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宕梨生产技术规程DB34/T 2585-2016.pdf
ICS 65.020.20 B 05 DB34 安 徽 省 地 方 标 准 DB 34/T 25852016 爱宕梨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production of Atago pear 文稿版次选择 2016-02-02 发布 2016-03-02 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34/T 25852016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阜南县兴农果树专业合作社提出。本标准归口单位: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本标准起草单位:阜南县兴农果树专业合作社、阜南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阜南县林业局、阜南县黄梨办。本标准起草人:殷辉、汪善洋、王雯、许松、吴宪锋、王朝向、华利、崔伟、郑刚、陈厚今。DB34/T 25852016 1 爱宕梨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爱宕梨生产园地选择与规划、苗木选择、栽植、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果实采收等技术。本标准适用于爱宕梨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NY/T 442 梨生产技术规程 NY 475 梨苗木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 525 有机肥料 NY/T 2157 梨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 NY 5013 无公害食品 林果类产品产地环境条件 3 园地选择与规划 3.1 园地选择 地形、地势、土壤条件及灌溉水质量按 GB 5084、NY 5013、NY/T 442 标准执行。不在重茬地建园。3.2 园地规划 按 NY/T 442 标准执行。3.2.1 道路系统 道路系统由主路、支路和田间作业道路组成,根据果园规模,主路宽一般 5 m7 m,支路 4 m5 m,作业道路宽 1 m2 m。3.2.2 排灌系统 根据气候条件、地形地势配置排灌溉系统。4 栽植 4.1 整地 DB34/T 25852016 2 深翻 30 cm 以上,按行距挖深、宽 0.8 m1 m 的栽植沟,或者挖 0.8 m1 m 见方的定植穴,沟底填 20 cm30 cm 的作物秸秆。挖出的表土与有机肥混匀回填沟中,填与地面平后,灌透水后覆土保墒。4.2 栽植密度 以小冠疏层形为主树形的栽植密度为株行距 1.5 m3.5 m 或者 2 m3.5 m;以纺锤形为主树形的栽植密度为株行距 1.5 m3 m 或者 1 m4 m。4.3 授粉树 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一般按 8:1 比例、梅花形配置,授粉品种以圆黄、华山、若光等品种为主。4.4 苗木 4.4.1 砧木 一年生杜梨或者豆梨。4.4.2 标准 按 NY 475 标准执行。嫁接部位愈合良好、整形带内有 58 个饱满芽、不携带病菌与害虫。4.5 栽植时期 春季栽植在土壤解冻后萌芽前进行;秋冬栽植在落叶后土壤封冻前栽植。4.6 栽植方法 按 NY/T 442 标准执行。4.7 定干 定植后根据培养树形及时定干,剪口下留 46 个饱满芽。5 土肥水管理 5.1 深翻扩穴 果实采收结合秋施基肥后深翻扩穴。在定植穴外挖环状沟或平行沟,沟宽、深各 20 cm30 cm,土壤回填时混入有机肥后充分灌水。5.2 生草法和果园覆盖 按 NY/T 442 标准执行。5.3 施肥 5.3.1 原则 按照 NY/T 496、NY/T 442 标准执行。5.3.2 方法 DB34/T 25852016 3 5.3.2.1 秋施基肥 秋季果实采收后至落叶前,以有机肥为主,有机肥料标准按 NY 525 标准执行,施肥量一般为每株幼树 10 kg15 kg;结果期树按每生产 1 kg 梨施有机肥 1.5 kg 的比例施用。5.3.2.2 追肥 第一次在萌芽前 10 天,以氮肥为主,每 hm2 根施 46尿素 375 kg,叶面喷施 4.5磷酸二氢钾与硼肥混合液 0.375 kg。第二次在花芽分化及果实膨大期,以磷钾肥为主,氮磷钾混合使用。每 hm2 根施 45硫酸钾复混肥 150 kg,叶面喷施 4.5磷酸二氢钾 0.75 kg(分两次施用)和植物营养液 0.15 kg(分两次施用),交叉喷施。第三次在果实生长后期,以钾肥为主。施肥量以当地的土壤条件和树木生长情况确定,每 hm2 根施冲施肥 75 kg。萌芽期施入全年氮肥用量的 60,落花后施入全年氮肥用量的 20和全年钾肥用量的 60,果实膨大期施入全年钾肥用量的 40和全年氮肥用量的 10,其他时间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根外追肥补充营养需求。5.4 水分管理 按照 NY/T 442 标准执行。6 整形修剪 6.1 树形 6.1.1 小冠疏层形 树高 3 m 以内,干高 60 cm,第一层主枝 3 个,层内距 30 cm;第二层主枝 2 个,层内距 20 cm;第三层主枝 1 个。一二层间距 80 cm;二三层间距 60 cm,主枝上均匀配 23 侧枝。6.1.2 纺缍形 树高 2.53 米,干高 60 cm。当主干生长势强时,对竞争枝进行反向拉平,或当主干延长枝不如竞争枝时,也可以用竞争枝换头作为主干延长枝。在主干上选留 10-15 个结果枝组,分布错落有致,结果枝组分枝角度在 60-70。在中干下部所选定作结果枝组的一个枝条(芽)开始,隔一个芽,再向上数五个芽,即第六芽(如加上隔的一个芽时,则为第七芽)发出的枝可选为一个结果枝组。以此类推,确定下一个结果枝组的安排,间距不小于 20 cm。对幼树和初果期树出现缺结果枝组的部位,在早春芽萌动前,采取芽上“目伤”,促使被刻的芽发出枝条。6.2 修剪技术 按 NY/T 442 标准执行。夏季修剪。在早春萌芽时抹除对口芽、大的剪口(或锯口)附近萌生的芽,在 4 月下旬至 5 月初疏除生长部位较高,生长势较强的枝条。6 月上旬7 月下旬对可利用作主枝、副主枝和侧枝的枝条,按整形的要求进行拉枝。DB34/T 25852016 4 冬季修剪。爱宕梨萌芽力强,成枝力较低,易成花,为促发新枝,调节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运用短截、拉枝、疏除等方法,利用或控制顶端优势和垂直优势,具体做法是:在未达到树高要求时,距中心干上最上分枝 50 cm60 cm 处短截中心干延长枝,疏除小主枝背上的短结果枝,并适度短截小主枝,并对直立的枝条按整形要求进行拉枝。7 花果管理 7.1 授粉 蜜蜂传粉:每 10 亩梨园放 1 箱蜂,在开花前 23 天放入园内。人工授粉:在授粉树配置不足或当花期遇有大风、干热风、阴雨、花期低温、霜冻等不良天气,花开 70左右时需要人工授粉。采用棉签点授,上午 911 时,在树体中上部位,每树点授 1530 朵花。7.2 疏花疏果 按 NY/T 442 标准执行。叶果比 25:130:1,疏果在落花后 2030 天内完成。7.3 果实套袋 在落花后一个月内完成套袋,选用外黄中黑内黄木桨纸袋套袋。套袋前,叶面喷施杀菌剂和杀虫剂混合液。8 病虫害防治 按 NY/T 2157 标准执行,具体措施可参照附录A。9 果实的采收 根据果实成熟度、用途和市场需求综合确定采收时期。采收时,手握果实向上轻抬,连同果袋一起采下,轻轻放入周转箱等容器中,然后再进行脱袋,利用专用清洁设备,清除果蒂等处杂物,分级包装处理。DB34/T 25852016 5 A A 附 录 A(资料性附录)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 表A.1 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 病虫害种类 防治时期 防治方法 梨锈病 梨树萌芽期至展叶后 25 天内。1、5000米范围内清除桧柏;2、药剂防治:树体喷5Be 石硫合剂、3 月下旬喷萎锈宁 20可湿性粉剂400倍或 16的井酮三环唑 8001000 倍液,10 天一次连续 2 次。轮纹病 花后(4 月下旬至 5 月上旬)、果实生长发育期(6月中下旬、7月中旬至8月上旬)。1、加强管理;2、春季刮树皮;3、药剂防治:5Be 石硫合剂涂抹;或 16井酮三环唑 800 倍喷雾。梨黑星病 春季新梢生长期和夏季多雨期 1、冬季修剪梨树病枯枝,清除梨园残果、落叶。2、梨树喷洒5Be 石硫合剂。3、梨树开花前、后期各喷洒 1 次等量式波尔多液。4、发病期喷 25苯醚甲环唑微乳剂 8 00倍10 000倍液、5烯唑醇微乳剂 1 000 倍1 250 倍液 梨木虱 在开花初期(3月中旬)越冬成虫出蛰盛期;在梨落花 95左右,即第一代若虫较集中孵化期 1、清除梨树的枯枝落叶和杂草,刮老树皮,消灭越冬成虫。2、越冬成虫出蛰盛期喷洒 10联苯菊酯药剂 15002000 倍液。3、在梨落花 95左右,选用 10吡虫啉或 1.8阿维菌素 3000 倍液喷雾。梨蚜 开花前喷药防治,此期越冬卵全部孵化。10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30004000 倍或者金胜蚜30005000 倍液。金龟子 花后期(4 月中旬)于金龟子出土盛期。1、梨园挂诱虫灯诱集成虫。2、10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20003000 倍或 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 2000 倍喷雾防治喷雾。红蜘蛛 萌芽期(3 月初)越冬卵孵化后即离开越冬部位。选用 10吡虫啉或 1.8阿维菌素乳油 30004000倍液。食心虫类 整个果实膨大期发 1、冬季清园,刮除梨树干老树皮杀灭越冬幼虫。2、幼虫越冬下树前,树干扎草诱集幼虫集中杀灭。3、剪除幼虫危害梢集中销毁。4、梨园挂诱虫灯诱集成虫。5、喷施 1.8的阿维菌素 30004000 倍或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 20003000 倍喷雾防治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