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在线诊后病程管理研究报告.pptx
,2018年中国在线诊后病程管理研究报告,2018/6/28,3,目录CONTENTS,01020304,中国在线诊后病程管理市场发展背景及概况中国在线诊后病程管理市场模式与案例分析中国在线诊后病程管理用户画像中国在线诊后病程管理发展趋势,2018/6/28,4,PART 1中国在线诊后病程管理市场发展背景及概况,2018/6/28,5,诊后病程管理以“药+服务”为核心将诊后片段式的服务串联,融合形成系统式的诊后管理,诊中环节,诊后病程管理,院内“药+服务”,院外“药+服务”, 诊后病程管理将诊后服务与诊后用药相融合,服务内容从跟踪患者病程发展和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扩大至诊后用药及管理、诊后康复护理、疾病管理和患者教育,教育内容包括培养疾病正确认知,纠正疾病有关不良心理障碍,培养和矫正健康生活方式等。 分析认为,诊后病程管理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患者”为中心转变。以医患双方共赢为目标,追求最佳的诊后管理成本-效益产出比例。,院外用药(调整治疗方案,寻找最适合药物),处方,院内用药,院外用药(按时服药,跟踪效果,微调药物),药品,服务,问诊检验线上问诊,传统增值,康复、慢病管理、患者教育康复 上门 智能 健康训练 护理 硬件 教育,随诊/随访、复诊、持续治疗医患 处方 药品 药师连接 承接 配送 咨询,治疗方案电子处方,疾病,治疗,诊后治疗,诊后管理,健康,多项政策利好,鼓励促进药物流通,拓展诊后长期服务链,Policy 政策环境健全治疗康复长期护理服务链,拓展诊后服务: 健全治疗康复长期护理服务链:“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加强康复、老年病、长期护理、慢性病管理、安宁疗护等接续性医疗机构建设。 鼓励通过互联网开展诊后服务,促进医患沟通: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允许在线开展部分常见病、慢性病复诊。医师掌握患者病历资料后,允许在线开具部分常见病、慢性病处方。支持医疗卫生机构、符合条件的第三方机构搭建互联网信息平台,开展远程医疗、健康咨询、健康管理服务,促进医院、医务人员、患者之间的有效沟通。“医药分开”政策鼓励处方外流,提高诊后药物的可及性: 加强医药分开改革: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的通知推动医药分开,医疗机构不得限制处方外流。探索医院门诊患者多渠道购药模式,患者可凭处方到零售药店购药。调整市场格局,使零售药店逐步成为向患者售药和提供药学服务的重要渠道。 推动处方外流:关于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健全医疗服务体系。结合医药分开、取消药品加成等政策的实施,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药品通用名开具处方,并主动向患者提供处方,保障患者的购药选择权。 推进“互联网+药品流通”: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药品生产流通使用政策的若干意见 提出要以满足群众安全便捷用药需求为中心,积极发挥“互联网+药品流通” 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规范零售药店互联网零售服务,推广“网订店取”、“网订店送”等新型配送方式。2018/6/28,Economy 经济环境 慢性病病程时间长,药费占比高。慢病导致的疾病负担占总疾病负担的近70%,而药物是辅助慢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以肿瘤为例,药费占比为整体治疗费用的60%,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费用则高达78%。 延缓疾病发展可直接带来经济收益。世行报告调研举例指出,如果每年如果能够使心血管病死亡率下降1%,相当于每年创造 2.34 万亿美元,而如果下降3%,则每年经济收益将达到 5.4 万亿美元。Society 社会环境 肿瘤慢病人群高发,医药产品需求量大。据统计,2017年中国癌症新发人数持续上升,达368万,占世界新发病例的1/4。心血管疾病人群为2.9亿,糖尿病人群为1.14亿。全国慢性病患者数已达 3.7亿人。 医疗资源紧张,诊后服务缺失。截止至2016年底,诊疗人次10年间增长至32.70亿人次,年均增长率2.83%;医院数量增速低于诊疗人次的增速,医疗资源供给日益紧张,诊后服务难以满足。Teconology 技术环境 健康大数据平台奠定AI+医疗基础。在医疗信息化、设备智能化的带动下,患者信息、诊疗信息、身体指标等信息孤岛被打通,为AI+医疗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数据基础。 医药供应链升级。现代物流技术大幅提高了药品流通企业运营效率,依托互联网打造智慧物流生态体系,构建医药物流信息互联网共享体系。 加快推进社保卡加载金融功能,建设统一医保结算数据交换接口,支持与各类社会支付渠道的应用集成并对外开放,在安全可控的前提下支持相关机构开展网上购药等应用。6,65.00%,32.50%,2018/6/28,7,诊后病程管理从增加慢病患者依从性等方面有效提升治疗效果,用药依从性低导致治疗效果不佳,院外持续管理有效提高患者依从性,-0.46,0.36,0.620.56,0.87,使用药品种类,使用药品频次,对慢性病的重视程度对医务人员的信任程度获取医药健康知识的积极性-0.32,受家庭和社会的关心程度, 研究指出,使用药物频次和种类的增多使患者依从性下降,而患者依从性可影响50%的治疗效果。分析认为,通过诊后病程管理,对患者长期用药、以及生活、饮食、运动进行管理,督促患者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对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有明显作用。有利于促进其合理用药,控制病情发展,预防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节省卫生服务成本,起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的目的。,依从性差导致治疗效果下降一半,50%,45%,门诊老年慢性病患者用药依从性不足一半,100.00%77.50%,92.50% 95.00%,0.00%,50.00%影响患者依从性的因素,100.00%,规律用药,规律饮食,规律生活,规律运动,患者依从性提高72.50%,常规组 管理组90.00%62.50%,40.00%,65.00%,0.00%,100.00%50.00%,显著有效,有效,无效,治疗显著有效40.00%,常规组20.00%,管理组2.50%,2018/6/28,8,诊后病程管理提高重疾患者生存质量及服务满意度,诊后病程管理减缓癌症疼痛程度,诊后病程管理减少乙肝患者再入院率,100%,100%,100%,98%,100%,98%院后1个月,92%院后3个月,84%院后6个月,75%院后9个月,95%院后12个月,持续管理提高复诊率,实验组,对照组, 重疾患者的治疗是项长期的工作,出院后仍需长期保持规范化的治疗。但在临床观察中发现,患者在离院后会出现自行停药,未按时复诊等问题,导致疾病复发甚至危及生命。分析认为,由于缺乏专业人员指导,部分患者在出院后自我管理能力下降,未能及时复诊,调整治疗及用药方案,出现用药不良反应较多、效果不佳等现象,院后9个月最为明显;诊后病程管理通过持续性的管理,保持院后高复诊率,增加患者对于医疗人员的满意度,从而使治疗方案得以延续,提高治疗的整体效果。,60.20%高,36.90%中,2.90%低,患者满意度高,70.3%,50.0%0.0%,100.0%,43.8%满意,25.0% 31.2%基本满意,25.0%4.7%不满意,患者满意度提高,观察组,对照组,37.5%,4.7%,0.0%,35.9%15.6%,43.8%21.9%,40.6%,60.0%40.0%20.0%0.0%,重度,中度,轻度,无,癌症疼痛减轻,对照组,观察组,21.7%对照组,8%实验组,再次入院率降低,50.00%,40.00%,425.2,28.91%,7419,20.00%,6690,6425,2018/6/28,9,诊后服务增速加快,药品市场平稳发展,诊后市场增量可期,诊后病程治疗费用,33.19%,诊后病程服务费用,2.81%,院内病程治疗费用,64%,2017年诊后服务病程管理费用占比(%),1406.2950.7 47.91%7813,11.15%,9.88%,7.29%,8.38%,8.84%,0.00%,10.91% 10.00%,0,20001000,9000800070006000500040003000,10000,2014,2015,2016,2017E,2018E,2019E,2020E,2017-2020年中国诊后病程管理市场规模预测(亿元),诊后病程治疗费用,诊后服务,诊后服务增长率,总体市场增长率60.00%, 分析认为,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慢病通过药物得以有效控制,癌症等绝症也转变为可治愈或可控的慢性病,以药物为主的治疗支出平稳上涨。为缓解三级医院的诊疗压力,政府大力推行分级诊疗、医药分开,将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的患者分流至院外,由基层医疗及第三方负责院外诊后治疗及服务。 与此同时,更多患者意识到诊后服务的重要性,诊后服务也由碎片化、专科化、被动的服务转变为全面、连续、主动的多元化服务,诊后服务市场增速加快。,诊后病程治疗费用,33.19%诊后病程服务费用,2.81%院内病程治疗费用,64%,258.45440,325.025.77%5955,730.4566.633.25%30.83% 30.16% 30.00%7045,F,医疗爆发元年,诊,前、诊后各细分领,域发展,网售处方,药政策破冰。,II,B,D,IV,A:2012年,天猫医药馆上,2018/6/28,政策利好,药品和诊后服务的结合越发普遍化市场进入启动期,G,应用成熟期VI,市场认可度,时间, 探索期 I :第三方平台的加入使医药电商迎来流量红利,用户流量快速增加。培养患者网购药物的行为习惯。 探索期 II :移动端医疗服务升温,互联网医疗市场多元化发展,细分服务内容,由诊前向诊后端扩展。医药电商成熟发展,网售处方药政策放开,互联网医院爆发,病程管理延伸至院外诊后环节,提供在线复诊等诊后服务。重症患者、老年患者和慢性病患者最先受益。 探索期 III:医改强调医药分开,通过互联网推动分级诊疗,推动在线诊后服务发展。与此同时,医药电商“医+药”布局升级。受到网售处方药政策摇摆限制,倒逼厂商与慢病管理、康复、健康管理等诊后服务结合,向多元化的健康服务提供商转型。 启动期 IV:处方药网售政策放开,政策鼓励“互联网+诊后服务” 发展。互联网企业在探索诊后管理产业链的过程中,药品和诊后服务的结合越发普遍化,形成信息联通、服务连贯、管理完善的诊后病程管理服务。资本出现高关注。 高速发展期 V:随着医保信息互通互联,医药分开政策的渗透,资源丰富,联通诊后产业链的企业将脱颖而出,市场竞争格局形成。, 应用成熟期 VI:市场趋于成熟,进入门槛提高,竞争加剧。10,中国在线诊后病程管理市场AMC模型探索期 市场启动期 高速发展期(2012-2016) (2017-2020) (2020-)C:2016年,互联网医院集中爆发,医药电商发展成熟,远程问诊+电子处方+在线购药的产生将医疗服务延伸至诊后VB:2014年是移动D:2017年1月推行药品采购“两票制”,鼓励处方外C 流,推动处方药向医药零售端流转,诊后病程管理市场迎来快速增长。IIIEI政策明确鼓励开展“互联网A+诊后服务”,倡导线上线下一体化管理,大力推动了线,为C证厂商提供交易入 诊后病程管理阶段诊后病程管理的发展。口,更多医药企业通过入驻第三方电商平台来拓展市场,2018/6/28,11,诊后产业链加速整合,医药厂商拓展诊后服务,获资本认可,数据说明:根据公开数据整理;包括寻医问诊、视频问诊、远程会诊、远程医疗、O2O送药、连锁药店、医药电商、保健品电商、康复、智能硬件、药事服务、专科慢病,2018年诊后病程管理领域部分融资事件(不完全统计), 分析认为,2014-2016年诊后管理领域一直处于资本高关注状态, “药+服务”布局升级连续出现B轮以上融资及并购事件。天使轮及A轮多集中在诊后服务类初创企业,B轮以上及并购事件多集中在医药厂商。2017年随着互联网市场资本理性趋势,融资事件数量呈现下降趋势,IPO热潮开启。 进入2018年,随着医药分开、处方外流等利好政策推广,诊后病程管理产业链加速整合,融合药品与服务的厂商获得大额融资。,5,11,37,60,60,17,8,33,53,60,32,11,2,3,25,615,324,334,10,0%,20%10%,40%30%,50%,60%,70%,100%90%80%,2012,2013,2014,2015,2016,2017,诊后病程管理领域融资事件数量统计,种子轮/天使轮,A轮,B轮以上及并购,IPO,2018/6/28,12,PART 2中国在线诊后病程管理市场模式与案例分析,2018/6/28,诊后病程管理由诊后服务及药品两部分构成通过电子信息平台和第三方服务连接完成服务链条,药品资源提供方药品生产/批发商,药品零售服务运营方,连锁药店,DTP药店,医药B2C,医药O2O,传统医疗机构,医疗资源提供方,专业人员医生、护士、药师康复师、健康管理师,银川妙手互联网医院,诊后服务运营方,电子处方平台,远程医疗平台,随诊随访平台,互联网医院平台,医药B2B,药品导购,第三方服务,慢病监测,支付广告营销13,物流,智能硬件,康复护理,疾病管理,2018/6/28,14,在线诊后病程管理行业特征一:药品收入成为主要变现渠道,医疗资源作为入口向诊后导流,在线复诊,在线购药,随诊/随访,用药咨询,康复训练,智能监控,慢病管理,生活方式指导,医疗资源作为入口,为复诊、购药等环节提供指导患者教育, 分析认为,在公立医院强制药占比的背景下,诊后药物外流加速,为网售药品带来机遇。2017年上市的医药电商营收较上年有大幅提升,且多数实现了盈利。诊后服务厂商加快整合药品资源,增加变现渠,道。同时,加强与医疗资源结合,扩大入口流量。,40.1%,38.8%,38.0%,36.2%,34.3%,32.6%,30.0%,28.3%,2012,2013,2014,2015,2016,2017E,2018E,2019E,药占比强制性降低,网上药品收入增高2012-2016年公立医院药占比(%),强制规定药占比30%以下,3.95,6.55,13.313.69,10.610.78,8.12,8.05,0,105,15,康爱多,好药师,仁和药房网,可得网,0.39150.38护生堂,2017年部分上市医药电商营收统计,2016年营收(亿元 人民币),2017年营收(亿元 人民币),住院(%),2018/6/28,15,在线诊后病程管理行业特征二:基层医疗机构承接诊后服务能力不足,推动社会力量补充,基层医疗承接能力不足,诊后服务回归受阻,三级医院功能,基层医院功能, 解决20%危重疑难病症; 提供专科(包括特殊专科)的医疗服务; 参与和指导一、二级预防工作。, 解决80%常见病患者; 提供治疗、康复、护理服务; 为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康复期患者、老年病患者、晚期肿瘤患者等,2010,2016,基层医院45.76% 门诊(%)42.34%29.55%26.11%,2010,2016,三级医院 虹吸效应49.79%43.85%37.28%32.52%,结合互联网,以社会力量补充诊后服务, 补充药品供给,医药电商B2C,大型连锁药房,基层医院药房,4000药品种类,2000-3000药品种类,区域补充,平台补充,10000+药品种类 提高服务能力,诊后治疗环节,通过以互联网医院为主的远程医疗平台,患者可远程完成在线复诊-电子处方-在线购药,不需往返医院,节省了大量时间和经济成本。慢性病患者最先受益。,诊后管理环节,结合专业的康复及慢病管理机构,将癌症、慢性病人,以及术后需要康复的病人分流至院外,避免过多占用医疗资源,并为其提供及时且个体化的服务。,超负荷运转诊后服务需分流至基层,基层承接能力有限诊后服务能力不足,电子病历记录规范。医学检验数,据和影像检验数据的采集和存储,技术基础,和交互;数据多重备份并保证,就医数据的连续性。,在线诊后病程管理行业特征三:医疗大数据为在线诊后病程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加速诊后服务融合,数据挖掘分析数据挖掘的核心内容是数据的特征与属性提取,并依据特征和属性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属性的数据类型进行关联分析,从而获得有价值的信息。数据标准化采集 云存储在性能、稳定性、扩展能力,以及优化、管理和数据保护等方面大幅提高,实现远程影像、远程诊后病程管理 病理、远程会诊等业务数据存储规范,建立统一的数据库存储系统分门别类的存储信息。信息透明,打破信息不对称2018/6/28,1234,医疗资料的透明化通过大数据分析对不同医院的治疗费用、治疗质量与绩效进行评估和比对,快速呈现。通过打通数据连接,精简业务流程,降低成本,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并给患者带来更好的就诊体验。相对疗效研究通过大数据分析海量的医疗数据,比较分析不同的干预措施的有效性。为临床治疗决策提供参考信息。在医疗护理系统中利用大数据实现相对疗效研究,提高疾病诊疗的效率,减少过度治疗以及治疗不足。药物副作用分析通过对产生药物副作用的患者病情进行分析,挖掘出不同药物的副作用可能产生的情况,从而提高患者疾病的治疗质量,指导临床用药,减少药物副作用或不当用药对患者的伤害,并指导新药研发。远距离监测病患通过可穿戴设备、疾病监测等智能硬件,实时获取病人的健康信息。将患者在院外的健康指标和数据传回医院或健康管理中心,给医疗人员提供诊断参考,便于给患者提供饮食和生活建议。16,2018/6/28,17,市场案例分析,+,/,线上电子处方,电,线,主,子,下,诊,病,流,医,历,药师,医,数,患,据,通,贯,妙手院边药房 线上线下供应链联,2018/6/28,自建互联网医院打造入口,拓展线下院边药房,线上线下资源/数据联通,实现诊后病程持续管理,立足于自身“药医”资源优势,补充诊后服务,诊后用药,核心优势:联通线上线下,打通“医-患-药”诊后治疗闭环 1000余家药企入驻; 16000种药品品种; 商城商品品类超10万; 以肿瘤、肝病、风湿妙手互联网医院 妙手B2C医药商城 等疾病为主,提供特效治疗药物;线上 同复 城诊 冷生 链 量负 配 线连 沟 责 构建离处方最近的距离 送 上对 转接 移 100多家院边药房;线下处方外流 覆盖全国37座城市大型三甲&重症专科医院;首诊医院/DTP药房 动,加速药品流通;,提高药品供应能力, 特效药品及时迭代建立药品行业舆情跟踪,结合专业医师团队反馈,为重大疾病患者,如肿瘤、肝病等患者,及时提供新的特效治疗药物。 贴紧临床需求,深耕医药供应链了解医生临床用药,紧跟一线用药需求,精准把控药物供给。结合临床用药量,与药企保持供应链联动,降低流通费用,为患者降低购药成本。诊后服务 提高诊后治疗能力 主诊医生负责,数据连贯,服务连续推广主诊医生负责制。患者可借由平台成为主诊医生的签约患者,并建立个人电子病历档案。医生通过随访/随诊,医学、影像检验信息更新、病程跟踪等,完成在线诊后病程持续管理。 重大疾病专科远程转诊以互联网医院为平台,吸收国内顶级专家资源,为患者提供重症专科远程转诊服务。18,扩,数,充,据,诊,及,后,技,用,术,药,优,服,势,务,,,收购,健康商城,线上线下医药零售 ,智云汇医连接医院HIS,患者院内治疗信息,智云汇医,流量中心型医院,病辅助诊断及病程管,理。,2018/6/28,掌上糖医整合旗下业务,升级为智云集团对接医院数据,收购国一堂,构建糖尿病诊后病程管理生态,核心优势:以智能硬件为抓手,持续跟踪管理,以数据帮助糖尿病诊后管理糖 + 2.0血糖智能传输硬件智能硬件指标无线上传掌上糖医APP糖尿病患者 掌糖工作站医患数据联通,国一堂诊后服务 扩大患者入口,积累数据,为AI开发提供基础院外同步 赋能流量型中心医院,连接 提供入口导流。HIS院内Saas系统 利用平台积累的大量数医院内血糖仪适配对接,补充医药板块,扩大收入,诊后用药, 政策降低医药电商门槛后,取代第三方接入,直接收购山东国一堂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国一堂医药电版块 商。满足患者诊后用药及医用耗材的需求,获得整体业务增长。保证患者病程信息的延续性,为患者诊后管理据,挖掘AI在慢病领域的应用,聚焦妊娠糖尿19,补充医药板块扩大收入依托于自身慢病管理数据连接流量导入,2018/6/28,青松依托创新服务模式、先进的信息科技和专业的人才积累,开创我国居家功能康复护理先河,成长为康复领域的领导者。针对高龄、失能/半失能、失智/半失智、病后术后及老年慢病人群,提供上门的功能康复护理服务。居家功能康复护理服务“三架马车”战略青松健康+ 青松优选借助陪伴机器人等智能硬件及平 与康复之家集团达成战略协议。台系统实现连续医疗、远程健康 解决客户在康复护理、健康管理咨询与线下就医、专家会诊、院 和辅具与医疗器械选择适配中的后康复护理、互动提醒等服务 困惑、不便、缺乏整体性等一系列问题。,立足于自身康复资源优势,提供诊后连续服务,青松康护围绕居家康复护理整合医疗服务资源借助智慧家居拓展诊后连续健康服务诊后用药,联合知名医药品牌,为家庭提供OTC常用药及处方药送药上门服务诊后医疗与协和老年医学科合作,提供医院居家双向转诊模式诊后服务通过“三架马车”,构建一种连续性、持续性的服务用药指导 营养方案慢病多种药物相互作用分析 营养管理师专业指导慢病管理 运动方案疾病监控/观察/个性化管理 运动恢复个体化指导护理培训 无障碍改造为家庭陪护提供护理培训 居家环境无障碍改造计划20,2018/6/28,21,PART 3中国在线诊后病程管理用户画像,数据说明:只对独立APP中的用户数据进行监测统计,不包括APP之外的调用等行为产生的用户数据。截止2018年第1季度基于对22.9亿累计装机覆盖及5.8亿活跃用户的行为监测结果,帮助您有效了解数字消费者在智能手机上的行为轨迹。2018/6/28,数据说明:只对独立APP中的用户数据进行监测统计,不包括APP之外的调用等行为产生的用户数据。截止2018年第1季度基于对22.9亿累计装机覆盖及5.8亿活跃用户的行为监测结果,帮助您有效了解数字消费者在智能手机上的行为轨迹。22,诊后服务用户黏性高,问诊是移动医疗领域主要流量入口 监测显示,问诊在移动医疗领域的活跃用户数占比超过半数,已成为移动医疗领域的主要流量入口,医药电商位居第三。疾病管理和患者管理活跃人数占比为2%,但因为其主要功能在于为患者提供诊后指导,人均使用时长高于移动医疗领域平均水平,用户黏性高。 分析认为,用户已逐渐养成通过问诊,连接后续医疗需求。在线诊后病程管理厂商以问诊为入口,以互联网医院为载体,将服务延伸至诊后。通过增加疾病管理,诊后指导等功能,延续诊后管理,提高用户黏性。,2.02,1.79,1.76,1.33,0.70,0.69,0.57,0.38,0.37,问诊,医疗学术 疾病管理 患者管理 导诊平台 医疗资讯 自诊自查 医药电商,挂号,2017.6-2018.4移动医疗领域人均使用时长(小时),行业平均水平:1.47小时,问诊,53.26%,挂号,13.55%,医药电商,9.75%,2017.6-2018.4移动医疗领域活跃人数(万),问诊,53.26%挂号,13.55%医药电商,9.75%,医疗学术,9.23%,医疗资讯,5.50%导诊平台,4.32%自诊自查,2.26%,患者管理,1.52%疾病管理,0.61%,28%,2018/6/28,23,互联网医院入口效应明显,复诊及购药人群转化率约三成,© Analysys 易观 · 185%互联网医院上线后,总人次增长185%,34%转化为复诊用户,analysys转化为购药用户,问诊用户诊后行为转化率(%),互联网医院为诊后产业链带来资源和流量 分析认为,互联网流量红利消失,流量获取的成本增高,向诊后拓展“药+服务”成为获取流量的未来方向。线上问诊现已成为互联网医疗行业的最具价值的流量入口,而电子处方权则是连接诊后用药市场的入口。医药电商结合互联网医院成为最具价值的发展方向。 医药电商逐渐转型为多元化健康服务提供商,通过线上线下结合,营销和电商思维结合,专业性和导购结合,发力专业药房、药品特供等模式;与健康管理、慢病管理相结合提升受众黏性,向诊后产业链渗透。,数据说明:数据来自运营数据,统计2017年第二季度到2018年第二季度平台用户行为数据。,互联网医院上线后用户增长(%)1225%900%185%,总人次,问诊,购药,2018/6/28,24,复诊用户及行为画像,2018/6/28,25,50.78%,50.87%,49.22%,49.13%,问诊人群(%),复诊人群(%),复诊人群性别分布,男,女,20.73%,6.74%,6.45%,15.36%,26.77%,15.87%,8.08%,13.87%,6.08%,6.52%,15.32%,35.96%,16.01%,6.24%,0-3岁,4-17岁,18-25岁,26-30岁,31-40岁,41-60岁,60岁以上,复诊人群年龄分布,问诊人群(%),复诊人群(%),数据说明:复诊体现为通过医生扫码成为用户的患者。数据来自运营数据,统计2017年第二季度到2018年第二季度平台用户行为数据。,31-40岁,二、三线城市的患者更愿意远程完成复诊 根据的数据统计,复诊人群在性别分布上与整体问诊人群接近;31-40岁的人群接受复诊的比例最高,占比近4成;41-60岁的人群明显上升。二、三线城市接受远程复诊比例明显高于一线城市。 分析认为,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是二三线城市人群需求高涨的主要原因。患者需到一线城市进行首诊,而“远程医疗”和“电子处方”成为他们的福音,使他们在诊后的持续治疗过程中,免于路程的奔波和时间的限制。通过远程复诊,患者可以通过与“首诊医生”进行交流,更新病情,及时调整用药和治疗方案。31-40岁的患者大多处于疾病发病初期,对于自身健康情况处于高度关注阶段。同时正处于事业上升期,就医的时间成本较高,对于互联网医疗的接受度也高于41-60岁以上的患者,所以对于远程复诊的接受程度及认可度更高。,28.72%,25.05%,22.89%,46.23%41.03%,36.08%,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线城市,复诊人群地域分布,问诊人群(%),复诊人群(%),2018/6/28,26,数据说明:数据来自运营数据,统计2017年第二季度到2018年第二季度平台用户行为数据。,28.69%,12.75%,3.44%,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