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标志产品 黎平香禾糯DB52/T 541-2014.pdf
ICS 67.060 B 22 DB52 贵州省地方标准 DB 52/T 5412014 代替 DB52/541-2008地理标志产品 黎平香禾糯 Product of geographical indication Liping Fragrant Glutinous rice 2014-07-24发布 2014-08-24实施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52/T 5412014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1 4 术语和定义.2 5 要求.2 6 检验方法.4 7 检验规则.5 8 标签、包装.5 9 运输、贮存.6 附录 A(规范性附录)黎平香禾糯栽培管理.7 附录 B(资料性附录)黎平香禾糯保护范围图.9 DB52/T 5412014 II 前 言 本标准按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黎平县香禾糯协会提出。本标准由黎平县农业局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黎平县农业局、黎平县质量技术监督局、黔东南州质量技术监督局、黔东南州质量技术监督检测所、黎平侗乡米业有限公司、黎平裕丰米业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雷阳、黄月淑、李穗瑜、王启祥、石京昌、唐国芳、周晓琴、陈文华、石承义、刘蜀。本标准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的 2005 年第78号令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 及 GB/T 17924地理标志产品标准通用要求制定。本标准代替 DB52/T 541-2008黎平香禾糯米。本标准与 DB52/T 541-2008 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差异如下:标准名称由黎平香禾糯米变更为地理标志产品 黎平香禾糯;标准由强制性标准变更为推荐性标准;规范性引用文件中,用“GB/T5009.36”替代了“GB/T 5009.11、GB/T 5009.15、GB/T 5009.103、GB/T 5009.114 和GB/T 5009.115”6 个标准;用“GB/T 5009.5”替代了“NY/T 3-1982”;增加了“GB 1350、GB 3095、GB 17109、NY/T 83”4 个标准;增加了第 3 章“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自然生态环境”;第 4 章术语和定义中增加了:“黎平香禾糯、摘禾、禾晾”,取消了“黎平香禾糯米”;第 5 章要求中增加了“5.1 选用品种”、5.2栽培技术;5.5 理化指标取消了分级要求,增加了阴糯米率、碱消值两项指标;取消了卫生指标;标准中新增了附录 B“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图”。DB52/T 5412014 1 地理标志产品 黎平香禾糯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地理标志产品 黎平香禾糯的保护范围、自然环境、术语和定义、质量要求、栽培技术、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本标准适用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批准保护的黎平香禾糯。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350 稻谷 GB 1354 大米 GB 2715 粮食卫生标准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T 5009.5 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 GB/T 5009.36 粮食卫生标准分析方法 GB/T 5490 粮食、油料及植物油脂检验 一般规则 GB/T 5491 粮食、油料检验 扦样、分样法 GB/T 5492 粮食、油料检验 色泽、气味、口味鉴定法 GB/T 5494 粮食、油料检验 杂质、不完善粒检验法 GB/T 5496 粮食、油料检验 黄粒米及裂纹粒检验法 GB/T 5497 粮食、油料检验 水份测定法 GB/T 5502 粮食、油料检验 米类加工精度检验法 GB/T 5503 粮食、油料检验 碎米检验法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14881 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 GB/T 15683 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测定 GB/T 17891 优质稻谷 GB 17109 粮食销售包装 GB 7718 食品标签通用标准 NY/T 83 米质测定方法 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第75号令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3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 DB52/T 5412014 2 3.1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 黎平香禾糯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贵州省黎平县双江乡为中心的十八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具体范围包括:岩洞镇、双江乡、口江乡、水口镇、雷洞乡、龙额乡、地坪乡、肇兴乡、永从乡、九潮镇、茅贡乡、坝寨乡、尚重镇、大稼乡、德化乡、平寨乡、罗里乡、孟彦镇。地图见附录B。3.2 自然生态环境 3.2.1 地理环境 保护区范围内海拔300 m至800 m,生产区域无工业企业的直接污染。3.2.2 环境空气 环境空气符合GB 3095规定。3.2.3 土壤 土壤主要为黄泥土、石灰土、潮土等,土质肥沃深厚,水分条件好,排灌方便,适宜香禾糯稻生长。4 术语和定义 GB 1354和GB/T 17891确立的定义和术语适用于本文件。4.1 黎平香禾糯 在黎平香禾糯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采用本地传统优良糯禾品种,种植、加工而成,并符合本标准的产品。4.2 稻鸭鱼共育 将雏鸭、鱼苗放入已插秧,且适于放养的稻田内,实行稻鸭、稻鱼或稻鱼鸭共育,种养结合的生态农业生产方式。4.3 摘禾 黎平香禾糯不易脱粒,收获时需用特制刀具(半圆形铜片里镶嵌锋利之刀片,竹子为手柄)割下禾穗,收割摘取禾穗的过程叫摘禾。4.4 禾晾 黎平香禾糯特有的晾晒禾把(禾穗)的木架。5 要求 5.1 选用品种 榕禾(侗语:oux yongc),笾须禾(侗语:oux beens),王禾(侗语:oux weenh),蛙禾(侗语:oux yeel),雷株禾(侗语:oux lix jus),冷水禾(侗语:oux naeml liagp)等。5.2 栽培技术 DB52/T 5412014 3 参见附录A。5.3 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 1 的要求。表1 黎平香禾糯感官要求 项 目 要 求 色泽 色泽洁白不透明,有光泽。气味 具有自然的清香味。口感 蒸煮时浓香四溢,口感绵软香甜、细腻,粘而不腻,回味甘纯。形态 米粒椭圆形,圆润饱满;饭粒完整、洁白,弹性好,表面有油光,冷凉后仍保持良好口感和柔软度。5.4 加工质量 加工质量应符合表2的要求。表2 黎平香禾糯加工质量 最大限度杂质 碎米率 等级 加工精度 不完善粒/%黄粒米/%总量/%糠粉/%矿物质/%带壳稗粒(粒/kg)稻谷粒(粒/kg)总量/%小碎米/%特等 按实物标准样品对照检验留皮程度 2.0 0.2 0.15 0.10 0.01 2 1 7 0.2一等 按实物标准样品对照检验留皮程度 3.0 0.3 0.20 0.15 0.01 3 1 10 0.5二等 按实物标准样品对照检验留皮程度 4.0 0.4 0.25 0.20 0.01 4 2 15 0.75.5 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 3 的要求。表3 黎平香禾糯理化指标 项 目 要 求 水份(%)14.5 直链淀粉(干基)(%)2.0 胶稠度(mm)100 蛋白质(%)7.09.5 白度(级)3 阴糯米率(%)2.0 碱消值(级)7 5.6 安全卫生要求 5.6.1 原料应符合 GB 1350、GB/T 17891 的规定。5.6.2 安全卫生要求按 GB 2715 要求执行。DB52/T 5412014 4 5.6.3 生产过程应符合 GB 14881 的规定。5.6.4 生产过程中,除符合 GB 5749 规定的水之外不得添加任何物质。5.7 每袋净含量 应符合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2005年5月30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5号)的规定。6 检验方法 6.1 感官检验 按GB/T 5009.36规定方法执行。6.2 加工质量 6.2.1 加工精度检验:按 GB 5502 规定方法执行。6.2.2 黄粒米检验:按 GB/T 5496 规定方法执行。6.2.3 不完善粒检验:按 GB/T 5494 规定方法执行。6.2.4 碎米检验:按 GB/T 5503 规定执行。6.2.5 杂质检验:按 GB/T 5494 规定执行。6.3 理化指标 6.3.1 水分:按 GB/T 5497 规定执行。6.3.2 直链淀粉:按 GB/T 15683 规定执行。6.3.3 胶稠度:按 GB/T 17891 规定执行。6.3.4 蛋白质:按 GB/T 5009.5规定执行。6.3.5 白度:从糯米中随机取出白度计所需用量的整精糯米,用白度计测量求得。规定以镁条燃烧发出的白光为白度标准值,即 100%。本标准把糯米的白度分成 5 级,其相应应数值范围见表 4。表4 白度的分级 等级 l 2 3 4 5 白度值()50.0 47.150.0 44.147.0 41.144.0 41.1 6.3.6 阴糯米率:从糯米中随机数取 100粒整精糯米,拣出阴糯米,按式(1)求出阴糯米率。重复一次,取两次测定的平均值,即为阴糯米率,计算结果取整数。阴糯米率()=(阴糯米粒数/总粒数)100.(1)6.3.7 碱消值 按 NY/T 83方法执行。DB52/T 5412014 5 6.4 安全卫生指标 按GB 2715要求执行。6.5 净含量检验 按JJF 1070规定方法执行。7 检验规则 7.1 扦样、分样 按GB/T 5491执行。7.2 检验的一般规则 按GB/T 5490执行。7.3 产品组批 同原料、同工艺、同设备、同班次加工的产品为一批。7.4 出厂检验 出厂检验项目为本标准的感官指标、加工精度、最大限度杂质(总量、糠粉、矿物质、带壳稗粒、稻谷粒)、碎米总量、水分。7.5 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周期为每年一次,型式检验项目包括本标准中全部指标。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添加型式检验:a)新产品投产时;b)原料、工艺、设备有较大改变,有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时;c)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形式检验要求时。7.6 判定规则 检验结果中卫生指标有一项不合格则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感官指标、加工质量指标、理化指标中有一项不符合要求的,可从同批产品中加倍随机抽样进行复检,以复检结果为准。8 标签、包装 8.1 标签、标志 8.1.1 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的使用应符合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的要求,获得批准的企业,可在其产品外包装上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外包装标识应符合国家有关产品标识、标注的规定。8.1.2 包装标签内容应符合 GB 7718 的规定。8.2 包装 包装容器和材料应符合 GB 17109 规定。DB52/T 5412014 6 9 运输、贮存 9.1 运输 运输时应避免日晒、雨淋,不得与有毒、有异味或影响产品质量的物品混装运输。9.2 贮存 9.2.1 产品应贮存在干燥、通风良好的场所。不得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或影响产品质量的物品混存。保持仓库清洁卫生,做好防鼠、防虫、工作。9.2.2 产品在常温下的保质期不应低于个月。DB52/T 5412014 7 A A 附 录 A(规范性附录)黎平香禾糯栽培管理 A.1 栽培模式 稻鱼、稻鸭及稻鱼鸭共育生态模式。A.2 水稻管理 A.2.1 水稻育秧 在3月中旬至4月上旬育秧,湿润育秧、旱育秧均可。将秋收时预留的种子晒种12天,用泥水或盐水选种,然后浸种、催芽后即可播种上。湿润育秧净播种为1.5 kg667 m22.0 kg667 m2,旱育秧净播种为1.2 kg667 m21.5 kg667 m2。A.2.2 水稻移栽:旱育秧的移栽叶龄 4.5-6 叶;湿润育秧的移栽叶龄为 6.58 叶。栽插方式采取宽窄行或宽行窄株栽插,每穴 23 本,确保每 667 m2落田苗达 68 万以上。A.2.3 稻鱼鸭共育:在秧苗 3 叶期后进行放入 710 日龄雏鸭共育,每 667 m2放养 1012只;同时可放养 4 cm 长鲤鱼苗 6070尾。A.3 水肥管理:A.3.1 水浆管理:采取“浅水栽秧、深水活棵、薄水分蘖、湿润灌溉”。总茎蘖苗达到适宜穗数的 80%时,分次断水搁田。孕穗期保持浅水层,抽穗至成熟期采取湿润灌溉,收割前 7 天断水。A.3.2 肥料管理:以底肥为主,少施或不施追肥,使用农家粪肥、沼肥、饼粕和生物有机肥。A.4 病虫害防治:采取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方法。DB52/T 5412014 8 A.5 收获:在1011月适时收获,将摘下的禾穗捆扎成禾把晾晒在禾晾架上1个月左右,使水分含量14.5%。按品种单收获、单脱粒、单加工。DB52/T 5412014 9 B B 附 录 B(资料性附录)黎平香禾糯保护范围图 图B.1 黎平香禾糯保护范围图 _ DB52/T 541-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