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赛尔、莫代尔、锦纶、竹浆纤维、涤纶混纺本色纱线DB13/T 2310-2015.pdf
ICS 59.080.20 W 12 DB13 河 北 省 地 方 标 准 DB 13/T 23102015 莱赛尔、莫代尔、锦纶、竹浆纤维、涤纶 混纺本色纱线 2015-12-25 发布 2016-02-01 实施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13/T 23102015 I 前 言 本标准按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国家羊绒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羊绒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河北宏润新型面料公司、河北省纤维检验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爱景、徐学尹、吴丽、王琨、金淑娟、李春苗、杨曙光、李雪英。DB13/T 23102015 1 莱赛尔、莫代尔、锦纶、竹浆纤维、涤纶混纺本色纱线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莱赛尔、莫代尔、锦纶、竹浆纤维、涤纶混纺本色纱线(以下简称化纤混纺本色纱线)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本标准适用于莱赛尔、莫代尔、竹浆纤维混用比例之和在70%及以上的环锭纺针织用化纤混纺纱线。不适用于其它纤维含量及用途的纱线。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398 棉本色纱线 GB/T 3292.1 纺织品 纱线条干不匀试验方法 第1部分:电容法 GB/T 3916 纺织品 卷装纱 单根纱线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CRE法)GB/T 4743 纺织品 卷装纱 绞纱法线密度的测定 GB/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 9996.2 棉及化纤纯纺、混纺纱线外观质量黑板检验方法 第2部分:分别评定法 FZ/T 01050 纺织品纱线疵点的分级与检验方法 电容式 FZ/T 10007 棉及化纤纯纺、混纺本色纱线检验规则 FZ/T 10008 棉及化纤纯纺、混纺本色纱线标志与包装 3 分类 3.1 化纤混纺本色纱线以线密度分类。3.2 化纤混纺本色纱线的线密度以1 000m 纱线在公定回潮率时的质量(g)表示,单位为特克斯(tex)。其公称线密度的100m标准质量和标准干燥质量应按附录A计算确定。4 要求 4.1 分等规定 4.1.1 化纤混纺本色纱线规定以同品种一昼夜的生产量为一批,按规定的试验周期和各项试验方法进行试验,按其结果评定纱线的品等。4.1.2 化纤混纺本色纱线的品等分为优等品、一等品、二等品,低于二等品指标者为三等品。4.1.3 化纤混纺本色纱线的单纱品等由单纱断裂强力变异系数、线密度变异系数、单纱断裂强度、线密度偏差率、条干均匀度、十万米纱疵六项中最低的一项品等评定。化纤混纺本色纱线的股线品等由单纱断裂强力变异系数、线密度变异系数、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三项中最低的一项品等评定。DB13/T 23102015 2 4.1.4 检验单纱条干均匀度可以选用黑板条干均匀度或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两者中的任何一种,但一经确定,不应任意变更。发生质量争议时,以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为准。4.2 技术指标 4.2.1 化纤混纺本色纱的技术指标应符合表1规定。表1 化纤混纺本色纱技术指标 线密度,tex 等别 单纱断裂强力变异系数%,线密度变异系数%,单纱断裂强度cN/tex,线密度偏差率,%条干均匀度 十万米纱疵 个/105m,黑板条干均匀度10 块板比例(优:一:二:三),不低于 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1315 优 11.5 2.2 12.0 2.5 7:3:0:0 15.0 20 一 14.5 3.5 0:7:3:0 17.5 30 二 17.5 4.5 0:0:7:3 20.0-1620 优 10.5 2.2 12.5 2.5 7:3:0:0 14.5 20 一 13.5 3.5 0:7:3:0 17.0 30 二 16.5 4.5 0:0:7:3 19.5-2130 优 9.5 2.2 13.0 2.5 7:3:0:0 14.0 20 一 12.5 3.5 0:7:3:0 16.5 30 二 15.5 4.5 0:0:7:3 19.0-4.2.2 化纤混纺本色线的技术指标要求应符合表2规定。表2 化纤混纺本色线的技术指标 线密度,tex 等别 单纱断裂强力变异系数,%,线密度变异系数,%,单纱断裂强度,cN/tex,线密度偏差率,%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132152 优 8.0 2.0 14.0 2.5 10.0 一 11.0 3.0 二 14.0 4.0 162202 优 7.5 2.0 14.5 2.5 9.5 一 10.0 3.0 二 13.5 4.0 212302 优 7.0 2.0 15.0 2.5 9.0 一 9.5 3.0 二 13.5 4.0 5 试验方法 5.1 试验条件 各项试验应在各方法标准规定的标准条件下进行。DB13/T 23102015 3 5.2 取样规定 从检验批中随机抽取20个筒子,各项目所需样品数量及试验次数按表3规定。表3 样品数量及试验次数 项目 筒子数,个 每筒试验试数 次数 线密度变异系数、线密度偏差率 20 1 20 单纱(线)断裂强度、单纱(线)断裂强力变异系数 20 5 100 条干均匀度(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黑板条干均匀度)10 1 10 十万米纱疵 6 1 注 1:若检验批中的筒子数小于20个,则全部抽取作为样品。注 2:线密度变异系数、线密度偏差率、单纱(线)断裂强度、单纱(线)断裂强力变异系数、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可进行在线产品取样,具体取样规定参见附录B,但用户对产品质量有异议时,则以成品质量检验为准。5.3 线密度变异系数、线密度偏差率 摇取绞纱按GB/T 4743规定进行,其中线密度变异系数采用程序1,线密度采用程序3,线密度偏差率应将烘干后的绞纱折算至百米质量,并按式(1)计算:mmd D=100(1)md 式中:D线密度偏差率,%;m试样实际干燥质量,单位为克每百米(g/100m);md试样设计干燥质量,单位为克每百米(g/100m)。5.4 单纱(线)断裂强度及单纱(线)断裂强力变异系数 按GB/T 3916规定进行。5.5 黑板条干均匀度试验 按GB/T 9996.2规定执行,化纤混纺本色纱用黑板条干均匀度标准样照编号见表4。表4 黑板条干均匀度试验采用标准样照编号 公称线密度,tex 标准样照编号 等别 3129 120 优等 121 一等 2821 130 优等 131 一等 20 及以下 120 优等 121 一等 5.6 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 按GB/T 3292.1规定进行。5.7 十万米纱疵(A 3+B 3+C 3+D 2)DB13/T 23102015 4 按FZ/T 01050规定进行。5.8 纱线成包净重 按GB/T 398 规定进行。5.9 试验结果的表示 一批纱线的各种试验结果是由该种试验的全部实验值的计算结果表示,各种试验结果的计算精确度除了已规定者外,按表5规定执行。表5 计算值的数值修约规定 项目 要求小数点后有效位数 线密度变异系数,%1 线密度偏差率,%1 百米重量(每批平均),g/100m 3 单纱(线)断裂强度,cN/tex 1 单纱(线)断裂强力变异系数,%1 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1 黑板条干均匀度,块 1 十万米纱疵,个/105m 整数 6 检验规则 按FZ/T 10007的规定进行。7 标志、包装 按FZ/T 10008的规定进行。8 其他 用户对产品有特殊要求者,生产厂与用户可另订协议。DB13/T 23102015 5 A A 附 录 A(规范性附录)化纤混纺本色纱线百米质量的计算 A.1 化纤混纺本色纱线的公定回潮率按干重混纺比例,以莱赛尔公定回潮率为 10.0%、莫代尔公定回潮率为11.0%、竹浆纤维公定回潮率为13.0%、锦纶公定回潮率4.5%、涤纶公定回潮率0.4%,按公式(A.1)计算,计算结果按GB/T 8170修约至小数点后一位。或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W 1P 1W 2P 2W 3P 3W 4P 4W 5P 5 W=(A.1)100 式中:W公定回潮率,%;W 1莱赛尔公定回潮率,%;P 1莱赛尔纤维含量,%;W 2莫代尔公定回潮率,%;P 2莫代尔纤维含量,%;W 3竹浆纤维公定回潮率,%;P 3竹浆纤维含量,%;W 4锦纶公定回潮率,%;P 4锦纶纤维含量,%;W 5涤纶公定回潮率,%;P 5涤纶纤维含量,%。A.2 100m纱线在公定回潮率时的标准重量按式(A.2)计算,计算结果按GB/T 8170 修约至小数点后三位。10tgTm 式中:m g100m纱线在公定回潮率时的标准重量,单位为克(g);T t纱线的公称线密度,单位为特克斯(tex)。A.3 100m纱线的标准干燥重量按式(A.3)计算,计算结果按GB/T 8170修约至小数点后三位。WTmtd 10010010 式中:dm100m纱线的标准干燥重量,单位为(g);T t纱线的公称线密度,单位为特克斯(tex);W公定回潮率,%。(A.2)(A.3)DB13/T 23102015 6 B B 附 录 B(规范性附录)在线产品取样及试验 B.1 在线产品取样周期 一般两天取样试验一次,周期一经确定,不应任意变更。十万米纱疵试验周期可适当延长,但不应超过两周。B.2 在线产品取样数及试验次数 B.2.1 在线产品取样数见表B.1。表B.1 在线产品取样数 生产同一品种的开台数 1 2 3 4 5 6 7 89 10 1114 15 1629 30 及以上 每机台上采取管纱数 30 15 10 78 6 5 45 34 3 23 2 12 1 总管 纱数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B.2.2 线密度变异系数、线密度偏差率试验,每份试样30个管纱,每管摇取1缕,总数为30次(开台数在5台及以下的产品,线密度变异系数、线密度偏差率试验可相应减少拔管数,拔取15个管纱,每管摇取2缕)。B.2.3 单纱(线)断裂强度及单纱(线)断裂强力变异系数试验,单纱每份试样30个管纱、每管测试2个,总数为60次(开台数在5台及以下者,可每份试样15个管纱,每管试4次),若为股线,每份试样15个管纱,每管测试2次,总数为30次。采用全自动纱线强力试验仪的取样数,纱线均为20个管,每管测5次,总数为100次。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