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湿度的测定 阻容法DB36/T 1940-2024.pdf

  • 资源ID:177295       资源大小:495.44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9.9金币 【人民币9.9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金币 【人民币9.9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说明:
本站最低充值10金币,下载本资源后余额将会存入您的账户,您可在我的个人中心查看。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湿度的测定 阻容法DB36/T 1940-2024.pdf

I C S 1 3.0 2 0C C S Z 1 036江 西 省 地 方 标 准D B 3 6/T 1 9 4 0 2 0 2 42 0 2 4-0 3-2 6 发 布固 定 污 染 源 排 气 中 湿 度 的 测 定 阻 容 法D e t e r m i n a t i o n o f e x h a u s t h u m i d i t y f r o m s t a t i o n a r y p o l l u t i o n s o u r c e s r e s i s t a n c eR e s i s t a n c e c a p a c i t a n c e m e t h o d2 0 2 4-0 9-0 1 实 施江 西 省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发 布D B 3 6/T 1 9 4 0 2 0 2 4I目 次前 言.I I1 范 围.12 规 范 性 引 用 文 件.13 术 语 和 定 义.14 方 法 原 理.15 干 扰 和 消 除.26 试 剂 和 材 料.27 仪 器 和 设 备.28 采 样 和 测 定.29 结 果 表 示.31 0 精 密 度 和 正 确 度.31 1 质 量 保 证 和 质 量 控 制.31 2 注 意 事 项.3附 录 A(资 料 性)仪 器 器 件 核 查 记 录.5D B 3 6/T 1 9 4 0 2 0 2 4I I前 言本 文 件 按 照 G B/T 1.1 2 0 2 0 标 准 化 工 作 导 则 第 1 部 分:标 准 化 文 件 的 结 构 和 起 草 规 则 的 规定 起 草。请 注 意 本 文 件 的 某 些 内 容 可 能 涉 及 专 利。本 文 件 的 发 布 机 构 不 承 担 识 别 专 利 的 责 任。本 文 件 由 江 西 省 生 态 环 境 厅 提 出 并 归 口。本 文 件 起 草 单 位:江 西 省 生 态 环 境 监 测 中 心。本 文 件 主 要 起 草 人:刘 敏、康 长 安、秦 承 华、王 东 方、曹 炳 伟、罗 小 龙、储 险 峰、高 明、崔 鑫 露、黎 军、邹 彩 瑜、刘 忱、罗 文 平。D B 3 6/T 1 9 4 0 2 0 2 41固 定 污 染 源 排 气 中 湿 度 的 测 定 阻 容 法1 范 围本 文 件 规 定 了 在 烟 道、烟 囱 及 排 气 筒 等 固 定 污 染 源 排 气 中 湿 度 的 阻 容 法 测 定 方 法,包 含 干 扰 和 消 除、试 剂 和 材 料、仪 器 和 设 备、采 样 和 测 定、结 果 表 示、精 密 度 和 正 确 度、质 量 保 证 和 质 量 控 制、注 意 事 项。本 文 件 适 用 于 各 种 锅 炉、工 业 炉 窑 及 其 他 固 定 污 染 源 排 气 中 湿 度 的 测 定。本 文 件 排 气 中 湿 度 的 检 出 限 为 0.2%,测 定 下 限 0.8%,测 定 上 限 4 0.0%。2 规 范 性 引 用 文 件下 列 文 件 中 的 内 容 通 过 文 中 的 规 范 性 引 用 而 构 成 本 文 件 必 不 可 少 的 条 款。其 中,注 日 期 的 引 用 文 件,仅 该 日 期 对 应 的 版 本 适 用 于 本 文 件;不 注 日 期 的 引 用 文 件,其 最 新 版 本(包 括 所 有 的 修 改 单)适 用 于 本文 件。G B/T 1 6 1 5 7 固 定 污 染 源 排 气 中 颗 粒 物 测 定 与 气 态 污 染 物 采 样 方 法H J 7 5 固 定 污 染 源 烟 气(S O 2、N O X、颗 粒 物)排 放 连 续 监 测 技 术 规 范H J/T 3 7 3 固 定 污 染 源 监 测 质 量 保 证 与 质 量 控 制 技 术 规 范(试 行)H J/T 3 9 7 固 定 源 废 气 监 测 技 术 规 范3 术 语 和 定 义G B/T 1 6 1 5 7、H J 7 5、H J/T 3 7 3、H J/T 3 9 7 界 定 的 以 及 下 列 术 语 和 定 义 适 用 于 本 文 件。3.1湿 度 h u m i d i t y废 气 中 水 蒸 气 含 量 的 体 积 百 分 数(X s w),以 C i 表 示,单 位 为%。3.2标 准 湿 气 s t a n d a r d m o i s t u r e以 清 洁 干 空 气 或 高 纯 氮 气 为 载 气,通 过 发 生 装 置 产 生 的 具 有 一 定 浓 度、均 匀 分 布 水 蒸 气 的 气 体。3.3校 准 量 程 c a l i b r a t i o n s p a仪 器 的 校 准 上 限,为 校 准 所 用 标 准 湿 气 的 湿 度(进 行 多 点 校 准 时,为 校 准 所 用 标 准 湿 气 的 最 高 湿 度),校 准 量 程(以 下 用 C.S.表 示)应 小 于 或 等 于 仪 器 的 满 量 程。3.4阻 容 法 I m p e d a n c e c a p a c i t a n c e m e t h o d利 用 湿 敏 元 件 的 电 阻 值、电 容 值 随 环 境 湿 度 的 变 化 而 按 一 定 规 律 变 化 的 特 征 进 行 湿 度 测 量 的 方 法。4 方 法 原 理D B 3 6/T 1 9 4 0 2 0 2 42固 定 污 染 源 排 气 中 的 水 分 子 渗 透 扩 散 至 电 容 湿 敏 元 件 引 起 阻 抗 变 化,根 据 湿 度 和 阻 容 值 的 函 数 关系,计 算 得 出 排 气 中 湿 度。5 干 扰 和 消 除5.1 安 装 外 罩 或 过 滤 器 等 装 置 消 除 颗 粒 物 的 干 扰。5.2 校 准 温 度 应 尽 量 接 近 使 用 温 度。6 试 剂 和 材 料6.1 标 准 湿 气 发 生 装 置市 售 标 准 湿 气 发 生 装 置,发 生 湿 度 范 围 0 4 0.0%,准 确 度 不 超 过 0.5%。6.2 零 点 气高 纯 氮 气 或 清 洁 干 空 气,湿 度 0.2%。7 仪 器 和 设 备7.1 阻 容 法 湿 度 测 定 仪 组 成7.1.1 样 品 采 集 传 输 单 元包 括 采 样 探 头、传 输 管 线 和 加 热 装 置 等。7.1.2 预 处 理 单 元指 过 滤 装 置,具 备 防 水、防 尘 功 能,预 处 理 单 元 的 材 料 和 安 装 应 不 影 响 测 定 结 果。7.1.3 分 析 单 元用 于 湿 度 测 定 分 析 的 阻 容 式 传 感 器,应 具 备 温 度、压 力 补 偿 功 能 和 校 准 功 能。7.1.4 数 据 采 集 处 理 单 元用 于 数 据 的 采 集 处 理,应 具 备 记 录 存 储 和 打 印 功 能。7.2 性 能 要 求7.2.1 示 值 误 差:校 准 量 程 5.0%时,绝 对 误 差 不 超 过 0.7 5%;校 准 量 程 5.0%时,相 对 误 差 不 超 过 1 5%。7.2.2 响 应 时 间 t9 0:6 0 s。7.2.3 应 具 备 温 度、压 力 补 偿 功 能。8 采 样 和 测 定8.1 采 样 点 和 采 样 频 次 的 确 定D B 3 6/T 1 9 4 0 2 0 2 43按 照 G B/T 1 6 1 5 7、H J/T 3 7 3、H J/T 3 9 7 等 相 关 标 准 的 规 定,确 定 采 样 位 置、采 样 点 及 采 样 频 次。8.2 样 品 测 定按 照 仪 器 使 用 说 明 书,正 确 连 接 仪 器 各 组 成 部 分,将 采 样 探 头 放 置 在 排 气 筒 中 的 规 定 位 置,堵 严 采样 孔,使 之 不 漏 气。待 仪 器 读 数 稳 定 后 即 可 记 录 读 数。每 分 钟 保 存 一 个 均 值,至 少 连 续 取 样 5 m i n 1 5 m i n测 定 数 据 的 平 均 值,作 为 一 次 样 品 测 定 值。8.3 仪 器 关 机全 部 样 品 测 定 完 成 后,将 仪 器 探 头 取 出 置 于 环 境 空 气 中,清 洗 管 路,待 仪 器 读 数 稳 定 至 当 前 环 境 水平 后,确 认 清 洗 完 成。关 闭 电 源,再 断 开 仪 器 各 部 分 连 接,结 束 测 定。9 结 果 表 示湿 度 结 果 保 留 小 数 点 后 一 位。1 0 精 密 度 和 正 确 度1 0.1 精 密 度1 0.1.1 验 证 实 验 室 对 湿 度 为 3.0%、6.0%、1 2.0%、2 0.0%、3 0.0%的 标 准 湿 气 进 行 9 次 重 复 测 定。1 0.1.2 实 验 室 内 相 对 标 准 偏 差 分 别 为:0.4 2%1.7 7%、0.2 8%0.6 6%、0.5 3%1.2 1%、0.1 5%2.0 1%和 0.2 4%2.3 1%。1 0.1.3 实 验 室 间 相 对 标 准 偏 差 分 别 为:6.2 1%、4.6 1%、2.5 2%、4.6 6%和 5.5 3%。1 0.1.4 重 复 性 限 分 别 为:0.1 2%、0.0 8%、0.2 7%、0.6 6%和 1.1 3%。1 0.1.5 再 现 性 限 分 别 为:0.5 6%、0.8 0%、0.8 8%、2.6 6%和 4.6 5%。1 0.2 正 确 度1 0.2.1 验 证 实 验 室 对 湿 度 3.0%、6.0%、1 2.0%、2 0.0%、3 0.0%的 标 准 湿 气 进 行 9 次 重 复 测 定。1 0.2.2 相 对 误 差 分 别 为-8.4 0%1.3 4%、-5.8 8%7.5 7%、-3.9 2%1.4 1%、-8.0 9%4.0 7%、-8.6 4%6.4 1%。1 0.2.3 相 对 误 差 最 终 值 2.4 5%8.6 4%、0.9 8%1 2%、1.6 6%3.5 2%、1.8 2%9.4 4%、2.2 1%1 2.5 6%。1 1 质 量 保 证 和 质 量 控 制1 1.1 每 个 月 至 少 进 行 一 次 零 点 核 查,仪 器 读 数 应 不 大 于 0.2%。1 1.2 每 年 至 少 开 展 一 次 仪 器 使 用 期 间 的 核 查 工 作,核 查 内 容 至 少 包 括 多 点 示 值 误 差(2 0%C.S.、4 0%6 0%C.S.、8 0%1 0 0%C.S.)和 响 应 时 间,核 查 记 录 按 附 录 A 执 行,核 查 频 次 依 据 仪 器 使 用 环 境和 频 率、历 次 检 定 或 校 准 结 果 等 情 况 确 定。核 查 结 果,应 满 足 7.2 的 要 求。1 1.3 如 零 点 核 查 或 期 间 核 查 结 果 不 符 合 要 求,应 及 时 维 护 或 维 修 仪 器。在 维 修 或 更 换 重 要 零 部 件 后,应 使 用 标 准 湿 气 对 仪 器 进 行 性 能 指 标 检 查,并 满 足 7.2 的 要 求。1 2 注 意 事 项D B 3 6/T 1 9 4 0 2 0 2 441 2.1 进 入 仪 器 的 废 气 温 度 应 不 高 于 1 8 0。1 2.2 请 勿 用 手 直 接 接 触 湿 敏 元 件 和 感 湿 部 分。1 2.3 仪 器 应 按 有 关 规 定 适 时 校 准。1 2.4 使 用 前 检 查 过 滤 器 等 滤 尘 装 置,及 时 更 换 滤 芯,保 持 管 路 畅 通,并 检 查 仪 器 加 热 功 能 是 否 正 常。1 2.5 仪 器 应 有 良 好 的 接 地,避 免 对 仪 器 和 人 员 造 成 伤 害。D B 3 6/T 1 9 4 0 2 0 2 45A附 录 A(资 料 性)仪 器 器 件 核 查 记 录测 试 地 点:测 试 人 员:测 试 日 期:仪 器 型 号 及 编 号:仪 器 量 程(%):标 准 湿 气 发 生 装 置 及 编 号:环 境 温 度():相 对 湿 度(%R H):零 点 气 生 产 单 位:纯 度(%):有 效 期:表 A.1 示 值 误 差 测 定 结 果 记 录 表零点核查情况(%)标准湿气湿度(Ci)测定值(Ai)平均值(Ai)示值误差(di)注 1:待仪器运行稳定后,进行零点核查。合格后通过标准湿气发生装置分 别通入2 0%C.S、4 0%6 0%C.S.、8 0%1 0 0%C.S.的标准湿气,待读数稳定后记录仪器显示值,重复操作 3 次,按照下式计算待测仪器测定标准湿气的绝对误差或相对误差,最大值为待测仪器的示值误差。绝对误差:di=Ai-Ci 或相对误差:(Ai-Ci)/Ci 1 0 0%式中:di-待测仪器测定第 i 种标准湿气的示值误差,%。Ci-第 i 种标准湿气的湿度,%。Ai-待测仪器测定第 i 种标准湿气 3 次测定平均值,%。i-待测标准湿气的序号(i=1 3)。注 2:测定值是指标准湿气直接通入仪器的测定结果。D B 3 6/T 1 9 4 0 2 0 2 46表 A.2 响 应 时 间 测 定 结 果 记 录 表标准湿气湿度(Ci)响应时间 t9 0(s)第一次(s)第二次(s)第三次(s)平均值(s)注:通入零点气,待读数稳定后通入校准量程标准湿气,同时用秒表开始计时,当仪器读数上升至标准湿气的标称值 9 0%时停止计时,记录所用时间即为仪器响应时间,重复通入零点气和校准量程标准湿气操作 3 次,平均值为待测定仪器的响应时间。

注意事项

本文(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湿度的测定 阻容法DB36/T 1940-2024.pdf)为本站会员(19958972356)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