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冬种马铃薯-甜玉米-中晚稻三熟轮作高效生产技术规程DB4413/T 14-2020.pdf

  • 资源ID:168621       资源大小:612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9.9金币 【人民币9.9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金币 【人民币9.9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说明:
本站最低充值10金币,下载本资源后余额将会存入您的账户,您可在我的个人中心查看。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冬种马铃薯-甜玉米-中晚稻三熟轮作高效生产技术规程DB4413/T 14-2020.pdf

I C S 65.02 0.2 0B0 5DB4413惠州市地方标 准DB 4413/T 14 2020冬种马铃薯-甜玉米-中晚稻三熟轮作高效生产技术规程Technical r egulations f o r e f f icient production o f w inter potato-sweet c orn-middlelate rice rotation2020-0 6-03 发布 2020-07-0 3 实施惠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 44 13/T 14 20 20I前 言本文件按照 G B/T 1.1-20 20 标准化工作 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 的结构和起草规则 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惠州市农业农村局提出。本文件起草单位:惠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本文件主要起草 人:李小波、钟元和、刘晓津、曾海泉、安 康、索海翠、汤倩、李成晨、罗焕明、王丽、刘计涛、朱江敏、苏晓、单建伟、刘建华。DB 44 13/T 14 20 201冬种马铃薯-甜玉 米-中晚稻三熟轮作高效生产技术规程1范 围本文件规定了冬种马铃薯-甜玉米-中晚稻轮作高效生产的术语与 定义、产地环境条件及种植生产技术。本文件适用于惠州区域薯稻三熟区。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 文件中 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 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 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标注日期的引 用 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 B 50 84 农业灌溉水质标准G B 44 04.1 粮食作物种子 第 1 部分:禾谷类G B/T 83 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 B 15 61 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 B/T 29 37 7 马铃薯脱毒种薯级别与检验规程NY/T 3 9 0 水稻育秧塑料钵体软盘NY/T 4 9 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3 术语与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冬种马铃薯(W i nt e r po t at o)生长 季节 主要 在冬季,在 10 月中 下旬11 月中 下旬播种,次年 2 月中 下旬3 月中 下旬 收获 的马铃薯称为冬种马铃薯。3.2中晚稻(M i dd le l a te ri c e)6 月中旬前播种,10 月中上旬收获的水稻称为中晚稻。3.3复种(Multi-c ropp in g)DB 44 13/T 1 4 20 202在同一田地上,一年内接连种植两季或两季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3.4轮作(Rotati o n)在同一田地上,有顺序地轮换不同作物的种植方式。3.5三熟制(Tri p le-c ro p p in g s yst e m)在同一田块上,一年种植三季作物的种植模式为三熟制。3.6水旱轮作(Pad d y-u plan d rotatio n)在同一块田地,水稻与旱地作物轮换种植的方式。3.7茬口衔接(Stub ble con ne cti on)在同一块田地上轮作复种,安排种植前后不同种类、品种的作物,使它合理的搭配和衔接。一般在10 月中 下旬次年 3 月为 冬种马铃 薯期,3 月中 下旬6 月上 旬为种植甜玉米期,在 6 月下 旬9 月上旬为种植晚稻期。4 产地环境条件4.1 要求选择交通方便、土质疏松,水源充足,保水保肥力强的沙壤稻田土,土质过粘或过沙均难以实现高产高效的目标。冬种马铃薯忌用前茬种植为花生和茄科等作物的土地,以避免青枯病、病毒病等病害的发生。4.2 产地无霜期大于 35 0d,冬季气温凉爽、光照充足。4.3 土壤为沙壤土或壤土,有机质含量高,肥力较高,土壤呈中性或偏微酸性,并符合 G B 15 61 8 的规定。4.4 种植土地排灌方便,灌溉水符合 G B 50 84 的规定。5 种植生产技术5.1 茬口安排按照冬种马铃薯-甜玉米-中晚稻三熟轮作的方式种植。5.2 品种选择5.2.1 冬种马铃薯DB 44 13/T 14 20 203马铃薯宜选优质、商品性好的鲜食型或 加工型品种,如粤引 85-3 8、陇 薯 7 号、云薯 90 1、大西洋、华薯 9 号等。5.2.2 甜玉米甜玉米宜选用丰产性和品质性状好的品种,如惠甜 9 号、粤甜 28、正甜 68 等。5.2.3 中晚稻中晚稻宜选用优质、高产、株型紧凑、抗倒、分蘖力较强、抗逆性好的早、中熟品种,如黄广油占、华航 52 号、丰优丝苗等品种。5.3 冬种马铃薯栽培技术5.3.1 整地与起畦先用 犁翻、耙 平,开 沟起畦,畦 宽 12 0c m(包沟),畦 沟底 宽 20 cm、深 25 cm,开 好 中沟 以便施入基肥,清理畦沟、平整畦面。5.3.2 种薯选择与处理5.3.2.1 种薯选择:选择脱毒种薯,质量符合 G B/T 29 37 7 规定。5.3.2.2 种薯处 理:种薯切 块重约 25 g 40 g,确保 每个薯块上 有 1 到 2 个芽眼,并用 75%酒精对 切 刀进行消 毒。种薯 切好后,按照双飞粉 50 kg:甲基 托布津 50 0g:中生 菌素 75 g 的比例 混匀后或 用马铃薯专用拌种剂对切块种薯进行拌种消毒。5.3.3 播 种5.3.3.1 播种温度:土壤表层以下 8cm 12 cm 处的地温不高于 25。5.3.3.2 播种深度:播种深度在 6cm 8cm。5.3.3.3 播种密度:根据不同的品种和不同的用途确定适宜密度,常用的播种密度为每 66 7m2地 35 0 0株50 00 株。5.3.3.4 覆盖技术:根据当地生产条件及习惯,可选择稻、农膜等覆盖。5.3.4 田间管理5.3.4.1 培土马铃薯出苗后,要及时定苗,每株留最健壮的 1 个2 个主茎,其他的弱苗应该及时 剪除。培土分两次进行,在第二次施肥前先进行培土,要求畦面全覆盖,不留空白;第二次培土在封行前进行,主要是清沟补土,培土时应尽量避免损伤茎秆。5.3.4.2 施肥施肥原则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基肥为主,追肥为辅;适施氮肥,增施钾肥:基肥占全期施 肥量 60%以上,以腐熟有机肥 为主,一般每 66 7m2施鸡粪 30 0k g 40 0 k g 或其他禽畜 粪 80 0 k g 10 00 kg 加过 磷酸钙 25 kg 30 kg 拌匀 堆沤腐 熟(15d 左右)后,加复合肥(氮、磷、钾 含量各为 15%,下 同)25k g、硫 酸 钾或氯 化钾 5k g 7.5 k g、硼 砂 2k g、敌 百虫粉剂 3k g 混匀,整地时 在 畦中开深 5c m 施肥沟,施后盖土;DB 44 13/T 1 4 20 204追肥一般施 3 次,每次施肥间隔 7d 10 d。前期追施氮肥为主,以促进幼苗早生快长;后期要增施钾肥,以促 进 薯块膨大。第 1 次追肥在出苗 80%时施提苗肥,每 66 7m2施复合肥 5k g、尿素 3k g 4k g;第 2 次在 6 片 8 叶期施 发棵肥,每 66 7m2施复合 肥 7.5 k g、尿素、硫酸钾 或氯酸钾各 3k g 4k g;第 3 次在 10 叶12 叶期或 薯块有鸡蛋大小时 施壮棵、膨大肥,每 66 7m2施复合 肥 8k g 10 kg、硫酸 钾或氯 酸钾 5k g。每次 追肥每 66 7 m2兑水 20 0 0k g 25 0 0k g 淋施。3 次追 肥以后用 0.2%“云大 1 20”+0.3%磷酸二氢钾溶液根外喷施 1 次2 次。5.3.4.3 水分管理灌水方式可以采用沟灌、滴管和喷灌等方式,在马铃薯生长不同时期一定要控制好马铃薯生长土壤的水分含量。出苗期土壤 田间持水量应保持 在 65%70%;块茎形成期 田间持水量应保持 在 70%80%;块茎膨大期田间持水量应保持在 70%85%;成熟期田间持水量应保持在 60%以下。5.3.5 病虫草害防治5.3.5.1 主要病虫害有:青枯病、晚疫病、病毒病、疮痂病、蚜虫为主。5.3.5.2 防治原则: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为主。5.3.5.3 农业防治:包括选用抗病、抗虫品种,使用脱毒种薯,提前剔除带病种薯,轮作倒茬。5.3.5.4 物理防治:主要包括利用灯光、机械捕捉害虫,机械或人工除草,也可覆膜防草或化学 药剂除草。5.3.5.5 生物防治:利用小椿象防治蚜虫,昆虫病原线虫防治蝼蛄,斯氏线虫防治马铃薯块茎蛾。5.3.5.6 化学防治:见附录 A。5.3.6 收获与贮藏根据市场价格、天气状况来确定收获时间。收获时,避免雨天,注意尽量减少机械损伤、降低薯块破损率。收获后的薯块应贮藏在宽敞、阴凉、通风的室内或冷库。5.4 甜玉米栽培技术5.4.1 种子选择甜玉米种子质量必须符合 G B 44 04.1。5.4.2 播 种5.4.2.1 播种时间按照茬口安排,可采用育苗移栽或直播等方式播种甜玉米。5.4.2.2 种植密度畦面宽 为 10 0c m 12 0cm,每畦开 二条播种沟,行距 50 cm,株 距 32 cm 36 cm,播种深 度一般不能超过 3cm。一般每 66 7m2种植 32 00 株35 00 株。5.4.3 田间管理5.4.3.1 施肥一般每 66 7m2施优质 腐熟农家肥 15 00 kg 20 00 kg、过磷 酸钙 30 kg 40 kg,一起 堆沤腐熟 后均匀撒施土 表,再整 翻入土。在定苗后及时追 施 提苗肥,每 66 7m2施尿素、氯化钾各 5k g 7k g;在 拔节 期前(7 叶8 叶期)每 66 7m2施尿素 7k g 10 kg、氯化 钾 10 kg 1 5kg 攻秆;大喇叭口期 每 66 7m2施尿素 15 kg 20 kg、复 合肥 6k g 10 kg 攻大穗。每次追肥都必须开穴深 施、严埋。此外,根据植株长势可适当 喷 施0.1%0.2%硫酸锌溶液,或每 66 7m2用 1k g 磷酸二氢钾稀释 80 0 10 00 倍液。DB 44 13/T 14 20 2055.4.2.2 水分管理播种至出苗 期,田间持水量 应以 60%70%为宜;苗期土壤田 间持水量应保持在 50%60%;拔 节以后,土壤田 间持水 量应保持在 70%80%。;大 喇叭口期至灌浆 期,土壤 田间持 水量应保 持在 80%85%。5.4.4 病虫草害防治5.4.4.1 主要的病虫害有:纹枯病、大小斑病、茎腐病、玉米螟、蚜虫、草地贪夜蛾为主。5.4.4.2 防治原则: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为主。5.4.4.3 农业防治:包括选用抗病、抗虫品种,实行轮作,间套种等。5.4.4.4 物理防治:主要包括利用灯光、机械捕捉害虫,机械或人工除草。5.4.4.5 生物防治:人工释放赤眼蜂能有效防治玉米螟,保护自然天敌可以有效防治蚜虫。5.4.4.6 化学防治:见附录 B。5.4.5 适时收获甜玉米的采收期,在授粉后 20 d 左右适宜采摘。5.5 中晚稻栽培关键技术5.5.1 播 种5.5.1.1 育秧和播种量水稻种子质量必须符合 G B 44 04.1。常规水稻大田用种量 2k g/6 6 7 m2,杂交水稻大田用种量(1.2 1.5)kg/66 7m2。种子浸种 起水清洗干净后催 芽 24 h,进行播种 育秧,根据移栽 方式不同,秧龄为 11 d 21 d。育秧要求按照 NY/T 3 90 执行。5.5.1.2 移植技术与方法种植水稻可以采用:抛秧、机械插秧、人工插秧,也可采用免耕抛秧技术。采用机械插秧或抛秧移栽的应 控制移栽 叶龄 3.5 4 片。采 用人工手 插移栽的栽龄为 18 d 21 d。移植 前要及时 进行灌水 和田间整理,清除杂草,施用基肥和除草剂,达到水稻移植的田间要求。5.5.1.3 种植密度一般每 66 7m2插植 1.5 到 2 万穴,每穴 2 到 3 条苗。5.5.2 田间管理5.5.2.1 合适使用肥料秧苗期:在秧苗叶龄 1.5 片2 片叶时,施用 5%水稻专用配方肥(N:P:K=2 4:7:1 9)5k g/66 7m2。大田期:可选用 50%水稻专 用配方肥(N:P:K=24:7:1 9)作追 肥,在移 栽后 6d 8d 施 10 kg/66 7m2、12 d 15 d 施 15 kg/66 7m2、25 d 30 d 施(15 20)kg/6 6 7 m2。5.5.2.2 水分管理移植 后,实行浅水泛 青,干湿交替分蘖的灌溉方式。达到计划苗数 80%时进行露晒田。晒田 复 水后,实行干湿灌溉,直到收割,切忌断水过早。5.5.3 病虫草害防治5.5.3.1 主要的病虫草害有:纹枯病、稻瘟病、颖枯病、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为主。5.5.3.2 防治原则:以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为主。5.5.3.3 农业防治:包括选用抗病、抗虫品种,轮作倒茬。DB 44 13/T 1 4 20 2065.5.3.4 物理防治:主要包括利用灯光、机械捕捉害虫,人工除草。5.5.3.5 生物防治:保护自然天敌可有效控制稻飞虱等害虫。5.5.3.6 化学防治:见附录 C。5.5.4 收 获稻谷籽粒饱满,成熟度达到 85%90%时收割。DB 44 13/T 14 20 207A A附录A(资料性附录)冬种马铃薯病虫害化学防治方案表 A.1 冬种马铃薯病虫害化学防治方案作物种类病虫防治时期 防治指标 化学防治方法建议安全草害 间隔马铃薯晚疫病开花期至膨大期初见病叶每 667m2第 1 次用 72%克露(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 100g 150g 的 300 倍 450 倍液,第 2 次用70%安泰生(丙森锌)可湿性粉剂 150g 的 300 倍液,或 58%雷多米尔锰锌可湿性粉剂 150g 的 300倍液,第 3 次用 64%杀毒矾(恶霜锰锌)可湿性粉剂 100g 的 400 倍液,或银法利(氟吡菌胺霜霉威水剂 100ml 叶面喷雾。7d 10d早疫病开花期至膨大期初见发病中心 跟晚疫病同时进行防治(用药同晚疫病)7d 10d地下害虫 播前、苗期每平方米有黄地老虎 3 头 5 头、蝼蛄 3 头 5 头、金针虫 3 头每 667m2用 40%辛硫磷乳油 60ml+水 45kg,或 用2.5%功夫(氯氟氰菊酯)乳油 17ml+水 45kg 灌根。10d蚜虫开花期至膨大期蚜株 10%,单株5 头 7 头每 667m2可用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20 倍 30倍液,或 20%氰戊菊酯乳油 50ml,或 25%杀虫双乳油 50ml。5 7dDB 44 13/T 1 4 20 208B B附录B(资料性附录)甜玉米病虫害化学防治方案表 B.1 甜玉米病虫害化学防治方案作物种类病虫防治时期 防治指标 化学防治方法建议安全草害 间隔期甜玉米纹枯病 拔节期茎基部 1节 2 节叶鞘用 5%井冈霉素 1000 倍液,或 20%三唑酮乳油 1000 倍液,或 25%必扑尔乳油 3000 倍液、或 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500 倍 800倍液喷雾防治。5 7d大/小斑病苗期到大喇叭口末期叶片喷洒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或 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25%苯菌灵乳油 800倍液药剂。5 7d玉米螟抽雄前喇叭口期啃食心叶叶肉用“棒棒宝”(一种 Bt 颗粒剂)(300 400)g/667m2丢施在玉米心叶,或用“见益丹”(1 2)kg/667m2,掺细沙土 5kg 丢在心叶,或667m2用 98%巴丹可湿性粉剂 50g 兑水 50kg喷雾或灌心。5 7d蚜虫苗期到大喇叭口末期心叶用 50%抗蚜威 3000 倍液,或 50%敌敌畏 1000倍液,或 2.5%敌杀死 3000 倍液均匀喷雾,也可用上述药液灌心。或用 20%速灭杀丁或40%氯戊菊脂等 1500 倍 2000 倍液喷雾。5 7d草地贪夜蛾苗期到大喇叭口末期叶片在幼龄幼虫期用 50%辛硫磷乳油 1500 倍液,或 90%敌百虫 1000 倍液,或 2.5%敌杀死3000 倍液,或 80%敌敌畏 1000 倍液,在午后或傍晚喷雾防治。5 7dDB 44 13/T 14 20 209C C附录C(资料性附录)水稻病虫害化学防治方案表 C.1 水稻病虫害化学防治方案作物种类病虫防治时期 防治指标 化学防治方法建议安全草害 间隔水稻稻瘟病 拔节期、破口期当稻瘟病的中心病团出现时每 667m2用 20%三环唑 25g30g,或 者 用40%稻瘟灵(富士一号)30g 35g,或者用枯草芽孢杆菌(1000 亿单位)50g,对水 30kg,细雾喷施。14d稻纹拔节期、破口期、灌浆期发病蔸率20%以上每 667m2用 5%井岗霉素 100ml 120ml,对水 30kg,细雾喷雾 2 次 3 次。7d稻曲病 破口期 预防每 667m2用 5%井岗霉 素 100 目录 120 目录,对水 30kg 细雾喷雾,或者选用爱苗或己唑醇,预防稻曲病。7d钻心虫拔节期、破口期枯鞘、枯心率5%以上每 667m2用 18%杀虫双 40g 45g,或每667m2用 15%阿维 菌素 60g 70g,或 20%氯虫苯 甲 酰胺,或 40%氯虫苯甲 酰 胺和噻虫嗪 10g 12g,对水 30kg,细雾喷雾防治。14d(螟虫)稻飞虱拔节期、破口期、灌浆期当百丛虫量达 1500 头以上每 667m2用噻嗪酮(扑虱灵)7g 10g,或者用吡虫啉 1.5g 2.0g,或吡蚜酮 15g 20g,对 水 30kg,对稻株中下部喷雾防治。安全间隔期。14d稻纵卷叶螟 拔节期、破口期百丛幼虫 60头以上每 667m2用 1.8%阿维菌素 16g 28g,或者每 667m2用 40%毒死蜱 100ml,对水 30kg,喷雾稻株中上部防治。15d杂草抛栽后5d 7d预防每 667m2用禾草丹乳油 100g 125g,或 田草光(苄嘧磺隆与丁草胺复配剂)25g 30g。14d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注意事项

本文(冬种马铃薯-甜玉米-中晚稻三熟轮作高效生产技术规程DB4413/T 14-2020.pdf)为本站会员(13259592365)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