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输电线路防舞动技术规范DB41/T 1821-2019.pdf
ICS 29.240 F 29 DB41 DB41/T 1821 2019 文稿版次选择 2019-06-17 2019-09-17 DB41/T 1821 2019 I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 范性 引用 文件.1 3 术 语和 定义.1 4 防 舞动 技术 的基 本原 则.2 5 新 建(改建)线 路的 防 舞设计 准备.3 6 新 建(改建)线 路防 舞 设计方 法.3 7 运 行线 路防 舞改 造.6 8 舞 动区 域分 布图 绘制 及 使用.7 9 舞 动区 线路 防舞 运维 要 求.7 附录A(规 范性 附录)螺栓的 最佳 防松 条件 及施 工方法.10 附录B(规 范性 附录)相间间 隔棒 安装 及验 收.11 附录C(规 范性 附录)舞动区 域分 布图.14 附录D(资 料性 附录)基于单 目视 觉分 析的 输电 线路舞 动监 测方 法.15 附录E(资 料性 附录)舞动资 料数 据表 格.17 DB41/T 1821 2019 II 本标准 按照GB/T 1.1 2009 给出 的规 则起 草。本标准 由国 网河 南省 电力 公司 提 出并 归口。本标准 起草 单位:国网 河 南省电 力公 司电 力科 学研 究院、国 网河 南省 电力 公 司、国网 河南 省电 力公司经济 技术 研究 院、河南 送变电 建设 有限 公司、郑 州祥和 集团 电气 设备 有限 公司。本标准 主要 起草 人:李清、张博、褚 双伟、王 超、伍川、郑伟、吕 中宾、张 健壮、卢明、陈 上吉、杨晓辉、谢凯、张 宇鹏、张璐、庞 锴、郭涵、潘 辉、魏 建林、李 哲、马伦、叶中飞、齐道坤、胡鑫、郭新菊、席小 娟、宋 高丽、任鹏亮、李 梦丽、陶亚 光、艾文 君、白 银浩、刘泽 辉、张 建斌、李忠 民、郭 慧豪、杨 威、张逸 凡、刘博、李海 峰、陈钊。DB41/T 1821 2019 1 1 本标准 规定 了河 南省 架空 输电线 路防 舞动 技术 的术 语和定 义、基本 原则、新 建(改 建)线路 防舞 设计方法、运 行线 路防 舞改 造、舞 动区 域分 布图 绘制 及使用、舞 动区 线路 防舞 运维要 求。本标准 适用 于110 kV 500 kV交流 架空 输电 线路 的防 舞设计 与运 维,其它 电压 等级的 交直 流架 空输电线路 也可 参照 执行。2 下列文 件对 于本 文件 的应 用是必 不可 少的。凡 是注 日 期的引 用文 件,仅注 日期 的 版本适 用于 本文 件。凡是不 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其最 新版 本(包括 所有 的修改 单)适用 于本 文件。GB/T 3098.2 紧固 件机 械 性能 螺母 GB/T 50545 110kV 750kV 架空 输电 线路 设计 规范 DL/T 741 架空 输电 线路 运行规 程 DL/T 1000.3 标称 电压 高 于1000V 架 空线 路用 绝缘 子 使用导 则 3 下列术 语和 定义 适用 于本 文件。3.1 输 电 导 线发 生 非圆 截 面覆冰 后,在风 激 励下 产 生的一 种 低 频率、大振 幅 自激振 荡。舞动 时 的 风速一般在4 m/s 25 m/s,频 率一般 为0.1 Hz 3 Hz。3.2 指在冰、风 共同 作用 下输 电线路 发生 过舞 动或 具备 发生舞 动气 象地 理条 件的 地区。3.3 通 过收 集近10年 舞动 历史 记录,计 算近10 年 满足 典 型舞动 气象 条件 的气 象日 数,结合 地形 修正、运行经验 修正,最 终基 于不 同地区10年 舞动 修订 日数 将舞动 区等 级划 分为3级、2级、1 级、0 级共 四个 等级,分别对 应舞 动高 概率 区、舞动中 概率 区、舞动 低概 率区、舞动 微概 率区。舞 动区等 级是 基于 气象 和 地 理条件的 区域 舞动 发生 概率 的一种 表征。3.4 综合气 象地 理数 据、历史 舞动记 录、运行 经验 绘制 的用于 表征 不同 区域 舞动 等级的 地图。3.5 DB41/T 1821 2019 2 由于地 形、气象 原因 而易 于发生 舞动 的局 部特 殊地 区,例 如:山顶、垭 口、跨 越或靠 近江 河湖 泊水系的等 易于 覆冰 且风 速较 大的地 区。3.6 指对线 路舞 动有 抑制 作用 的装置,如 线夹 回转 式间 隔棒、相间 间隔 棒、双摆 防舞器、失 谐摆 等。3.7 指多种 防舞 装置 组合 安装 形成的 防舞 装置 系统,包 括相间 间隔 棒与 相地 间隔 棒、相 间间 隔棒 与线 夹回转式 间隔 棒、线夹 回转 式间隔 棒及 双摆 防舞 器等 多种型 式组 合。3.8 安装在 两相 导线 间,用于 限制两 相导 线间 隔距 离的 绝缘间 隔棒。一 般由 复合 材料芯 棒和 绝缘 伞套 构成,包含 刚 性相 间间 隔棒、柔性 相间 间隔 棒、分段 式间隔 棒三 类。3.9 相间间 隔棒 的 配 套金 具指 配合相 间间 隔棒 连接 于线 路的压 接金 具、连 接过 渡 金具、保 护金 具等,如挂环、连板、U 型环、均 压 环、导 线间 隔棒 等。3.10 通过增 加子 间隔 棒夹 头橡 胶垫凸 台数 量、优化 框板 与线夹 比例、改 进扣 合式 框板和 无刚 性碰 撞连 接等结构,并 适当 提升 相关 结构的 材料 强度 的一 种新 型 间隔 棒。3.11 一种基 于常 规子 间隔 棒结 构改进 的防 舞装 置。该装 置 改变分 裂导 线个 别子 导线 与间隔 棒之 间连 接方式,允 许子 导线 轴向 一定 角度范 围自 由扭 转,用于 减轻导 线覆 冰不 均匀 度和 改善导 线动 力特 性。3.12 一种基 于常 规子 间隔 棒的 防舞装 置。该装 置在 常规 间隔棒 基础 上安 装了 双摆 锤结构,用 于提 升分 裂导线动 力稳 定性,降 低舞 动发生 的可 能性。3.13 一种用 耐腐 蚀的 非金 属材 料预绞 成型 的防 舞装 置。该装置 具有 刚性 和热 塑性,能够 改变 舞动 气流 的方向,使导 线变 成非 圆截 面,破 坏其 舞动 条件,从 而达到 降低 幅值、舒 缓舞 动强度 的 作 用。3.14 一种安 装在 导线 或间 隔棒 上用于 分离 导线 扭转 固有 频率和 横向 振动 固有 频率、防止耦 合的 防舞 动的摆锤装 置。4 4.1 DB41/T 1821 2019 3 应根据 舞动 区域 分布 图,结合线 路重 要性,综 合考 虑线路 路径、导 线、金 具、绝缘 子串、杆塔、基础、防 舞装 置安 装等 因素,选择 安全 可靠、经 济适 用的防 舞技 术方 案,减少 舞动造 成线 路跳 闸和 机 械 损坏,提 高输 电线 路抵 御舞 动灾害 的能 力。4.2 应根据 舞动 预警 预测 信息,结合 线路 重要 性、舞动 区域分 布图、线 路特 点等,加强 入冬 前巡 视、冬季恶劣 天气 巡视,及 时开 展覆冰 和舞 动后 巡视,冬 季过后 巡视 检修。4.3 应重视 并加 强舞 动基 础资 料收集。设 计单 位应 及时 开展线 路设 计前 的调 研和 勘测。运维 单位 基于 冬季舞动 预警 信息,结 合舞 动微气 象、微地 形地 区,分区域、分 区段、有 重点 的开展 舞动 和覆 冰的 观测、监测,及时 收集 气象、地 形、线 路本 体状 态等 数据。4.4 舞动区 域分 布图 是区 域舞 动发生 概率 的表 征,是开 展防舞 设计 的基 本依 据。设计单 位应 以最 新版 舞动区域 分布 图为 依据 开展 设计。运维 管理 单位 应及 时更新 舞动 区域 分布 图,及时跟 踪不 同线 路或 区 段 的舞动等 级的 变化,特别 是 重要交 叉跨 越线 路、走 向 与冬春 季节 主导 风向 夹角 大于45 的 线路,及时 完 成线路防 舞技 术改 造。5 5.1 5.1.1 应对线 路经 过 地 区开 展勘 测并及 时调 研收 集舞 动相 关资料,重 点包 括:a)舞动区 域分 布图;b)区域的 覆冰、风 速、风向 资料,特别 是微 地形 微气 象地区 的相 关资 料;c)附近其 它线 路的 运行 经验 资料。5.1.2 应从三 个方 面对 勘测 和调 研结果 进行 梳理:a)覆冰:重点 梳理 覆冰 形态、覆冰 形状、等 值覆 冰厚 度、最 大覆 冰厚 度、历史 覆冰频 次及 与其 它临近区 域的 对比 情况;b)风激励:重 点梳 理线 路与 冬季主 导风 向的 夹角、冬 季主导 风下 的 10 min 或 1 min 平均 风速 的分布特 征;c)线路结 构参 数:近发 生舞 动线路 和新 建线 路的 导线 分裂数、布 置方 式、重要 性等。5.2 应 根 据 覆冰、风激 励、线路 的 结 构参 数 性等 三 方面特 征,结合 附 近线 路 运行情 况,利用 理 论和 仿真 分 析等 手 段,在 以舞 动区 等 级为 特 征的 概 率描 述方 法 基础 上,进 一 步分 析线 路 发生 大 幅值 舞 动的 概率,明 确线 路可 能的 舞动 强度信 息,如舞 动幅 值、舞动张 力等。6 6.1 DB41/T 1821 2019 4 应 在 舞 动区 域 勘察 和 调查的 基 础 上,综 合地 质、环境、生 态、造 价等 条 件,选 择 合 理的 线 路走 向和路径:a)新建线 路宜 避开 舞动 多发 区,宜避 开或 少穿 越雨 淞 或冻雨 高发 区,宜 避免 横 穿风口、垭口 等微地形、微气 象地 带;b)通过平 原开 阔地 带时,宜 减小线 路走 向与 冬季 主导 风向夹 角,一般 宜小 于 45;c)通过山 区时,宜 沿覆 冰背 风坡或 山体 阳坡 面走 线;d)临近水 库、江河 湖面 等水 域时,宜选 择主 导风 向上 风侧走 线;e)跨越主 干铁 路、高 速公 路 等重要 跨越 物时,应采 用 独立耐 张段 跨越 的方 式,跨越物 两侧 的杆 塔宜采用 直线 塔。6.2 导线及 地线 的布 置要 求应 首先符合GB/T 50545 的相 关规定,必 要时 可根 据线 路舞动 强度 分析 结果,适当放 大空 气间 隙,以保 证舞动 后不 发生 相间 闪络 及相对 地短 路跳 闸。舞动 区线路 不宜 采用 紧凑 型 布 置方式。对于线 路各 类间 隙距 离的 校验,如对 地距 离、交叉 跨越距 离,应充 分考 虑按 防舞装 置的 情况。当 线路预留 防舞 装置 时,应按 防舞装 置完 全安 装条 件下 进行校 验。6.3 6.3.1 应充分 考虑 防舞 装置 安装 后对导 线载 荷和 安全 系数 的影响。当 线路 预留 防舞 装置时,应 按防 舞装 置完全安 装条 件进 行校 验。应 充 分 考虑 防 舞装 置 安装后 对 导 线局 部 受力 的 影响,必 要 时可 在 防舞 装 置与导 线 连 接处 安 装护 线条,在 防舞 装置 与导 线可 能接触 区域 安装 保护 套。3级舞 动区 的悬 垂线 夹、防 振锤处 的导 线可 加装 预 绞 丝护线 条,避免 导线 磨损。6.3.2 导线间 隔棒、跳线 线夹 和 跳线间 隔棒 应选 用抗 舞加 强型。采 用硬 跳线 时,软 跳线与 应跳 线连 接处 强度应适 当增 加。禁止 选用 预 绞丝固 定的 子间 隔棒 或防 振锤,以避 免预 绞丝 舞动 受 损后子 间隔 棒磨 损导 线。联接金 具的 设计 安全 系数 应适当 提高,一 般线 路安 全系数 不宜 小于2.75,大 跨越线 路不 宜小 于3.3。耐张或 悬垂挂 点应 考虑各 个方向 自由度 的释 放,对 应的联 塔金具 宜选 用EB或GD 挂板。V型复 合绝 缘子悬垂串宜 采用 环环 连接 型式。除500 kV 线路 耐张 串外,线 路宜全 部采用 复合 绝缘子。禁止 在110 kV及 以上电 压等级 线路上 使用 长棒型瓷 质绝 缘子。绝缘 子 串宜采 用双 联及 以上 串型,耐 张绝 缘子 的串 分布 宜 水平布 置,直 线塔 绝缘 子 串采用双I型或V型。瓷 或玻 璃绝缘 子耐 张串 的联 间距 宜适当 增加,110 kV 220 kV 线 路宜 不小 于450 mm,330 kV 500 kV 线路 宜不 小于500 mm。6.3.3 适当提 高铁 塔设 计安 全裕 度,增加 铁塔 强度,对 重 要的动 荷载 受力 点进 行适 当补强。耐张 塔横 担与塔身连 接处,宜采 取构 造 措施,提 高节 点平 面外 刚 度。耐张 塔导 线横 担上 平 面和地 线支 架下 平面 的腹 杆应布置 成稳 定的 支撑 体系。杆塔螺 栓直 径不 宜小 于16 mm,螺 栓级 别不 宜低 于6.8 级。耐 张塔 导线 挂点、横 担与塔 身连 接处 等重要节点 的螺栓 数量 宜比计 算值增 加12 个,其受力 材螺栓 不少于2个。对于 重 要交叉 跨越段 耐张 塔,在DB41/T 1821 2019 5 校验横 担部 位螺 栓孔 壁挤 压强度 时,杆塔 内力 可考 虑1.15 1.25 的 增大 系数。受剪 螺栓 的螺 纹不 应 进 入剪切面。当 无法 避免 螺纹 进入剪 切面 时,应按 净面 积进行 剪切 强度 验算。杆塔横 担部位 受拉 构件设 计长细 比限值 不宜 大于320。杆塔 的导线 横担 部位节 点采用 焊接连 接时,宜考虑 疲劳 影响。杆 塔横 担设计 时,宜增 加舞 动校 验工况 组合:风 速15 m/s,冰厚5 mm,气温-5,风向90,组 合系 数0.9。舞 动纵张 力取 值应 符合 表1 规 定的导 线最 大使 用张 力的 百分数。1%舞动区 耐张型杆塔 悬垂型杆塔 档距400 m 档距400 m 档距400 m 档距400 m 孤立档 80 100-非孤立档 40 50 12 15 加装防 舞装 置后,应 考虑 导线自 重增 加对 杆塔 垂直 荷载的 影响。跨越高 速铁 路、高速 公路、重要 输电 通道 等重 要跨 越物时,杆 塔结 构的 重要 性系数 应不 小于1.1。在3 级舞 动区,500 kV及 以 上线路 重要跨 越段 耐张塔 宜选用 钢管塔。钢 管塔的 节点宜 采用法 兰连 接或U型、十 字、槽型 等插 板 连接;特殊 节点 可采 用球 节点。杆塔地 基设 计时,应 增加 舞动校 验工 况下 耐张 塔地 基及基 础强 度和 稳定 性的 校验。对于 重要 交叉 跨越和重 要区 段线 路,宜 适 当提高 耐张 杆塔 基础 的设 计裕度,增加 基础 柱箍 筋 的直径 和数 量。杆 塔宜 采 用地脚螺 栓式 基础。6.4 对于重 要交 叉跨 越耐 张段 线路,无论 塔形、舞 区等 级、风 区等 级、线路 走向 与冬季 主导 风向 夹角 等要素,均应 采用 全塔 防松 加固措 施。对于同 塔双(多)回输电 线路,当线路 位于1 级以上 舞动区 且线路 走向 与冬季 主导风 向夹角 大于 等于45 时,所 有杆 塔应采 取全塔 防松加 固措 施;当 线路位 于1级 以上舞 动区 且 线路走 向与冬 季主 导风向夹角小 于45 时,耐张 塔、紧 邻耐 张塔 的直 线塔 应 采取全 塔防 松加 固措 施,其他直 线塔 可采 取下 横担 以上部位 防松 加固 措施;当 线路位 于0 级舞 动区 时,耐 张塔可 采取 下横 担及 以上 部位防 松加 固措 施。对于单 回输 电线 路,当线 路位于3级和2级 舞动 区且 线路走 向与 冬季 主导 风向 夹角大 于等 于45 时,所 有 杆塔 应 采取 全塔 防 松加 固 措施;当线 路位 于3级和2 级 舞动 区且 线 路走 向与主 导 风向 夹 角小 于45 时,耐张 塔、紧邻 耐张 塔 的直线 塔应 采取 全塔 防松 加固措 施,其 他直 线塔 可 采取下 横担 以上 部位 防松 加固措施;当线 路位 于1级 舞 动区且 线路走 向与 冬季主 导风向 夹角大 于等 于45 时,耐 张塔、紧邻 耐张塔的直线 塔应采 取全 塔防松 加固措 施,其 他直 线塔可 采取下 横担以 上部 位防松 加固措 施;当 线路 位于0 级舞动区 时,耐张 塔可 在导 线挂点 连接 处、横担 及其 与塔身 连接 部位 采取 防松 加固措 施。舞动区 杆塔 螺栓 防松 宜采 用双螺 母防 松型 式。对新 建杆塔,双 螺母 放松 选用 的两个 螺母 厚度 均应 采用GB/T 3098.2 要 求的 标准 螺栓厚 度。对已 建的 防舞 改造杆 塔,内螺 母厚 度应 采用GB/T 3098.2 要求 的 标准螺栓 厚度,抗拉螺 栓的 外螺母 厚度应 采用GB/T 3098.2 要 求的标 准螺 栓厚度,抗剪 螺栓的 外螺 母厚度可取采 用GB/T 3098.2 要 求 标准螺 栓厚度 值的 一半。螺母宜 采用镀 后攻 丝技术,减小 螺栓与 螺母 间的配合间隙。设计时 应明 确螺 栓的 紧固 扭矩及 复紧 要求,施 工时 应逐个 紧固 铁塔 螺栓,工 程建成 一年 后复 紧铁 塔螺栓。螺栓 紧固 扭矩 应满 足附录A要 求。6.5 6.5.1 DB41/T 1821 2019 6 同塔双 回(多回)500 kV 输 电线路 宜采 用相 间间 隔棒、线夹 回转 式间 隔棒 等防 舞装置 或将 其组 合应用;单回500 kV 输电 线路 宜采用 线夹 回转 式间 隔棒、双摆 防舞 器等;紧 凑型500 kV 输电 线路宜 采用 相间间隔棒,其 次是 线夹 回转 式间隔 棒或 将其 组合 应用。对于220 kV 线路,应 安 装 相间间 隔棒。当线 路单 回 水平排 列时,宜采 用刚 性 相间间 隔棒;当线 路同塔多回 垂直 排列 时,可采 用柔性 相间 间隔 棒或 刚性 相间间 隔棒。对于110 kV 线路,宜采 用 相 间间隔 棒,对于 小截 面单 导线也 可加 装防 舞鞭,对 于 人口 稀少 地段 的水平排列 线路 也可 采用 失谐 摆。输电线 路相 间间 隔棒 安装 方法见 附录B。6.5.2 相间间 隔棒 应设 计合 适的 长度和 足够 的 强 度,具备 一定的 抗冰 闪能 力,能满 足舞动 时动 荷载 要求。对应在 运线 路相 间间 隔棒 安装时,相 间间 隔棒 长度 应根据 实际 安装 位置 实测 相间距 离定 制。配套 金 具 应选用防 电晕 和长 度可 调功 能。不同 相间 间隔 棒不 宜 安装在 线路 同一 断面,宜 错开安 装。相 间间 隔棒 安 装位置 10 m内 的子 间隔棒 应移至 相间间 隔棒 同一位 置安装。相间 间隔 棒的位 置及安 装要求,见 附录B,当安装 位置 位于 高铁 或高 速正上 方时,应 避开 安装。双摆防 舞器 应设 计合 适的 摆长和 重量、具备 足够 的 耐磨强 度、良 好的 防电 晕 性能、与 导线 连接 处应有防磨 损导 线措 施。双摆 防舞器 的安 装数 量基 于双 摆总质 量 不 超过 档内 导线 总质量7%的 原则 确定。双 摆防舞器 安装布 置采 用宏观 集中、微观分 散的 方式确 定:宏 观上将 双摆 防舞器 近似均 匀分布 在表2 要求 的三个点 或四 个点 位置,微 观上在 每个 位置 的双 摆防 舞器按 照中 心对 称、间距6 m的原 则布 置。2 档距 双摆总质量上限 宏观上的安装位置 L 700 m 档内导线总质量的7%三个点布置:2/9L,1/2L,7/9L L 700 m 档内导线总质量的7%四个点布置:2/9L,7/16L,9/16L,7/9L 线夹回 转式 间隔 棒将 间隔 棒的半 数夹 头采 用回 转式,安装时 应使 得回 转式 夹头 朝向冬 春季 节主 导风向迎风 测。失 谐 摆 的 摆长 不 应超 过600 mm,安 装数 量 基 于摆 锤 总质 量 不 超 过档 内 导线 总 质量7%的 原 则确 定,安装位 置可 参考 双摆 防舞 器。防舞鞭 的具体 安装 方案为:安装 数量为 奇数 时,先 以档距 中点为 中心 安装一 组,再 每隔4.6 m间隔向两侧 安装;安 装数 量为 偶数时,以 档距 中点 为中 心先空 出4.6 m(中心 两侧 各2.3 m),再向 两侧 安 装,每相邻 两根 间隔4.5 m。相间间 隔棒 与线 夹回 转间 隔棒组 合时,相 间间 隔棒 应通过 环式 金具 与线 夹回 转式间 隔棒 连接。相 间 间 隔棒 与 双摆 防 舞器组 合 时,相 间 间隔 棒 应通过 环 式 金具 与 阻尼 子 间隔棒 连 接。双 摆 防舞 器的质量 可减 少20%。同塔 双 多回线 路双 摆防 舞器 应安 装在中 相导 线,紧凑 型线 路应安 装在 下相 导线。线夹回 转间隔 棒与 双摆防 舞器组 合时,双摆 防舞器 的质量 可减 少20%。安装 双 摆防舞 器的间 隔棒 应是线夹 回转 式间 隔棒。7 运行线 路防 舞动 改造 措施 应优先 考虑 选用 加装 防舞 装置、采用 杆塔 防松 措施、改进金 具及 绝缘 子等方式改 造,可分 别按6.5、6.4、6.3.2 执行。重要交 叉跨 越处 线路 的防 舞改造 在必 要时,可 按6.3.3改进 杆塔 和基 础设 计。DB41/T 1821 2019 7 线路穿 越舞动 高发 的微地 形和微 气象区 时,在充分 调研和 对比分 析的 前提下,可按6.1考 虑改变 线路路径。改造线 路应 按安 装防 舞装 置条件 开展 各类 间隙 校验,如 弧垂、交 叉跨 越距 离 等,应开 展舞 动条 件下现场观 测确 认。8 河南省 舞动 区域 分布 图是 基于河 南省 区域 气象 地理 特征及 历次 线路 舞动 故障 特征绘 制,可作 为河 南电网新 建线 路防 舞动 设计 和已建 线路 防舞 动治 理依 据,具 体绘 制方 法见 附录C。舞动区 域分 布图 除3 5年 修订外,每 次舞 动灾 害后 均应修 订。对于处 于3级 舞动区(舞动 高概率 区)的 线路 区段,线路走 向与冬 春季 主导风 向 夹角 大于45 的 所有线路,均应 采取 防舞 动 措施;新 建线 路防 舞动 设 计应纳 入设 计范 围;已 建 线路应 纳入 防舞 动治 理综 合改造范 围。对于处 于2级 舞动区(舞动 中概率 区)的 线路 区段,线路走 向与冬 春季 主导风 向夹角 大于45 的 重要线路、主要 联络 线应 采 取防舞 动措 施;新 建线 路 防舞动 设计 应纳 入设 计范 围;已建 线路 应纳 入防 舞 动治理综 合改 造范 围。对于处 于1 级舞 动区(舞 动 低概率 区)的线 路区 段,电厂出 线、系统 联络 线等 宜采取 防舞 动措 施。对于处 于0 级舞 动区(舞 动 微概率 区)的线 路区 段,现阶段 暂不 采取 防舞 动措 施。9 9.1 每 年 进 入冬 季 前和 冬 季结束 后,应重 点 检查 铁 塔螺栓 脱 落 和紧 固 情况、塔材是 否 缺 少、防 舞装 置是否完 好,金具 和绝 缘子 是否受 损、线夹 和间 隔棒 附近的 导线 是否 磨损 断股 等。每年进 入冬 季前 和冬 季结 束后,应确 保对 如下 类型 铁塔完 成一 次螺 栓紧 固:a)线路走 向与 冬春 季节 主导 风向夹 角大 于 45 的重 要 交叉跨 越段 的杆 塔;b)线路走 向与 冬春 季节 主导 风向夹 角大 于 45 的重 要 线路耐 张塔 及紧 邻耐 张塔 的直线 塔。其 它 普 通杆 塔 应按 照35年 紧 固 一次 的 原则 有计 划的 开 展 紧固 工 作;同时 每年 按 照 一定 比 例开 展螺栓扭 矩的抽 查测 试。当 连续两 次抽查 发现 同一区 段杆塔 螺栓 松 动或 低于规 定值的50%时,应改 进杆 塔放松加 固措 施。9.2 舞动预 警应 基于 气象 部门 实时的 高时 空分 辨率 数值 预报数 据,充分 考虑 风、覆 冰与线 路结 构参 数等要素对 舞动 的影 响机 理,形成可 以关 联到 舞动 地区、舞动 线路、舞 动杆 塔号 的预警 模型,定 时或 不 定 时的发布 电力 线路 舞动 预警 信息。舞动预 警信 息应 由专 业机 构统一 发布,预 测结 果宜 发至线 路运 维人 员的 工作 网络或 手机。舞动预 警信 息发 布机 构应 设专门 的负 责人 和值 班联 系人,负 责沟 通、草拟 预 警信息,接收 各个 电力线路运 行单 位的 舞动 预警 反馈信 息,总结 每次 特殊 天气过 程的 特征 等。各个电 力 线 路运 维单 位应 设专门 负责 人,负责 接收 并转发 舞动 预警 信息,负 责收集 汇总 上报 舞动 现场收集 资料,负 责与 舞动 预警信 息发 布机 构统 一对 接。各个电 力线 路运 维班 组应 根据舞 动预 警信 息的 具体 内容,结合 恶劣 天气 特巡 要求,组织 人员 特巡,及时收 集线 路覆 冰、舞动 的资料,并 及时 上报 最新 现场信 息。收集 资料 的要 求参照 附录D。DB41/T 1821 2019 8 9.3 每年进 入冬 季前,各 运维 单位应 在人 员和 设备 两方 面完成 恶劣 冰风 天气 下线 路特巡 的准 备工 作:a)在人员 方面,应 尽早 完成 恶劣冰 风天 气下 线路 特巡 的人员 名单 确定,组 织好 应急值 班和 排班,明确责 任分 工;组织 开展 必要的 培训 和 应 急处 置演 练;b)在设备 方面,应尽 早准 备 好防寒 防风 劳保 用品、摄 像设备(照相 机、录像 机等)、测量 设备(温度、湿 度、风速、风 向、覆冰类 型、覆冰 形状、覆 冰厚度、线 路走 向角、舞 动幅值 和频 率测 量等设备)。舞动 测量 设备 应优先 选用 单目 测量 设备,参照 附 录E。每次接 收到舞 动预 警预测 信息后,均应 组织人 员开展 线路特 巡。当 舞动 预警区 域较大、涉及 线路 较多 时,应 结 合线 路 重要 性、舞 动区 域 分布 图、线 路特 点 等要 素 分区 域、分 时段、有重 点 的开 展 巡视、巡查,具体 要求 可以 按DL/T 741 相关 规定 执行。在特巡 过程 中,各运 维单 位 和班组 应认 真排 查。若 发 现问题,应 及时 上报 问题 情况简 报。舞动天 气结 束后,各 运维 单位和 班组 应及 时上 报详 细故障 分析 报告、覆 冰舞 动收集 资料 等。9.4 舞动区 在线 监测 装置,应 分区域、有 重点 的选 择线 路或区 段安 装。对于 重要 输电通 道、重要 交叉 跨越、频繁 发生 舞动 故障 的 线路区 段 应 安装 在线 监测 装置。当 跨高 铁或 高速 时,在 线监 测装 置宜 选用 视 频类监测 装置,避 免在 档中 高铁或 高速 上方 安装 附加 装置。舞动区 在线 监测 装置,应 重点检 测舞 动幅 值、频率、半波 数,以及 风速、风 向、气 温、覆冰 形状、覆冰重 量等 参数。同区域 不同 线路 的在 线监 测装置 可以 统筹 考虑、适 当兼顾。9.5 9.5.1 线路具 有舞 动风 险或 发生 舞动时,运 维单 位应 安排 人员抵 达现 场持 续开 展 观 测和信 息收 集。9.5.2 运维人 员应 携带 至现 场的 设备应 包括:a)视频照 片拍 摄设 备(可手 动变焦,有 效像 素不 低于 1200 万,支持全 高清 摄像,用于 测量 记 录覆冰形 态、形状、弧 度等);b)单目测 量设 备(用于 精确 测量舞 动形 态、幅值、频 率等);c)游标卡 尺或 直角 钢尺(用 于测量 记录 覆冰 形态、形 状);d)激光测 距仪(用 于测 量特 殊点距 离、线路 走向 角、摄像镜 头方 向的 磁力 线角 和仰角);e)便携式 风速 风向 仪;f)便携式 温湿 度计;g)望远镜(倍 率不 低 于7);h)照明设 备;i)无人机。9.5.3 运维人 员 现 场应 收集 的资 料包括:a)舞动覆 冰现 场视 频:1)资料性 视频:画 面稳 定,可 清晰反 映线 路舞 动或 覆冰 的基本 情况,画 面包 含至 少 1 基杆塔;DB41/T 1821 2019 9 2)数据性 视频:按 照单 目测 量技术 要求,借 助激 光测 距仪、三脚 架、高清 摄像 镜头等 开展 现场录像。b)舞动覆 冰现 场照 片:1)线路整 档照 片和 铭牌 照片:清晰、美 观,可以 直观 反映现 场信 息;2)线路故 障点 特写 照片:导 地线、杆塔、金具、绝缘 子,包 括掉 落地 面的 导线、绝缘 子、螺栓等;3)故障线 路周 围环 境照 片:地面覆 雪覆 冰、草木 覆冰、导地 线脱 落的 覆冰、附 件 地形、水 系等;4)现场运 维人 员工 作照 片;5)线路铭 牌照 片。c)舞动时 间:开始 时间、结 束时间、持 续时 间;d)舞动线 路基 本信 息:名称、地理 位置、杆 塔档 距位 置、线 路走 向角、与 风速 夹角;e)气象资 料:现场 风速、风 向、温 度、湿度,明 确测 量时间、测 量位 置和 测量 高度;f)覆冰资 料:导 线覆 冰的 形 状和厚 度、临 档线 路或 杆 塔地面 附属 物覆 冰类 型以 及厚度,明确 测量时间和 位置。9.5.4 运维单 位应 及时 将故 障情 况上报 主管 部门。运维单 位应 及时 取得 当地 气象台 站气 象证 明,并于24 h内 上报 主管 部门。9.5.5 故障后 应补 充以 下舞 动现 场资料:a)舞动线 路基 本情 况:1)舞动线 路基 本情 况,包括 线路名 称、运维 单位、电压 等级、线路 投运 时间、线路 地形条 件、线路结构 参数、杆塔 结构 参数、是 否安 装防舞 装置 及防舞装 置类 型等,填写 附 录 E 中表E.1 舞动 线路 基本 情 况表;2)线路地 形条 件,包括 舞动 区段地 理特 征、线路 走向;3)线路结 构参 数,包括 导线 排列方 式、导线 型号/线 径、分裂 数;4)杆塔结 构参 数,包括 杆塔 塔型、呼称 高、档距。b)线路舞 动特 征:1)线路舞 动特 征,包括 线路 名称、舞动 情况 描述、跳 闸情况、是 否有 损坏、是 否有影 像资 料等,填 写附录 E 中 表E.2 线路 舞动 事件 记录 表;2)舞动情 况描 述,包括 舞动 时间、舞动 持续 时间、舞 动幅值、频 率、阶 次、舞 动档数 及对 应杆塔号;3)跳闸情 况,包括 是否 跳闸、跳闸 次数 及时 间等;4)舞动影 像资 料,包括 现场 照片、舞动 视频、标 定参 数等。c)舞动时 的气 象条 件:发生 时间、雨雪 情况、气温 及变 化情况、空 气相 对湿 度、覆 冰厚度 及形 状、舞动发 生时 现场 风速、风 向,填 写附 录 E 中 表E.3 线路 舞动 气 象 资料 统计表;d)舞动线 路详 细受 损情 况:导线、金具、绝缘 子、杆 塔等。线路 已采 取防 舞动 措施情 况,防舞 动措施效 果,建议 改进 措施 等。DB41/T 1821 2019 10 A A A 对于普 通螺 栓和 单螺 母的 连接,螺母 的紧 固扭 矩应 按A.1 取值。对于普 通螺栓 和双 螺母的 防松连 接,下 螺母 安装扭 矩按照 表A.1 进行取 值,上 螺母按 照下螺 母安 装扭矩的50%取值。对于采 取专 用防 松措 施的 螺栓连 接,按照 产品 的相 关使用 说明 书或 厂家 推荐 方法进 行安 装。A.1 螺栓规格 强度等级 4.8 级 5.8级 6.8级 8.8级 10.9 级 M12 40 40 60 80 100 M16 80 90 100 160 200 M20 100 150 200 250 250 M24 250 300 350 400 450 应选择扭矩扳手安装 DB41/T 1821 2019 11 B B B B.1 相间间 隔棒 安装 位置 应基 于线路 的电 压等 级、导线 布置形 式、档距 等参 数综 合确定。相间间 隔棒 安装 后,不应 发生因 整体 长度 过长 引起 的弯折 现象。对 于因 测量 误差导 致的 相间 间隔 棒整体连 接长 度过 长、超 过 安装点 相间 距离 的情 况,可采用 顺线 路倾 斜安 装的 方式补 救,但 应确 保安 装 后相间间 隔棒 的倾 斜角 度不 大于5,同一 线路 上的 相 间间隔 棒倾 斜方 向一 致。应正确 安装均 压装置,按 照DL/T 1000.3 相 关规定 执 行。均 压装置 应设置 防脱 落措施,且安 装后 不得与导 线碰 触。对于 开口 型均压 装置,注 意两 端开 口方向 一致。B.2 500 kV 对于500 kV垂直 排列 线路,相间 间隔棒 安装位 置应 满足表B.1要 求;对 于500 kV三角 形排列 线路,相间间 隔棒安 装位 置应满 足表B.2 要求;对于500 kV 水平排 列线路,宜 采用综 合防舞 措施,其中 相间间隔棒安 装位 置可 参照 表B.1 配置。B.1 500 kV 档距/m 数量/只 安装位置(与小号侧的距离)/m 上相-中相 中相-下相 L 300 2 1/3L 2/3L 300L 500 3 1/2L 1/4L、3/4L 500L 800 5 2/9L、1/2L、7/9L 2/5L、3/5L 8001000 通过校核计算后确定安装方案 B.2 500 kV 档距/m 数量/只 分类 安装位置(与小号侧的距离)/m 左上相-下相 左上相-右上相 右上相-下相 L 300 2 一般情况 1/3L 2/3L 3 微地形、微气象区 1/4L 1/2L 3/4L 300L 400 3 一般情况 1/4L 1/2L 3/4L 5 微地形、微气象区 1/4L,3/4L 1/2L 1/4L+10,3/4L+10 400L 500 5 一般情况 2/9L、3/5L 1/2L 2/5L、7/9L 7 微地形、微气象区 2/9L,1/2L-10,7/9L 1/2L 2/9L+10,1/2L+10,7/9L+10 DB41/T 1821 2019 12 B.2 500 kV 档距/m 数量/只 分类 安装位置(与小号侧的距离)/m 左上相-下相 左上相-右上相 右上相-下相 500L 700 5 一般情况 2/9L、3/5L 1/2L 2/5L、7/9L 见备注 微地形、微气象区-7001000 通过校核计算后确定安装方案 宏观上,每个集中 安装点 的三 相相间间 隔棒呈V 型 或型。V 型指左上 相-下相、右上相-下 相两组间 隔棒构成的V 型;型指左上相-下 相、右上相-下相、左上相-右 上相三组间隔棒构成型。微观上,V 型和型的两个支边(相间间隔棒)交接位置不直接相连而是在顺线路方向上间距10 m;型的 左上相-右上相对应的相间 间隔棒 宜安装在 左 上相-下相、右 上相-下相 相间 间隔棒中间。宏观 安装点的 个 数和布置位置确定:最左端和最右端的相间间隔棒与杆塔距离在60 m 100 m 之间,相邻两个宏观安装点的相间间隔棒最小距离控制140 m 160 m 之间。集中布置点V 型或型型式选择:型布点满足从档中往两 边对称布置,具体数量视档距确定。B.3 220 kV 对于220 kV垂 直 排 列线 路,应 满 足 表B.3 要 求;对 于220 kV 三 角形 或 水 平排 列线 路,可 参 照表B.3配置。B.3 220 kV 档距/m 数量/只 安装位置(与小号侧的距离)/m 上相-中相 中相-下相 100 L300 2 1/3L 2/3L 300 L500 3 1/2L 1/4L、3/4L 500 L600 4 2/9L、3/5L 2/5L、7/9L 600 L700 5 2/9L、1/2L、7/9L 2/5L、3/5L L 700 通过校核计算后确定安装方案 B.4 110 kV 对于110 kV垂 直 排 列线 路,应 满 足 表B.4 要 求;对 于110 kV 三 角形 或 水 平排 列线 路,可 参 照表B.4配置。B.4 110 kV 档距/m 数量/只 安装位置(与小号侧的距离)/m 上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