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泥塑料厌氧发酵沼气工程技术规范DB35/T 1257-2012.pdf
ICS 65.040.01 B 90/99 DB35 福建省地方标准 DB 35/T 12572012 红泥塑料厌氧发酵沼气工程技术规范 Technical code for RMP biogas engineering by anaerobic fermentation 2012 05-04发布 2012-08-05实施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5/T 12572012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红泥塑料厌氧发酵装置组件、构件的技术要求.2 5 保温、增温设施.12 6 红泥塑料沼气贮气系统.12 7 供气系统.16 8 沼气利用.18 9 安全用气.18 10 工程验收.18 DB35/T 12572012 II 前言 本标准按 GB/T 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福建省经济贸易委员会提出。本标准由福建省能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福建省农业区划研究所、福州北环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福建思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力群、黄曦、杨树洪、蒋石生、叶夏、张冲、林生雄、陈贤文、张宏旺、宋秀高、邱昌颖、温国灿、许一芳、韩志刚、黄长在、黄大青、刘小丽、刘英兴、杨梅芳、何超金、吴东波、郑炳祥、朱明龙。DB35/T 12572012 1 红泥塑料厌氧发酵沼气工程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红泥塑料厌氧发酵装置组件、构件的技术要求,保温、增温设施以及红泥塑料沼气贮气、供气系统和沼气利用、安全用气、工程验收的一般原则及方法。本标准适用于红泥塑料厌氧发酵沼气工程的设计、施工与工程验收。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0002.1-2006 给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 GB 15558.1-2003 燃气用埋地聚乙烯(PE)管道系统 第1部分:管材 GB 15558.2-2005 燃气用埋地聚乙烯(PE)管道系统 第2部分:管件 GB/T 18742-2002 冷热水用聚丙烯管道系统 GB/T 20878-2007 不锈钢和耐热钢 牌号及化学成分 GB/T 20897.2-2007 充气艇 第2部分:发动机最大额定功率4.5 kW15 kW的艇 GB 50016-200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28-2006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 GB 50057-201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209-2010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NY/T 1220.1-2006 沼气工程技术规范 第1部分:工艺设计 NY/T 1220.2-2006 沼气工程技术规范 第2部分:供气设计 NY/T 1222-2006 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设计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NY/T 1220.1-2006、NY/T 1222-200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红泥塑料 red-mud plastic(RMP)以铝钒土提取氧化铝后剩下的废渣(红泥)和聚氯乙烯树脂为原料,加入功能性添加剂生产的红泥-聚氯乙烯(RM-PVC)复合材料。3.2 红泥塑料型 type-RMP 用红泥塑料原料经压延、贴合成型。3.3 DB35/T 12572012 2 红泥塑料型 type-RMP 以高模量低收缩的工业聚酯纤维为夹层骨架,两面覆以红泥塑料,经贴合加工成型。3.4 红泥塑料厌氧覆皮 vault for RMP anaerobic reactor 使用红泥塑料型或红泥塑料型制成的低压柔性红泥塑料厌氧发酵池覆盖层。3.5 覆皮固定装置 RMP vault fixtures 预设于厌氧发酵池体顶部四周用于固定红泥塑料厌氧覆皮的挂钩及管夹。3.6 覆皮水封槽 RMP vault water-sealed tank 利用液体将覆皮与池体封闭,防止沼气泄露的装置。3.7 恒压装置 constant pressure device 利用液柱高度控制发酵装置内的气压,使发酵装置内气压保持恒定的安全装置。3.8 红泥塑料厌氧发酵装置 RMP anaerobic reactor 由厌氧发酵池、红泥塑料厌氧覆皮、覆皮固定装置、覆皮水封装置、沼气导出装置、恒压装置提升装置、搅拌装置等组成的一种沼气厌氧发酵系统。3.9 红泥塑料沼气贮气袋 RMP biogas bag 用红泥塑料型或红泥塑料型制成的低压干式柔性贮气装置。3.10 贮气袋安全控制装置 safety control device for biogas bag 利用沼气贮气袋的高低限位,通过传感开关控制增压机的启停。3.11 红泥塑料沼气贮气系统 RMP biogas storage systems 由红泥塑料沼气贮气袋和贮气袋安全控制装置、气水分离装置、脱硫装置、卸压装置通过管道连接组成的用于沼气净化、贮存的系统。4 红泥塑料厌氧发酵装置组件、构件的技术要求 4.1 厌氧发酵池 4.1.1 一般要求 红泥塑料沼气工程根据污水的排放要求分为能源生态型和能源环保型。DB35/T 12572012 3 厌氧发酵池应根据处理物料的种类和性质以及工程类型,选择单级、双级或多级厌氧发酵。工程建造参照NY/T 1220-2006和NY/T 1222-2006的相关规定。4.1.2 工艺 单级厌氧发酵可采用升流式固体反应器(USR)、完全混合式反应器(CSTR)、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等工艺。双级或多级厌氧发酵的第一级宜采用完全混合式反应器(CSTR)工艺,第二级及以上可采用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工艺或采用厌氧过滤器(AF)工艺。4.1.3 工艺参数 4.1.3.1 厌氧发酵池处理畜禽养殖污水主要工艺参数见表 1。表1 厌氧发酵池处理畜禽养殖污水主要工艺参数 序号 项目 能源生态型 能源环保型 1 TS浓度(%)13 0.71.5 2 水温()15 15 3 水力滞留期(d)420 3.515 4 CODCr负荷(kg/(m3d))1.52.5 1.02.0 5 CODCr去除率(%)50 70 4.1.3.2 厌氧发酵池处理固体有机废弃物主要工艺参数见表 2。表2 厌氧发酵池处理固体有机废弃物主要工艺参数 序号 项目 猪粪 牛粪 水稻秸 小麦秸 玉米秸 蓝藻 水葫芦 1 发酵温度()15 15 15 15 15 2 物料TS浓度(%)1520 1518 3585 1020 510 3 池内物料TS浓度(%)2 2 820 23 5 4 物料滞留期(d)7080 6575 90120 6070 3060 4.1.4 有效容积 4.1.4.1 厌氧发酵池的总有效容积按式(1)或式(2)确定。a)根据容积负荷计算:V=QS/N.(1)式中:V厌氧发酵池的总有效容积,单位为立方米(m3);Q处理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天(m3/d);S进料浓度,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kg/m3);N有机容积负荷,单位为千克(化学需氧量)每立方米每天kg(COD)/m3d,或千克(生化需氧DB35/T 12572012 4 量)每立方米每天kg(BOD5)/m3d,或千克(总固体)每立方米每天kg(TS)/m3d。b)根据水力滞留时间计算:V=TQ.(2)式中:V厌氧发酵池的总有效容积,单位为立方米(m3);Q处理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天(m3/d);T水力滞留期,单位为天(d)。4.1.4.2 按式(1)或式(2)计算的总有效容积就近高套选用相应规格的发酵池。4.1.5 池体结构 a)红泥塑料厌氧发酵池体为半地下式或地上式敞口结构,材料主要为钢筋混凝土或钢铁。b)多级厌氧发酵池第一级由多个槽体并联或由多个并联的槽体多级串联构成;第二级和第三级则由一个或多个槽体串联或并联构成。c)设置排底泥、排浮渣、防结壳设施。d)其它按照 NY/T 1220.1-2006 中8 相关规定执行。4.1.6 规格 4.1.6.1 红泥塑料厌氧发酵池有卧式和立式两种,其中立式又分为矩形和圆形两种。4.1.6.2 卧式厌氧发酵单池常用规格见表 3。表3 卧式厌氧发酵单池常用规格 厌氧发酵池内壁尺寸 序号 长度(m)宽度(m)高度(m)厌氧发酵池容积(m3)1 10.0 2.0 2.5 50 2 10.7 2.7 2.7 80 3 12.2 3.2 2.7 105 4 12.2 3.2 3.2 125 5 12.2 3.2 3.7 150 6 13.7 4.2 3.7 210 4.1.6.3 立式矩形厌氧发酵单池常用规格见表 4。表4 立式矩形厌氧发酵单池常用规格 厌氧发酵池内壁尺寸 序号 长度(m)宽度(m)高度(m)厌氧发酵池容积(m3)1 5.0 5.0 5.0 125 2 9.0 4.0 5.0 180 3 11.0 5.0 5.0 275 4 8.0 8.0 8.5 550 4.1.6.4 立式圆形厌氧发酵单池常用规格见表 5。DB35/T 12572012 5 表5 立式圆形厌氧发酵单池常用规格 厌氧发酵池内径尺寸 序号 直径(m)高度(m)厌氧发酵池容积(m3)1 8.4 8.4 470 2 9.17 8.4 550 3 11.46 8.4 870 4 11.46 9.6 990 5 11.46 10.8 1110 4.2 红泥塑料厌氧覆皮 4.2.1 材料 制作厌氧覆皮的红泥塑料产品分为型、型两种,根据工程需求选用。4.2.2 规格 4.2.2.1 红泥塑料厌氧覆皮按发酵池的规格配套选用。4.2.2.2 卧式发酵池厌氧覆皮常用尺寸规格见表6。表6 卧式发酵池厌氧覆皮常用尺寸规格 厌氧覆皮尺寸 序号 长度(m)宽度(m)拱高(m)1 10.0 2.0 0.8 2 10.5 2.5 0.9 3 12.0 3.0 1.0 4 12.0 3.0 1.0 5 12.0 3.0 1.0 6 13.5 4.0 1.1 4.2.2.3 立式矩形发酵池厌氧覆皮常用尺寸规格见表 7。表7 立式矩形发酵池厌氧覆皮常用尺寸规格 厌氧覆皮尺寸 序号 长度(m)宽度(m)拱高(m)1 4.5 4.0 1.1 2 8.5 3.0 1.0 3 10.5 4.0 1.1 4 7.5 3.5 1.1 4.2.2.4 立式圆形发酵池厌氧覆皮常用尺寸规格见表 8。DB35/T 12572012 6 表8 立式圆形发酵池厌氧覆皮常用尺寸规格 厌氧覆皮尺寸 序号 直径(m)拱高(m)1 8.4 1.1 2 9.17 1.1 3 11.46 1.1 4.2.2.5 厌氧覆皮厚度 a)厌氧覆皮常用的厚度有:0.50 mm、0.60 mm、0.80 mm、1.00 mm、1.20 mm、1.50 mm、1.80 mm。b)覆皮厚度的选用应考虑沼气工程的种类、地域环境等因素。4.2.3 技术要求 4.2.3.1 外观 表面应平整,无刮伤、无疤痕、无裂纹、无孔洞。4.2.3.2 尺寸偏差 a)长度偏差、宽度偏差、直径偏差、拱高偏差为规定值的1%。b)厚度偏差:厚度1.00 mm 的为规定值的0.03 mm,厚度1.00 mm 的为规定值的0.05 mm。4.2.3.3 材料理化性能 材料理化性能应符合表9的规定。4.2.3.4 焊接要求 a)焊接纹面无穿孔、无气泡、无裂纹、无麻点、无粘结,边缘整齐。b)焊接宽度25 mm。c)所有焊缝应焊接可靠,不得有虚焊现象,焊缝理化性能不低于母体材料理化性能的90%。4.3 覆皮固定装置 4.3.1 挂钩应在沼气池施工时预设,见图 1。4.3.2 挂钩应同一水平线上呈直线均布排列,相邻两个挂钩的距离500 mm。4.3.3 挂钩选用 GB/T 20878-2007 表1 中规定的 S30408/06Cr19Ni10 材料制作。4.4 覆皮水封槽 4.4.1 覆皮水封槽设置于厌氧发酵池体顶部四周。覆皮水封槽示意图见图1。DB35/T 12572012 7 表9 材料理化性能 指标 序号 项目 型 型 纵向 最大拉力,N/5 cm 横向-3000 纵向 拉伸强度,N/5 cm 横向 500-纵向 1 拉伸性能 断裂伸长率%横向 200 20 纵向 2 撕裂强度 N(梯形)横向 200 300 3 低温弯曲性(-20)无裂纹 无裂纹 4 顶破强力 N-2800 5 耐甲烷渗透性 cm3/(m224h0.1MPa)500 500 6 燃烧性能 B级 B级 纵向 7 剥离强度 N/5 cm 横向 100 100 外观 无起泡、无裂纹、无粘结和无破洞 无起泡、无裂纹、无粘结和无破洞 纵向 最大拉力拉伸强度)变化率,%横向 5 5 纵向 伸长率变化率,%横向 5 5 耐盐性(10%Nacl x28d)低温弯曲性(-20)无裂纹 无裂纹 外观 无起泡、无裂纹、无粘结和无破洞 无起泡、无裂纹、无粘结和无破洞 纵向 最大拉力(拉伸强度)变化率,%横向 5 5 纵向 伸长率变化率,%横向 5 5 耐碱性(饱和Ca(OH)228d)低温弯曲性(-20)无裂纹 无裂纹 外观 无起泡、无裂纹、无粘结和无破洞 无起泡、无裂纹、无粘结和无破洞 纵向 最大拉力(拉伸强度)变化率,%横向 5 5 纵向 伸长率变化率,%横向 5 5 8 耐化学性耐酸性(5%H2SO4 28d)低温弯曲性(-20)无裂纹 无裂纹 DB35/T 12572012 8 表 9(续)指标 序号 项目 型 型 外观 无起泡、无裂纹、无粘结和无破洞 无起泡、无裂纹、无粘结和无破洞 纵向 最大拉力(拉伸强度)变化率,%横向 20 20 纵向 伸长率变化率,%横向 20 20 9 人工加速老化(2000 h)低温弯曲性(-20)无裂纹 无裂纹 外观 无起泡、无裂纹、无粘结和无破洞 无起泡、无裂纹、无粘结和无破洞 纵向 最大拉力(拉伸强度)变化率,%横向 5 5 纵向 伸长率变化率,%横向 5 5 10 热空气老化(80 168h)低温弯曲性(-20)无裂纹 无裂纹 图1 覆皮固定装置及覆皮水封槽示意图 4.5 沼气导出装置 4.5.1 沼气导出装置由沼气导出软管、水封杯、沼气收集管及连接管件组成,见图 2。沼气导出软管、水封杯常用尺寸规格见表 10,沼气收集软管常用尺寸规格见表 11。4.5.2 沼气导出软管及连接管件应采用套管防护。4.5.3 沼气收集管采用符合 GB 15558.1-2003 的管材和GB 15558.2-2005 的管件。图2 沼气导出装置方框图 厌氧覆皮 沼气导出软管 水封杯 阀门 沼气收集管 8不锈钢挂钩 DB35/T 12572012 9 表10 沼气导出软管、水封杯常用尺寸规格 沼气导出软管尺寸 水封杯 序号 直径(mm)长度(m)直径(mm)1 50 1.8 150 2 50 2.3 150 3 50 3.3 150 表11 沼气收集软管常用尺寸规格 沼气收集软管尺寸 序号 发酵池总容积(m3)直径(mm)1 500 50 2 5001 000 75 3 1 0001 500 90 4 1 5002 000 110 4.6 恒压装置 4.6.1 红泥塑料厌氧发酵装置须设恒压装置,见图 3。4.6.2 恒压装置内水位差应为 20 mm50 mm。4.6.3 装置顶部设置加水口、底部设置排水孔。4.6.4 设置液位计以便及时了解发酵装置气压大小。4.6.5 根据工程规模选用不同型号的恒压装置。图3 恒压装置示意图 加水口 进气管 出气管 水位差 液位计 液面 排水孔 DB35/T 12572012 10 4.7 提升装置 4.7.1 提升装置由不锈钢支架、卷扬机和钢丝绳构成。4.7.2 根据水量选用不同型号的提升泵。4.8 搅拌装置 4.8.1 根据物料的种类、性质及工艺要求等选择沼气搅拌装置或水力搅拌装置。4.8.2 沼气搅拌装置 a)在厌氧发酵池底部设置沼气搅拌管支架,见图 4。b)沼气搅拌管出气口应朝逆水流水平方向。c)采用符合 GB 15558.1-2003 的管材和GB 15558.2-2005 的管件。d)沼气搅拌强度应符合相关工艺参数要求。图4 沼气搅拌装置示意图 4.8.3 水力搅拌装置 a)水力搅拌装置主要有水力回流搅拌装置、水力推流搅拌装置、旋转布水搅拌装置。b)采用符合 GB/T 10002.1-2006 或 GB/T 18742-2002的管材、阀门。4.8.3.1 水力回流搅拌装置 a)水力回流搅拌装置主要由回流泵、回流管和回流管支架等组成,见图 5。b)水力搅拌管出水口应朝顺水流水平方向。沼气搅拌管 弯头 水流方向 出气孔 支架 DB35/T 12572012 11 图5 水力回流搅拌装置示意图 4.8.3.2 水力推流搅拌装置 水力推流搅拌装置主要由潜水搅拌机、转向杆、转向支架总成等组成,见图 6。图6 水力推流搅拌装置示意图 4.8.3.3 旋转布水搅拌装置 旋转布水搅拌装置主要由旋转布水管、进水管、支柱等组成,位于圆形立式厌氧发酵罐正中,见图7。池体 水流方向 回流管支架 回流管 池体 转向支架总成 转向杆 潜水搅拌机DB35/T 12572012 12 图7 旋转布水搅拌装置示意图 5 保温、增温设施 5.1 气候条件能保障红泥塑料厌氧发酵装置正常发酵时,不需要建造物料的保温、增温设施;不能保障或采用中温、高温发酵工艺时,需建造物料的保温、增温设施。5.2 保温设施 保温设施主要有:a)搭盖保温大棚。b)沼气发酵池外覆保温材料。c)室内建沼气发酵池。5.3 增温设施 5.3.1 增温设施主要有:a)直接通入蒸汽,蒸汽通入点在厌氧发酵池内或厌氧发酵装置之前的调节池内。b)利用热交换器加热,采用厌氧发酵池外热交换或池内热交换。5.3.2 热交换器选型应考虑被加热的介质特性、介质温度、热交换后要求达到的温度和运行管理是否方便及经济等综合因素。5.3.3 应计算热平衡,建造的结构传热面积和计算的传热面积相比应留有 10%20%的容量。6 红泥塑料沼气贮气系统 6.1 红泥塑料沼气贮气袋 6.1.1 红泥塑料沼气贮气袋分为卧式和立式。6.1.2 材料 罐壁 支柱 进水管 旋转布水管 DB35/T 12572012 13 制作沼气贮气袋用的红泥复合材料见4.2.1。6.1.3 规格尺寸 6.1.3.1 红泥塑料卧式沼气贮气袋常用规格见表 12。表12 卧式沼气贮气袋常用规格 规格型号 序号 直径(m)长度(m)贮气容积(m)备注 1 2 4.5 15 2 2 6.0 20 3 2 7.5 25 4 2 9.0 30 5 2 10.5 35 6 2 12.0 40 7 3 10.5 75 8 3 12.0 85 9 4 10.5 135 10 4 12.0 150 两端封头材料厚度1.8 mm,其余部分材料厚度1.2 mm。注:表内尺寸为充气后尺寸。6.1.3.2 红泥塑料立式沼气贮气袋常用规格见表 13。表13 立式沼气贮气袋常用规格 规格型号 序号 直径(m)高度(m)贮气容积(m)备注 1 6.9 2.7 100 2 8.4 2.7 150 3 7.8 4.2 200 4 8.7 4.2 250 5 9.5 4.2 300 6 10.3 4.2 350 7 11.0 4.2 400 8 11.7 4.2 450 9 12.3 4.2 500 10 12.9 4.2 550 11 13.5 4.2 600 材料厚度1.8 mm 注:表内尺寸为充气后尺寸。6.1.4 技术要求 6.1.4.1 外观 表面应平整,无刮伤、无疤痕、无裂纹、无孔洞。DB35/T 12572012 14 6.1.4.2 尺寸偏差 a)直径偏差、长度偏差、高度偏差为规定值的1%。b)厚度偏差为规定值的0.05 mm。6.1.4.3 材料理化性能 红泥塑料沼气贮气袋理化性能应符合4.2.3.3的规定。6.1.4.4 焊接要求 a)焊接纹面无穿孔、无气泡、无裂纹、无麻点、无粘结,边缘整齐。b)焊接宽度25 mm。c)所有焊缝应焊接可靠,不得有虚焊现象,焊缝理化性能不低于母体材料理化性能的90%。6.1.4.5 密封性 沼气贮气袋安装固定后,须按GB/T 20897.2-2007中6.6.2.5做气密性检验。6.1.5 沼气贮气容积根据不同用途确定。a)用于民用炊事时,贮气容积按日产气量的 50%60%计算。b)用于锅炉、发电和部分民用时,根据沼气供应平衡曲线确定贮气容积。6.2 贮气袋固定装置 6.2.1 固定装置的类型根据贮气袋的类型确定。6.2.2 沼气贮气袋放置于贮气袋坪内,用防风绳进行固定,同时安装贮气袋安全控制装置。6.3 沼气贮气袋坪 6.3.1 卧式沼气贮气袋坪如图 8 所示,并应遵循以下原则:a)根据卧式沼气贮气袋的大小确定贮气袋坪的长、宽、高等参数,长应大于气袋尺寸 1 500 mm,宽应大于气袋尺寸 500 mm,围墙高应大于气袋充气后高度的 60%。b)沼气贮气袋坪底部设置排水槽,且应有斜度,斜度以 2%为宜。c)沼气贮气袋坪底部应预埋出水管且不能高于底部平面。d)挂钩均匀分布,间隔1 000 mm,选用 GB/T 20878-2007 表 1 中规定的 S30408/06Cr19Ni10材料制作。6.3.2 立式沼气贮气袋坪如图 9 所示,并应遵循以下原则:a)根据立式贮气袋的大小确定贮气袋坪的直径、高度等参数,直径应大于气袋尺寸 2 000 mm,围墙高度应大于气袋充气后高度的的 80%。b)贮气袋坪底部两端设置沼气出气套管,底部中间设置沼气进气套管。c)挂钩均匀分布,间隔1 000 mm,选用 GB/T 20878-2007 表 1 中规定的 S30408/06Cr19Ni10材料制作。DB35/T 12572012 15 图8 卧式沼气贮气袋坪示意图 图9 立式贮气袋坪示意图 6.4 安装及使用红泥塑料沼气贮气袋时应符合下列要求:a)沼气贮气袋坪应清理干净、光洁、无毛刺。b)红泥塑料沼气贮气袋摊开时应防止因两端与墙壁之间的摩擦而使红泥塑料沼气贮气袋破损。c)沼气贮气袋安全控制装置的连接线路应用套管进行防护。d)红泥塑料沼气贮气袋内压力应控制在300 Pa。圈梁 围墙 素混凝土垫层 砖砌爬梯 红泥塑料立式贮气袋 钢筋混凝土底板 素土夯实 沼气进气套管 素土夯实 沼气出气套管 红泥塑料卧式贮气袋 防护绳 围墙 防护绳 不锈钢挂钩 排水口 不锈钢挂钩 DB35/T 12572012 16 e)定时观测红泥塑料沼气贮气袋的贮气量,并做记录。f)根据实际使用情况,防护绳应定期更换。6.5 沼气贮气袋安全控制装置 安全控制装置的传感器应安装在贮气袋竖向垂直高度的 20%位置上。6.6 沼气气水分离装置 6.6.1 沼气气水分离装置采用符合 GB/T 20878-2007表1 中的S30408/06Cr19Ni10 2 mm 厚度不锈钢板和其它防腐材料制作。6.6.2 沼气气水分离装置制作按 NY/T 1220.2-2006 中5.2 的相关规定执行。6.6.3 进气管位于上端与红泥塑料厌氧发酵装置的恒压装置相连接,出气管位于边侧与脱硫装置相连接。6.6.4 沼气气水分离装置应安装牢固,放置位置以易于维护操作为原则。6.6.5 运行时应定期排放冷凝水,排水时应防止沼气泄漏。6.7 脱硫装置 脱硫装置的制作按 NY/T 1220.2-2006中 5.3 的相关规定执行。6.8 卸压装置 6.8.1 卸压装置采用符合 GB/T 20878-2007表 1 中的S30408/06Cr19Ni10 2 mm 厚度不锈钢板和其它防腐材料制作,见图 10。6.8.2 卸压装置内水位高度差应为 30 mm。6.8.3 卸压装置应水平放置。6.8.4 进气管通过三通分别与脱硫装置和红泥塑料沼气贮气袋相连通。6.8.5 应定期检查卸压装置水位是否正常,如有降低,应及时补充。7 供气系统 供气系统主要由沼气增压、沼气缓冲、沼气调压、沼气净化分配、沼气输配等组成。7.1 沼气增压装置 7.1.1 依据用气模式选择不同型号的沼气增压装置,见表 14。表14 沼气增压装置常用选型 用气模式 供气量(m3/h)增压装置功率(kW)50100 28.8 2.2 100200 60 4 200400 120 7.5 集中供气(户)400 180 11 沼气锅炉(0.5 t)90 5.5 沼气发电(100 kW机组)90 5.5 DB35/T 12572012 17 图10 卸压装置示意图 7.1.2 沼气增压装置应放在室内水平地面上。7.1.3 进气管与红泥塑料沼气贮气袋相连接,连接管道中应有一段软管;出气管与沼气缓冲装置相连接。7.1.4 沼气增压装置应在缓冲装置内压力低于 0.04 Mpa 时起动,设定的压力范围为 0.04 Mpa0.09 Mpa。7.2 沼气缓冲装置 7.2.1 沼气缓冲装置按金属材料制承压设备制作相关规定执行。7.2.2 依据用气模式及日产沼气量选择不同型号的沼气缓冲装置,见表 15。表15 沼气缓冲装置常用选型 用气模式 缓冲容积(m3)缓冲压力(Mpa)50500 2 集中供气(户)500 10 沼气锅炉(0.5 t)2 沼气发电(100 kW机组)2 0.040.09 7.2.3 缓冲装置应水平安装,并符合金属压力容器安装规定;标牌与压力表应朝向易于观察的方向。7.2.4 缓冲装置运行期间应定期打开底部排水阀打开,排尽罐内积液,排水结束关闭阀门。7.2.5 底部排水阀用管道连接至室外。7.3 沼气调压 减压阀前压力为0.04 Mpa0.09 Mpa,减压阀后压力按NY/T 1220.2-2006中8.1.1规定执行。7.4 沼气净化分配装置 7.4.1 依据沼气用气模式选择不同型号的沼气净化分配装置。7.4.2 沼气净化分配装置应水平放置于室内,标牌与压力表应朝向易于观察的方向,运行中应经常观 察输出沼气压力是否为设定压力。出气管 进气管 水位差 液面 卸压装置 DB35/T 12572012 18 7.4.3 沼气净化分配装置运行期间应定期打开底部排水阀排水,排水结束关闭阀门。7.4.4 底部排水阀用管道连接至室外。7.5 沼气输配 7.5.1 沼气输配系统中的一般规定、管道计算、室内沼气管道、沼气管道防腐按 NY/T 1220.2-2006中 7.1、7.2、7.5、7.6规定执行。7.5.2 管材及管件中聚乙烯燃气管应符合 GB 15558.1-2003 和GB 15558.2-2005的规定,其它按 NY/T 1220.2-2006中 7.3 规定执行。7.5.3 室外沼气管道穿越铁路、公路和主要城镇干道以及沿建筑物外墙或支柱敷设、通过河流时应符合 GB50028-2006 的规定,其它按 NY/T 1220.2-2006中 7.4 规定执行。8 沼气利用 沼气利用应符合NY/T 1220.2-2006中8的规定。9 安全用气 9.1 安全用气中的一般规定、防火间距按 NY/T 1220.2-2006 中9.1、9.3 规定执行。9.2 建(构)筑物的防火、防爆中建筑耐火等级应符合 GB 50016-2006 的不低于“二级”设计的规定;沼气生产、净化、储存区域应严禁明火,地面应采用不会产生火花的材料,其技术要求应符合 GB 50209-2010的规定;其它按 NY/T 1220.2-2006中 9.2 规定执行。9.3 消防、灭火器材、防雷中消防车道和沼气站应符合 GB 50016-2006 的规定;红泥塑料厌氧发酵池和红泥塑料贮气袋的防雷设计应符合 GB 50057-2010“第二类”设计的规定;其它按NY/T 1220.2-2006中 9.4 规定执行。10 工程验收 10.1 一般规定 10.1.1 红泥塑料沼气工程施工完毕,须经竣工验收合格,方可投入运行使用。10.1.2 工程验收包括中间验收和竣工验收,分项或分部工程先进行中间验收,合格后进行下道工序。10.1.3 中间验收应由施工单位会同建设、设计、监理、质量监督部门共同进行,并做好记录。10.1.4 竣工验收应由建设单位组织施工、设计、监理、质量监督部门及使用单位联合进行。10.2 中间验收 10.2.1 中间验收应包括:隐蔽工程验收;红泥塑料厌氧发酵装置及水池的满水试验;红泥塑料厌氧发酵装置的气密性试验;红泥塑料贮气系统密封性试验;工艺、水、电、气系统各分部工程的外观检查,管道系统强度及严密性试验;设备的单机试运转;电气仪表的单体调校,并做好调试记录。10.2.2 中间验收时,应按本部分规定的质量标准进行检验,并认真填写中间验收记录。DB35/T 12572012 19 10.3 竣工验收 10.3.1 红泥塑料沼气工程竣工验收应提供下列文件资料:a)设计文件;b)主要材料和仪表设备的合格证或试验记录;c)施工测量记录;d)砼工程施工记录;e)砼、砂浆、焊接及水密性、气密性等试验、检验记录;f)中间验收记录;g)贮气袋总体试验记录;h)设备仪器仪表交接清单;i)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记录;j)工程质量事故处理记录;k)地基沉降记录;l)项目开工报告;m)工程预决算文件;n)竣工图和其他有关文件及记录。10.3.2 红泥塑料沼气工程竣工验收时:a)核实竣工验收文件资料并作必要的复验和外观检查;b)检查各部分装置运行情况,各项技术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对各分项工程质量作出鉴定结论;c)填写竣工验收鉴定书。10.3.3 红泥塑料沼气工程竣工验收后,建设单位应将有关设计、施工、监理、验收的文件技术资料立卷存档。_ DB35/T 12572012 福建省地方标准 红泥塑料厌氧发酵沼气工程 技术规范 DB35/T 12572012*2012年 5月第一版 2012年 5月第一次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