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 第2部分:铝型材工业DB37/ 2801.2-2019.pdf

  • 资源ID:179103       资源大小:463.21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9.9金币 【人民币9.9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金币 【人民币9.9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说明:
本站最低充值10金币,下载本资源后余额将会存入您的账户,您可在我的个人中心查看。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 第2部分:铝型材工业DB37/ 2801.2-2019.pdf

ICS 13 0.02 0.40Z6 0DB37山东省地方标 准DB 37/2801.22019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第 2 部分:铝型材工业Emission standard of volatile organic c ompoundsPart 2:Aluminium p rofile ind u stry2019-03-07 发布 201 9-09-07 实 施发布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DB 37/28 01.2 20 19I目 次前言.II引言.II I1范 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要求.25 监测要求.46 实施与监督.4附录 A(规范性附录)等效排气筒有关参数计算方法.6DB 37/28 01.2 20 19II前 言DB37/2 801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已经或计划发布以下内容:第 1 部分:汽车制造业;第 2 部分:铝型材工业;第 3 部分:家具制造业;第 4 部分:印刷业;第 5 部分:表面涂装行业;第 6 部分:有机化工行业;第 7 部分:其他行业。本部分为DB37/2801的第2部分。本部分按照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部分由山东省生态环境厅提出并监督实施。本部分由山东省环保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山东省国合循环经济研究中心。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崔兆杰、张新端、邵倩倩、王艳艳、宋婷婷、孙晓梅。DB 37/28 01.2 20 19III引 言山东省铝型材企业或生产设施排放水污染物、大气污染物、恶臭污染物、环境噪声适用相应的国家和地方标准,产生固体废物的鉴别、处理和处置适用相应的国家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DB 37/28 01.2 20 191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 第 2 部 分:铝型材工业1范 围本标准规定了山东省铝型材企业或生产设施表面处理生产线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限值和监测要求,以及标准的实施与监督等有关规定。本标准适用于现有铝型材生产企业或生产设施表面处理生产 线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管理,以及新、改、扩建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设施设计、环境保护设施验收、排污许可及其投产后的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管理。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 6 1 5 7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HJ/T 5 5 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HJ/T 7 5 固定污染源烟气(S O2、NOx、颗粒物)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HJ/T 7 6 固定污染源烟气(S O2、NOx、颗粒物)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HJ/T 3 9 7 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HJ 5 8 3 环境空气 苯系物的测定 固体吸附/热脱附-气相色谱法HJ 5 8 4 环境空气 苯系物的测定 活性炭吸附/二硫化碳解吸-气相色谱法HJ 6 0 4 环境空气 总烃、甲烷、非甲烷总烃的测定 直接进样-气相色谱HJ 6 4 4 环境空气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吸附管采样-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HJ 7 3 2 固定污染源废气 挥发性有机物的采样 气袋法HJ 7 3 4 固定污染源废气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固相吸附-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HJ 7 5 9 环境空气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罐采样/气相色谱-质谱法HJ 8 1 9 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 总则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铝型材工业 alu minium p rofil e ind u stry采用铝(合金)棒为原料通过挤 压或挤压后拉伸(又称冷拔)获得不同截面形 状铝材料的工业,对应国民经济行业分类-2017中的“C 3 2 5 2 铝压延加工”。3.2表面处理 surface c oa tingDB 37/28 01.2 20 192将涂料涂敷于型材基体表面形成具有防护、装饰或特定功能涂层的过程。3.3挥发性有机物 vo la tile o r g a nic c o m p o u nds(VOC s)参与大气光化学反应的有机化合物,或者根据规定的方法测量或核算确定的有机化合物,简 称 V OC s。3.4苯系物 benz e n e c omp o u nds指苯、甲苯、乙苯、二甲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邻-二甲苯)、苯乙烯及三甲苯(1,3,5-三甲苯、1,2,4-三甲苯和1,2,3-三甲苯)合计。3.5标准状态 stand a rd state指温度 为273.15 K,压力 为 1 01.325 kPa 时的气 体状态。本 标准规定的V O C s 排放浓 度限值均以 标态下的干气体为准。3.6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maximu m a cc epta b l e e mission c o nce n tration一定高度的排气筒任何一小时排放污染物的浓度平均值不得超过的限值,单位为毫克/立方米(mg/m3)。3.7最高允许排放速率 maximu m a cc epta b l e e mission r a te一定高度的排气筒任何一小时排放污染物的质量平均值不得超过的限值,单位为千克/小时(k g/h)。3.8厂界 boun dar y铝型材工业企业的法定边界。若无法定边界,则指企业或生产设施的实际占地边界。3.9厂界监控点浓度限值 co n c e n tr ation l i m it a t b o u ndary re ference p oint标准状态下厂界监控点的污染物浓度在任何一小时的平均值不得超过的值,单位为毫克/立方米(mg/m3)。3.10处理效率 tr eatment e ff iciency污染物治理设施去除污染物的量与处理前污染物的量之比。4 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要求4.1 实施时间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执行表1和表2的排放限值。DB 37/28 01.2 20 1934.2 铝型材表面处理生产线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浓度和排放速率铝型材表面处理生产线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浓度和排放速率应符合表1规定。表 1 铝型材表面处理生产线排气筒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限值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限值毫克/立方米(mg/m3)最高允许排放速率限值a千克/小时(kg/h)(排气筒高度 H15 m)苯 0.5 0.1甲苯与二甲苯合计 15 1.0苯系物 20 1.5VOCs 40 2.8a污染治理设施处理效率达到 90%及以上时,等同于满足排放速率限值要求。4.3 企业厂界监控点挥发性有机物浓度限值企业厂界监控点挥发性有机物浓度限值应符合表2规定。表 2 厂界监控点挥发性有机物浓度限值序号 污染物项目浓度限值毫克/立方米(mg/m3)1 苯 0.12 甲苯 0.23 二甲苯 0.24 苯系物 1.05 VOCs 2.04.4 排气筒高度与排放速率要求4.4.1 排气筒的高度应不低于 15 m,具体高度按批复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要求确定。4.4.2 两个排放相同污染物的排气筒,若其距离小于其几何高度之和,应合并并视为一根等效排气筒。有三根以上的近距离排气筒,且排放同一种污染物,应以前两根的等效排气筒,依次与第三、第四根排气筒取等效值。等效排气筒有关参数计算公式参见附录 A。4.5 工艺管理要求4.5.1 含有 VOCs 的涂料和有机溶剂应密闭运输与储存。4.5.2 铝型材工业产生 VOCs 的生产工艺和装置,应设置局部或整体密闭排气系统,并安装有效的废气收集装置及 VOCs 治理设施。4.5.3 企业应按照环保主管部门要求,建立 VOCs 污染处理设施运行参数和维护的记录制度。4.5.4 企业应每月记录内容至少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不同表面处理方式的铝型材产量和使用含VOCs 的原辅材料的名称、V O C s 含量百分比、购入量、使用量等资料。5 监测要求5.1 一般要求DB 37/28 01.2 20 1945.1.1 排气筒应设置采样孔和永久监测平台,监测平台面积应不小于 1.5 m2,并设有 1.1 m 高的护栏,采样孔距平台面约 1.2 m 1.3 m,监测平台高度距地面大于 5 m 时需安装旋梯、“Z”字梯或升降电梯。同时设置规范的永久性排污口标志。5.1.2 厂界监控点数量和位置的设置,应符合 HJ/T 5 5 的要求。5.1.3 实施监督性监测期间的采样频次应符合 GB/T 1 6 1 5 7、HJ/T 3 9 7 和 H J/T 55 的要求。5.1.4 污染源采样方法应符合 GB/T 16157、HJ/T 397、H J 7 3 2 和相关分析方法标准的要求;厂界监控点采样方法应符合 H J/T 55 和相关分析方法标准的要求。5.1.5 污染源污染物排放连续监测系统的安装及运行维护,按 HJ 7 5、H J 7 6 等相关要求及相关法律和规定执行。5.1.6 企业应按照有关法律和环境监测管理办法等规定,建立企业监测制度,制定监测方案,对污染物排放状况及其对周边环境质量的影响开展自行监测,保存原始监测记录,并公布监测结果。企业自行监测方案制定、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等应符合 H J 819 的要求。5.2 分析方法污染物监测分析方法按照表3执行。表 3 监测分析方法序号 污染物 方法名称 标准号1 苯、甲苯、二甲苯环境空气 苯系物的测定 固相吸附/热脱附-气相色谱法 HJ 583环境空气 苯系物的测定 活性炭吸附/二硫化碳解吸-气相色谱法 HJ 584环境空气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吸附管采样-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 HJ 644固定污染源废气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固相吸附-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 HJ 734环境空气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罐采样/气相色谱-质谱法 HJ 7592 苯系物环境空气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吸附管采样-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 HJ 644固定污染源废气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固相吸附-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 HJ 734环境空气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罐采样/气相色谱-质谱法 HJ 7593 VOCsa固定污染源废气 总烃、甲烷和非甲烷总烃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HJ 38环境空气 总烃、甲烷和非甲烷总烃的测定 直接进样气相色谱法 HJ 604a暂参考 HJ 38 和 HJ 604 方法进行监测和统计,待国家或省发布相应的方法标准后,按相关标准执行。6 实施与监督6.1 在任何情况下,企业均应遵守本标准的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采取必要措施保证污染防治设施正常运行。6.2 本标准实施后,新制(修)订的国家或地方排放标准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限值、批复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或排污许可证中对挥发性有机物排放要求严于本标准的,按相应的排放标准限值或要求执行。DB 37/28 01.2 20 195A A附录A(规范性附录)等效排气筒有关参数计算方法A.1 等效排气筒排放速率当排气筒1和排气筒2排放同一种污染物,其距离小于该两个排气筒的高度之和时,应以一个等效排气筒代表该两个排气筒,等效排气筒排放速率按式(A.1)进行计算:2 1Q Q Q.(A.1)式中:Q 等效排气筒污染物排放速率,单位为千克/小时(kg/h);Q1、Q2排气筒1和排气筒2污染物排放速率,单位为千克/小时(kg/h)。A.2 等效排气筒高度等效排气筒高度按式(A.2)计算:222121h h h.(A.2)式中:h 等效排气筒高度,单位为米(m);h1、h2排气筒1和排气筒2的高度,单位为米(m)。A.3 等效排气筒距原点的距离等效排 气筒的位置,应位于排气筒1和排气 筒2的连线 上,若以排气 筒1为原点,则等效排气 筒距原点的距离按式(A.3)计算:Q Q a Q Q Q a X2 1.(A.3)式中:X 等效排气筒距排气筒1的距离,单位为米(m);a 排气筒1至排气筒2的距离,单位为米(m);Q、Q1、Q2等效排气筒、排气筒1和排气筒2的污染物排放速率,单位为千克/小时(k g/h)。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注意事项

本文(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 第2部分:铝型材工业DB37/ 2801.2-2019.pdf)为本站会员(13695642589)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