选择害虫危害集中连片林分,不宜药剂防治或其他措施防治困难的害虫发生区。4.2.1.5 释放方法 采用点释放法,用镊子将培养板中带有蠋蝽的滤纸夹出,用一个大头针将滤纸钉在人手可及、能够遮阳避雨树干或者树枝上。4.2.1.6 放蝽注意事项 放蝽时应注意:a)放蝽后遇上大风、阴雨天应补放;b)放蝽期与化学防治期不能重叠;DB22/T 21862014 4 c)蚕厂附近不能放蝽。4.3 放蝽效果检查 4.3.1 检查内容 防治效果用防治前后害虫虫口密度及有虫株率的降低来表示。4.3.2 检查时间 防治效果的调查分阶段进行,初次效果调查在放蝽后20 d30 d进行。以后每隔1个月调查一次,1年内进行2次3次防治效果调查,以一年内防治结果来评价总的防治效果。4.3.3 检查方法 4.3.3.1 选择有代表性的放蝽林分,设立标准地。一般片林每 10 ha左右设一块标准地,每个标准地内的树木不少于 200 株。4.3.3.2 标准地内随机抽取标准树20株。对四旁绿化及防护林带每隔100株300株选1株进行调查。调查虫口密度的变化,计算虫口减退率。4.3.3.3 在标准地内,随机抽取样树 5 株调查叶片或枝梢的被害情况,计算防治效率。4.3.3.4 在未放蝽的害虫发生区选择与放蝽区状况接近的林分设立对照区,在对照区随机抽取有害虫危害的样树 5-10 株调查虫口密度及被害率。4.3.3.5 计算公式:100=CDTD CDCE.(1)式中:CE防治效率(用%表示);CD对照区被害率;TD放蝽区被害率。rNNPD+=100 1.(2)式中:PD虫口减退率(用%表示);N 放蝽后的虫口密度;N放蝽前虫口密度;r虫口自然增长率。4.4 蠋蝽在林间定殖情况调查 在林间释放蠋蝽后,经过一个或几个繁殖世代后或经过一个越冬期后,调查蠋蝽的存在情况。调查内容主要有:数量、林间的扩散范围、越冬情况、翌年是否有存活等。_

注意事项

本文(蠋蝽人工繁育及应用技术规程DB22/T 2186-2014.pdf)为本站会员(13695642589)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