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食用农产品可追溯供应商评价准则DB37/T 4026—2020.pdf

  • 资源ID:168044       资源大小:1.23M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9.9金币 【人民币9.9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金币 【人民币9.9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说明:
本站最低充值10金币,下载本资源后余额将会存入您的账户,您可在我的个人中心查看。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食用农产品可追溯供应商评价准则DB37/T 4026—2020.pdf

ICS 03.120.20 A 00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 4026 2020 食用农产 品可追溯 供应商评 价准则 Evaluation criteria for traceable suppliers of edible agricultural products 2020-07-09 发布 2020-08-09 实施 山 东 省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 发布 DB37/T 4026 2020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 范性 引用 文件.1 3 术 语和 定义.1 4 评 价原 则.2 5 资 质条 件.2 5.1 受评 价方.2 5.2 评价 机构.2 6 评 价程 序.2 6.1 基本 要求.2 6.2 受理 评价 申请.3 6.3 启动 评价.3 6.4 文件 初评.3 6.5 现场 评价.3 6.6 产品 送检.6 6.7 评价 决 定.6 7 监 督评 价.6 附录A(规 范性 附录)食用农 产品 可追 溯供 应商 现场评 价指 标.7 参考文 献.13 DB37/T 4026 2020 II 前 言 本标准 按照GB/T 1.1 2009 给出 的规 则起 草。本标准 由山 东省 商务 厅提 出、归 口并 组织 实施。本标准 起草 单位:山 东省 标准化 研究 院、山东 省消 费者协 会、山东 浪潮 质量 链科技 有限 公司、德 州中农农 业研 究院。本标准 主要 起草 人:王玎、吴菁、王 云鹏、王 亚楠、王志 恒、梁厚 广、商广 勇、朱 作武、曹 成坤、李瑞兆。DB37/T 4026 2020 1 食 用农产 品可追溯 供应商 评价准则 1 范围 本标准 规定 了食 用农 产品 可追溯 供应 商评 价的 原则、资质 条件、评 价程 序和 监督评 价。本标准 适用 于评 价机 构组 织开展 食用 农产 品可 追溯 供应商 评价,组 织进 行自 我评价 时可 参照 使 用。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 件对 于本 文件 的应 用是必 不可 少的。凡 是注 日 期的引 用文 件,仅注 日期 的 版本适 用于 本文 件。凡是不 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其最 新版 本(包括 所有 的修改 单)适用 于本 文件。GB/T 19000 2016 质量 管理体 系 基础 和术 语 GB/T 38155 2019 重要 产品追 溯 追溯 术语 NY/T 391 绿色 食品 产 地环境 质量 NY/T 658 绿色 食品 包 装通用 准则 NY/T 1056 绿 色食 品 贮 藏运输 准则 DB37/T 4027 食用 农 产 品 可追溯 供应 商通 用规 范 果蔬 3 术语和 定义 GB/T 19000 2016、GB/T 38155 2019 界 定的 以及 下 列术语 和定 义适 用于 本文 件。为 了便 于使 用,以下重 复列 出了GB/T 19000 2016、GB/T 38155 2019 中的 一些 术语 和定 义。3.1 食用农 产品 edible agricultural products 通过种 植、养殖(屠 宰)、采收、捕 捞等 产生,未 经加工 或经 简单 加工,供 人食用 的农 产品。包 括果蔬、畜牧 类产 品、水产 品等。注:改写GB/T 29372 2012,定义3.1。3.2 组织 organization 为实现 目标,由 职责、权 限和相 互关 系 构 成自 身功 能的一 个人 或一 组人。GB/T 19000 2016,定 义3.2.1 3.3 追溯单 元 traceability unit 需要对 其历 史、应 用情 况 或所处 位置 的相 关信 息进 行记录、标识 并可 追溯 的 单个产 品、同 一批 次产品或同 一品 类产 品。GB/T 38155 2019,定 义2.4 DB37/T 4026 2020 2 3.4 受评价 方 evaluated organization 被评价 的组 织。注:改写GB/T 19000 2016,定义3.13.12。3.5 可追溯 供应 商 traceable suppliers 经评价 所提 供的 食用 农产 品符合 本标 准要 求的 供应 商。4 评价原 则 应遵循:客观性,应 确保 评价 发现、评价 结论 和评 价报 告仅 建立在 评价 证据 的基 础上;公正性,评 价发 现、评价 结论和 评价 报告 应真 实和 准确地 反映 评价 活动;保密性,应 审慎 使用 和保 护在评 价过 程中 获得 的信 息。5 资质条 件 5.1 受评价 方 应具备 必要 的生 产经 营资 质和条 件,包括 但不 限于:依法注 册登 记;取得法 律法 规规 定的 行政 许可文 件(适用 时);申请 前 三年 内无 重大 质量 安全事 故和 不良 诚信 记录;应根 据DB37/T 4027 等相 关标准 建立 追溯 体系 且运 行三个 月以 上。5.2 评价机 构 宜符合GB/T 27021.1 2017 第5章、第6章、第7 章的 要求,具备 实施 评价 必需 的资质 条件 和资 源。6 评价程 序 6.1 基本要 求 评价程 序应包 括受 理评价 申请、启动评 价、文件初 评、现 场评价、产 品送检 和评价 决定,见图1。宜按照GB/T 27021.1 2017 中相 关程 序要 求进 行评 价。DB37/T 4026 2020 3 启动评价是否受理申请评价提交申请评价文件受理评价申请文件初评现场评价产品送检评价决定受评价方 评价机构NoYes是否通过NoYes补充完善或整改重新提交文件接收不予受理决定 图1 评价程 序 6.2 受理评 价申 请 6.2.1 评价机 构应 要求 受评 价方 提交申 请评 价文 件,包括 但不限 于:资质证 明或 相关 文件,如 营业执 照、生产 许可 证等;可追溯 体系 管理 文件,如 追溯管 理制 度、实施 追溯 体系相 关记 录等。6.2.2 评价机 构应 按5.1 的 要求 对受评 价方 提交 的文 件进 行资质 条件 审核,确 定是 否受理 评价 申请。6.3 启动评 价 评价机 构应 与受 评价 方共 同确定 评价 目标 和评 价范 围,明 确评 价涉 及的 产品 品类、基地 范围 区域、供应链 上下 游组 织以 及评 价地点 等。6.4 文件初 评 评价机 构应 对受 评价 方提 交的申 请评 价文 件的 有效 性进行 初评,对 文件 初评 不符合 要求 的,评价 机构应通 知受 评价 方进 行补 充完善 或整 改后 重新 提交 文件。6.5 现场评 价 6.5.1 评价方 法 包括但 不限 于:DB37/T 4026 2020 4 面谈;对过程 和活 动进 行现 场观 察;评审文 件和 记录 等。6.5.2 评价对 象 应根据 评价 指标 对评 价对 象进行 现场 验证,评 价对 象包括 但不 限于:基地,如种 植/养殖 活动 及 记录等;加工车 间,如生 产加 工活 动及记 录等;追溯系 统/平台,如 追溯 信 息记录 等;质量检 测中 心,如检 测记 录等;仓库,如贮 藏区 域及 贮藏 记录等;文件受 控区 域,如管 理文 件等。6.5.3 现场评 价指 标 6.5.3.1 现场评 价设 置三 级指 标体 系,其 中一 级指 标4 个,每个一 级指 标下 设二 级指 标和三 级指 标,共设 置 60 项三 级指 标。评 价指标 框架 见 表 1,具体 每项评 价指 标描 述见 附 录A。6.5.3.2 评价组 应根 据现 场评 价情 况逐项 对三 级评 价指 标进 行打分,最 高 得 1.5 分,最低 得 0 分,现场评价 总分 最高 为 90 分。6.5.3.3 评价组 可根 据受 评价 方实 际情况 确定 评价 指标 是 否 为“不 适用”。“不 适用”的评 价指 标应在评价 报告 中进 行说 明,按此项 得 1.5 分 计。表1 现场评 价指 标框 架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体系设计 组织资质与认证 组织资质 认证情况 可追溯性要求 追溯编码 追溯编码载体 信息化追溯软硬件与 人员配备 信息化追溯能力 追溯管理平台对接与使用 系统/平台追溯环节设置 追溯信息管理人员 追溯信息有效关联 追溯信息查询方式 信息记录保存期限 文件编制与管理 追溯目标 追溯单元 追溯范围 追溯程序 追溯管理制度 文件控制 人员与培训 领导作用 DB37/T 4026 2020 5 表1 现场评 价指 标框 架(续)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体系设计 人员与培训 人员职责 培训 体系实施 基地管理 产地环境 供应商 管理 供应商信息记录 物料采购与入库 采购物料质量控制 物料采购信息记录 物料采购信息关联 物料贮存与出库 物料贮存区域控制 物料贮存领用信息记录 物料贮存领用信息关联 种植/养殖 种植/养殖过程控制 种植/养殖操作规程 种植/养殖信息记录 种植/养殖信息关联 生产加工 生产加工操作规程 生产加工信息记录 生产加工信息关联 包装 包装操作规程 包装信息记录 追溯标签 包装信息关联 贮藏运输 贮藏运输操作规程 仓储区域编码标识 贮藏运输信息记录 贮藏运输信息关联 销售 经销商客户信息记录 销售信息记录 销售信息关联 检测 检测操作规程 快速检测设施 检验设备配备 快速检测设备对接追溯管理平台 检验人员 快速检测记录 产品留样制度 第三方检验报告 检测检验信息关联 验证、评价与改进 验证 追溯能力验证程序 DB37/T 4026 2020 6 表1 现场评 价指 标框 架(续)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验证、评价与改进 验证 追溯演练 评价 关键绩效指标评价 改进 纠正改进措施 6.6 产品送 检 评 价 机 构应 从 现场 对 申报的 产 品 进行 随 机取 样 封样,委 托 具有 法 定资 质 的检测 机 构 进行 第 三方 检验,检 验项 目应 依据 相应 标 准执行。评 价组 应根 据产 品 送检结 果进 行打 分,合格 得10分,不合 格则 按6.7.5的要求 处理。6.7 评价决 定 6.7.1 评价机 构应 根据 现场 评价 结果和 产品 送检 结果,综 合分析 作出 评价 决 定,并 形成评 价报 告。6.7.2 评价结 果采 取百 分制 评分,为现 场评 价、产品 送检 两项得 分之 和。6.7.3 评价结 果按 照级 别由 高到 低分 为 A、B、C、D 四级,其中:1)A 级:85 分至 100 分;2)B 级:75 分至 84 分;3)C 级:60 分至 74 分;4)D 级:59 分 及以 下。6.7.4 评价结 果 为A、B、C 三级 的申请 组织,成 为食 用农 产品可 追溯 供应 商。D 级 在规定 时间 内采 取纠正措 施并 现场 验证 达 到C 级(含 C 级)以上 的,可成为 食用 农产 品可 追溯 供应商。6.7.5 申请组 织存 在以 下情 况之 一的,评价 为不 合格,不 能成为 食用 农产 品可 追溯 供应商:评价发 现申 请组 织在 评价 前一年 内发 生质 量安 全 事 故;一年内 申报 产品 第三 方检 验结果 为不 合格 的;产品送 检的 检验 结果 为不 合格的;提供虚 假信 息,发现 有不 诚信的 证据;评价结 果 为D 级 且不 符合 项未能 在规 定期 限内 进行 纠正或 纠正 后仍 未达 到 C 级(含C 级)以 上;存在在 现场 检查 场所 外再 次进行 加工、分 装情 况的。7 监督评 价 7.1 评价机 构应 对其 推荐 的食 用农产 品可 追溯 供应 商实 施监督 评价,控 制并 验证 其 持续符 合评 价要 求,建立退 出机 制。7.2 评价机 构应 至少 每个 日历 年(应 进行 再认 证的 年份 除外)进行 一次 监督 评价,初次 评价 后的 第一次监督 评价 应在 评价 决定 日期 起 12 个月 内进 行。7.3 监督评 价程 序应 按 第6 章 的要求 执行。7.4 评价机 构应 根据 监督 评价 结果,作出 评价 决定。7.5 评价机 构应 对监 督评 价过 程作出 完整 记录,并 归档 留存。A DB37/T 4026 2020 7 附 录 A(规范 性附 录)食用农 产品 可追 溯供 应商 现场评 价指 标 食用农 产品 可追 溯供 应商 现场评 价指 标见 表A.1。表A.1 食用农 产品 可追 溯供 应商 现场评 价指 标 序号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描述 1.体系设计 组织资质与认证 组织资质 应提供资质证明或相关 文件,证明组织依法注册登记,且生产经营活动、场所等在登记 范围以内 2.认证情况 申报的产品应通过绿色食品 等相关认证,且认证证书在有效期内,申报产品信息(如产品 名称、产量等)应与认证信息一致 3.可追溯性要求 追溯编码 应根据追溯覆盖环节进行编码,应有文件(纸质或电子)明 确 编码原则,并确保 编码的唯一性 与关联性 4.追溯编码载体 应对追溯单元进行唯一标识,标识代码应与相关追溯信息进行关联,宜选择能被智能设施方便识读的载体,鼓励使用二维条码 5.信息化追溯 软硬件与人员配备 应配备有实施信息化追溯所必需的硬件和软件设备,并指定专人负责运行维护与管理 6.信息化追溯能力 应具备信息化追溯能力,可选择自建追溯系统或直接使用追溯 管理平台 7.追溯管理平台 对接与使用 选择自建追溯系统的,应确保自建追溯系统能够与追溯管理平台进行数据对接。选择直接 使用追溯管理平台的,应熟练掌握并应用平台 8.系统/平台追溯环节设置 追溯系统/平台应覆盖组织所有申报产品的所有追溯环节 DB37/T 4026 2020 8 表A.1 食用农 产品 可追 溯供 应商 现场评 价指 标(续)序号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描述 9.体系设计 可追溯性要求 追溯信息管理人员 应配备 专人负责追溯信息管理,确保追溯信息安全、准确 10.追溯信息有效关联 应能够 通过追溯系统/平台实现组织内部 以及上下游组织间 各环节追溯信息有效关联 11.追溯信息查询方式 应支持通过智能移动终端、Web 浏览器等对追溯信息进行查 询 12.信息记录保存期限 申报 产品生产记录及追溯成文信息的保存期限 应不少于 2 年 13.文件编制与管理 追溯目标 应有文件(纸质或电子)明确组织可追溯体系的目标 14.追溯单元 应有文件(纸质或电子)明确 组织可追溯体系适用的产品,对产品批次进行定义,合理确定追溯单元 15.追溯范围 应有文件(纸质或电子)明确组织在供应链中所处的位置,识别外部上下游组织和 内部追溯覆盖环节 16.追溯程序 应有文件(纸质或电子)明确追溯执行流程,建立 内部和外部追溯程序 17.追溯管理制度 应建立质量 追溯管理制度并形成文件,文件 应及时更新。管理 文件包括但不限于产品质量管理制度、产品 可追溯性管理制度、可追溯体系关键绩效指标评价文件等 18.文件控制 应设置 受控区域编制文件,并指定专人负责追溯 体系文件的储存和管理 19.人员与 培训 领导作用 最高管理者应重视追溯体系建设,有文件(纸质或电子)证 明其提供实施追溯必需的各类资源,监督追溯体系持续运行 DB37/T 4026 2020 9 表A.1 食用农 产品 可追 溯供 应商 现场评 价指 标(续)序号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描述 20.体系设计 人员与培训 人员职责 应成立由高层管理者担任组长的追溯工作组,负责追溯体系的实施,且有文件明确追溯工作组架构、成员组成和职责权限 21.培训 应有文件(纸质或电子)证明组织 制定培训计划并建立培训档案,定期对追溯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以确保追溯工作人员持续获得实施追溯所需的知识和能力。培训 档案应记录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参加人员等信息 22.体系实施 基地管理 产地环境 基地产地环境应符合 NY/T 391 标准要求 23.供应商管理 供应商信息记录 应有文件(纸质或电子)记录 供应商档案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供应商名称、统一 社会信用代码、地址、联系方式、供应商评价信息(如资质、能力 的年度评价等)等 24.物料采购与入库 采购物料质量控制 采购的物料应符合相应标准要求 25.物料采购信息记录 应有文件(纸质或电子)记录物料采购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物料名称、物料批次码、供应商名称、入库日期、入库数量、质量信息等 26.物料采购信息关联 应能够通过物料批次码精确关联到供应商 27.物料贮存 与出库 物料贮存区域控制 应有专门 编码区域储存物料,且物料贮存设施与环境条件符合相应标准要求 28.物料贮存领用信息记录 应有文件(纸质或电子)记录 物料贮存与领用 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物料名称、物料批次码、领用 日期、数量、贮存区域编码等 29.物料贮存领用信息关联 应能够实现物料批次码与贮存和领用信息的有效关联 30.种植/养殖 种植/养殖过程控制 申报产品种 植/养殖过程应符合绿色食品 等相关 认证要求 DB37/T 4026 2020 10 表A.1 食用农 产品 可追 溯供 应商 现场评 价指 标(续)序号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描述 31.体系实施 种植/养殖 种植/养殖操作规程 应制定并实施种植/养殖操作规程,且种植/养殖过程及投入品使用符合相应标准要求 32.种植/养殖信息记录 应有文件(纸质或电子)完整 记录种植/养殖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种植/养殖批次码、用药信息、施肥信息(适用时)、采收信息(适用时)等 33.种植/养殖信息关联 应能够实现种植/养殖批次码与所用物料批次码以及 种植/养殖信息的有效关联 34.生产加工 生产加工操作规程 应制定并实施生产加工操作规程,且 生产加工过程符合相应标准要求 35.生产加工信息记录 应有文件(纸质或电子)完整 记录生产加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产品批次码、环节批次码、物料信息、关键控制点信息等 36.生产加工信息关联 应能够实现产品批次码与环节批次码、物料批次码以及生产加工信息的有效关联 37.包装 包装操作规程 应制定并实施包装操作规程,且符合 NY/T 658 的要求 38.包装信息记录 应有文件(纸质或电子)记录 产品包装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产品批次码、包材批次码、包 装日期 等 39.追溯标签 追溯 标签应附在追溯单元或其包装上的合适位置,或者标识在随 附文件上,且易于发现 40.包装信息关联 应能够实现产品批次码与包装信息的有效关联 41.贮藏运输 贮藏运输操作规程 应制定并实施产品贮藏运输操作规程,且符合 NY/T 1056 的 要求 DB37/T 4026 2020 11 表A.1 食用农 产品 可追 溯供 应商 现场评 价指 标(续)序号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描述 42.体系实施 贮藏运输 仓储区域编码标识 应对仓储区域进行 编码并标识 43.贮藏运输信息记录 应有文件(纸质或电子)记录产品贮藏运输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产品名称、产品批次码、仓储位置、贮藏条件、出入库记录、运输车辆信息等 44.贮藏运输信息关联 应能够实现产品批次码与贮藏运输 信息的有效关联 45.销售 经销商客户信息记录 应有文件(纸质或电子)记录一级经销商或客户档案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经销商或客户名称、地址、联系人、联系方式 46.销售信息记录 应有文件(纸质或电子)记录 产品的销售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产品名称、产品 批次码、经 销商或客户信息、交易数量等 47.销售信息关联 应能够实现产品批次码与产品销售信息的 有效关联 48.检测 检测操作规程 应制定并实施检测操作规程,且检测方法符合相应 标准要求 49.快速检测设施 应配备有 完成快速检测所必需的检验设施,如农药残留速测仪等 50.检验设备配备 检验 设施、设备的数量及性能指标应满足产品检验要求 51.快速检测设备 对接追溯管理平台 快速检测设备应能够与追溯管理平台进行对接,并将检测信息自动上传至追溯管理平台 52.检验人员 应配备有专门的检验人员负责 产品检测,且检验人员经培训合格具备检验员资质,持证上岗 DB37/T 4026 2020 12 表A.1 食用农 产品 可追 溯供 应商 现场评 价指 标(续)序号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描述 53.体系实施 检测 快速检测记录 应对每批次出厂产品进行快速检测,并保存检测记录 54.产品留样制度 应有 文件(纸质或电子)证明组织建立并实施 产品留样制度 55.第三方检验报告 应在每个生产年度对产品进行第三方检验,并保存检验报告 56.检测检验信息关联 快速 检测记录和第三方检验报告应能够与产品批次码进行有效关联 57.验证、评价与改进 验证 追溯能力验证程序 应有文件(纸质或电子)证明组织建立追溯能力验证程序 58.追溯演练 应定期实施追溯演练,记录和保留具有追溯演练评估结论的演练报告 59.评价 关键绩效指标评价 应定期实施关键绩效指标评价,测量可追溯体系的有效性 60.改进 纠正改进措施 应在出现不符合项时,采取适当的纠正措施和(或)预防措施,并对纠正措施和(或)预防措施实施后的效果进行必要的验证,提供证据证明已采取措施的有效性,保证体系的持续改进 DB37/T 4026 2020 13 参 考 文 献 1 GB/T 19001 2016 质量管 理体 系 要求 2 GB/T 19580 2012 卓越绩 效评 价准 则 3 GB/T 22000 2006 食品安 全管 理体 系 食品 链中各 类组 织的 要求 4 GB/T 22005 2009 饲料和 食品 链的 可追 溯性 体系 设计 与实 施的 通用 原则和 基本 要求(ISO 22005:2007,IDT)5 GB/Z 25008 2010 饲料和 食品 链的 可追 溯性 体系 设计 与实 施指 南 6 GB/T 27000 2006 合格评 定 词汇 和通 用原 则 7 GB/T 27021.1 2017 合格 评定 管 理体 系审 核认证 机构 要求 第1部 分:要求 8 GB/T 29372 2012 食用农 产品 保鲜 贮藏 管理 规范 9 GB/T 30698 2014 电子商 务供 应商 评价 准 则 优质 制造 商 10 GB/T 33456 2016 工业 企业 供应 商管 理评 价准则 11 NY/T 1761 2009 农产品 质量 安全 追溯 操作 规程 通则 12 SN/T 1443.2 2004 食品 安全 管理 体系 审 核指南 13 质量 管理 体系 认证 规则,中国 国家 认证 认可 监督管 理委 员会,2016年第20号 _

注意事项

本文(食用农产品可追溯供应商评价准则DB37/T 4026—2020.pdf)为本站会员(13629591982)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