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林下大球盖菇生产技术规程DB37/T 4251—2020.pdf

  • 资源ID:168466       资源大小:775.89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9.9金币 【人民币9.9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金币 【人民币9.9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说明:
本站最低充值10金币,下载本资源后余额将会存入您的账户,您可在我的个人中心查看。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林下大球盖菇生产技术规程DB37/T 4251—2020.pdf

ICS 65.020.20 CCS B 05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 4251 2020 37 林下大球 盖菇生产 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Forest underground productionof 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 2020-12-04 发布 2021-01-01 实施 山东省市 场监督 管 理局 发 布 DB37/T 4251 2020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 范性 引用 文件.1 3 术 语和 定义.1 4 产 地环 境.1 4.1 环境 选择.1 4.2 林地 选择.1 5 生 产技 术.1 5.1 栽培 季节.1 5.2 栽培 料配 方.2 5.3 栽培 料处 理.2 5.4 做畦.2 5.5 播种.3 5.6 覆土 覆盖.3 5.7 栽培 管理.3 6 采收.3 6.1 采收 标准.3 6.2 采收 方法.3 7 转 潮管 理.3 8 病 虫害 综合 防控.4 8.1 主要 病虫 害.4 8.2 防控 原则.4 8.3 防控 方法.4 9 生 产档 案管 理.4 附录A(规 范性)林下 大球盖 菇生 产记 录事 项.5 DB37/T 4251 2020 II 前 言 本文件 按照GB/T 1.1 2020 标准 化工 作导则 第1 部分:标准化 文件 的结构 和起草 规则 的规 定起草。请注意 本文 件的 某些 内容 可能涉 及专 利。本文 件的 发布机 构不 承担 识别 专利 的责任。本文件 由山 东省 农业 农村 厅提出 并组 织实 施。本文件 由山 东农 业标 准化 技术委 员会 归口。本文件 起草 单位:山 东省 农业技 术推 广总 站、山东 农业大 学、莒县 农业 农村 局、青 岛益 菇园 食 用 菌专业合 作社、山 东三 生万 物生物 科技 有限 公司。本文件 主要 起草 人:高 瑞 杰、高 中强、姜 淑霞、高 霞、赵 淑芳、张 燕、司元 明、崔 慧、门庆 永、侯俊、崔 艳秋、韩 建东、林 雪、张 逸、聂阳。DB37/T 4251 2020 1 林 下大球 盖菇生产 技术规 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 定了 林下大 球盖 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的产 地环 境、生 产技术、采收、转 潮管理、病虫 害防 控和 生产 档案管 理等 要求。本文件 适用 于林 下大 球盖 菇的生 产。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 件中 的内 容通 过文 中的规 范性 引用 而构 成本 文件必 不可 少的 条款。其 中,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仅该日 期对 应的 版本 适用 于本文 件;不注 日期 的引 用文件,其 最新 版本(包 括所有 的修 改单)适 用 于 本文件。GB 4806.7 食品 安 全国 家 标准 食品 接触 用塑 料材 料及制 品 GB 5749 生活 饮用 水卫 生 标准 GB 15618 土壤 环 境 质量 农用 地土 壤污 染风 险管 控标准(试 行)NY/T 391 绿色 食品 产 地环境 质量 NY/T 393 绿色 食品 农 药使用 准则 NY/T 528 食用 菌菌 种生 产技术 规程 NY/T 749 绿色 食品 食 用菌 NY/T 1935 食 用菌 栽培 基 质 质量 安全 要求 3 术语和 定义 本文件 没有 需要 界定 的术 语和定 义。4 产地环 境 4.1 环境选 择 生产场 地清 洁卫 生、地势 平 坦、排 灌方 便,产地 环境 应 符合NY/T 391的规 定,生 产 用水应 符合GB 5749的要求。4.2 林地选 择 选择林 分郁闭度0.6 0.8,株行 距2 m以上,土质 以沙壤土 为宜。忌选择低 洼和过于 阴湿的林地。应符合GB 15618 的规 定。5 生产技 术 5.1 栽培季 节 依据当 地温 度合 理安 排栽 培季节,林 下栽 培一 般在8 11 月 份播 种。DB37/T 4251 2020 2 5.2 栽培料 配方 根据当 地自 然资 源灵 活选 用栽培 料和 比例。宜 选择 以下配 方:a)配方1:稻 壳48%,玉米 芯(秸)28%,木屑18%,田园 土5%,生石 灰1%;b)配方2:木 屑47%,玉米 芯(秸)47%,田园 土 5%,生石 灰1%;c)配方3:稻 壳67%,木屑27%,田园 土5%,生 石灰1%。5.3 栽培料 处理 5.3.1 栽培料 选择 发酵前 秸杆、玉米 芯、木 屑 等栽培 主料,在日 光下 曝 晒2 d 3 d,栽培 料质 量应 符合NY/T 391 和NY/T 1935的 要求。5.3.2 栽培场 地处 理 栽培料 发酵 前2 d,发酵 场 地应喷 洒石 灰粉 杀菌 灭虫。5.3.3 预湿 将在太 阳下 暴晒2 d 3 d 的 栽培料,撒 石灰 粉或 石灰 水,加 水预 湿24 h,备用。5.3.4 拌料 将各种 配料 拌匀,培 养料 含水量 调至75%左右。5.3.5 建堆 将各种 原料 拌均 匀后,建 成底宽1.5 m2.5 m、顶 宽1 m1.5 m、高1 m1.5 m、长度适 宜的 发酵 堆,温度较 高时 建小 堆,温度 较 低时建 大堆。起 堆要 松,每 隔30 cm 在 料面 从上 到下 打 一通气 孔,孔直 径5 cm 8 cm,堆内 插温 度计。5.3.6 翻堆 当堆 顶以下20 cm 处料堆温度达 到60 65 时,保持24 h48 h,开 始第一次翻堆,补充水分,使堆料 含水 量达 到75%左 右,重 新建 堆后 仍 打 透气 孔;第 二次 建堆 后,当 料温 再上升 到60 65 时,保持24 h48 h,再翻堆 一 次;经 过2 3 次翻 堆后,检查培 养料发 酵程 度,当 料呈茶 褐色,料中 有大 量白色高 温放 线菌,无 酸臭 味,质 地松 软即 发酵 结束。5.3.7 散堆 发酵好 的料 要及 时散 堆,降温,当料 温降 到30 以 下时方 可铺 料播 种。5.4 做畦 5.4.1 做畦准 备 做畦前 先浇 水并 深翻 一次,再用5%石灰 水浇 泼杀 虫 灭菌,然后 做畦。5.4.2 整地作 畦 林地栽 培,一 般在 两行树 的中间 建畦床。在 地面挖 深3 cm 4 cm 取土,将土 放 在畦床 间隔的 作业 道上,以供 覆土 用。畦床 宽1 m 1.3 m,南北 走向,畦间 留20 cm 的 作业 道,床面 修 整呈中 间略 高的 龟背 型,防止床 底积 水。铺料 前在 畦床面 及四 周撒 一层 石灰 粉。DB37/T 4251 2020 3 5.5 播种 采用双 层播 种,铺 一层 料 播一层 菌种,共3 层栽 培料2层菌 种。菌 种生 产应 符合NY/T 528 的 要求。每平方米 用干 料15 kg 25 kg,菌种0.4 kg 0.6 kg。底 层铺料 厚度 为8 cm10 cm,料层要 平整,厚 度均 匀,宽窄一 致。播 种时 将菌 种 掰成3 cm 大 小的 块状,采用 梅花形 点播,播种 穴距10 cm 12 cm,深 4 cm 6 cm,第1层播 种量 为总菌 种量 的50%;中层铺 料10 cm12 cm,将 其余50%菌 种播到 料面,用手或 耙子 将穴内菌块用 料盖严;上 层铺料 厚度为5 cm左 右。畦侧面 呈斜面 坡形,用木 板轻轻 拍平。播种后10 d 内如遇雨水天气 应覆 膜防 雨淋。5.6 覆土覆 盖 5.6.1 覆土 播种后 立即 覆土,覆 土材 料应用 腐殖 含量 较高,肥 沃、疏 松,保水 强的 沙壤 土为宜,切 忌用 砂 质 土和黏土,也可 以用 原地 土 掺入50%草 炭土 作覆 土材 料。覆 土厚度3 cm 4 cm,土壤含 水量20%30%。覆土材料 最好 在使 用前 一周 进行消 杀处 理,防 止杂 菌、害虫的 危害。覆土 后在 菌床 上间隔30 cm 左 右打“品”字型直 通下 部床 面的 透气 孔。5.6.2 覆盖保 湿 覆土后,在料 畦面 上加 覆盖 物保湿,覆盖 物厚 度2 cm 3 cm,可 选用 经1%2%的 石灰水 浸泡 的稻 草、麦秸、草帘 等。冬季 温度 较低时,应 在覆 盖物 上再 覆一层 塑料 薄膜 保温 保湿。5.7 栽培管 理 5.7.1 发菌期 管理 发菌期 间料 内温 度控 制在20 28,培养 料含水 量保持 在65%70%,播 种 后20 d 内不 宜向 畦床菌料直 接喷 水,保持 料面 覆盖物 湿润 即可。若 空气 干燥,可向 覆盖 物上 轻微 喷水。菌丝 布满 土 面 后 停 止向土面 喷水。5.7.2 出菇期 管理 出菇期 间保 持林 间空 气相 对湿度80%90%,温度10 25。子实 体生 长期 间保持 充足 的散 射光,避免直 射光 照射。6 采收 6.1 采收标 准 现蕾后5 d 7 d,当 子实 体 的菌盖 呈钟 形尚 未平 展,菌幕未 破裂 时,及时 采收。6.2 采收方 法 用手指 抓住 菇脚 轻轻 扭转 一下,松 动后 再用 另一 只 手压住 基物 向上 拔起,切 勿带动 周围 小菇。采收后的成 品菇 应用 清洁 卫生 容器存 放,避免 二次 污染。包装用 聚乙 烯和 聚丙 烯塑 料膜卫 生应 符合GB 4806.7要求,产品 质量 应符 合NY/T 749 的要 求。7 转潮管 理 DB37/T 4251 2020 4 采收结 束后,清理 床面,补平覆 土,停 水养 菌4 d 6 d,再 进行 喷水,喷透 增 湿后,促使下 一潮原基形成,一 般可 采3 5潮 菇。8 病虫害 综合 防控 8.1 主要病 虫害 主要病 害有 鬼伞、木霉、毛霉、粘 菌等;虫害 有跳 虫、菌蝇、菌蚊、蠼螋、螨类等;生理 性病 害 有长柄小 头菇 等。8.2 防控原 则 遵循“预防 为主、综合 防 治”的 植保 方针,坚持 农 业防治、物 理防 治、生 物 防治为 主,化学 防治 为辅的原 则,实施 绿色 综合 防控技 术。8.3 防控方 法 8.3.1 农业防 治 选用优 良品 种,把好 菌种 质 量关;选择 适宜 的栽 培时 间,预防 发菌 期高 温烧 菌;栽 培场地 不宜 连作;保持栽培 场地内外环境清洁卫生,提前消毒防虫处理,高温 季节播种,当料温高于30 时 揭膜通风降温,气 温低 于10 或雨 天 时覆土 盖膜;菇 床周 围定 期撒施 石灰 粉。8.3.2 物理防 治 悬挂黄 板诱 杀菌 蝇、菌蚊;畦料 面放 置糖 醋液 盆等 诱杀果 蝇、小地 老虎 等,蜂蜜水 诱杀 跳虫;安 装杀虫灯 诱杀 菇蝇、菇 蚊等。8.3.3 生物防 治 使用植 物源 农药 和生 物农 药等防 治病 虫害。8.3.4 化学防 治 可选用 食盐 水、石灰 粉及 高效、低毒、无 残留 的农 药,出 菇期 不得 向子 实体 喷洒任 何化 学药 剂。农药的使 用应 按照NY/T 393 的规定 执行。9 生产档 案管 理 建立林 下大 球盖 菇生 产技 术档案。对 林下 大球 盖菇 的产地 环境 条件、生 产投 入品、生产 管理、病 虫害防治 及采收 等各 环节所 采取的 措施应 有详 细、完 整的记 录,记 录 内 容应按 照附录A 执行。生产 记 录 档案应保 存3 年以 上。DB37/T 4251 2020 5 附录A(规范 性)林下大 球盖 菇生 产记 录事 项 A.1 产地环 境条 件 A.1.1 空气质 量 A.1.2 水源质 量 A.1.3 土壤环 境质 量 A.1.4 设施材 料、结构 及配 套设 备、器 具 A.2 生产投 入品 使用 情况(包 括栽培 料配 方中 原辅 材料、肥料、所 用菌 种等)A.2.1 名称 A.2.2 来源 A.2.3 用法、用量 A.2.4 使用、停用 的日 期 A.3 生产技 术管 理措 施(从发 酵、播 种、发菌、覆 土到 出菇)及病 虫害 发生 和防 治情况 A.3.1 灭菌 A.3.2 栽培场 所进 料前 后消 毒杀 虫 A.3.3 发菌期 间 A.3.4 出菇期 间 A.4 采收日 期、采收 数量、商 品菇等 级 A.5 生产场 所名 称、栽培 数量、记录 人、入档 日 DB37/T 4251 2020 6

注意事项

本文(林下大球盖菇生产技术规程DB37/T 4251—2020.pdf)为本站会员(13629591982)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