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规范 第2部分:森林碳汇监测方法DB37/T 4203.2—2020.pdf

  • 资源ID:169089       资源大小:600.88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9.9金币 【人民币9.9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金币 【人民币9.9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说明:
本站最低充值10金币,下载本资源后余额将会存入您的账户,您可在我的个人中心查看。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规范 第2部分:森林碳汇监测方法DB37/T 4203.2—2020.pdf

ICS 65.020.40 CCS B 64 DB37 山东省 地 方 标 准 DB 37/T 4203.2 2020 林业碳汇 计量监测 体系建设 规范 第2 部分:森林碳 汇监测方 法 Construction regulations of forestry carbon sink measurement and monitoring system Part 2:Forest carbon sink monitoring method 2020-11-10 发布 2020-12-10 实施 山 东 省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 发布 DB37/T 4203.2 2020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 范性 引用 文件.1 3 术 语和 定义.1 4 调 查监 测方 法.1 4.1 省级.1 4.2 县级.2 4.3 项目 级.3 5 数 据统 计.3 5.1 省级.3 5.2 县级.4 5.3 项目 级.5 DB37/T 4203.2 2020 II 前 言 本文件 按照GB/T 1.1 2020 标准 化工 作导则 第1 部分:标准化 文件 的结构 和起草 规则 的规 定起草。本文件 是DB/T37 4203 林 业碳汇 计量监 测体系 建设 规范 的第2部 分。DB/T37 4203已经 发 布了以下部分:第1部 分:导则;第2部 分:森林 碳汇 监 测方法;第3部 分:森林 碳储 量 计算。请注意 本文 件的 某些 内容 可能涉 及专 利。本文 件的 发布机 构不 承担 识 别 专利 的责任。本文件 由山 东省 自然 资源 厅提出 并组 织实 施。本文件 由山 东省 自然 资源 标准化 技术 委员 会归 口。本文件 起草 单位:山 东省 林业监 测规 划院。本文件 主要 起草 人:杨 传 强、魏明 亮、谭 绪泉、张 伟、王 克华、孔雨 光、高兴 云、吕 常笑、罗军 伟、张芬。DB37/T 4203.2 2020 1 林 业碳汇 计量监测 体系建 设规范 第 2 部 分:森林 碳汇监 测方法 1 范围 本文件 规定 了林 业碳 汇计 量监测 体系 建设 中森 林碳 汇调查 监测 方法 和数 据统 计等内 容。本文件 适用 于省 级、县级 和项目 级三 个尺 度的 森林 碳汇基 础数 据的 调查 监测。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 件中 的内 容通 过文 中的规 范性 引用 而构 成 本 文件必 不可 少的 条款。其 中,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仅该日 期对 应的 版本 适用 于本文 件;不注 日期 的引 用文件,其 最新 版本(包 括所有 的修 改单)适 用 于 本文件。GB/T 26424 2010 森林 资源规 划设 计调 查技 术规 程 LY/T 2253 2014 造林 项 目碳汇 计量 监测 指南 AR-CM-003-V01 森 林经 营 碳汇项 目方 法学 3 术语和 定义 本文件 没有 需要 界定 的术 语和定 义。4 调查监 测方 法 4.1 省级 4.1.1 调查方 法 省级调 查采 用系 统抽 样方 法进行,或 使用 符合 监测 时限要 求的 全省 森林 资源 一类调 查数 据。4.1.2 样地数 量 全省样 地数 量理 论值n 按 公 式(1)计 算。22 22222222 2 s tyystEc tn.(1)式中:t 可靠 性指 标(当可 靠性=90%时,t=1.645。下 同);s2 样本 方差;c 变动 系数,;E 相对 误差,精度90%;DB37/T 4203.2 2020 2 绝 对误 差;总体 平均 数估 计值;n 样 地数 量。4.1.3 样地布 设 4.1.3.1 样地间 距 按照系 统抽 样原 理要 求,样地在 省域 范围 内均 匀分 布,按 正方 形布 设。样地 间距按 公式(2)计 算。nAD.(2)式中:A 总体 面积,单 位:km2;n 样地 数;D 样地 间距,单 位:km,整数。4.1.3.2 样点定 位 随机选 择公 里网 交叉 点为 抽样起 点,作为 样地 的西 南角点(样 点),按 样地 间 距将全 部样 点布 置 到地形图 上。公 里网 交叉 点 坐标即 为样 点坐 标,利 用 高精度 全球 定位 系统 直接 对样点 进行 现地 定位,确 定样点位 置。4.1.3.3 样地面 积与 形状 样地面 积为666.67 m2,形 状为正 方形,周 长闭 合差 小于1/200。4.1.4 调查监 测项 目 调查监 测项 目应 包括:样 地号、地 类、树 种、胸径、树高、生 长状 况、地 貌、群 落类型、优势 树种、郁闭度、龄 组、林 龄、起 源、土 壤类 型等。具体 调 查监测 内容 及相 关技 术指 标按GB/T 26424 2010 第5、8、9 章 规定 执行。4.1.5 精度 森林蓄 积量 调查 监测 精度 不低于90%,各 地类 面积 调查监 测精 度不 低于95%。4.2 县级 4.2.1 调查监 测方 法 以小班 为基 本单 位,对区 域内森 林资 源进 行全 面调 查的方 法,或使 用符 合监 测时限 要求 的县 级 森 林资源二 类调 查数 据。具体调 查监 测项 目及 相关 技术指 标按GB/T 26424 2010 第5、8、9 章 规定 执行。4.2.2 精度及 控制 4.2.2.1 精度 小班的 蓄积 调查 监测 精度 要求不 低于90%。4.2.2.2 样地数 量 DB37/T 4203.2 2020 3 小班调 查样 地数 量按 公式(3)计算,但 不得 低于7个。A n 5.(3)式中:n 样地 个数;A 小班 面积,单 位:hm2。4.2.2.3 样地面 积 根据林 分密 度确 定小 班调 查的样 地面 积,小班 内样 地面积 应一 致,主要 有以 下几种:a)密度 在1 350 株/hm2以 上者,样地 面 积50 m2;b)密度 在1 050 株/hm21 350 株/hm2者,样地 面积66.7 m2;c)密度 在1 050 株/hm2以 下者,样地 面 积100 m2。4.2.2.4 样地形 状 形状为 圆形 或方 形。4.3 项目级 4.3.1 碳汇造 林项 目调 查 按 LY/T 2253 2014 中第 5 章监 测程序 的规 定执 行。4.3.2 森林经 营碳 汇项 目调 查 按AR-CM-003-V01 中第6 章 监测程 序的 规定 执行。5 数据统 计 5.1 省级 5.1.1 蓄积量 和精 度计 算 5.1.1.1 蓄积量 计算 总蓄积 或类 型蓄 积依 照公 式(4)计算。Ni iD V M1 i21500.(4)式中:Mi 全省 或某 个类 型立 木蓄积,单 位:m3;Vi 每个 样地 内某 个类 型立木 蓄积,单 位:m3;N 全省 实设 样 点 总数;D 样地 间距,单 位:km。5.1.1.2 精度计 算 全省总 蓄积 精度 依照 公式(5)计算。%1001122 NVVt Pii.(5)DB37/T 4203.2 2020 4 式中:P 全省 总蓄 积精 度;t 可靠 性指 标;Vi 第i 个样 地蓄 积,单 位:m3;N 全省 实设 样地 数。5.1.2 各地类 面积 计算 各地类 面积 按公 式(6)计算。2i100D n Ai.(6)式中:Ai 某一 地类 总面 积,单位:hm2;ni 该地 类的 样点 数;D 样地 间距,单 位:km。5.2 县级 5.2.1 数据统 计 按GB/T 26424 2010 中12.1 成 果统 计要 求进行。5.2.2 蓄积量 精度 计算 以小 班为 单位,按公 式(7)、(8)、(9)、(10)计 算。nVVnii 1.(7)式中:样地 平均 蓄积,单 位:m3;Vi 第i 个样 地蓄 积,单 位:m3;n 样地 个数。VaY 10000.(8)式中:小 班每 公顷 蓄积,单 位:m3;样 地平 均蓄 积,单位:m3;a 样地 面积,单 位:m2。1100002n nV VaSiY.(9)式中:每 公顷 蓄积 标准 差;样地 平均 蓄积,单 位:m3;Vi 第i 个样 地蓄 积,单 位:m3;a 样地 面积,单 位:m2;n 样地 个数。YS tPY 1.(10)DB37/T 4203.2 2020 5 式中:P 小班 蓄积 调查 精度;t 可靠 性指 标;每 公顷 蓄积 标准 差;小班 每公 顷蓄 积,单 位:m3。5.3 项目级 5.3.1 碳汇造 林项 目数 据统 计依 照 LY/T 2253 2014 中第 5 章监 测程 序的 规定 执行。5.3.2 森林经 营碳 汇项 目数 据统 计依 照 AR-CM-003-V01 中第 6 章 监测 程序 的规 定执 行。_

注意事项

本文(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规范 第2部分:森林碳汇监测方法DB37/T 4203.2—2020.pdf)为本站会员(13629591982)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