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池塘槽式循环水养殖系统设施设备选型及安装规范DB34/T 3159-2018.pdf

  • 资源ID:179171       资源大小:416.75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9.9金币 【人民币9.9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金币 【人民币9.9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说明:
本站最低充值10金币,下载本资源后余额将会存入您的账户,您可在我的个人中心查看。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池塘槽式循环水养殖系统设施设备选型及安装规范DB34/T 3159-2018.pdf

ICS 65.150 B 94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 34/T 31592018 池塘槽式循环水养殖系统设施设备选型 及安装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facilities or equipment selection and installation for Intro-In-Pond Raceway Aquaculture System 文稿版次选择 2018-08-08发布 2018-09-08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4/T 31592018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安徽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提出。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合肥万康渔业科技有限公司、宁国市金东坊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宁国市金鼎家庭农场、宁国市泓科农业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安徽正源农业科技科发有限公司、安徽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魏泽能、徐薇、丁图强、宋传宝、许洪才、崔凯、梅志安、徐大宝、王之举、赵祖芳、张春雨、吴林、叶晓明、蔡修斌、吴长海、汪小三、吴洪华、杨中喜、江凤荣、李波、曹学志、陈晔、陈萍。DB34/T 31592018 1 池塘槽式循环水养殖系统设施设备选型及安装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池塘槽式循环水养殖设施、养殖设备、净化功能区组配、物联网管理系统的选型和安装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池塘槽式循环水养殖系统设施设备选型及安装。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50003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NY 5051 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3 养殖设施 3.1 养殖槽面积 养殖槽面积为池塘总面积 1.52.5。3.2 养殖槽规格 净长=23 m 养殖段+4 m 集污段,净宽=5 m,净高=2.2 m2.3 m。3.3 养殖槽结构 3.3.1 砖混结构 3.3.1.1 基础要求 基础面积为养殖水槽面积的 120。3.3.1.2 基础施工 如下:a)清除淤泥,铺垫石灰、黏土和细砂组成三合土,分层夯实,厚度 30 cm,上面浇筑 10 cm 混凝土。b)软基塘底需加填 30 cm 块石,上层 30 cm 三合土,分层夯实;用 HPB235型号,直径 8 mm 钢筋,横直相隔20 cm 铺设,相交处细铁丝扎牢,再浇筑 10 cm厚度的混凝土。3.3.1.3 墙体要求 墙体设计应符合 GB 50003 的规定。DB34/T 31592018 2 3.3.1.4 墙体砌筑 如下:a)边墙:砖混结构,厚度 37 cm50 cm。砌筑时,外缘隔 2 m 砌高度1.5 m 砖跺。内面用砂浆抹平。b)中间墙:砖混结构,厚度 24 cm37 cm,砂浆双面抹平。3.3.2 玻璃钢结构 3.3.2.1 材料 食品级环氧树脂玻璃钢,密度1.73,拉伸强度500 MPa,比强度280。3.3.2.2 成型 如下:a)玻璃钢板材厚度在 3 mm5 mm;b)用模板手工或机器将玻璃钢板材成型 2 m5 m0.2 m 的 U 型底板和长2 m,高 2 m的侧板;底板和侧板外层每隔 2 m,增加 3 cm3 cm 的钢质方管加强筋,玻璃胶粘结成型。3.3.2.3 安装 如下:a)把成型后带有加强筋的 U 型底板与底板、底板和侧板用 304 不锈钢紧固件连接成规整的养殖槽;b)整平夯实塘底,把养殖槽体平整摆放,304 不锈钢紧固件连接固定;c)安装好的养殖槽整体变形度小于 5。3.4 辅助设施设备 3.4.1 挡水墙 建设在池塘中间土坝,一段与养殖槽垂直连接,另一端距岸边留 15 m20 m 缺口。3.4.2 拦鱼栅栏 由直径 1.5 mm 的 304 或 202 不锈钢丝网做成的 5.1 m2.3 m2.5 m 的栅栏,栅栏网目 2 a2.0 cm,也可根据放养鱼种大小决定栅栏网目。3.4.3 人行跳板 规格 5.4 m0.5 m0.6 m,由槽钢和带槽纹的钢板焊接而成,或在槽钢框架上铺设玻璃钢格栅。4 养殖设备 4.1 气提式增氧推水设备 4.1.1 组件 4.1.1.1 风机 DB34/T 31592018 3 高压双段低噪音鼓风机,标准功率:2.2 kw/2.55 kw(50 hz/60 hz),无维护连续使用寿命 15000 h,最大气量 260 m3/h。或罗茨风机,标准功率:5.5 kw/7.5 kw(50 hz/60 hz),气流量 2.89 m3/min6.04 m3/min。4.1.1.2 总成框架 用工业型玻璃钢角钢或普通角钢焊接成长 4.8 m4.9 m,宽 1.0 m1.2 m,高 1.2 m 的框架。4.1.1.3 增氧格栅 由直径 15 cm PE 管和 90直角弯管连接成长 1.2 m,宽 0.8 m 管架,在管架长管上平行打孔,孔间距 5 cm,然后安装孔径 20 nm60 nm 抗菌纳米增氧管。4.1.1.4 导流板 为长 4.9 m5.0 m1.5 m1.6 m 的 304 不锈钢或环氧树脂薄板。4.1.1.5 导气管 直径 15 cm 的 PVC 管或 PE 管。4.1.2 安装 4.1.2.1 总成 如下:a)将增氧格栅用紧固件固定安装在总成框架底部,一个框架安装 4 套格栅。b)将导流板按 3050倾斜度或圆弧型安装在总成框架的增氧格栅正上方。c)用导气管连接风机和增氧格栅。d)用紧固件将风机安装在总成框架上方,接通电源。4.1.2.2 固定式安装 将集成好的气体式增氧推水设备安装在固定于养殖槽前端的螺旋提升机上。4.1.2.3 漂浮式安装 将集成好的气体式增氧推水设备安装于 1.5 m0.5 m0.5 m 的塑料浮床上。4.2 底增氧系统 4.2.1 组件 4.2.1.1 风机 一台高压双段低噪音鼓风机,标准功率 3.0 kw/3.45 kw(50 hz/60 hz),最大气量 280 m3/h,无维护连续使用寿命 15000 h。4.2.1.2 管道 主管道为直径 15 cm 热镀锌管,支管道为直径 1.5 cm PPR 管。4.2.1.3 曝气管 DB34/T 31592018 4 抗菌纳米微孔增氧管,曝气孔径 20 nm60 nm,通气阻力 7 KPa20 KPa。4.2.2 管路组装 如下:a)用塑料紧固件将曝气管连接到 PPR支管上,每隔 1.0 m 连接一条 PPR支管;b)用紧固件将所有的 PPR支管固定于热镀锌管的主管路上;c)用紧固件和弯管将主管路与风机出风口连接,接通风机电源。4.2.3 放置 将曝气管固定在直径 1.0 cm 的钢筋上,每条曝气管长度 15 m,每个养殖槽放置两排。4.3 废弃物收集系统 4.3.1 参数 系统功率 4.5 kw(50 hz/60 hz),最大吸污量 30 m3/h。4.3.2 组件 1.5 千瓦减速机、3 千瓦水泵、304 不锈钢迁移绳、304 不锈钢水下吸尘器、智能配电箱、导污管路、移动导轨。4.3.3 安装 如下:a)在集污区两侧或一侧架设 15 cm 厚度槽钢,形成移动导轨;b)用角钢焊接承载减速机和水泵的框架,将框架用滑轮固定于移动导轨上;c)用紧固件将减速机、水泵安装于框架上;迁移绳安装于减速机绞盘上,用塑料软管将水泵和水下吸尘器连接起来;d)安装导污管路、配电箱,接通水泵、减速机电源。4.4 安全与保障系统 4.4.1 发电机 功率是水槽养殖系统所有设备运行功率的 2.53 倍,能够自行启动。4.4.2 断电报警 4.4.2.1 组件 由压力传感器、12 V 电瓶、控制开关、警报喇叭和继电器组件构成。4.4.2.2 安装 如下:a)在主管道上安装 0 MPa6 MPa 压力传感器,设置气压最大、最小值;b)把压力传感器输出端连接到控制柜的 12 V 电瓶上,连接控制开关、警报喇叭和继电器;c)安装 12 V 电瓶充电器。4.4.3 过载报警 DB34/T 31592018 5 在风机开关末端安装电流检测传感器,与电流检测主板连接。5 净化功能区组配 5.1 面积 养殖槽以外的全部面积,占循环水养殖池塘面积的 97.598.5。5.2 生物生态组合净化 5.2.1 水生植物种植 种类有沉水植物、浮叶植物、挺水植物或其他能够在水面生长的陆生植物,可栽种在净化区的岸边、浅水区或生态浮床上。植物生长面积不超过净化区面积的 30。5.2.2 滤食性动物放养 品种有白鲢、鳙鱼、螺蛳、河蚌等,每 667 m2 面积放养白鲢 120 尾,鳙鱼 70 尾,规格100 g,投放螺蚌不少于 5 kg。5.3 推水设备 在净化区内,沿水循环流动方向设置单体气体式增氧推水设备,设置数量3 台,能够有效推动水体流动。5.4 水质 水质应符合 NY 5051 的要求。6 物联网管理系统 6.1 环境监控 6.1.1 组件 电脑主机、显示器、200 万以上像素的高清摄像头、2 TB 硬盘录像机、电源、立柱。6.1.2 安装 如下:a)把高清摄像头安装在立柱上,连接电源、硬盘录像机、电脑主机和显示器;b)电脑主机接通互联网。6.2 水质监测 6.2.1 组件 DO、pH、NH4+-N、NO2N 等传感器,物联网 IOT-S100 控制柜。6.2.2 安装 如下:DB34/T 31592018 6 a)在配电室或室外固定物联网 IOT-S100 控制柜,将传感器一端连接到控制柜对应插口;b)传感器放入距气体式增氧推水设备 3 m5 m 的养殖槽内,深度 0.8 m1.5 m。6.3 APP 使用安卓或苹果手机扫描软件说明书的二维码,按提示下载并安装系统 APP,输入账号和密码即可系统登录,查看监测数据和控制设备。_

注意事项

本文(池塘槽式循环水养殖系统设施设备选型及安装规范DB34/T 3159-2018.pdf)为本站会员(13695642589)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