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20240409_浦发硅谷银行_中国医疗健康行业资本市场趋势2023年度报告_24页.pdf

  • 资源ID:169294       资源大小:2.80MB        全文页数:24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9.8金币 【人民币9.8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8金币 【人民币9.8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说明:
本站最低充值10金币,下载本资源后余额将会存入您的账户,您可在我的个人中心查看。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40409_浦发硅谷银行_中国医疗健康行业资本市场趋势2023年度报告_24页.pdf

生物制药|医疗器械|诊断/工具|研发生产外包服务|医疗服务中国医疗健康行业资本市场趋势2023年度报告2|2023 中国医疗健康行业资本市场趋势 年度报告对中国生命科学和医疗健康企业来说,2023年是颇具深意的一年。医疗健康行业资本市场自2015年起一路高歌猛进,在2021年达到创纪录的融资事件和融资金额最高点,受多重因素影响,自2022年起逐步下行,2023年持续下滑并步入了周期性调整阶段:全年交易数量同比下降41%,交易总额约69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8%。但是我们观察到,从2023年二季度开始,每季度的交易数量逐步企稳,这也许是市场回归稳定的信号。2023年,资本市场经历了美联储持续加息、港股流动性受限、包括科创板在内的A股IPO节奏阶段性放缓等考验,种种因素挑战着一二级市场投资者的信心。但是,在低迷的资本市场之下,2023年是不断创造历史的一年。我们惊喜地看到,过去十多年的资本和人才投入显著提升了中国医疗企业在创新研发方面的实力,同时,商业化和出海的探索也取得了里程碑的进展,比如:国内NMPA一类新药审批的总量创新高,并且获得FDA批准的国内创新药也超越了前十年的总和,同时,这些药物在海外也有很强势的商业定价;出海方面,中国创新药对外授权数量首次超过进口数量,同比增长约两倍,交易总额亦高达420亿美元;年末的并购交易将2023年医疗行业的并购总额推高至314亿元,较2022年同比上浮54%。这些进展体现了我国医疗健康企业的研发实力从早年的跟随创新已转变为自主创新,且产品逐步走向国际化,同时,退出途径上也有了更多选择。2023年度中国医疗健康行业创投市场总结ZXEVxOsPtQrQoQnOsPqPpO8OdN7NnPnNoMrNiNqQrNfQqRmMaQpPyQuOpNyRxNnNnQ3|2023 中国医疗健康行业资本市场趋势 年度报告我们依然坚定看好并持续支持拥有核心竞争力的医疗企业,2023年持续布局临床需求明确且管线/临床数据优异的生物医药头部项目,覆盖疫苗、细胞基因治疗、蛋白组学等多个创新领域,并挖掘创新壁垒和细分天花板较高的创新器械企业:累计向医疗客户新增发放数十亿元人民币授信意向书,覆盖疫苗、细胞基因治疗、蛋白质组学等多个创新领域;我们授信的现有医疗客户持续受到资本市场青睐,在2023年累计撬动了股权融资逾83亿元人民币;自2019年起连续5年,每年均有医疗客户成功登陆中美IPO市场,2023年依然实现了某生物医药客户在美股成功上市以及皮肤学研发型企业在港股上市;多家客户完成授权出海交易,或是在自研核心管线和业务上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包括:-国内细胞治疗领域头部企业,完成对外授权交易,位列年度交易金额前五-小分子创新药公司,在小分子创新药方面仅日本市场的授权即获得4000万美元首付款-专注孤儿药的上市企业,其首个创新罕见病药物成功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国际化创新生物制药企业,上半年实现营收同比增长约93.9%,成为18A首家通过创新产品商业化获得稳定盈利的生物药企 医疗客户96次荣登2023全球独角兽榜、2023未来医疗100强、清科V50等权威榜单,包括:-头部中国心衰器械行业创新企业,荣登“2023年中国医疗器械创新企业TOP10”榜单-头部中国城市普惠型保险、商业健康险等领域创新企业,荣登“2023中国多元支付企业TOP10”榜单-头部中国“智”造生物工艺核心装备和解决方案新势力供应商,连续蝉联入选100强榜单-头部超声内镜企业,蝉联“2023中国内镜行业年度十大优秀品牌”。2023年浦发硅谷银行持续积极赋能中国医疗健康行业中国医疗健康行业2023年创投交易统计 与上年相比,2023年度中国医疗健康市场创投交易数量出现进一步大幅锐减。全年交易数量收尾在1056起,同比2022年及2021年分别下降约41%及59%;交易总额(据不完全统计)大约为690亿元,较上年同比下降约38%。鉴于交易总额、数量的下降幅度大体一致,可见中国医疗投资一级市场的估值并未出现明显下调。按季度来看,2023年后三季度交易数量趋于平稳,每季度约250起的交易数量大致回归2020年,也就是医疗市场投资“疯狂增长”年代前夕的水平。从细分领域来看,各板块均有不同幅度的下跌,其中,医疗器械板块下跌幅度最小(27%),全年365起的投资交易数基本持平了生物制药板块。诊断/工具领域下跌幅度最大,而由于生物制药产业的收缩,研发生产外包服务的投资交易数也下降到低于100起。2023年,创新药审批提速、医保谈判更为成熟政策层面持续发力,支持医疗产业的长期健康发展。而一级市场投资仍持续下探,主要因为:1)退出环境的不确定:港交所上市公司的股价表现,以及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的调整,都对医疗企业的退出途径造成了挑战;2)部分美元基金的配置出现了变化,把一些新增投资分散到了东南亚和北美地区,或是对于新项目的“确定性”有更高的要求,从而,基金对于新项目的出手频率降低;3)考虑到IPO可能不会是短期内补充流动性的选择,投资机构希望企业先实现商业化或体现能自主创造现金流的能力。4注:仅计算浦发硅谷银行覆盖的以上五大细分赛道披露融资规模的投资。领域(交易数量)/年份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2023年同比2022年变化生物制药 576 842 604 369-39%医疗器械 465 626 498 365-27%诊断/工具 279 289 212 82-61%研发生产外包服务 136 171 124 58-53%医疗服务 563 663 350 182-48%总计 2019 2591 1788 1056-41%2020-2023年中国医疗健康各领域创投交易数量交易数量(起)5886616796635324114454003062422020Q1 2020Q3 2021Q1 2021Q3 2022Q1 2022Q3 2023Q1 2023Q3253 255645563462349|2023 中国医疗健康行业资本市场趋势 年度报告3MR+c7Pn3Num+UyfPN2JwsiCYydMK33bsDsO0TSEcfYGM8DFVvQZttTfDy2ADJZR 美国及欧洲医疗健康行业2023年创投交易统计2018-2023年美国及欧洲医疗健康各领域创投交易数量 2022年末,欧美医疗健康创投机构大多保持观望。随着企业估值重置,2022年下半年的投资交易量较上半年下降近30%。2023年末,尽管企业估值依然低迷,越来越多投资机构将投资重心转向更早期的公司,资金配置正在加速,同时,欧美医疗市场平均创投交易规模从2021年上半年的3500万美元下降至2023年下半年的2400万美元。这可能是市场正在稳定的信号。2022年1月开始,欧美医疗市场创投交易额剧降并逐步企稳,每季度平均投资额约为110亿美元,较2021 年下滑约55%。虽然与2020 年和2021年的高位数据形成了巨大反差,但拉长时间轴来看创投历史数据,我们只是回到了2019年的水位。大家心中似乎都有这样的疑问:这是回归常态还是更具周期性的新常态的开始?不论如何,至少从目前来看,曾经预期一路狂飙的涨势可能已经过去了。投资趋势因赛道而异。新冠疫情使得健康科技迅速成为宠儿,大量创投蜂拥挤入,2021年投资额激增,但后疫情时代,远程医疗和其他疫情相关话题降温,投资量随即缩水。对比之下,生物制药受市场波动的影响较小。拥有过硬临床资产的公司通常能够获得足够资金来达成下一里程碑。(亿美元)52021年 2022年 2023年领域(亿美元)美国 欧洲 总计 美国 欧洲 总计 美国 欧洲 总计 同比变化生物制药$312.15$69.24$381.38$249.97$48.30$298.27$170.03$41.61$211.64-25%健康科技1$331.29$28.81$360.10$140.63$39.57$180.20$104.71$13.72$118.43-33%诊断/工具$119.55$27.13$146.68$86.50$16.59$103.09$42.81$14.15$56.96-42%医疗器械$66.91$23.83$90.74$70.91$15.72$86.63$47.23$12.39$59.62-25%总计$829.90$149.01$978.90$548.01$120.19$668.19$364.77$81.87$446.65-30%注:1)本页所列健康科技行业交易总额不包括与其他领域重叠的健康科技领域交易。融资数据包括美国和欧洲获创投注资公司的私募融资。各轮融资日期可能根据后续追加投资进行调整。资料来源:PitchBook和硅谷银行专有数据。658 6688158019361083148914701643124612831066$0$100$200$300$400$500$6002018H1 2018H2 2019H1 2019H2 2020H1 2020H2 2021H1 2021H2 2022H1 2022H2 2023H1 2023H2|2023 中国医疗健康行业资本市场趋势 年度报告2023年活跃投资人 主 导投资机构类型方面,医疗健康行业于2023年基本完成了早年以美元基金为主要参与方到由内资人民币基金主导的转变。同时,外资投资比例已下降到12%左右,而国有资本、地方政府为主要LP的投资机构或产业投资方已然成为最活跃投资机构榜单的主力军。我们也感受到,在国资背景基金的投资风格上,能否“招商引资”以及带动本地就业率是地方性基金在投资收益之外会着重兼顾考虑的。最为积极的政府主导基金代表有:苏高新创投集团、华金资本、越秀产业基金、南京市创新投资集团等。企业创投中,泰格系(及多只直接投资的GP)一枝独秀,也出现了康哲药业、康君资本等新晋活跃产业方。从细分领域来看,生物制药领域最为活跃的投资机构分别是泰鲲基金(9起)、荷塘创投(8起)和启明创投(7起),医疗器械领域最活跃的投资机构则为启明创投(9起)、道彤投资(9起)和君联资本(8起)。2023年的募资方面,随着人民币基金开始成为主导,我们也很欣喜地看到了新募基金的落地,比如维梧资本百亿人民币基金的募资首关,鼎晖VGC创新与成长三期30亿人民币成都基金募资首关等等,这些新基金的设立也向市场传递了它们持续投入医疗健康行业的积极讯号。62023年 2020-2022年21 15520 13418 11715 11514 9513 9113 8712 8611 6310 48注:泰珑投资指泰珑投资管理的泰鲲基金。2020-2023年中国境内前10大最活跃投资机构(基于交易数量)|2023 中国医疗健康行业资本市场趋势 年度报告2023年代表性大额交易(规模10亿元以上,非并购类)2023年中国单次投资规模超过10亿元的医疗健康交易7 随着医疗行业的估值调整与全球流动性收紧,2023年全年仅发生8起规模超10亿元的交易(不包括并购类交易),且仅在生物制药和研发生产外包服务方向。其中,生物制药的6起交易中,4起由人民币基金主导,且均有地方性国资参与。一亿美元以上的项目中,2022年共出现24起,而2023年仅录得15起,交易规模明显下滑。除生物制药和研发生产外包服务之外,医疗器械发生3起,医疗服务发生1起,诊断/工具依然没有大额项目发生。该15起交易中,美元投资和人民币投资的项目几乎各占一半。各赛道的前五大交易,参与的投资机构数量较往年明显增多,投资机构“抱团”现象明显。2023年生命科学上游企业的融资表现相当亮眼,数量多、金额大,合计16起融资,单笔平均交易额达4.36亿元。上游耗材原料企业诸如生工生物、倍谙基生物、乐纯生物都在上半年斩获了大额融资,其中生工生物更是引进了20亿元的战略融资。注:折算汇率:2023年12月29日路透社信息终端美元/人民币汇率7.0978,港币/人民币汇率0.909。生物制药 研发生产外包服务2023年7月3日超11亿元人民币融资2023年8月8日1.5亿美元融资2023年4月19日20亿元人民币融资2023年4月20日3.15亿美元融资2023年1月8日2.24亿美元融资2023年6月13日1.5亿美元融资2023年6月29日超11亿元人民币融资2023年12月28日10亿元人民币融资|2023 中国医疗健康行业资本市场趋势 年度报告生物制药赛道2023年投资概况2021-2023年中国生物制药交易数2023年中国生物制药交易规模前5大投资交易公司 主营业务 地域 投资额 轮次 投资方海森生物 慢性病与老年病药物研发商 安徽 3.15亿美元 A轮 康桥资本,Mubadala生工生物 DNA合成产品生产商 上海 20亿元人民币 战略融资德福资本,CPE源峰,景林投资,华盖资本,国开科创,华胜资本百明信康过敏免疫治疗与自身免疫治疗服务商浙江 超11亿元人民币 C轮德同资本见素资本,科泉创投,康君资本,百润资本,德国YSIM基金,一家欧洲本地的著名金融机构,老股东先通医药 放射性药物研发生产商 北京 超11亿元人民币 E轮国投创业,金石投资,国调基金,通用创投,中信证券投资,锡创投,国投创益,粤科金融,济民可信,广发乾和,新尚投资,疆亘资本,磬石臻和,知中投资,恩然创投,利德测控,国寿股权,荷塘创投,成铭资本,中山创投亘喜生物 细胞药物治疗技术研发商 上海 1.5亿美元 D轮Vivo Capital,Adage Capital Management,Exome Asset Management,Janus Henderson Investors,Logos Capital,奥博资本,Pivotal Life Sciences,RA Capital Management,TCGX2021-2023年中国生物制药交易轮次分布8 生物制药赛道经历 了投资交易数陡然下滑的2022年,2023年更为艰难。我们观察到,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生物制药企业都在进行裁员或管线压缩,为市场的持续低迷做足准备。2023年,中国生物制药赛道共发生369起交易,占全年投资活动的35%,仍是第一大活跃赛道,但和医疗器械赛道的差距在逐渐缩小。投资交易数量较2022年同比下降39%,且天使轮及中后期(C轮及C轮之后)交易数下降幅度较大。2023年,生物制药投资交易数量的72%为A轮以及B轮投资。天使轮的交易活跃度有显著放缓,从2022年占比投资交易总数的25%下滑至2023年的13%,可见,非常早期的创新药项目不如往年受欢迎。在退出不确定的2023年,机构更倾向有一定数据的早期潜力项目,有临床数据优势的项目得以争取到更长的观察期。2023年前五大交易中,慢性病、自身免疫核药和肿瘤等领域平分秋色,一改往年肿瘤赛道独好的景象。除GLP-1带来的热度外,慢性病、自身免疫和抗衰领域背后巨大的市场潜力也是它们受到投资机构青睐的关键,慢性病长期管理的商业化价值逐渐受到市场的关注。我们预计,总体流动性缩紧、募资端困难,加上退出受阻,都导致在2021年高点被投资的项目获得后续融资的难度加大。投资人会更看重已有临床数据证明或商业化确定性大的项目,对项目自身的精细化运营提出了比前些年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投资人/MNC也更看重拥有全球化权益的项目,能在MNC普遍缺管线的情况下,为其补充业务板块拼图。注:1)折算汇率:2023年12月29日路透社信息终端美元/人民币汇率7.0978,港币/人民币汇率0.909。2)C轮及后续交易轮次包含股权融资和战略融资。2751302791589791267149578717847C轮及后续B轮A轮天使轮202320222021197 19397211137912241588221011699020040060080010002021 2022 2023Q1 Q2 Q3 Q4|2023 中国医疗健康行业资本市场趋势 年度报告排名2023年交易时间转让方 受让方 项目汇总授权产品总交易额(亿美元)首付款(亿美元)1 12月12日 百利天恒 BMS BL-B01D1$84$82 11月9日 诚益生物 AstraZeneca ECC5004$20.10$1.853 12月28日 科望医药 Astellas Pharma ES019;其他候选药物$17.37 未披露4 12月20日 翰森制药 GSK HS-20093$17.10$1.855 4月3日 映恩生物 BioNTech DB-1303;DB-1311$16.70$1.706 10月20日 翰森制药 GSK HS-20089$15.70$0.857 10月30日 恒瑞医药 Merck KGaA HRS-1167;SHR-A1904;HRS-1167;SHR-A1904$16.69$1.718 1月4日 药明生物 GSK CD3 bispecific antibody(GSK);至多三款TCE抗体$15$0.49 10月16日 亨利医药 Novo Nordisk Ocedurenone$13 未披露10 2月23日 康诺亚 AstraZeneca CMG901$11.88$0.632023年是国产创新药出海里程碑的一年2020-2023年国产创新药对外引进和对外授权数量9 尽管资本市场低迷,我们依旧欣喜地看到,中国药企对创造自身现金流的探索在2023年取得了里程碑的进展,不论是新批药物的成功商业化,还是对外管线的授权,都创造了历史。药物许可交易方面,2023年是中国成为医药创新净出口国的第一年,中国企业创新药对外授权(License-out)的数量首次超过了对外引进(License-in)的数量。2023年上半年,国产创新药对外授权的交易合作高达78起,同比增长约两倍,这也充分体现了海外药厂对于中国资产的喜爱。2023年的总交易额约为420亿美元,是2021年的近三倍;从前十大交易来看,每一单交易总额都超过了10亿美元。而从药物形式来看,各类药物交易百花齐放,当然,ADC类药物已成为海外最炙手可热的产品。在出海交易中,大约有25起交易是ADC领域的对外授权,约占总交易数的32%。而交易总规模高达84亿美元的百利天恒与BMS的明星交易,无论是首付款还是总额均刷新了医药行业交易的年度新高侧面体现了国内率先在改良式、组合式创新领域,特别是工程抗体(双抗、ADC)上所取得的突破。同时,交易项目的研发阶段出现后移,买方更倾向于挑选后期、成熟度高的产品。在活跃买家方面,AstraZeneca和BioNTech同时以6起交易并列海外买家排行榜第一。注:部分数据来源为医药魔方 Next Pharma。112 1126358442327780501001502002020 2021 2022 2023对外引进 对外授权2023年中国生物制药对外授权交易规模前10大投资交易|2023 中国医疗健康行业资本市场趋势 年度报告医疗器械赛道2023年投资概况公司 主营业务 地域 投资额 轮次 投资方康诺思腾 手术机器人研发商 广东 8亿元人民币 C轮道合科技投资,联想创投,清松资本,美团龙珠,启明创投,礼来亚洲基金,新世界集团,险峰K2VC以心医疗 二尖瓣介入置换系统研发公司 上海 近1亿美元 C轮大钲资本,通和毓承,嘉定创投,海恒资本,合肥产投集团,安元基金,滨湖建投永仁心医疗 左心室辅助人工心脏研发商 重庆 近亿美元 A轮 科兴中维,太平医疗健康基金,Vivo Capital真迈生物单分子基因测序仪及配套试剂研发商广东 近4亿元人民币 C轮金域医学,国鑫投资,深圳高新投,国创中心,境坦资产,财鑫金控,金阖资本视微影像 眼科智能诊疗设备研发商 河南 超3亿元人民币 C轮国寿股权投资,前海母基金,辰德资本,深创投,中金汇融,华创毅达,临港蓝湾资本,小明投资,爱尔医疗,誉华基金,飞图创投,朗盛投资2021-2023年中国医疗器械交易数2023年中国医疗器械交易规模前5大投资交易2021-2023年中国医疗器械交易轮次分布10 2023年,医疗器械赛道发生了365起交易,虽然交易数量同比2022年下降达27%,但已是降幅最小的赛道了。大医疗行业寒冬之下,投资人更偏爱研发风险较小、总投入资金更少且更易产生现金流的器械领域。相较其他阶段,对早期医疗器械项目的投资依然更为活跃,A轮及A轮之前的投资交易数占该赛道总投资数的61%。同时,相较成熟项目,早期的创新技术也更有可能以更低的估值在2023年获得投资。2023年的前五大交易充分代表了器械细分领域里最为活跃的几个方向,分别为心血管介入、机器人以及眼科。而不仅在器械,还有生物制药、医疗服务领域应用端,眼科已取代口腔成为最受投资机构关注的领域。而心衰又是在心血管领域里增长最快的细分赛道,如永仁心医疗、核心医疗分别在2023年完成新一轮融资。当然,考虑到近几年有多家人工心脏产品上市,它们的商业化表现将是后续其他类似企业能否持续获得投资的重要考虑因素。同样步入商业化元年的还有机器人领域,尤其是腔镜机器人:2023年,3家公司的产品获得了NMPA批准,分别是达芬奇、精锋和术锐。我们在2022年的报告中提到,器械领域的收购兼并时代或将到来。2024年开年,迈瑞收购惠泰医疗的交易或预示着:器械领域将为我们带来更多期待。注:1)折算汇率:2023年12月29日路透社信息终端美元/人民币汇率7.0978,港币/人民币汇率0.909。2)C轮及后续交易轮次包含股权融资和战略融资。210982061127168255104574919861C轮及后续B轮A轮天使轮202320222021152 144100158110841541141041621307702004006008002021 2022 2023Q1 Q2 Q3 Q4|2023 中国医疗健康行业资本市场趋势 年度报告-诊断/工具赛道2023年投资概况2021-2023年中国诊断/工具交易数 2021-2023年中国诊断/工具交易轮次分布注:1)折算汇率:2023年12月29日路透社信息终端美元/人民币汇率7.0978,港币/人民币汇率0.909。2)C轮及后续交易轮次包含股权融资和战略融资。11 2023年的诊断/工具赛道充满挑战,无论是医疗反腐对于终端用户采购的影响,还是已上市公司营收持续增长的可能性,叠加多起IPO的回撤事件,都造成了投资人的“观望”态度,总体投资交易数减少了61%,而前十大交易的平均成交额也仅在数亿元的水平。从前五大交易来看,上游设备和工具是目前投资人集中布局的领域,而其中测序仪领域(真迈生物、赛纳生物)、实验室工具和色谱方向都在2023年有可观的投资交易;同时,早年交易最为活跃的早筛和基因检测方向已热度不再,获得新融资的公司大都已拥有商业化现金流,或在空白市场有获批的新产品。从前五大交易的最新一轮投资人来看,地方招商引资比较青睐诊断/工具领域,几乎每个项目背后都有地方性国资GP的出资。通过与2023年获得新融资的公司的沟通,我们观察到,实验室工具、诊断领域的制剂或耗材依然是进口占主导的领域,在这些细分领域有研发突破或是引进海外技术的企业会受到投资人的青睐,同时,投资人也很关注实验室自动化。2023年,“后疫情时代”的传统IVD检测公司所面临的主要挑战有:业绩的持续增长及持续布局创新领域的能力,出海也许是一个好的选择,但对企业的产品实力、海外渠道能力都有更高的要求。资金余量较为充分的公司也可更积极地考虑通过并购实现跨产品或跨地域扩张。1065799274350912813184110C轮及后续B轮A轮天使轮202320222021公司 主营业务 地域 投资额 轮次 投资方赛纳生物 基因测序仪研发商 北京 数亿元人民币 C+轮源码资本,建信股权,亦庄国投,方正和生投资,荷塘创投微岩医学 精准分子诊断服务商 北京 数亿元人民币 B轮银河创新资本,海尔资本,湖南医药发展私募基金品峰医疗 体外诊断解决方案提供商 上海 数亿元人民币 A+轮东方富海,清松资本,兴证资本,宇杉资本德适生物辅助生殖技术及生育健康检测服务商浙江 超亿元人民币 D轮远翼投资,美鸿投资,浙江守成,湘江力远投资,陆家嘴投资凡知医学 核酸快速诊断试剂和仪器研发平台 北京 超亿元人民币 D轮建创医疗成长基金,金沙江资本,知来投资2023年中国诊断/工具交易规模前5大投资交易60 592767511390532072492201002003004002021 2022 2023Q1 Q2 Q3 Q4|2023 中国医疗健康行业资本市场趋势 年度报告2021-2023年中国研发生产外包服务交易数公司 主营业务 地域 投资额 轮次 投资方金斯瑞蓬勃生物生物医药合同研发生产(CDMO)平台上海 2.24亿美元 C轮君联资本,弘晖基金,建发新兴投资,联新资本,招商资本,华泰紫金,广发信德,兴业国信资管,高瓴资本,金斯瑞上海维亚 一站式药物研发及生产平台 上海 1.5亿美元 战略融资 Temasek淡马锡,弘晖基金,TrueLight Capital康龙生物细胞与基因治疗药物领域CRO+CDMO公司浙江 9.5亿元人民币 A轮康君资本,高瓴创投,通商基金,宏沣投资,张江科投,惠每资本,东证资本,建发新兴投资,宝鼎投资,华杰高景泰楚生物 CRO+CDMO定制化服务平台 上海 近4亿元人民币 A轮IDG资本,上海科创基金,君桐资本,上海生物医药基金,博荃资本,中鑫资本,翱鹏资本,杏泽资本,沂景资本,卢拉资本,芯航资本,时节投资,大一资本汉腾生物 生物大分子药物CDMO企业 广东 超3亿元人民币 C轮国投创业,粤科金融,太朴生命科学投资,乾银投资2023年中国研发生产外包服务交易规模前5大投资交易2021-2023年国研发生产外包服务交易轮次分布研发生产外包服务赛道2023年投资概况12 2023年研发生产外包服务赛道交易数合计58起,同比2022年下降53%,尤其是四季度交易数明显减少,轮次以A轮为主;虽然总体投融资较2022年减弱,但是2023年规模最大的3起交易均刷新了2022年的纪录。从中长期来看,在全球医药创新产业链中,中国依然拥有工程师红利、快速响应等竞争优势,未来,随着宏观利率环境改善以及创新药研发回暖,研发生产外包服务的景气拐点或将渐行渐近,赛道仍然具备长期投资价值。我们观察到,2023年研发生产外包服务赛道整体业绩增速放缓,IPO受阻。2022年成功IPO的企业近10家,包括宣泰医药、和元生物等,2023年仅有昊帆生物、金凯生科、万邦医药和康鹏科技4家企业上市。一级市场方面,头部公司的股权融资表现出现了明显断层:金斯瑞蓬勃生物以2.2亿美元融资额遥遥领先,上海维亚和康龙生物则紧随其后,三者远远领先于其他企业。上市公司在工艺方面的拆分企业尤其受投资人的欢迎,原因之一是它们背靠上市公司的资源,而全新创建的研发生产外包企业在产能过剩的2023年获得首轮投资的难度加大。随着创新疗法商业化进程越来越多的突破,研发生产外包服务行业加速向细分领域及垂直领域发展,包括基因和细胞治疗(CGT)、偶联药物、微生物、核酸、中药CRO等。具有自身特点和细分领域优势的公司仍不乏资本的青睐。注:1)折算汇率:2023年12月29日路透社信息终端美元/人民币汇率7.0978,港币/人民币汇率0.909。2)C轮及后续交易轮次包含股权融资和战略融资。49267125212954201514254C轮及后续B轮A轮天使轮20232022202130 302146261647371148311001002002021 2022 2023Q1 Q2 Q3 Q4|2023 中国医疗健康行业资本市场趋势 年度报告132021-2023年中国医疗服务交易数 2021-2023年中国医疗服务交易轮次分布医疗服务赛道2023年投资概况 2023年,医疗服务赛道总共发生182起投资交易,较2022年同比下降48%,交易主要发生在A轮和A轮以前,而B轮的交易仅有17起。毫无疑问,对在2021年和2022年进行A轮融资的企业(共332起)来说,2023年尤为艰难。医疗服务赛道2023年的交易主要集中在医疗信息化、互联网医疗、人工智能(AI)医疗解决方案、医美和专科服务领域。我们观察到,前五大交易的总融资额较2022年有所下降,而“银发经济”和医疗服务的高效管理能力都是较受关注的投资逻辑。比如,邦尔骨科以超8亿元的新一轮融资拔得头筹,一方面由于老龄化加剧对骨科的需求呈上升趋势,另一方面归功于邦尔建立了高效的民营专科医院管理体系及强大的供应链管理体系。2022年,AI赋能医疗领域因估值过高、退出路径不明确一度遇冷,但因为2023年大模型的火爆,产业方再次积极入局。应用领域方面,除了早年在药物研发和影像方面的广泛应用,2023年,我们看到AI大模型在更多领域的应用,如慢病管理、抗衰、病理检测等。医美行业在2023年也持续吸金,高潜力细分赛道主要覆盖注射类产品、设备提供商和线下专科。部分再生材料产品公司在拿证之前,也会先考虑在医美产业的应用,国内合规市场尚为蓝海领域。医美设备主要涵盖射频、激光、超声波等技术原理相关的器械应用。注:1)折算汇率:2023年12月29日路透社信息终端美元/人民币汇率7.0978,港币/人民币汇率0.909。2)C轮及后续交易轮次包含股权融资和战略融资。公司 主营业务 地域 投资额 轮次 投资方邦尔骨科 骨科连锁专科医院 浙江 超8亿元人民币 Pre-IPO建发新兴投资,阳光人寿,清池资本,太平洋保险,十月资本,高远投资镁信健康 普惠健康医疗服务及保障平台 上海 7.85亿港元 C+轮 汇丰银行锦欣福星康养 城市养老综合服务运营商 四川 8000万美元 B轮 春华资本,奥博资本上药云健康“互联网+”医药商业科技平台 上海 5亿元人民币 C轮中国国新控股,工银投资,上海生物医药基金惠每科技 医疗人工智能解决方案提供商 北京 超3亿元人民币 D轮钟鼎资本,润璋创投,苏州信托,启明创投2023年中国医疗服务交易规模前5大投资交易1491066117987381648336171744702004006008002021 2022 2023Q1 Q2 Q3 Q428957184133474214811334178546C轮及后续B轮A轮天使轮202320222021|2023 中国医疗健康行业资本市场趋势 年度报告中国医疗健康行业并购和IPO动态生物制药|医疗器械|诊断/工具|研发生产外包服务|医疗服务69 1521302513486247240204060801001202020 2021 2022 2023美股 港股 A股2020年到2023年医疗健康行业IPO概览2020-2023年主要市场医疗健康行业指数表现1537亿元1621亿元830亿元348亿元05001000150020000501001502020 2021 2022 2023生物制药 研发生产外包服务医疗器械 诊断/工具医疗服务 募资金额2020-2023年中国医疗健康行业IPO情况(分赛道)2020-2023年中国医疗健康行业IPO情况(分交易所)7510173751017315注:1)折算汇率:2023年12月29日路透社信息终端美元/人民币汇率7.0978,港币/人民币汇率0.909。4242-29%90%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2020-01-01 2021-01-01 2022-01-01 2023-01-01纳斯达克医疗健康指数 MSCI欧洲医疗健康指数 MSCI中国医疗健康指数 近四年,医疗健康行业股票市场表现波动较大。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至2021年上半年,中国医疗健康行业股指表现优于美国及欧洲,但随后出现大幅下挫,目前仍处于相对低位。主要原因系:1)集采等政府政策叠加因疫情相关业务出清(如IVD,新冠检测ICL);2)投资者信心问题;3)二级市场的疲软表现。自2018年港交所推出18A章上市规则,到2019年科创板正式开启,2021年实现了医疗健康行业退出数量和退出金额的历史最高点,但是,2023年的退出表现在港股和A股市场继2022年后继续下降。2023年,医疗健康行业IPO上市企业仅42家,其中,美股较去年仅1家中国医疗企业上市的情况略有好转,实现5家上市(1家器械、4家生物制药);港股由于已上市企业持续的估值下跌和流动性短缺,全年仅有13家上市;而A股也由于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的收紧,仅有24家企业实现IPO。根据证监会披露的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证券和上市备案情况表,截至2024年2月29日,共14家公司获得境外上市备案书,另有94在排队备案,其中医疗企业共21家。排队备案的企业中,拟赴港交所上市的超过7成,纳斯达克近3成。考虑到A股IPO收紧趋势或将持续,境内企业境外上市热度有望回升。在细分领域方面,诊断/工具领域在2023年没有企业实现IPO退出。|2023 中国医疗健康行业资本市场趋势 年度报告2116322 4455552020 2021 2022 2023创业板18151121279424103332020 2021 2022 2023科创板51 12111212020 2021 2022 2023主板中国境内是过去四年医疗健康企业首选的上市地注:1)平均市盈率的计算剔除未盈利的企业。2)收盘价以当日汇率为基准。3)折算汇率:2023年12月29日路透社信息终端港币/人民币汇率0.909。94家公司上市 54家公司上市15家公司上市162020-2023年中国境内主要上市板块上市医疗企业数量生物制药 研发生产外包服务 医疗器械 诊断/工具 医疗服务2361121112020 2021 2022 2023北交所18家公司上市 2020年至2023年,中国境内是医疗健康企业首选的上市地(181/291),共募资近2600亿元,上市当日总市值近2.5万亿元。生物制药和医疗器械公司约占70%。科创板曾一度是中国境内医疗企业上市的首选板块,但2023年,由于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的收紧,科创板上市的医疗企业仅为4家,而去年同期为23家。其中,仅智翔金泰通过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完成上市,募集资金总额34.7亿元,为2023年募资金额最高的IPO,但在上市首日即破发。仍有13家企业以第五套上市标准提交上市申请并处于在审阶段。北交所一共有7家医疗企业在2023年上市,是历史最高,企业赛道覆盖了原料药、实验室仪器、疫苗、药品经销商等不同领域。北交所在2023年推出了较多吸引科创企业上市的政策,包括发布“北交所深改19条”、加入中证指数体系等,流动性和交易活跃度都有所增加。截至2023年末,7家新上市医疗企业平均市值30.51亿元,市值中位数12.72亿;其中,锦波生物发行价49元/股,乃北交所开市以来首发价格最高的新股,年末收盘价约为发行价的5.3倍。港股方面,2023年共有13家医疗健康企业在港交所成功上市,数量上同比减半(2022年25家);合计募集资金总额100.76亿港元,与上年(100.5亿港元)持平,主要系药明合联募集规模较大(36.76亿港元),而2022年较为平均。将其剔除后,2023年募集规模平均值5.3亿港元,较上年(4.19亿港元)微增。|2023 中国医疗健康行业资本市场趋势 年度报告2023年中国医疗健康行业重大IPO事件机构名称 主营业务 上市地IPO募资总额(亿元)上市日市值(亿元)单克隆抗体药物研发商 上交所科创板 34.73 89.83CRDMO服务公司 港交所 33.41 187.24有机化学原料药研发生产商 深交所创业板 23.63 77.00多肽合成试剂及蛋白质交联剂研发生产企业 深交所创业板 18.27 41.57内镜微创介入诊疗器械研发商 上交所科创板 18.20 42.56微创手术医疗器械研发商 上交所科创板 17.99 38.48创新药物研发商 港交所 12.36 139.48CDMO公司 深交所创业板 12.17 45.59脑科医疗集团 深交所创业板 11.73 91.46临床试验服务提供商 深交所创业板 11.31 30.7217注:1)按照IPO募集金额统计。2)折算汇率:2023年12月29日路透社信息终端港币/人民币汇率0.909。20

注意事项

本文(20240409_浦发硅谷银行_中国医疗健康行业资本市场趋势2023年度报告_24页.pdf)为本站会员(18709673099)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