钕铁硼回收料加工企业二氧化碳排放核算方法DB15/T 3408—2024.pdf
ICS 13.020.01 CCS Z 04 15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 DB15/T 3408 2024 钕铁硼回 收料加工 企业 二氧化碳 排放核算 方法 Method for accounting carbon dioxide emission of NdFeB recycling material processing enterprises 2024-04-15 发布 2024-05-15 实施 内蒙古自 治区市 场 监督管理 局 发 布 DB15/T 3408 2024 I 前 言 本文件 按照GB/T 1.1 2020 标 准化 工作 导则 第1 部分:标准 化文 件的 结构 和起草 规则 的 规 定起草。请注意 本文 件的 某些 内容 可能涉 及专 利。本文 件的 发布机 构不 承担 识别 专利 的责任。本文件 由内 蒙古 自治 区稀 土标准 化技 术委 员会(SAM/TC 05)归 口。本文件 起草 单位:包头 稀 土研究 院、中 稀天 马新 材 料科技 股份 有限 公司、信 丰县包 钢新 利稀 土有 限责任公 司、包 头市 金蒙 稀 土有限 责任 公司、中国 北 方稀土(集团)高 科技 股份 有限公 司、包 头瑞 鑫稀 土 金属材料 股份 有限 公司、包 头稀土 新材 料技 术研 发中 心、国家 稀土 功能 材料 创 新中心(内蒙 古稀 土功 能 材料创新 中心 有限 责任 公司)。本文件 主要 起草 人:侯睿 恩、崔 建国、高 习贵、刘 勇、李 婷婷、肖 革、潘燚、侯福 运、李俊 林、高鹏举、邓沅。DB15/T 3408 2024 1 钕 铁硼回 收料加工 企业二 氧化碳排 放核算 方法 1 范围 本文件 规定 了钕 铁硼 回收 料加工 企业 二氧 化碳 排放 量的核 算相 关的 术语、核 算边界、核 算步 骤与 核算方法、数 据质 量管 理、报告内 容和 格式 等内 容。本文件 适用于 从事 湿法冶 金回收 工艺加 工钕 铁硼回 收料的 企业二 氧化 碳排放 量的核 算与报 告要 求,也可为 湿法 冶金 回收 工艺 加工钕 铁硼 回收 料的 企业 开展二 氧化 碳排 放核 算与 报告活 动提 供方 法参 考。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 件中 的 内 容通 过文 中 的规 范性 引用 而构 成本 文件必 不可 少的 条款。其 中,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仅该日 期对 应的 版本 适用 于本文 件;不注 日期 的引 用文件,其 最新 版本(包 括所有 的修 改单)适 用 于 本文件。GB/T 213 煤的 发热 量测 定方法 GB/T 2589 综 合能 耗计 算 通则 GB/T 23588 钕 铁硼 生产 加工回 收料 GB 26451 稀土 工业 污染 物排放 标准 GB/T 32150 工 业企 业温 室气体 排放 核算 和报 告通 则 GB 39176 稀土 产品 的包 装、标 志、运输 和贮 存 ISO 14064-1 温室 气体 第一部 分组 织层 次 上 对温 室气体 排放 和清 除的 量化 和报告 的规 范及 指南 3 术语和 定义 GB/T 23588、GB/T 32150 界定的 以及 下列 术语 和定 义适用 于本 文件。钕铁硼 回收 料 recycling material of neodymium iron boron 钕铁硼 生产、加 工过 程中 产生的 磨泥、料 皮、料 头、料粉、炉渣、报废 品以 及产品 服役 后产 生的 失效材料 等,经除 杂加 工后 可再次 提取 稀土 等有 价值 元素的 物料。来源:GB/T 23588-2020,3.1,有 修改 湿法回 收工 艺 hydrometallurgy process 以钕铁 硼回 收料 为原 料,主要通 过预 处理、氧 化焙 烧、溶 解提 取、萃 取分 离、沉淀、洗涤、灼 烧等过程将 钕铁 硼回 收料 中有 价值的 元素 以离 子或 其他 化合物 的形 式加 以回 收的 方法。钕铁硼 回收 料加 工企 业 NdFeB recycling material processing enterprises DB15/T 3408 2024 2 采 用 湿 法回 收 工艺 对 钕铁硼 回 收 料进 行 加工 的 企业,且 该 企业 为 以钕 铁 硼回收 料 加 工为 主 营业 务的独立 核算 单位。报告主 体 reporting entity 具有二 氧化 碳排 放行 为的 法人企 业或 视同 法人 的独 立核算 单位。来源:GB/T 32150 2015,3.2 直接排 放 direct emission 钕铁硼 回收 料加 工企 业在 钕铁硼 回收 料预 处理、氧 化焙烧、溶 解提 取、萃 取 分离、沉淀、洗涤、灼烧等加 工过 程中 二氧 化碳 的工艺 过程 排放 和燃 料燃 烧排放。间接排 放 indirect emission 钕 铁 硼 回收 料 加工 企 业在钕 铁 硼 回收 料 加工 过 程的外 购 电 力、热 力等 二 次资源 所 产 生二 氧 化碳 的排放。注:包括为外购原料和产品的动力和运输、检测、包装、贮存等过程。活动数 据 activity data 用于量 化导 致二 氧化 碳排 放的生 产或 消费 活动 的 活 动量。来源:GB/T 32150-2015,3.12,有 修改 排放因 子 emission factor 表征单 位生 产或 消费 活动 量的二 氧化 碳排 放的 系数。来源:GB/T 32150-2015,3.13,有 修改 4 核算原 则 概述 钕铁硼 回收 料加 工企 业二 氧化碳 排放 量计 算的 基本 原 则与ISO 14064-1 相一致。相关性 应根据 实际 生产 经营 情况,选 择适 宜的 核算 边界、核 算方法 和数 据,确 保真 实 反映报 告主 体二 氧化碳排放 情况。完整性 DB15/T 3408 2024 3 应 根 据 实际 从 事的 生 产经营 活 动 识别 其 应予 核 算的所 有 二 氧化 碳 排放 源;对因 确 有 困难 而 暂不 核算和报 告的 排放 源应 说明 理由并 附必 要佐 证材 料。一致性 应采用 统一 的核 算方 法,能对不 同时 期报 告主 体二 氧化碳 排放 进行 有意 义的 比较,同时 利于 同类 企业间的 比较。准确性 应准确 识别 排放 源,采用 正确的 核算 方法,获 取有 效数据,尽 可能 减少 不确 定性。透明性 应具有 明确 的数 据收 集方 法和核 算过 程,并对 数据 来源及 核算 方法 给予 充分 说明。5 核算范 围和 边界 生产工 艺边 界 5.1.1 钕铁硼 回收料 加工 过程中,从回 收料加 工到 氧化物 产品,包括“三废”处理 过程中 所产生 的 直接和间 接二 氧化 碳排 放。钕铁 硼 回收 料采 用的 是湿 法回收 工艺,工艺 流程 包 括:采购 的钕 铁硼 回收 料 的运输过 程,回 收料 贮存,原料检 测,原 料预 处理,氧化焙 烧,溶 解提 取,过 滤洗涤,溶解 液萃 取分离,沉淀,沉淀 过滤 洗涤,沉 淀 灼烧,产品 检测,产 品包 装,废水 处理,尾 气处 理,废 渣处理。产 品的 包装、运输、贮存 按 照GB 39176。回收 料加 工过 程产 生的 污染物 符 合GB 26451。主要耗能 设备 有破 碎机、焙烧窑、雷蒙机、板 框压滤 机、溶 解(提 取)装置、萃取装 置、沉 淀装 置、带 式真空 过滤机,灼 烧装置、尾气处 理系 统、废水 处理 系统、包装 设备、传 输装 置、转 运设 备等。钕铁硼 回收 料 湿法 加工过 程具体 工艺流 程如 图1所 示,加工 过程中 二氧 化碳气 体排放 核算边 界按 照工艺流 程所 包含 所有 步骤 确定。DB15/T 3408 2024 4 图1 钕铁硼回收料湿法加工过程具体工艺流程图 如 果 报 告主 体 除钕 铁 硼回收 料 加 工外 还 存在 其 他产品 生 产 活动,并存 在 本指南 未 涵 盖的 二 氧化 碳气体排 放环节,则 应参考 其他相 关行业 的企 业二氧 化碳气 体排放 核算 与报告 要求进 行核算 并汇 总报告。核算范 围 二氧化 碳的 核算 范围 从钕 铁硼回 收料 采购 运输 开始,到产 品包 装为 止,包括 钕 铁硼回 收料 加工 过 程“三废”处 理环 节中 所产 生的直 接和 间接 二氧 化碳 排放。二氧化 碳排 放核 算的 时间 范围以 为钕 铁硼 回收 料加 工 企业 一个 年度 的生 产活 动。DB15/T 3408 2024 5 组织边 界 报 告 主 体应 以 企业 法 人或视 同 法 人的 独 立核 算 单位为 边 界,核 算 和报 告 其核算 范 围 内的 二 氧化 碳排放。如 报 告 主体 拥有 多个 分公司、生产 厂地 或产 业活 动单位,则由 报告 主体 自行 划分核 算单 元并 汇总。6 核算步 骤和 方法 识别排 放源 排放源 识别 的核 查是 确认 排放源 识别 的正 确性,是 保证核 算结 果准 确性 的关 键环节。核 查时 应结 合报告主 体生 产流 程的 特点,在所 确定 的核 算边 界范 围内,宜按 表1 列示 的各 类 排放源 进行 识别。排放源 识别 采用 现场 审核 文件和 现场 查看 的方 式进 行,主 要审 阅以 下材 料:a)工艺流 程图、固 定资 产台 账,进 料、库存、领 用单 据及产 品库 存、销 售 单据 等;b)查阅生 产记 录,识别 设备 消耗物 料类 别,核实 过程 排放环 节;c)查阅电 力、热力(蒸汽)结 算单等,确 认间 接排 放环 节和种 类;d)耗能设 备表,包括 企业 平 面布置 图、耗 能设 备清 单(固有设 施、新 增设 施)、设 备清单 中设 备性能和参 数等。表1 钕铁硼 回收 料加 工企 业二 氧化碳 排放 源识 别表 工序 排放源 能源种类 钕铁硼回收料运输 运输媒介 柴油、汽油、电力 原料检测 各用电仪器、设备 电力 原料预处理 破碎机、焙烧窑、雷蒙机等、原料 电力、天然气 氧化焙烧 焙烧窑 天然气 溶解提取 溶解提取 装置、溶解提取反应 电力、蒸汽 过滤洗涤 板框压滤机、洗涤罐 电力 溶解液萃取分离 萃取装置 电力 沉淀 沉淀装置、草酸、碳酸氢铵沉淀 电力、蒸汽 沉淀过滤洗涤 带式真空过滤机、洗涤装置 电力 沉淀灼烧 灼烧设备、灼烧分解反应 天然气、电力 产品检测 各用电仪器、设备 电力 产品包装 包装装置 电力 废水处理 废水处理系统 电力 尾气处理 尾气处理系统 电力 废渣处理 废渣运输媒介 柴油、汽油、电力 DB15/T 3408 2024 6 收集活 动数 据(测量 方法)6.2.1 排放因 子法 采用排 放因 子法 计算 时,二氧化 碳排 放量 为活 动数 据与 二 氧化 碳排 放因 子的 乘积,见式(1):(1)式中:E 二 氧化 碳排 放量,单位为 吨二 氧化 碳当 量(tCO2e);AD 二 氧化 碳活 动数 据,单位 根据 具体 排放 源确 定;EF 二 氧化 碳排 放因 子,单位 与活 动数 据的 单位 相匹配;GWP 全 球变 暖潜 势,数 值可参 考政 府间 气候 变化 专门委 员会(IPCC)提供 的数据。见 附录C。6.2.2 碳平衡 法 对于无 法或 不方 便进 行实 际测量 的二 氧化 碳排 放,采用碳 平衡 计算 法,即 根 据质量 守恒 定律,用输入物料 中的 含碳 量减 去输 出物料 中的 含碳 量进 行平 衡 计算 得到 二氧 化碳 排放 量,公 式(2)如下:E=(Mi CCi)-(M0 CC0)GWP(2)式中:E 二 氧化 碳排 放量,单位为 吨二 氧化 碳当 量(tCO2e);Mi 输 入物 料的 量,单 位根据 具体 排放 源确 定;CCi 输 入物 料的 含碳 量,单位 与输 入物 料的 量的 单位相 匹配;M0 输 出物 料的 量,单 位根据 具体 排放 源确 定;CC0 输 出物 料的 含碳 量,单位 与输 出物 料的 量的 单位相 匹配;碳 质量 转化 为二 氧 化碳质 量的 转换 系数;GWP 全 球变 暖潜 势,数 值可参 考政 府间 气候 变化 专门委 员会(IPCC)提 供的 数 据。见附 录C。6.2.3 实测法 通过安 装监 测仪 器、设 备 如:烟气 排放 连续 监测 系 统(CEMS),并 采用 相关 技 术文件 中要 求的 方法 测量二氧 化碳 排放 源排 放到 大气中 的二 氧化 碳排 放量。选择和 获取 排放 因子 数据 选择和 获取 排放 因子 的方 法和方 式如 下:a)查看原 始记 录:考 察钕 铁 硼回收 料加 工企 业与 二氧 化碳排 放量 有关 的原料/燃 料的采 购、出 入库和消 耗的 记录;b)查询数 据质 量管 理数 据:查询 钕 铁硼 回收 料加 工 企 业生产 过程 数据 及控 制指 标、生产 报表 及 相关管理 制度、管 理记 录;c)碳 管 理人 员 培训 学习:考察 钕 铁硼 回 收料 加工 企 业相 关 碳管 理 人员 是否 经 过专 业 知识 的 培 训及学习,是 否制 定相 关标 准和碳 管理 制度 及运 行手 册。7 核算内 容 排放量 汇总 企业总 二氧 化碳 排放 量按 照如公 式(3)计算:E 总=E 直接+E 间接(3)DB15/T 3408 2024 7 式中:E 总 钕 铁硼 回收 料加 工 企业总 的二 氧化 碳排 放量;E 直接 生 产过 程中 二氧 化 碳直接 排放 量;E 间接 生 产过 程中 二氧 化 碳间接 排放 量。直接排 放 7.2.1 直接排 放量 计算 因钕铁 硼回 收料 加工 企业 加工过 程使 用原 料的 不同,二氧 化碳 产生 量的 计算 方法不 同。本文 件以 天然 气 为典 型 工艺 计 算二 氧化 碳 排放 量,首 先 计算 出钕 铁 硼回 收 料加 工 过程 中以 天 然气 为 原料 的 二氧化碳产生 量,进而 计算 出钕 铁硼回 收料 加工 过程 二氧 化碳直 接排 放量,直 接排 放量为 以天 然气 为原 料 的 二氧 化 碳产 生 量与 钕 铁硼 回 收 料 加工 过 程二 氧 化碳 直接 排 放量 的 总和。一般 采用 月 度数 据 进行 相 对应时期内的 二氧 化碳 排放 计算,并对 年度 数据 进行 汇总。7.2.2 以天然 气为 原料 的二 氧化 碳产生 量计 算 计算出 报告 期内 以天 然气 为原料 加工 钕铁 硼回 收料 过程产 生的 二氧 化碳 量为:S 天 然气=*A(4)式中:S 天然气 报 告期 内钕 铁硼 回收料 加工 过程 中,入 炉 天然气 中的 净碳 所产 生的 二氧化 碳量,单位 为吨(t);报告 期内 入钕 铁硼 回 收料加 工区 的工 艺气、燃 料气总 量,单位 为标 准立 方米(Nm3);1000 将 千克 换算 为吨 的系数,即1000kg/t;A 入 炉天 然气 的二 氧化碳 产生 因子,单 位为 千克二 氧化 碳每 标准 立方 米(kg CO2/Nm3)。(5)式中:A 入炉 天然 气的 二氧 化碳产 生因 子,单位 为千 克二氧 化碳 每 标 准立 方米(kg CO2/Nm3);h 报告 期内 天然 气中 烷烃的 组分 种类;报 告期 内入 炉天 然气 中烷烃u组 分的 体积 分数,以%表 示;报告 期内 天然 气烷 烃u组分 中碳 原子 个数;44 二 氧化 碳的 分子 质 量,单 位为 克每 摩尔(g/mol);22.4 在 标准 状况(STP)0(273 K),1.01*105Pa 下,该气 体的 摩尔 体积,单 位 是升 每 摩尔(L/mol);报 告期 内入 炉天 然气 二氧化 碳的 体积 分数,以%表示;报 告期 内入 炉 天 然气 一氧化 碳的 体积 分数,以%表示。7.2.3 计算钕 铁硼 回收 料加 工过 程二氧 化碳 直接 排放 量 钕 铁 硼 回收 料 加工 过 程连接 有 含 碳产 品 的生 产 装置或 将 含 碳产 品 作为 商 品出售,则 应由 钕 铁硼 回收 料 加工 过 程中 产 生的 二氧 化 碳排 放 量中 减 去该 部分 产 品的 同 期产 量 所对 应的 二 氧化 碳 量,余 值作为二氧化 碳直 接排 放量。报告期 内钕 铁硼 回收 料加 工过程 中二 氧化 碳直 接排 放量为:S 直接=S 1(6)DB15/T 3408 2024 8 式中:S 直接 报 告期 内钕 铁硼 回 收料加 工过 程二 氧化 碳直 接排放 量,单位 为吨(t);S1 报 告期 内钕 铁硼 回 收料加 工过 程中 原料 中的 净碳所 产生 的二 氧化 碳量,单位 为吨(t);m 企 业内 生产 的含 碳 的产品 种类;Sj 报 告期 内第j 种产 品中的 残碳 折算 后的 二氧 化碳量,单 位为 吨(t)。S j=C j*Q j*(7)式中:Cj 报告 期内 第j 种最 终 产品中 碳含 量(质量 分数),以%表 示;44 二氧 化碳 的分 子质 量,单 位为 克每 摩尔(g/mol);12 碳原 子质 量,单位 为克每 摩尔(g/mol);Qj 报告 期内 第j 种最 终 产品的 实物 产量,单 位为 吨(t);报 告期 内第j 种 最终 产 品中该 物质 的平 均含 量质 量分数,以%表 示。间接排 放 7.3.1 间接排 放量 计算 间接排 放是 指钕 铁硼 回收 料加工 过程 中用 到的 电力、热力 及运 输过 程产 生的 二氧化 碳排 放。计算 公式:E 间接=E 外 购电 力+E 外购热 力-E 输 出电 力-E 输 出热力+E 运输。7.3.2 外购电 力产 生的 二氧 化碳 排放量 外购电 力量 应基 于电 网电 力的实 测消 耗量,包 括钕 铁硼回 收料 加工 和辅 助单 位的生 产用 电。S 电=电(8)式中:S 电 报 告期 外购 电力 对 应的二 氧化 碳间 接排 放量,单位 为吨(t);D 报 告期 外购 电力 总 量,单 位为 千瓦 时(kW h);电 外 购电 力二 氧化 碳排放 因子,参 照国 家发 改委公 布的 电网 基准 线排 放因子 的各 年度 数据。7.3.3 外购热 力产 生的 二氧 化碳 排放量 外 购 热 力量 应 基于 关 联交易 结 算 的实 物 消耗 量 或实测 消 耗 量,包 括钕 铁 硼回收 料 加 工和 辅 助单 位的 生 产用 热 力。外 购热 力二 氧 化碳 排 放因 子 由外 购热 力 的实 测 低位 热 值乘 以燃 煤 典型 排 放因 子 再除以效率系 数 计 算确 定。计算 公式为:S 热力=*(9)式中:S 热力 报 告期 外购 热力 对应的 二氧 化碳 间接 排放 量,单 位为 吨(t);报 告期 内某 外购 热力 的量,单位 为吨(t);报 告期 内某 外购 热力 的实测 低位 热值,单 位为 兆焦每 千克(MJ/kg);外 购热 力所 对应 的排 放因子,可 统一 按燃 煤典 型排放 因子101.12 kg CO2/GJ计 算;效率 系数,取 企业 按照GB/T 213 的 实测 值;1000将 千克 换算 为吨的 系数,即1000 kg/t。DB15/T 3408 2024 9 企业自 备热 电站 供热 的二 氧化碳 排放 可按 外购 热力 二氧化 碳排 放计 算方 法得 到。7.3.4 间接二 氧化 碳排 放的 抵扣 对 于 钕 铁硼 回 收料 加 工企业,向 外部 输 出的 余 能可根 据 上 述排 放 因子 换 算出对 应 的 二氧 化 碳排 放量,并 从间 接排 放量 中予 以扣除。余 能输 出包 括电 力、热 力等 其他 能量 形式。输出 热力 则根 据其 热 值 总量换算 为标 煤数 量,再采 用燃煤 典型 排放 因子 计算 排放量。7.3.5 运输过 程用 燃料 排放 的二 氧化碳 量计 算 主要计 算营 运边 界内 的运 输过程,运输 可有 企业 自 有车辆,也可 租借 外单 位 车辆进 行。上 述运 输过程用燃 料排 放的 二氧 化碳 应计入 总排 放量。运 输过 程用燃 料排 放的 二氧 化碳 量计算 公式 为:S 运输=(10)式中:S 运输 报 告期 内运 输过 程用燃 料排 放的 二氧 化碳 量,单 位为 吨(t);营 运边 界内 各运 输过 程所消 耗的 不同 种类 燃料;报 告期 内各 种燃 料用 量,单 位为 吨(t);各种 燃料 的低 位热 值,单 位为 兆焦 煤千 克(MJ/kg),常见 燃料 低位 热值 数 据列于 附录B中;燃料燃烧的 二氧化碳 排放因子,单位 为千克每 兆焦(kg/MJ),常见燃 料 的排放因子列于 附录B中。单位产 品排 放量 单位产 品排 放量 为生 产每 吨产品(碳 酸稀 土、草酸 稀 土、氧 化稀 土等)过 程中 产 生的二 氧化 碳排 放。计算公 式如 下:E sp=E/Q s(11)式中:Esp 生产1吨 某种 产品 过程中 产生 的二 氧化 碳排 放量,单位 为tCO2e/t;E 二 氧化 碳排 放量,单位为 吨二 氧化 碳当 量(tCO2e);Qs 生 产某 种 产 品的 总 量,单 位为t。多种产 品的 排放 量分 配 同一回 收工艺 中生 产多种 产品时,存 在 共用 的输入、输出 和排放 量,在计算 每种产 品的排 放量 时,以产品 价值 分配 共用 部分。8 报告内 容和 格式 概述 描述核 算目 的、范围、准 则。报告主 体基 本信 息 描述报 告主 体基 本情 况。组织机 构、能源 使用 情况、生产 情况、报 告覆 盖时 间段等。二氧化 碳排 放量 核算范 围、核算 方法。DB15/T 3408 2024 10 活动数 据来 源 活动数 据及 来源 的核 查、二氧化 碳排 放量 的核 查、配额分 配相 关补 充数 据的 核查。排放因 子数 据及 来源 排放因 子核 查、计算 系数 数据及 来源 的核 查。核算结 果及 结论 二氧化 碳排 放结 果、结论。其他需 说明 的情 况 具体报 告格 式模 板见 附 录A。DB15/T 3408 2024 11 A A 附录A(资料 性)报告格 式模 板 碳排放 报告 封面 格式 见图A.1,碳 排放 报告 正文 格式 见 图A.2。钕铁硼 回收 料加 工企 业二 氧化 碳排 放 报告 报告主 体(盖章):报告年 度:编制日 期:编制依 据:图A.1 碳排 放报 告封 面格 式 DB15/T 3408 2024 12 一、企 业基 本信 息 企 业名 称:企 业地 址:所 述行 业:单 位性 质:统 一社 会信 用代 码:法 定代 表人:核 算负 责人(联 系人):联 系电 话:二、碳 排放 核算 结果 年 度企 业二 氧化 碳排 放 总量为 tCO2,具体 见 表 1。表1 报告 主体 年二 氧化 碳排 放量 汇总表 排放分 类 排放源 识别 排放量(tCO2)直接排 放 燃料燃 烧排 放 工艺过 程排 放 间接排 放 购入电 力产 生的 排放 购入热 力产 生的 排放 运输过 程燃 料燃 烧排 放 总排放 企业二 氧化 碳排 放总 量 三、核 算说 明(一)核算 边界 本 企业 的生 产流 程主 要包 括:本 企业 的二 氧化 碳排 放源 见 表2。表2 报告 主体 二氧 化碳 排放 源识 别 表a 排放 源b 排放源 识 别c a 报 告主 体如 果还 从事 除湿 法加 工钕 铁硼回 收料 工艺 以外 的其 他生 产活 动,并存 在本 文件 未涵 盖的 二氧 化碳 排 放环节,应 遵循 其他 行业的企业 碳排 放核 算和 报告 要求 列举 并 汇总报 告 b 报告 主体 应自 行添 加企 业实 际存 在 的排放 源。c 报告 主体 应自 行添 加企 业实 际消 耗 的排放 源类 别。图A.2 碳排 放报 告正 文格 式 DB15/T 3408 2024 13(二)核算 期 本 核算 报告 以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为核 算期。(三)活动 数据 及来 源说 明 本 企业 二氧 化碳 排放 核算 的活 动 数据及 来源 如 表3 所 示。表3 报告 主体 活动 数据 一览 表a 排放源 类别 燃料品 种 计量单 位 消耗量 低位发 热量 t 或104Nm3 数据来 源c GJ/t 或GJ/104Nm3 数据来 源d 燃料燃 烧b 汽油 柴油 天然气 工艺过 程排 放 排放源 类别 参数名 称 数据 单位 数据来 源e 电力 购入电 力量 MWh 热力 购入热 力量 MW a 报告 主体 如果 还从 事除 湿法 加工 钕 铁硼回 收料 工艺 以外 的其 他生 产活 动,并 存在 本文 件未 涵盖 的二 氧化 碳排 放环节,应遵 循其 他行业的企 业碳 排放 核算 和报 告要 求列 举 并汇总 报告 b 报告 主体 应自 行添 加未 在表 中列 出 但企业 实际 消耗 的其 他能 源品 种。c 如企 业能 源消 费台 账或 统计 报表。d如实测 值或 缺省 值来 源。e如企业 电表 度数 或电 费结 算凭 证。(四)排放 因子 数据 及来 源说 明 本 企业 二氧 化碳 排放 核算 的排 放 因子数 据及 来源 如 表4 所 示。表4 排放 因子 相关 数据 一览 表a 排放源 类别 燃料品 种 单位热 值含 碳量(tC/GJ)碳氧化 率(%)数据来 源 燃料燃 烧b 汽油 柴油 天然气 工艺过 程排 放 排放源 识别 参数名 称 数据 单位 数据来 源 电力 DB15/T 3408 2024 14 热力 a 报告 主体 如果 还从 事除湿 法加 工钕 铁硼回 收料 工艺 以外 的其他 生产 活动,并存 在本 文件 未涵 盖的二 氧化 碳排 放环节,应 遵循 其他行业的 企业 碳排 放核 算和 报告 要求 列 举并汇 总报 告。b 报告 主体 应自 行添 加未 在表 中列 出 但企业 实际 消耗 的其 他能 源品 种。本企业 承诺 对本 报告 的真 实性 负责。图A.3 碳排 放报 告正 文格 式(续)DB15/T 3408 2024 15 B B 附录B(资料 性)相关参 数缺 省值 常见燃 料的 低位 热值 及对 应的CO2 排 放因 子见 表B.1。表B.1 常见 燃料 的低 位热 值及 对 应的 CO2 排放 因子 燃料种类 低位热值 MJ/kg CO2 排放因子 kg/MJ 标准煤 29.271 0.0840 原油 41.816 0.0711 燃料油 41.816 0.0755 汽油 43.070 0.0675 煤油 43.070 0.0694 柴油 42.652 0.0726 液化石油气 50.179 0.0616 炼厂干气 46.055 0.0482 油田天然气 38.931MJ/m3 0.0543 煤矿瓦斯气 14.636-16.726 MJ/m3 0.0373 焦炉煤 气 18.003 MJ/m3 0.0373 石油焦 28.032 0.0957 外购电力/所属电网当年基准线排放因子数据(由国家发改委公布)低位热值数据按照 GB/T 2589 执行,各种燃料的排放因子数据参照国家发改委采用的 IPCC 报告2006 年 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数据。DB15/T 3408 2024 16 C C 附录C(资料 性)全球变 暖潜 势值(GWP)对 照表 全球变 暖潜 势值(GWP)对 照表见 表C.1。表C.1 全球 变暖 潜势 值(GWP)对照表 工业名称或通用名称 化学分子式 100 年 GWP(tCO2e/t)二氧化碳 CO2 1 甲烷 CH4 25 氧化亚氯 N2O 298 氢氟碳化物 HFC-23 CHF3 148000 HFC-32 CH2F2 675 HFC-125 CHF2CF3 3500 HFC-134a CH2FCF3 1430 HFC-143a CH3CF3 4470 HFC-152a CH3CHF2 124 HFC-227ea CF3CHFCF3 3220 HFC-236fa CF3CH2CF3 9810 HFC-245fa CHF2CH2CF3 1030 HFC-365mfc CH3CF2CH2CF3 794 HFC-43-10mee CF3CHFCHFCF2CF3 1640 全氟化合物 六氟化硫 SF6 22800 三氟化氮 NF3 17200 PFC-14 CF4 7390 PFC-116 C2F6 12200 PFC-218 C3F8 8830 PFC-318 c-C4F8 10300 PFC-3-1-10 C4F10 8860 DB15/T 3408 2024 17 表C.1 全球 变暖 潜势 值(GWP)对 照表(续)工业名称或通用名称 化学分子式 100 年 GWP(tCO2e/t)PFC-4-1-12 C5F12 9160 PFC-5-1-14 C6F14 9300 PFC-9-1-18 C10F18 7500 三氟甲基五氟化硫 SF5CF3 17700 氟化醚 HFE-125 CHF2OCF3 14900 HFE-134 CHF2OCHF2 6320 HFE-143a CH3OCF3 756 HCFE-235da2 CHF2OCHClCF3 350 HFE-245cb2 CH3OCF2CHF2 708 HFE-245fa2 CHF2OCH2CF3 659 HFE-254cb2 CH3OCF2CHF2 359 HFE-347mcc3 CH3OCF2CF2CF3 575 HFE-347pcf2 CHF2CF2OCH2CF3 580 HFE-356pcc3 CH3OCF2CF2CHF2 110 HFE-449sl(HFE-7100)C4F9OCH3 297 HFE-569sf2(HFE-7200)C4F9OC2H5 59 HFE-43-10pccc124(H-Galden 1040 x)CHF2OCF2OC2F4OCHF2 1870 HFE-236ca12(HG-10)CHF2OCF2OCHF2 2800 HFE-338pcc13(HG-01)CHF2OCF2CF2OCHF2 1500 全氟聚醚 PFPMIE CF3OCF(CF3)CF2OCF2OCF3 10300 碳氢化合物和其他化合物-直接作用 二甲醚 CH3OCH3 1 二氯甲烷 CH2Cl2 8.7 甲基氯 CH3Cl 13 DB15/T 3408 2024 18 表C.1 全球 变暖 潜势 值(GWP)对 照表(续)工业名称或通用名称 化学分子式 100 年 G W P(tC O 2 e/t)注:来源IPCC Fourth Assessment Report:Climate Change 2007,Table 2.14。数据仅供 参考,开展碳核算时应注意使用 IPCC 提供的最新 数据,或根据核算目标及核算依据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