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规范 第3部分:森林碳储量计算DB37/T 4203.3—2020.pdf

  • 资源ID:168489       资源大小:863.22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9.9金币 【人民币9.9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金币 【人民币9.9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说明:
本站最低充值10金币,下载本资源后余额将会存入您的账户,您可在我的个人中心查看。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规范 第3部分:森林碳储量计算DB37/T 4203.3—2020.pdf

ICS 65.020.40 CCS B 64 DB37 山东省 地 方 标 准 DB 37/T 4203.3 2020 林业碳汇 计量监测 体系建设 规范 第3 部分:森林碳 储量计算 Construction regulations of forestry carbon sink measurement and monitoring system Part 3:Measurement of forest carbon storage 2020-11-10 发布 2020-12-10 实施 山 东 省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 发布 DB37/T 4203.3 2020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 范性 引用 文件.1 3 术 语与 定义.1 4 乔 木林 碳库 生物 量.1 4.1 乔木 层.1 4.2 灌木 层.2 4.3 草本 层.3 4.4 枯落 物.3 4.5 枯死 木.3 5 乔 木林 碳库 碳储 量.4 5.1 乔木 层、灌木 层、草 本层、枯落 物和 枯死 木碳 库碳储 量.4 5.2 土壤 碳库 碳储 量.4 5.3 乔木 林碳 库碳 储量.4 6 经 济林、灌 木林、竹 林 碳库碳 储量.5 6.1 生物 量.5 6.2 碳储 量.5 附录A(资 料性)山东 省常见 树种 生物 量计 算参 数.6 附录B(资 料性)不同 森林类 型灌、草 等单 位面 积生物 量系 数.7 附录C(资 料性)含碳 率参数 表.8 附录D(资 料性)土壤 有机质 计 算 参数.9 附录E(资 料性)经济 林、灌 木林、竹 林单 位面 积生物 量系 数.10 DB37/T 4203.3 2020 II 前 言 本文件 按照GB/T 1.1 2020 标准 化工 作导则 第1 部分:标准化 文件 的结构 和起草 规则 的规 定起草。本文件 是DB/T37 4203 林 业碳汇 计量监 测体系 建设 规范 的第3部 分。DB/T37 4203已 经发 布了以下部分:第1部 分:导则;第2部 分:森林 碳汇 监 测方法;第3部 分:森林 碳储 量 计算。请注意 本文 件的 某些 内容 可能涉 及专 利。本文 件的 发布机 构不 承担 识别 专利 的责任。本文件 由山 东省 自然 资源 厅提出 并组 织实 施。本文件 由山 东省 自然 资源 标准化 技术 委员 会归 口。本文件 起草 单位:山 东省 林业监 测规 划院。本文件 主要 起草 人:谭绪 泉、王 克华、杨 传强、魏 明亮、张伟、周 欣佩、罗 军伟、高兴 云、赵 青、赵迎子。DB37/T 4203.3 2020 1 林 业碳汇 计量监测 体系建 设规范 第 3 部 分:森林 碳储量 计算 1 范围 本文件 规定 了林 业碳 汇计 量监测 体系 中森 林碳 储量 计算的 术语 和定 义、森林 碳库生 物量 计算、森 林碳库碳 储量 计算 和竹 林、经济林、灌 木林 碳储 量等 内容。本文件 适用 于林 业碳 汇计 量监测 工作 中森 林生 物量 和碳储 量的 计算。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 件中 的内 容通 过文 中的规 范性 引用 而构 成本 文件必 不可 少的 条款。其 中: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仅该日 期对 应的 版本 适用 于本文 件;不注 日期 的引 用文件,其 最新 版本(包 括所有 的修 改单)适 用 于 本文件。LY/T 2253 2014 造林 项 目碳汇 计量 监测 指南 3 术语与 定义 下列术 语和 定义 适用 于本 文件。3.1 碳储量 carbon storage 特定时 间特 定范 围内 在某 个监测 库中 碳的 储存 数量。3.2 含 碳率 carbon content rate 植物体 中的 有机 碳占 植物 体有机 物(干物 质)总质 量的百 分比。3.3 生物量 扩展 系数 biomass expansion factor 林木地 上生 物量 与树 干生 物量的 比,无量 纲,也称 生物量 扩展 因子。4 乔木林 碳库 生物 量 4.1 乔木层 4.1.1 地上部 分 4.1.1.1 省级 利用树 种蓄 积统 计数 据计 算乔木 层生 物量,按 公式(1)生物 量扩 展因 子方 法 计算。DB37/T 4203.3 2020 2 nii iD BEF M W1i 乔,乔,乔,乔地上.(1)式中:W 乔地上 乔 木层 地上 生 物量,单位:kg;M 乔,i 第i个 乔木 树种 的蓄积 量,单位:m3;BEF 乔,i 第i个 乔木 树种 的生物 量扩 展因 子,无量 纲,参 见附 录A;D 乔,i 第i个 乔木 树种 的木材 基本 密度,单 位:kg/m3;n 乔木 树种 个数。4.1.1.2 县级和 项目 级 利用树 种面 积统 计数 据计 算乔木 层生 物量,按 公式(2)生物 量扩 展因 子方 法 计算。n1 1iimjj j j iD BEF A W乔,乔,乔,乔地上.(2)式中:W 乔地上 乔木 层地 上生 物量,单位:kg;Ai 第i个 小班 的 面积,单位:hm2;乔,i,j 第i个 小班 第j 个乔木 树种 的单 位面 积蓄 积量,单位:m3/hm2;BEF 乔,j 第j 个乔 木树 种的生 物量 扩展 因子,无 量纲,参见 附录A;D 乔,j 第j个 乔木 树 种的木 材基 本密 度,单位:kg/m3,参见 附录A;n 小 班总 数;m 乔 木树 种个 数。4.1.2 地下部 分 该公式 适用 于各 尺度 乔木 层地下 生物 量计 算。依据 不 同森林 类型 的乔 木地 下与 地上生 物量 比值 按 公式(3)计 算地 下生 物量。niiW R W1i 乔地上,乔地下.(3)式中:W 乔地下 乔 木层 的地 下 生物量 总量,单 位:t;Ri 第i个 森林 类型 的地下 与地 上生 物量 比值,无量 纲,参见 附录A;W 乔地上,i 第i个 森林 类型 的乔木 层地 上生 物量,单 位:t;n 森林 类型 个数。4.2 灌木层 该公式 适用于 各尺 度森林 灌木层 生物量 计算。依据 乔木林 森林类 型和 龄组的 不同,按公式(4)计算灌木 层生 物量。n1 im1 jj i j iA W,灌,灌.(4)式中:DB37/T 4203.3 2020 3 W 灌 灌木 层生 物量 总量,单位:t;Ai,j 第i个 森林 类 型j龄 组的 森林 面积,单 位:hm2;灌,i,j 第i个 森林 类 型j龄 组的 灌木 层单 位面 积 生物量,单 位:t/hm2,参 见附录B;n 森 林类 型个 数;m 龄 组个 数。4.3 草本层 该公式 适用于 各尺 度森林 草本层 生物量 计算。依据 乔木林 森林类 型和 龄组的 不同,按公式(5)计算草本 层生 物量。n1 im1 jj i j iA W,草,草.(5)式中:W 草 草本 层生 物量 总量,单位:t;Ai,j 第i个 森林 类 型j龄 组的 森林 面积,单 位:hm2;草,i,j 第i个 森林 类 型j龄 组的 草本 层单 位面 积 生物量,单 位:t/hm2,参 见附录B;n 森 林类 型个 数;m 龄 组个 数。4.4 枯落物 该公式 适用于 各尺 度森林 枯落物 生物量 计算。依据 乔木林 森林类 型和 龄组的 不同,按公式(6)计算枯落 物生 物量。n1m1 jjij i iA W,枯落物,枯落物.(6)式中:W 枯落物 枯落 物生 物 量总量,单 位:t;Ai,j 第i 个森 林 类型j 龄组 的森 林面 积,单 位:hm2;枯落物,i,j 第i 个森 林 类型j 龄组 的枯 落物 单位 面 积生物 量,单位:t/hm2,参见附 录B;n 森林 类型 个 数;m 龄组 个数。4.5 枯死木 该公式 适用于 各尺 度森林 枯死木 生物量 计算。按公 式(7)异速 生长方 程计 算 单株枯 死木生 物量,枯死木 总生 物量 按公 式(8)进行 计算。H D f W,单.(7)式中:W 单 单株 枯死 木生 物量,单位:t;D 胸 径,单位:cm;H 树 高,单位:m。公式(7)计算 模型 和参 数 按LY/T 2253 2014 附录O 执行。DB37/T 4203.3 2020 4 nimjiW W1 1j,单,枯死木.(8)式中:W 枯死木 枯 死木 总生 物 量,单 位:t;W 单,i,j 第i个 树种 第j 个树木 的单 株枯 死木 生物 量,单 位:t;n 树种 个数;m 枯死 木个 数。5 乔木林 碳库 碳储 量 5.1 乔木层、灌 木层、草 本层、枯落 物和 枯死 木碳 库碳 储量 公式(9)适用 于各 尺度 乔 木林各 碳库 碳储 量计 算。CF W C.(9)式中:C 乔 木层、灌 木层、草本层、枯 落物 和枯 死木 碳库碳 储量,单 位:t;W 各 碳库 生物 量总 量,单位:t;CF 各 碳库 对应 含碳 率,无量 纲,参见 附录C。5.2 土壤碳 库碳 储量 该公式 适用 于各 尺度 乔木 林土壤 碳库 碳储 量计 算。土壤碳 库碳 储量 按公 式(10)计 算。ninii i iA SOC C C1 1土壤,土壤.(10)式中:C 土壤 土 壤总 碳储 量,单位:t;C 土壤,i 第i个 土壤 类型 的土壤 碳储 量,单位:t;SOCi 第i个 土壤 类型 的土壤 有机 碳密 度,单位:kg/m2;Ai 第i个 土壤 类型 的面积,单 位:m2;n 土壤 类型 总数。土壤有 机碳 密度 按公 式(11)计 算。100/58.0 E D W SOC.(11)式中:SOC 第i 个土 壤类 型的 土壤有 机碳 密度,单 位:kg/m2;W 第i 个土 壤类 型的 土壤有 机质 含量,单 位:g/kg,参见 附录D;D 第i 个土 壤类 型的 容重,单位:g/cm3,参 见 附录D;E 第i 个土 壤类 型的A 层厚度,单 位:cm。5.3 乔木林 碳库 碳储 量 按公式(12)计 算。DB37/T 4203.3 2020 5 土壤 枯死木 枯落物 草本层 灌木层 乔木层 总C C C C C C C.(12)式中:C 碳储 量,单位:t。6 经济林、灌 木林、竹 林碳 库碳储 量 6.1 生物量 公式(13)适用 于各 尺度 经济林、灌 木林、竹 林碳 库生物 量计 算。A W.(13)式中:W 生物 量,单位:t;A 面积,单 位:hm2;单位 面积 生物 量,单位:t/hm2,参见 附录E。6.2 碳储量 公式(14)适用 于各 尺度 经济林、灌 木林、竹 林碳 库碳储 量计 算。CF W C.(14)式中:C 碳储 量,单位:t;W 生物 量,单位:t;CF 含碳 率,无量 纲,参见附 录C。DB37/T 4203.3 2020 6 A A 附 录 A(资料 性)山东省 常见 树种 生物 量计 算参数 表A.1 山东省 常见 树种 生物 量计 算参数 序号 森林类型 优势树种 组 含碳率 根冠比 木材基本密度 D kg/m3 生物量转换系数 BEF 1 针叶林 落叶松 0.502 0.212 0.490 1.416 2 针叶林 赤松 0.505 0.236 0.414 1.425 3 针叶林 黑松 0.482 0.280 0.493 1.551 4 针叶林 油松 0.498 0.251 0.360 1.589 5 针叶林 其它松类 0.511 0.206 0.424 1.631 6 针叶林 水杉 0.501 0.319 0.278 1.506 7 针叶林 侧柏 0.488 0.220 0.478 1.732 8 阔叶林 栎类 0.474 0.292 0.676 1.355 9 阔叶林 榆树 0.497 0.621 0.598 1.671 10 阔叶林 刺槐 0.468 0.261 0.598 1.674 11 阔叶林 其它硬阔类 0.497 0.261 0.598 1.674 12 阔叶林 杨树 0.476 0.227 0.378 1.446 13 阔叶林 柳树 0.485 0.288 0.443 1.821 14 阔叶林 泡桐 0.470 0.247 0.443 1.833 15 阔叶林 楝树 0.485 0.289 0.443 1.586 16 阔叶林 其它软阔类 0.478 0.289 0.443 1.586 17 混交林 针叶混 0.510 0.267 0.405 1.587 18 混交林 阔叶混 0.490 0.262 0.482 1.514 19 混交林 针阔混 0.498 0.248 0.486 1.656 注:表 中 未 列 明 的 树种,如 需较 精准 的 计 算 其 生 物量,请 参考 LY/T 2253 2014 造 林 项目 碳 汇计 量 监 测 指 南 附录O 中列明的参数进行计算。DB37/T 4203.3 2020 7 B B 附 录 B(资料 性)不同森 林类 型灌、草 等单 位面积 生物 量系 数 表B.1 不同森 林类 型灌、草 等单 位面积 生物 量系 数 森林类型 龄组 每公顷生物量 t/hm2 灌木层 草本层 枯落物 地下生物量 针叶林 幼 1.268 1.195 15.24 19.04 中 1.268 1.195 15.24 19.04 近 0.995 0.683 16.17 36.79 成 0.995 0.683 16.17 36.79 过 0.995 0.683 16.17 36.79 阔叶林 幼 5.006 1.010 8.87 29.86 中 5.006 1.010 8.87 29.86 近 3.924 1.043 7.84 37.12 成 3.924 1.043 7.84 37.12 过 3.924 1.043 7.84 37.12 针阔混 幼 2.487 0.335 6.76 36.21 中 2.487 0.335 6.76 36.21 近 2.430 1.145 5.86 55.30 成 2.430 1.145 5.86 55.30 过 2.430 1.145 5.86 55.30 针叶混 幼 2.609 0.156 0.53 12.78 中 2.609 0.156 0.53 12.78 近 1.375 0.204 0.53 48.46 成 1.375 0.204 0.53 48.46 过 1.375 0.204 0.53 48.46 阔叶混 幼 1.466 0.552 11.70 22.77 中 1.466 0.552 11.70 22.77 近 1.356 0.584 11.02 19.02 成 1.356 0.584 11.02 19.02 过 1.356 0.584 11.02 19.02 注:本表中参数均引自全国林业碳汇计量与监测技术指南(试行)(2011.2)。DB37/T 4203.3 2020 8 C C 附 录 C(资料 性)含碳率 参数 表 表C.1 含碳率 参数 表 序号 项目 含碳率 CF 1 林下灌木层 0.467 2 2 林下草本层 0.327 0 3 林下枯落物层 0.470 0 4 竹林 0.470 5 5 经济林 0.470 5 6 灌木林 0.465 0 注:本表中参数均引自全国林业碳汇计量与监测技术指南(试行)(2011.2)。DB37/T 4203.3 2020 9 D D 附 录 D(资料 性)土壤有 机质 计算 参数 表D.1 土壤有 机质 计算 参数 土类 有机质含量 g/kg 土壤容重 g/cm3 棕壤 14 1.42 褐土 14.7 1.41 水稻土 14.5 1.33 潮土 5 1.48 砂浆黑土 9.6 1.4 盐土 16 1.25 碱土 8 1.3 风沙土 2.7 1.51 火山灰土 16.3 1.35 山地草甸土 54.3 1.2 注:本表中参数均引自全国林业碳汇计量与监测技术指南(试行)(2011.2)。DB37/T 4203.3 2020 10 E E 附 录 E(资料 性)经济林、灌 木林、竹 林单 位面积 生物 量系 数 表E.1 经济林、灌 木林、竹 林单 位面积 生物 量系 数 森林类型 每公顷生物量 t/hm2 经济林 37.48 灌木林 10.07 竹林 74.26 注:本表中参数均引自全国林业碳汇计量与监测技术指南(试行)(2011.2)。_

注意事项

本文(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规范 第3部分:森林碳储量计算DB37/T 4203.3—2020.pdf)为本站会员(13629591982)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