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定地域单元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规范DB3410/T 34-2024.pdf
ICS 13.020.01 CCS Z 02 3410 安徽省黄山市地方标准 DB 3410/T 34 2024 特定地域 单元生态 产品价值 核算规范 Specifications for estimating the value of ecological products from specific geographic units 2024-03-15 发布 2024-04-01 实施 黄山市市 场监督 管 理局 发 布 DB 3410/T 342024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核算流程.1 核算流程图.1 确定核算范围.2 确定生态产品核算指标.2 确定核算基准日及核算期.2 收集基础数据资料.2 生态产品价值核算.2 5 核算.2 功能量核算.2 价值量核算.9 附录A(资料性).10 参考文献.16 DB 3410/T 342024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黄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本文件起草单位:黄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安徽新安江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安徽省招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知识产权研究院、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黄山市分行。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汪峻、汪卫东、赵玉德、程潇、郁春松、许昊煜、程鹏、王丽丽、刘晨晨、刘泓玮、黄加顺、赵国飞、姚薇薇。DB 3410/T 342024 1 特 定地域 单元生态 产品价 值核算规 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特定地域单元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的流程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特定地域单元生态产品价值的核算。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 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特定地 域单 元生 态产 品价 值 the value of ecological products from specific geographic units(VEP)在某一特定地域单元内未来一定核算期内生态产品的市场价值。物质供 给 material supply 在不损坏自然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完整性的前提下,人类通过直接利用或转化利用等方式从自然生态系统获得的食物、药材、木材、水电等各种物质资源,包括直接利用产品和转化利用产品,直接利用产品包括农林牧渔产品和水源产品,转化利用产品包括生态能源利用产品。来源 DB3410/T 12-2021,3.5 调节服 务 regulating services 生态系统为维持或改善人类生存环境提供的惠益。来源 DB3410/T 12-2021,3.7,有修改 文化服 务 cultural services 生态系统以及与其共生的历史文化遗存,对人类知识获取、休闲娱乐等方面带来的非物质惠益。来源 DB3410/T 12-2021,3.17,有修改 4 核算流 程 核算流 程图 DB 3410/T 342024 2 图1 核 算流 程 确定核 算范 围 依据相关部门审核确定的项目红线范围,确定特定地域单元核算范围。确定生 态产 品核 算指 标 基于项目特点,明确特定地域单元的森林、灌丛、草地、湿地、农田、城市等生态系统类型,同一地域单元内可包含多种生态系统。确定特定地域单元内因项目实施而产生生态产品的具体种类,选择相应核算指标形成生态产品清单,不同生态系统核算指标应当统筹计算。核算指标见“表A.1 不同生态系统特定地域单元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指标”及“表A.3 特定地域单元生态产品核算清单”。确定核 算基 准日 及核 算期 根据项目实施进程、核算要求确定价值核算基准日及核算期。价值核算基准日指对特定地域单元未来一定核算时间范围的生态产品进行定量价值核算的特定时点。结合价值核算要求,确定的特定地域单元内生态产品面向未来价值核算的时间范围。收集基 础数 据资 料 开展必要的数据资料收集与实地调查,收集和利用核算区域已有的常规现状数据资料,进行数据预处理以及参数本地化。实地调查数据、相关部门统计数据、已批复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等可作为基础数据来源。生态产 品价 值核 算 依据编制的特定地域单元生态产品核算清单,逐步开展各类生态产品功能量、价值量核算,编制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报告。5 核算 功能量 核算 5.1.1 物质供 给 DB 3410/T 342024 3 5.1.1.1 生物质 供给 特定地域单元生物质供给功能量按式(1)核算。1nf fiiQQ(1)式中:Qf特定地域单元生物质供给产品总产量,单位视具体产品而定,其中生态能源产品总产量单位为千瓦时/年(kWh/a);Qfi特定地域单元第i类生物质供给产品总产量,单位视具体产品而定,其中生态能源产品总产量单位为千瓦时/年(kWh/a);n特定地域单元不同类型生物质供给产品的类别数。5.1.1.2 水源产 品 特定地域单元水源产品功能量按公式(2)核算。s bsQQ(2)Qs特定地域单元水源产品功能量,单位为吨/年(t/a);Qbs特定地域单元内因生产淡水水源产品的年用水量,单位为吨/年(t/a)。5.1.2 调节服 务 5.1.2.1 水源涵 养 特定地域单元水源涵养功能量按公式(3)核算。3110nwr i i i iiQ A P R ET(3)式中:Qwr特定地域单元水源涵养总量,单位为立方米/年(m3/a);Ai特定地域单元第i类生态系统的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2);Pi特定地域单元第i类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的年降雨量,单位为毫米/年(mm/a);Ri特定地域单元第i类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的年地表径流量,单位为毫米/年(mm/a);ETi特定地域单元第i类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的年蒸发量,单位为毫米/年(mm/a);n特定地域单元生态系统类型的数量。其中年地表径流量按式(4)计算。i i iRP(4)式中:i 平均地表径流系数,见“表A.4 各类生态系统地表径流系数”。5.1.2.2 土壤保 持 1)减少泥沙淤积 减少泥沙淤积服务的功能量按式(5)和式(6)核算。/sd srQQ(5)11nsr i i i i i iiQ R K L S C A(6)式中:Qsd特定地域单元减少泥沙淤积量,单位为立方米/年(m3/a);Qsr特定地域单元土壤保持总量,单位为吨/年(t/a);泥沙淤积系数;土壤容重,单位为吨/立方米(t/m3);Ri特定地域单元第i类生态系统降雨侵蚀力因子,单位为兆焦耳 毫米/(公顷 小时 年)(MJ mm/(hm2 h a);DB 3410/T 342024 4 Ki特定地域单元第i类生态系统土壤可蚀性因子,单位为吨 公顷 小时/(公顷 兆焦耳 毫米)(t hm2h)/(hm2 MJ mm);Li第i类生态系统坡长因子;Si第i类生态系统坡度因子;Ci第i类生态系统植被覆盖因子,见“表A.5 不同生态系统类型的植被覆盖因子赋值”;Ai特定地域单元第i类生态系统的面积,单位为公顷(hm2)n特定地域单元生态系统类型的数量。其中,降雨侵蚀力因子按式(7)计算。24 24,1 1 1 01 nmk i j kK K i jR R Pn(7)式中:kR 第 k个半月的降雨侵蚀力,单位为兆焦毫米/(公顷小时年)MJmm/(hm2ha);k一年中 24个半月;i所用降雨资料的年份,i=1,2,3,n;j第 i年第 k 个半月第 j个侵蚀性降雨日的天数,j=0,1,2,n;,i j kP 第 i 年第 k个半月第 j个侵蚀性日降雨量,单位为毫米(mm);反映冷暖季雨型特征的模型参数,暖季为 0.3937,冷季为 0.3101;1.7265;n所用降雨资料的年份数;m第i年第k个半月侵蚀性降雨日总天数。在降雨数据不充足时,降雨侵蚀力因子可按式(8)计算:1211.15527 1.792iiRP(8)式中:iP 第i个月的月平均降雨量,单位为毫米(mm)。其中,土壤可蚀性因子按式(9)和(10)计算:0.1317(0.01383 0.51575)EPICKK(9)0.30.0256 11003.72 2.955.51 22.9 11000.2 0.30.7 10.25 100111100siltssmmsiltEPICc siltsorgC msmKemmmorgCorgC eme(10)式中:EPICK 采用 EPIC 模型计算得到的土壤可蚀性值,单位为吨公顷小时/(公顷兆焦耳毫米)(thm2h)/(hm2MJmm);cm 粘粒(0.002mm)的含量(%);siltm 粉粒(0.002-0.05mm)的含量(%);sm 砂粒(0.05-2mm)的含量(%);or gC有机碳的含量(%)。坡长因子、坡度因子分别按式(11)、式(12)计算。0.8sin0.089sin3 sin 0.560.08922.13L(11)DB 3410/T 342024 5 10.8 sin 0.03 5.1416.8 sin 0.5 5.14 10.221.91 sin 0.96 10.2 28.819.5988 28.81S()()()()(12)式中:坡度,单位为度();坡长,单位为米(m)。2)减少面源污染 减少面源污染服务功能量按式(13)计算。1ndpd sr iiQ Q c(13)式中:Qdpd减少面源污染量,单位为吨/年(t/a);Qsr土壤保持量,单位为吨/年(t/a);ci土壤中氮、磷等营养物质的纯含量,单位为百分比(%);n土壤中氮、磷等营养物质数量。5.1.2.3 洪水调 蓄 洪水调蓄服务功能量核算按式(14)。1 fm fc c mc rcQ Q Q Q Q(14)式中:Qfm特定地域单元洪水调蓄总量,单位为立方米/年(m3/a);Qfc特定地域单元森林、灌丛、草地洪水调蓄总量,单位为立方米/年(m3/a);Q1c特定地域单元湖泊洪水调蓄总量,单位为立方米/年(m3/a);Qmc特定地域单元沼泽洪水调蓄总量,单位为立方米/年(m3/a);Qrc特定地域单元水库洪水调蓄总量,单位为立方米/年(m3/a)。其中,森林、灌丛、草地洪水调蓄服务功能量按式(15)核算。3110nfc i i iiQ P R A(15)式中:iP 年暴雨降雨量,单位为毫米/年(mm/a);iR 年暴雨径流量,单位为毫米/年(mm/a),见“表 A.6 生态系统暴雨径流回归方程”;iA 第 i类生态系统的面积,单位为平方千米(km2);n特定地域单元生态系统类型的数量。单个湖泊洪水调蓄服务功能量按式(16)核算。211tc I OtQ Q Q dt(16)式中:IQ 入湖流量,单位为米/秒(m/s);OQ 出湖流量,单位为米/秒(m/s);t 1、t 2核算起止时间。多个湖泊洪水调蓄服务功能量按式(17)核算。4.924 1.128 413.19 10cQ e A(17)式中:A湖泊面积,单位为平方千米(km2)。沼泽洪水调蓄服务功能量按式(18)核算。DB 3410/T 342024 6 210mcwS h wQ S H(18)式中:S 沼泽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2);h 沼泽土壤蓄水深度,单位为米/年(m/a);沼泽土壤容重,单位为克/立方米(g/m3);w 汛期前后沼泽土壤含水率差值,0.19855;w 水的密度,单位为克/立方米(g/m3);H 沼泽地表滞水高度,单位为米/年(m/a)。水库洪水调蓄服务功能量按式(19)核算。rc fccQQ(19)式中:fccQ 大中型水库防洪库容,单位为立方米/年(m3/a)。5.1.2.4 水质净 化 水质净化服务功能量按式(20)核算。1nwp i piiQ Q A Q(20)式中:Qwp特定地域单元水体污染物净化总量,单位为吨/年(t/a);Qi特定地域单元水域湿地对第i类水体污染物的单位面积年净化量,单位为吨/(平方千米 年)(t/(km2a),见“表A.7 单位面积湿地对各类水体污染物的净化量”;Qpi特定地域单元排放第i类水体污染物,单位为吨/年(t/a);A特定地域单元内水域湿地面积,单位为平方千米(km2);n特定地域单元水体污染物类型的数量。5.1.2.5 空气净 化 空气净化服务功能量按式(21)核算。1nap iiQQ(21)式中:Qap特定地域单元大气污染物净化总量,单位为吨/年(t/a);Qi特定地域单元对第i种大气污染物的净化量,单位为吨/年(t/a),单位面积净化量见“表A.8 各类生态系统对各类大气污染物单位面积净化量”;n特定地域单元空气污染物类型的数量。5.1.2.6 固碳 森林生态系统、灌丛生态系统功能量核算按式(22)进行核算。22,111nCOCO i Ci i t i t iiCMQ A C VB VBM(22)式中:2COQ 特定地域单元固碳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年(tCO 2/a);2COCMMCO 2与C的分子量之比,即44/12;Ai特定地域单元第i类森林或灌丛生态系统的面积(hm2);DB 3410/T 342024 7 Cci特定地域单元第i类森林或灌丛生态系统的生物量碳转化系数;n特定地域单元森林或灌丛生态系统类型数量;i第i类特定地域单元森林或灌丛生态系统;VBi,t第i类森林或灌丛生态系统第t年的生物量(t/hm2),生物量指某一时刻单位面积内实存生活的有机物质(干重,包括生物体内所存食物的重量)总量,可通过生物量因子法、遥感解译和根冠比结合等方法确定;VBi,t-1第i类森林或灌丛生态系统第t-1年的生物量(t/hm2);i第i类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和植被固碳比。其中缺少实测数据时,固碳服务功能量核算可按式(23)计算。22n COCO si iiCMQ P AM(23)式中:Psi特定地域单元第i类生态系统固碳速率,单位为吨碳/(公顷 年)tC/(hm2a),见“表A.9 黄山市森林(及灌丛)固碳功能量核算参数”和“表A.10 黄山市湿地固碳功能量核算参数”;Ai 特定地域单元第i类生态系统的面积,单位为公顷(hm2);n特定地域单元生态系统类型的数量。其中无固碳措施条件下的农田土壤固碳速率按式(24)计算。0.1siP NSC H(24)式中:NSC 无化学肥料和有机肥料施用的情况下,我国农田土壤有机碳的变化,单位为克碳/(千克年)gC/(kga);土壤容重,单位为克/立方厘米(g/cm3);H 土壤厚度(农田耕作层厚度),单位厘米(cm)。施用化学氮肥、复合肥的土壤固碳速率按式(25)计算。1.5339 0.3/0.267si PP NF CF S(25)式中:NF化学氮肥施用量,单位为吨/年(t/a);CF复合肥施用量,单位为吨/年(t/a);PS 耕地面积,单位为公顷(hm2)。秸秆还田的土壤固碳速率按式(26)计算。10.043/0.375nsi j j PjP CY SGR S(26)式中:jCY 作物 j在当年的产量,单位为吨/年(t/a);jSGR 作物 j的草谷比;n作物类别数。5.1.2.7 局部气 候调 节 局部气候调节服务功能量按式(27)核算。tt pt weE E E(27)Ett特定地域单元生态系统蒸腾蒸发消耗的总能量,单位为千瓦时/年(kWh/a);Ept特定地域单元植被蒸腾消耗的能量,单位为千瓦时/年(kWh/a);Ewe特定地域单元水面蒸发消耗的能量,单位为千瓦时/年(kWh/a)。其中,特定地域单元植被蒸腾消耗的能量按式(28)计算。6110/3600npt i iiE EPP S D r(28)式中:iEPP 第 i类生态系统单位面积蒸腾消耗热量,单位为千焦/(平方米天)kJ/(m2d);DB 3410/T 342024 8 iS 第 i类生态系统面积,单位为平方千米(km2);r 空调能效比,取值 3.0;D 开放空调降温天数,单位为天(d);n特定地域单元生态系统类型的数量。特定地域单元水面蒸发消耗的能量按式(29)计算:310/3600we w wE E q E y(29)式中:wE 水面蒸发量,单位为立方米/天(m3/d);q 水的密度,即 1g/cm3;挥发潜热,即蒸发 1克水所需要的热量,单位为焦/克(J/g),为 2260 J/g;y 加湿器将1立方米水转化为蒸汽的耗电,单位为千瓦时/立方米(kWh/m3),为120kWh/m3。5.1.2.8 噪声消 减 噪声消减服务功能量按式(30)核算。1nNA i iiQ R NA(30)式中:QNA城市生态系统噪声消减量,单位为分贝(db);NAi特定地域单元第i类道路两侧的平均降噪分贝,单位为分贝/千米(db/km),由绿化带近路侧和远路侧噪声差值确定;Ri特定地域单元第i类道路长度,单位为千米(km);n城市道路类型数量。5.1.3 文化服 务 5.1.3.1 休闲游 憩 休闲游憩服务功能量核算按式(31)。nt tiizNN(31)式中:Nt特定地域单元休闲游憩总人时,单位为人时;Nti特定地域单元第i个休闲区的人时数,单位为人时;n特定地域单元休闲区的数量。5.1.3.2 旅游康 养 以特定地域单元自然景区游客人次作为核算指标,旅游康养服务功能量按式(32)核算:npt ptiizNN(32)式中:Npt特定地域单元游客总人次,单位为人次;Npti特定地域单元第i个旅游景区的游客人次,单位为人次;n特定地域单元旅游景区的数量。5.1.3.3 景观增 值 景观价值服务功能量核算按式(33)。nl liizAA(33)式中:DB 3410/T 342024 9 Al特定地域单元从景观生态系统获得升值的土地、居住小区、酒店、民宿等房产总面积,单位为平方千米/年(km2/a);Ali特定地域单元第i个旅游景区的房产面积,单位为平方千米(km2);n特定地域单元旅游景区的数量。价值量 核算 5.2.1 收益净 现值 法 收益净现值法适用于能够产生现实收益或潜在收益的生态产品或生态产品开发项目,如农、林、渔、牧等具有成熟市场交易价格的生态产品,固碳、水权、林权等具有市场交易案例的权益类生态产品以及文化服务类生态产品。其基本公式如式(34):111mn jij ij ijijV Q P C r(34)式中:V特定地域单元生态产品价值,单位为元;Qij第i类生态产品第j年产量,单位视具体产品而定;Pij第j年单位产量第i类生态产品的市场价格,单位为元/单位产量,产量单位视具体产品而定,见“表A.2 生态产品价格或等效成本对应表”;Cij第j年单位产量第i类生态产品的成本,单位为元/单位产量,产量单位视具体产品而定;r生态产品折现率,参照同期地方政府债券收益率合理确定;n生态产品核算期,单位为年;m特定地域单元生态产品种类。5.2.2 等效成 本法 等效成本法适用于无法直接明确其价格的生态产品,如水源涵养、土壤保持、洪水调蓄、水质净化、空气净化、局部气候调节、噪声消减等生态调节服务类生态产品。其基本公式如式(35):1mn jij sijijV Q P r(35)式中:V特定地域单元第i类生态产品价值,单位为元/年(元/a);Qij第j年特定地域单元第i类生态产品年产量,单位视具体产品而定;Psij第j年为达到特定地域单元第i类生态产品所提供的相同功能,而建造相应工程或采取相应措施所产生的单位成本,见“表A.2 生态产品价格或等效成本对应表”;r生态产品折现率,参照同期地方政府债券收益率合理确定;n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期,单位为年;m特定地域单元生态产品种类。DB 3410/T 342024 10 A A 附录A(资料 性)表A.1 不同 生态 系统 特定 地域单 元生 态产 品价 值核 算指标 类别 核算指 标 森林 灌丛 草地 湿地 农田 城市 物质供给 生物质供给 水源产品 调节服务 水源涵养 土壤保持 洪水调蓄 空气净化 水质净化 固碳 局部气候调节 噪声消减 文化服务 旅游康养 休闲游憩 景观增值 DB 3410/T 342024 11 表A.2 生态 产品 价格 或等 效成本 对应 表 序号 生态产 品 价格或 等效 成本 对应 1 物质供给 产品实际价格 2 水源涵养 水库的建设和运营成本 3 土壤保持 污染物处理、水库清淤工程的费用 4 洪水调蓄 水库的建设和运营成本 5 水质净化 水体污染物治理成本 6 空气净化 大气污染物工业治理成本 7 固碳 碳汇市场交易价格 8 局部气候调节 人工调节温度和湿度所需要的用电费用 9 噪声消减 隔音墙的建设和维护成本 10 休闲游憩 当地单位时间人均工资 11 旅游康养 景区实际门票价格 12 景观增值 酒店、民宿单位面积溢价 表A.3 特 定地 域单 元生 态 产品核 算清 单 一级指 标 二级指 标 三级指 标 价值实 现路 径 开发模 式(示例)物质供给 生物质供给 农业产品 直接市场交易 销售优质种植产品,如粮食、蔬菜、瓜果等;打造特色农产品,如祁门红茶、祁门黄菊、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屯溪绿茶、黄山蕨菜、三潭枇杷、黄山贡菊等 精深加工 对果蔬、粮食等食品就地进行加工酿造,促进产业增值,如祁门菊花茶、祁门茶干、小罐茶、酸菜、蕨粉等 林业产品 直接市场交易 销售苗木、商品林木材;采集销售林下菌类、林下药材,如祁门白术、祁黄精、灵芝、黄山石耳等;采集销售林果,如薄壳山核桃、香榧、山桐子等;销售林下花卉,如祁门茶花等 精深加工 林副产品精深加工 畜牧业产品 直接市场交易 销售优质鲜活畜禽产品,如祁门豆花鸡、黄山黑鸡、龙山湖土鸡、皖浙黑猪等 精深加工 畜禽产品生制或熟制精深加工生产等 渔业产品 直接市场交易 销售优质鲜活水产品,如祁门倒刺鲃、黄山桃花鳜、太平湖鳙鱼、歙县银鱼、甘草水鱼、DB 3410/T 342024 12 黄山石鸡等 精深加工 对水产品进行精深加工生产,如臭鳜鱼等 生态能源产品 精深加工 通过精深加工生产实现生态能源转化利用,如光伏、水能、生物质能源等 水源产品/直接市场交易 销售流域源头区域高品质水源,如无极雪、农夫山泉等 调节服务 水源涵养/水权交易、依托产业间接实现、生态补偿 以碳汇、水权、林权等产品为代表的生态权益类产品交易;适度发展对所在区域水质、土壤、空气、气候等地域资源及自然生态环境有着天然依赖性和严格要求的加工业;引入环境敏感型制造业;发展康养旅游业等。土壤保持 减少泥沙淤泥 依托产业间接实现、生态补偿 减少面源污染 洪水调蓄/依托产业间接实现、生态补偿 水质净化 净化COD 依托产业间接实现、生态补偿 净化氨氮 净化总磷 空气净化 二氧化硫 依托产业间接实现、生态补偿 氮氧化物 粉尘 固碳/碳汇市场交易、林权交易、依托产业间接实现、生态补偿 局部气候调节 植被蒸腾 依托产业间接实现、生态补偿 水面蒸发 噪声消减/依托产业间接实现、生态补偿 文化服务 休闲游憩/依托产业间接实现 依托特定地域单元产业载体,塑造 IP引流,打造多业态产业链,如茶乡体验乐园、祁水茶涧等 旅游康养/直接依托自然风光等资源优势产生市场交易收益 依托黄山秀美自然风光、古村落文化等适度开发旅游景点项目,如登黄山、太平湖观光、打造康养项目等 景观增值/酒店客房景观溢价 依托自然风光,进行酒店、民宿等项目的经营开发,如红茶坊民宿、“安乡”生态民宿等 DB 3410/T 342024 13 表A.4 各类 生态 系统 地表 径流系 数 生态系统类型 径流系数 森林生态系统 阔叶林 常绿阔叶林 2.67%落叶阔叶林 1.33%针叶林 常绿针叶林 3.02%落叶针叶林 0.88%针阔混交林 针阔混交林 2.29%稀疏林 稀疏林 19.2%灌丛生态系统 阔叶灌木林 常绿阔叶灌木林 4.26%落叶阔叶灌木林 4.17%针叶灌木林 常绿针叶灌木林 4.17%稀疏灌木林 稀疏灌木林 19.2%草地生态系统 草甸 草甸 8.20%草原 草原 4.78%草丛 草丛 9.37%稀疏草地 稀疏草地 18.27%农田生态系统 耕地 水田 34.7%旱地 46.96%园地 乔木园地 9.57%灌木园地 7.9%城市生态系统 城市绿地 乔木绿地 19.2%灌木绿地 19.2%草本绿地 18.27%城市水体 城市水体 0 湿地生态系统/0 表A.5 不同 生态 系统 类型 的植被 覆盖 因子 赋值 生态系统类型 植被覆盖度 10 10,30)30,50)50,70)70,90)90 森林 0.10 0.08 0.06 0.02 0.004 0.001 灌丛 0.40 0.22 0.14 0.085 0.04 0.011 草地 0.45 0.24 0.15 0.09 0.043 0.011 DB 3410/T 342024 14 表A.6 生态 系统 暴雨 径流 回归方 程 生态系统类型 暴雨径流 落叶阔叶林 R=1.4288ln(P)-4.3682 常绿阔叶林 R=7.7508ln(P)-27.842 落叶针叶林 R=7.2877ln(P)-26.566 常绿针叶林 R=13.36ln(P)-49.257 针阔混交林 R=2.264ln(P)-6.7516 灌丛 R=3.482ln(P)-7.9413 草原 R=5.4037ln(P)-8.6156 草甸 R=8.9121ln(P)-23.462 草丛 R=6.1564ln(P)-13.351 注:R是暴雨径流量(mm/a),P是暴雨降雨量(mm/a)。表A.7 单位 面积 湿地 对各 类水体 污染 物的 净化 量 污染物类型 净化量 COD 110.43 t/(km2a)总氮 8.56 t/(km2a)总磷 8.56 t/(km2a)表A.8 各类 生态 系统 对各 类大气 污染 物单 位面 积净 化量 生态系统类型 SO 2净化量 NO x净化量 粉尘净化量 一级 二级 三级 t/(km2a)t/(km2a)t/(km2a)森林生态系统 阔叶林 常绿阔叶林 5.75 3.52 11.76 落叶阔叶林 3.38 2.35 8.41 针叶林 常绿针叶林 5.04 3.52 20.18 落叶针叶林 3.38 2.35 10.08 针阔混交林 针阔混交林 5.09 2.46 16.80 稀疏林 稀疏林 3.60 2.26 10.76 灌丛生态系统 阔叶灌丛 常绿阔叶灌木林 4.03 2.64 11.76 落叶阔叶灌木林 2.94 1.57 7.88 针叶灌丛 常绿针叶灌木林 3.73 2.35 10.08 稀疏灌丛 稀疏灌木林 2.81 175 7.93 草地生态系统 草甸 草甸 3.60 2.56 10.60 草原 草原 2.94 1.57 8.41 草丛 草丛 2.94 1.57 8.41 稀疏草地 稀疏草地 2.54 1.52 7.18 DB 3410/T 342024 15 湿地生态系统 沼泽 森林沼泽 4.03 1.97 10.08 灌丛沼泽 3.11 1.52 7.41 草本沼泽 2.85 1.32 6.73 湖泊 湖泊 7.06 0.00 10.08 水库/坑塘 7.06 0.00 10.08 河流 河流 7.06 0.00 10.08 运河/水渠 7.06 0.00 10.08 农田生态系统 耕地 水田 4.03 2.75 8.87 旱地 2.50 1.57 8.41 园地 乔木园地 3.38 2.56 8.41 灌木园地 3.16 2.17 6.17 城市生态系统 城市绿地 乔木绿地 3.60 2.26 10.76 灌木绿地 2.81 1.75 7.93 草本绿地 2.54 1.52 7.18 表A.9 黄山 市森 林(及灌 丛)固 碳功 能量 核算 参数 生态系统类型 植被固碳速率(tChm-2a-1)土壤固碳速率(tChm-2a-1)森林(及灌丛)0.815 0.213 草地/0.024 表A.10 黄 山市 湿地 固碳 功 能量核 算参 数 类型 固碳速率(gCm-2a-1)湖泊湿地 56.67 泥炭和苔藓泥炭沼泽 24.80 腐泥沼泽 32.48 红树林沼泽 444.27 DB 3410/T 342024 16 参考文 献 1 生态产品总值核算技术规范(试行)(发改基础2022481号)2 DB11/T 2105-2023 北京市特定地域单元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及应用指南 3 DB3305/T 271-2023 湖州市特定地域单元生态产品价值评估技术规范 4 GB/T 38582-2020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核算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