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水稻主要病虫害测报调查规范DB3302/T182-2018.pdf

  • 资源ID:167607       资源大小:798.99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9.9金币 【人民币9.9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金币 【人民币9.9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说明:
本站最低充值10金币,下载本资源后余额将会存入您的账户,您可在我的个人中心查看。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水稻主要病虫害测报调查规范DB3302/T182-2018.pdf

ICS 6 5.0 2 0.0 1B 0 5DB3302浙 江 省 宁 波 市 地 方 标 准DB 3 3 0 2/T 1 8 2 2 0 1 8水 稻 主 要 病 虫 害 测 报 调 查 规 范2 0 1 8-1 2-2 6 发 布 2 0 1 9-0 1-2 6 实 施宁 波 市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发 布D B 3 3 0 2/T 1 8 2 2 0 1 8I前 言本 标 准 依 据 G B/T 1.1-2 0 0 9 给 出 的 规 则 起 草。本 标 准 由 宁 波 市 农 业 局 提 出。本 标 准 由 宁 波 市 农 业 标 准 化 技 术 委 员 会 归 口。本 标 准 起 草 单 位:宁 波 市 鄞 州 区 种 植 业 管 理 服 务 站、宁 波 市 种 植 业 管 理 总 站、宁 波 市 海 曙 区 农 业 技术 管 理 服 务 站、江 北 区 农 业 技 术 推 广 服 务 总 站。本 标 准 主 要 起 草 人:张 晓 萌、王 斌、刘 桂 良、冯 千 晏、许 燎 原、王 先 挺、王 笑、陈 宇 博、陈 银 宝。D B 3 3 0 2/T 1 8 2 2 0 1 81水 稻 主 要 病 虫 害 测 报 调 查 规 范1 范 围本 标 准 规 定 了 水 稻 主 要 病 虫 害 测 报 调 查 以 及 数 据 记 载 与 归 档。本 标 准 适 用 于 二 化 螟、稻 飞 虱、纹 枯 病、稻 瘟 病、稻 纵 卷 叶 螟、稻 曲 病 等 水 稻 病 虫 害 的 测 报 调 查。2 术 语 和 定 义下 列 术 语 和 定 义 适 用 于 本 文 件。2.1水 稻 直 播单 位 面 积 内 各 类 害 虫 各 个 虫 态 的 数 量 的 总 和。注:二化 螟通常 以“头/6 6 7 m2”表示,稻飞 虱以“头/百丛”表示,1 0 0 株水 稻中所 含有的 稻飞虱 卵量为 百株卵 量,以“粒/百株”表示。2.2二 化 螟 有 效 虫 源 地上 年 或 前 一 代 发 生 二 化 螟 的 田 块。注:主要包括绿肥留种田、油菜田、小麦田、冬季蔬菜田、未翻耕冬闲田等。2.3二 化 螟 发 生 期成 虫、卵、各 龄 幼 虫、蛹 等 各 虫 态 的 数 量 在 被 调 查 二 化 螟 总 虫 量 中 所 占 比 例 分 别 达 到 1 6%、5 0%、8 4%时,该 虫 态 分 别 进 入 始 盛 期、高 峰 期 和 盛 末 期。2.4二 化 螟 螟 害 率受 二 化 螟 为 害,水 稻 表 现 出 枯 鞘、枯 心、枯 孕 穗、虫 伤 株 等 症 状 的 单 株 数 占 总 调 查 单 株 数 的 百 分 比。2.5稻 飞 虱 低 龄 若 虫稻 飞 虱 初 孵 若 虫 至 发 育 至 3 龄(含 3 龄)以 前 的 若 虫。2.6稻 飞 虱 高 龄 若 虫稻 飞 虱 3 龄 以 后 若 虫。2.7稻 飞 虱 灯 下 高 峰 期 及 高 峰 日根 据 灯 诱 结 果,从 出 现 稻 飞 虱 成 虫 量 突 增 日 到 高 峰 后 突 减 日 为 止,为 一 个 峰 期,峰 期 中 虫 量 最 多 的日 期 为 高 峰 日;前 一 峰 的 突 减 日 和 后 一 峰 的 突 增 日 之 间 相 距 3 d 以 内(含 3 d)的,则 计 入 同 一 个 峰 期。2.8稻 飞 虱 若 虫 高 峰D B 3 3 0 2/T 1 8 2 2 0 1 82田 间 出 现 初 孵 若 虫 突 增 现 象,为 卵 孵 化 高 峰。此 后 若 虫 数 量 继 续 增 加。当 田 间 1 龄 3 龄 若 虫 占 总 虫量 5 0%8 0%,则 定 为 低 龄 若 虫 高 峰 期;高 龄 若 虫 比 例 达 到 田 间 总 虫 量 5 0%以 上 时,定 为 高 龄 若 虫 高 峰 期。2.9穿 顶冒 穿塌 秆当 田 间 稻 飞 虱 发 生 量 达 到 一 定 程 度 时,受 害 水 稻 基 部 茎 秆 变 软,倒 秆 枯 死,在 田 间 形 成 塌 陷,或 成片 倒 塌 枯 黄 的 现 象。3 二 化 螟3.1 成 虫 诱 测3.1.1 诱 测 时 间每 年 从 4 月 1 5 日 开 始,至 1 0 月 3 0 日 为 止。3.1.2 诱 测 方 法使 用 专 业 灯 诱 设 备,每 天 上 午 取 回 诱 集 物 清 点 并 按 性 别 分 别 计 数。观 测 结 果 记 入 表 A.1。3.1.3 诱 测 灯 设 置光 源 离 地 面 1.5 m,上 方 架 设 防 雨 罩,下 方 装 集 虫 漏 斗、杀 虫 和 集 虫 装 置。诱 测 灯 安 装 应 紧 靠 稻 田,直 径 3 0 0 m 范 围 内 无 高 度 超 过 6 m 的 建 筑 物 和 丛 林,距 路 灯 等 干 扰 光 源3 0 0 m 3 5 0 m。3.2 卵 块 密 度 调 查3.2.1 调 查 时 间成 虫 始 盛 期 后 3 d 开 始,每 隔 5 d 查 一 次,共 查 3 次 4 次。3.2.2 调 查 方 法根 据 水 稻 品 种、播 期、移 栽 期 等 将 水 稻 大 田 划 分 几 种 类 型 田,各 类 型 田 选 择 有 代 表 性 的 田 块 2 块,定 点 采 用 平 行 跳 跃 式 取 样,每 块 田 取 1 0 0 丛 进 行 标 定,每 次 调 查 摘 取 所 取 样 点 内 的 全 部 卵 块,计 算 卵 块密 度;秧 田 划 定 1 0 m2作 卵 量 观 察 圃,每 次 调 查 计 数 全 部 卵 块 同 时 摘 除 卵 块,计 算 卵 块 密 度,结 果 记 入表 A.2。3.3 螟 害 率、各 代 虫 口 密 度 调 查3.3.1 调 查 时 间枯 鞘 率、枯 心 率 调 查 结 合 当 代 二 化 螟 残 留 虫 量 调 查 进 行。3.3.2 调 查 方 法按 稻 作 类 型、品 种、移 栽 期、抽 穗 期 或 螟 害 轻、中、重 分 为 几 个 类 型,在 每 个 类 型 田 中 选 择 有 代 表性 的 田 块 2 块。D B 3 3 0 2/T 1 8 2 2 0 1 83采 用 平 行 跳 跃 式 取 样,每 块 田 取 1 0 0 丛,计 数 其 中 的 被 害 株。齐 泥 剪 取 全 部 被 害 株,如 枯 鞘、枯 心、虫 伤 株 和 白 穗 等,剥 查 其 中 幼 虫 和 蛹 的 数 量,计 算 虫 口 密 度。发 育 进 度 化 蛹 率 计 算 时,同 一 被 害 株 上 剥到 的 二 化 螟 数 量 按 实 计 数,并 分 龄 统 计。调 查 1 0 丛 稻 的 分 蘖 数,调 查 结 果 记 入 附 录 表。同 时 统 计 二 化 螟 发 生 实 况,预 测 下 代 发 生 情 况,结果 记 入 表 A.3、表 A.4、表 A.5。3.4 不 同 温 度 下 二 化 螟 卵 及 各 龄 幼 虫 的 历 期不 同 温 度 下 二 化 螟 卵 的 历 期 参 见 B.2,不 同 温 度 下 二 化 螟 各 龄 幼 虫 的 历 期 参 见 B.3。3.5 发 生 程 度 分 级二 化 螟 发 生 程 度 分 级 标 准 参 见 B.1。4 稻 飞 虱4.1 世 代 命 名稻 飞 虱 世 代 命 名 参 见 B.4。4.2 主 要 测 报 项 目 及 指 标4.2.1 灯 光 诱 测4.2.1.1 光 源 与 诱 测 灯 设 置与 二 化 螟 成 虫 诱 测 一 致,使 用 专 用 灯 诱 设 备(见 4.1.3)。4.2.1.2 开 灯 时 间每 年 4 月 1 5 日 开 始,到 1 0 月 3 0 日 为 止。4.2.1.3 观 测 方 法逐 日 对 诱 获 的 成 虫 计 数,分 别 统 计 白 背 飞 虱、褐 飞 虱、灰 飞 虱 诱 集 数 量。当 日 诱 虫 总 重 量 超 过 1 0 0 g时,将 诱 集 的 成 虫 均 匀 平 铺 于 瓷 盘 内,用“十 字 交 叉 法”将 成 虫 分 为 4 等 份,如 1/4 虫 量 仍 超 过 1 0 0 g时,继 续 等 分,使 1/4 虫 量 低 于 1 0 0 g 后,再 分 类,计 数。将 各 类 型 稻 飞 虱 数 量 4 n(n 为 等 分 次 数)即 为 各 类 总 诱 获 量。同 时 记 录 开 灯 时 的 天 气 状 况。观 测 结 果 记 入 表 A.7。结 合 灯 下 虫 量 变 化,统 计 各 主 害 代 次 高 峰 时 间 及 各 类 飞 虱 数 量,填 写 表 A.1 0、表 A.1 1。4.2.2 田 间 虫 量 系 统 调 查4.2.2.1 调 查 时 间自 诱 测 灯 下 出 现 第 一 次 成 虫 高 峰 后 开 始,至 水 稻 成 熟 收 割 前 2 d 3 d 结 束。4.2.2.2 调 查 地 点调 查 在 观 测 区 内 进 行,观 测 区 面 积 应 在 3 0 0 0 0 0 m2以 上。选 品 种、生 育 期 和 长 势 有 代 表 性 的 各 类 型田 3 块 5 块,采 用 平 行 双 行 跳 跃 式 取 样,每 点 取 2 丛。每 块 田 的 调 查 丛 数 可 按 根 据 稻 飞 虱 发 生 量 而 定:a)每 丛 低 于 5 头 时,每 块 田 查 5 0 丛 以 上;D B 3 3 0 2/T 1 8 2 2 0 1 84b)每 丛 5 头 1 0 头 时,每 块 田 查 3 0 丛 5 0 丛;c)每 丛 大 于 1 0 头 时,每 块 田 查 2 0 丛 3 0 丛。4.2.2.3 调 查 方 法采 用 3 3 c m 4 5 c m 的 白 搪 瓷 盘 作 为 载 体,用 水 湿 润 内 壁。查 虫 时 将 盘 轻 轻 插 入 稻 行,下 缘 紧 贴 水 面稻 丛 基 部,快 速 拍 击 植 株 中、下 部,连 拍 三 下,每 点 计 数 一 次,计 数 各 类 飞 虱 不 同 翅 型 的 成 虫,以 及 低龄 若 虫 和 高 龄 若 虫 数 量。每 次 拍 查 计 数 后,清 洗 白 搪 瓷 盘,再 进 行 下 次 拍 查。结 果 记 入 表 A.8。4.2.3 田 间 卵 量 系 统 调 查4.2.3.1 调 查 时 间主 害 代 前 一 代 和 主 害 代 成 虫 高 峰 后 5 d 7 d 分 别 各 查 一 次。4.2.3.2 调 查 地 点观 测 区 不 同 类 型 田 块。4.2.3.3 调 查 方 法采 用 平 行 跳 跃 式 取 样,每 点 取 2 丛,齐 泥 剪 取 分 蘖 1 株,主 害 代 前 一 代 取 5 0 株,主 害 代 取 2 0 株。秧 田 采 用 棋 盘 式 取 样 1 0 点,每 点 1 0 株。剥 查 取 样 稻 株,记 录 有 效 卵 粒 数,结 果 记 入 表 A.9。4.3 危 害 状 况 普 查于 水 稻 黄 熟 期 前 进 行,采 用 大 面 积 巡 视 目 测 法,记 录 调 查 区 内 有“穿 顶”出 现 的 田 块 数 和 面 积,折合 净“穿 顶”面 积,计 算 占 调 查 区 田 块 和 面 积 的 百 分 比。4.4 发 生 程 度 分 级稻 飞 虱 发 生 程 度 分 级 参 见 B.5。5 纹 枯 病5.1 病 情 系 统 调 查5.1.1 始 见 期 调 查从 水 稻 分 蘖 开 始 至 发 现 发 病 结 束。重 点 选 择、氮 肥 施 用 量 高 的 田 块,每 5 d 调 查 一 次。5.1.2 病 情 增 长 情 况 普 查从 始 病 期 开 始 至 水 稻 乳 熟 期。选 择 早、中、迟 插 类 型 田 各 2 块,直 线 取 样,每 块 田 调 查 1 0 0 丛 的 发 病 丛 数 和 株 数,计 算 丛 发 病 率和 株 发 病 率,并 从 中 选 取 1 0 丛 进 行 严 重 度 分 级,计 算 病 情 指 数,每 5 d 调 查 一 次,调 查 结 果 记 入 表 A.1 2。5.2 病 情 普 查在 分 蘖 盛 期、孕 穗 期、抽 穗 期、乳 熟 期 各 调 查 一 次。D B 3 3 0 2/T 1 8 2 2 0 1 85选 择 早、中、迟 类 型 田 8 块 1 0 块,直 线 取 样,每 块 田 调 查 1 0 0 丛,计 算 丛、株 发 病 率,并 从 中选 取 1 0 丛 进 行 严 重 度 分 级,计 算 病 情 指 数,调 查 结 果 记 入 表 A.1 2。5.3 病 情 分 级纹 枯 病 病 情 分 级 标 准 参 见 B.6。6 稻 瘟 病6.1 叶 瘟 调 查6.1.1 定 点 调 查6.1.1.1 调 查 时 间自 移 栽 后 秧 苗 返 青 起,至 始 穗 止,每 5 d 调 查 1 次。直 播 田 块 自 3 叶 4 叶 期 起,至 始 穗 止,每 5 d调 查 1 次。6.1.1.2 调 查 方 法初 病 后 选 择 有 代 表 性 的 插 种 早、中、迟 三 类 型 田 的 田 块 各 一 块,常 年 叶 瘟 与 穗 瘟 显 著 相 关 的 指 示 品种 一 个,各 类 型 选 定 的 每 块 田 于 近 田 埂 的 第 6 行 第 7 行 稻 内 直 线 定 查 2 点,每 点 2 丛 稻,调 查 记 载 入表 A.1 4。6.1.2 普 查6.1.2.1 普 查 时 间分 别 在 分 蘖 末 期 和 孕 穗 末 期 查 2 次。6.1.3 调 查 方 法按 发 病 程 度 选 择 轻、中、重 三 类 型 田,每 类 型 田 查 3 块 田,每 块 田 查 5 0 丛 稻 的 丛 发 病 率,5 丛 稻的 绿 色 叶 片 病 叶 率。采 用 5 点 取 样,每 点 直 线 隔 丛 取 1 0 丛 稻,调 查 病 丛 数,选 取 其 中 有 代 表 性 的 1 丛稻,查 清 绿 色 叶 片 的 病 叶 数,调 查 记 载 入 表 A.1 5。6.2 穗 瘟 调 查6.2.1 定 点 调 查6.2.1.1 调 查 时 间从 破 口 开 始 至 蜡 熟 期 初 期 止。6.2.2 调 查 方 法可 在 原 叶 瘟 定 点 稻 丛 内 继 续 观 察,病 轻 年 份 原 定 点 的 稻 丛 不 能 明 显 反 映 病 情 趋 势,应 从 定 点 处 外 延扩 大 到 5 0 丛 稻 进 行 观 察,调 查 结 果 记 载 入 表 A.1 6。6.2.3 穗 期 普 查6.2.3.1 调 查 时 间D B 3 3 0 2/T 1 8 2 2 0 1 86在 蜡 熟 初 期 进 行。6.2.3.2 调 查 数 量 和 方 法按 品 种 的 发 病 程 度,选 择 有 代 表 性 的 轻、中、重 三 类 型 田。每 类 型 田 调 查 3 块 以 上,每 块 田 查 5 0 丛 1 0 0 丛(病 轻 多 查,病 重 少 查)。采 用 平 行 跳 跃 或 棋 盘式 取 样,调 查 结 果 记 载 于 表 A.1 6。6.3 空 中 孢 子 动 态 观 察6.3.1 开 机 捕 捉 时 间利 用 空 中 孢 子 捕 捉 仪 进 行 观 察。每 年 开 机 时 间 从 晚 稻 抽 穗 前 1 个 月 至 抽 穗 止。设 置 每 天 凌 晨 3 0 0 开 机,2 h 后 关 机。早 晨 收 片,同 时 换 上 涂 有 粘 胶(粘 胶 由 1 0 0 m l 四 氯 化 碳 加 1 0 g 白 凡 士 林 溶 化 而 成,装 入 密 封 瓶 内;粘 孢 片 采 用 有 机玻 片,大 小 厚 度 同 一 般 载 玻 片)的 玻 片。6.3.2 镜 检 和 记 载每 天 用 1 0 1 0 倍 带 十 字 推 进 器 的 生 物 显 微 镜 计 数 1 8 m m 1 8 m m 范 围 内 的 分 生 孢 子 数 量,宜 当 天 专 人镜 检 完 毕,调 查 记 载 表 见 表 A.1 7。6.4 病 情 程 度 分 级稻 瘟 病 苗 瘟 病 情 分 级 指 标 参 见 B.7,稻 瘟 病 叶 瘟 病 情 分 级 标 准 参 见 B.8,稻 瘟 病 穗 瘟 病 情 分 级 标 准(以 穗 为 单 位)参 见 B.9。7 稻 纵 卷 叶 螟7.1 田 间 赶 蛾从 灯 下 或 田 间 始 见 蛾 开 始,至 水 稻 齐 穗 期。选 取 不 同 生 育 期 和 长 势 好、中、差 的 主 栽 品 种 类 型 田 各1 块,每 块 田 调 查 面 积 为 5 0 m2 1 0 0 m2,早 晨 或 傍 晚 手 持 长 2 m 的 竹 竿 沿 田 埂 逆 风 缓 缓 拨 动 稻 丛 中 上 部(水稻 分 蘖 中 期 前 同 时 调 查 周 边 杂 草),计 数 飞 起 蛾 数,隔 天 同 样 时 间 进 行 1 次;待 出 现 少 量 蛾 峰 后,开 始每 日 定 时 赶 蛾。调 查 结 果 记 入 表 A.1 8。7.2 卵 量 和 幼 虫 发 生 程 度 普 查卵 量 调 查 在 田 间 蛾 量 突 增 后 2 d 3 d 开 始 调 查;幼 虫 发 生 程 度 调 查 在 各 代 2 龄 3 龄 幼 虫 盛 期 开 始。选 取 不 同 生 育 期 和 长 势 好、中、差 的 主 栽 品 种 类 型 田 各 1 块,采 用 5 点 取 样,每 点 查 1 丛,每 7 d调 查 1 次 有 效 卵,结 果 记 入 表 中;幼 虫 发 生 程 度 普 查 选 取 不 同 品 种、生 育 期 和 长 势 类 型 田 不 少 于 2 0 块,面 积 不 少 于 1 0 0 0 0 h m2,每 5 d 调 查 一 次。大 田 巡 视 目 测 稻 株 顶 部 3 张 叶 片 的 卷 叶 率。7.3 残 留 虫 量 和 稻 叶 受 害 率(程 度)普 查在 各 代 危 害 基 本 定 局 后 进 行。残 留 虫 量 调 查 选 主 要 类 型 田 各 3 块,双 行 平 行 跳 跃 式 进 行,每 块 田 查 5 0 丛 1 0 0 丛,调 查 残 留 虫量;取 其 中 2 0 丛 查 卷 叶 数,计 算 卷 叶 率;各 类 型 田 取 5 0 条 幼 虫,区 分 虫 态 和 龄 期,结 果 记 入 表 中。稻D B 3 3 0 2/T 1 8 2 2 0 1 87叶 受 害 程 度 调 查 取 样 同 幼 虫 发 生 普 查,调 查 稻 株 顶 部 3 张 叶 片 的 卷 叶 率,确 定 稻 叶 受 害 程 度,记 录 各 分级 田 块 数 及 所 占 比 例,结 果 记 入 表 A.1 9。7.4 受 害 程 度 级 别 分 类稻 叶 受 稻 纵 卷 叶 螟 受 害 程 度 级 别 分 类 参 见 B.1 2。8 稻 曲 病8.1 系 统 调 查8.1.1 调 查 时 间从 水 稻 灌 浆 期 开 始 到 黄 熟 期 止,调 查 2 次 3 次。8.1.2 调 查 田 块 和 取 样 数根 据 当 地 水 稻 品 种 的 布 局 状 况 和 生 态 类 型,选 择 发 育 条 件 好、发 病 较 早 且 有 代 表 性 的 晚 稻 早、中、迟 熟 三 类 型 稻 田 各 1 块,每 块 田 面 积 不 少 于 3 0 0 m2。8.1.3 调 查 方 法每 小 区 共 调 查 5 0 丛,按 照 对 角 线 5 点 取 样,每 点 调 查 相 连 的 1 0 丛 水 稻,记 录 总 穗 数、病 穗 数,记录 每 穗 上 稻 曲 球 数 量(病 粒 数),调 查 结 果 录 入 表 A.2 0。8.2 大 田 普 查8.2.1 普 查 时 间水 稻 黄 熟 期 进 行。8.2.2 普 查 田 块选 择 晚 稻 中 有 代 表 性 的 早、中、迟 熟 3 类 型 田。各 类 型 田 块 数 不 少 于 1 0 块,普 查 田 块 不 少 于 6 0 块,每 块 田 面 积 不 少 于 3 0 0。8.2.3 普 查 方 法每 块 田 五 点 取 样,每 点 调 查 相 连 的 1 0 丛 水 稻,每 小 区 共 调 查 5 0 丛,记 录 总 穗 数、病 穗 数,记 录 每穗 上 稻 曲 球 数 量(病 粒 数)。调 查 数 据 录 入 表 A.2 1。8.3 病 级 及 发 生 程 度 分 级稻 曲 病 病 级(按 照 病 穗 分 级 标 准 统 计)参 见 B.1 3,稻 曲 病 发 生 严 重 度 分 级 参 见 B.1 4。9 数 据 记 载 与 归 档每 次 调 查 结 束 后,将 调 查 数 据 及 时 填 入 相 应 表 内,年 末 将 资 料 进 行 整 理,正 式 填 入 附 录 A 中 相 应 表格,归 档 保 存。D B 3 3 0 2/T 1 8 2 2 0 1 88A A附 录 A(规 范 性 附 录)测 报 调 查 记 录 样 表见 表 A.1 表 A.2 3。表 A.1 二 化 螟 灯 诱 记 载 表诱测时间数量备注雌虫 雄虫表 A.2 二 化 螟 卵 块 密 度 记 载 表调查日期 世代 调查地点 类型田 品种 生育期 取样丛数 卵块数量 每 6 6 7 m2内卵块数/块 备注注 1:二化螟世代指二代二化螟、三代二化螟;注 2:类型田指早、中、迟熟。表 A.3 二 化 螟 枯 鞘、枯 心 记 载 表类型田 种植品种 移栽期 调查丛数 1 0 丛株数 枯鞘数 枯心数 幼虫数 蛹数 化蛹率 备注注:类型田指早、中、迟熟。表 A.4 二 化 螟 发 育 进 度 记 载 表田块类型 种植品种 移栽期幼虫数蛹数 化蛹率低龄 高龄注:二化螟幼虫 1 3 龄为低龄,4 6 龄为高龄。D B 3 3 0 2/T 1 8 2 2 0 1 89表 A.5 二 化 螟 防 效 调 查 表年份调查日期二代虫量 三代蛾峰时间/蛾量备注治后残虫 同比 与常年比 一峰 二峰 三峰 同比(天)与常年比(天)注:从二化螟成虫量突增日到高峰后突减日为止,为一个峰期,峰期中虫量最多的日期为高峰日。前一峰的突减日和后一峰的突增日之间相距3 d 以内(含3 d)的,则计入同一个峰期。有多个峰值时选择最明显的峰。表 A.6 二 化 螟 发 生 期 预 测 表年份()代始盛期()代高峰期()代盛末期 备注表 A.7 稻 飞 虱 灯 诱 逐 日 记 载 表诱测日期 褐飞虱(头)白背飞虱(头)总计(头)点灯时天气状况备注天气 气温 降水 m m表 A.8 稻 飞 虱 田 间 调 查 记 载 表调查日期类型田 品种 生育期取样丛数长翅型成虫 短翅型成虫 若虫褐飞虱 白背飞虱 小计 褐飞虱 白背飞虱 小计 低龄 高龄 小计 褐飞虱比例注:类型田指早、中、迟熟。表 A.9 稻 飞 虱 田 间 卵 量 调 查 表调查日期 类型田 品种 生育期 平均每丛茎蘖数 卵条数(条)卵粒数(粒)备注注:类型田指早、中、迟熟。D B 3 3 0 2/T 1 8 2 2 0 1 81 0表 A.1 0 单 季 稻 稻 飞 虱 五(3)代 发 生 情 况 统 计 表年份播种面积发生面积发生程度迁入始见期五(3)代迁入峰及峰期虫量五(3)代田间发生情况第一峰 第二峰 第三峰高峰日 峰值 褐飞虱%高峰日峰值褐飞虱%高峰日峰值 褐飞虱%发生高峰日百丛虫量最高虫量短翅型比例褐飞虱%注:从 五(3)代稻 飞 虱 成虫 量 突增 日 到 高峰 后 突减 日 为 止,为 一 个峰 期,峰 期 中 虫量 最 多的 日 期 为高 峰 日。前 一峰的突减日和后一峰的突增日之间相距3 d 以内(含3 d)的,则计入同一个峰期。有多个峰值时选择最明显的峰。表 A.1 1 单 季 稻 稻 飞 虱 六(4)代 发 生 情 况 统 计 表年份播种面积发生面积发生程度迁入始见期六(4)代迁入峰及峰期虫量六(4)代田间发生情况第一峰 第二峰 第三峰高峰日 峰值 褐飞虱%高峰日峰值褐飞虱%高峰日峰值 褐飞虱%发生高峰日百丛虫量最高虫量短翅型比例褐飞虱%注:从六(4)代稻飞虱成虫量突增日到高峰后突减日为止,为一个峰期,峰期中虫量最多的日期为高峰日。前一峰的突减日和后一峰的突增日之间相距 3 d 以内(含 3 d)的,则计入同一个峰期。有多个峰值时选择最明显的峰。表 A.1 2 水 稻 纹 枯 病 田 间 调 查 记 载 表初见期调查日期类型田 品种 生育期 取样丛数 株病率 丛病率发病株数 病情指数 0 级 1 级 2 级 3 级 4 级注:类型田指早、中、迟熟。表 A.1 3 水 稻 苗 瘟 调 查 记 载 表调查日期调查地点稻作类型秧田类型品种调查株数发病株数发病株率%病株分级 病情指数其中急性型备注0 1 2 3 病株数 病株率%注:稻作类型指连作晚稻、单季晚稻。D B 3 3 0 2/T 1 8 2 2 0 1 81 1表 A.1 4 水 稻 叶 瘟 定 点 调 查 记 载 表调查日期调查地点类型田品种生育期调查叶数病叶数病叶率%病叶分级 病情指数急性病叶率备注0 1 2 3 4 5注:类型田指早、中、迟熟。表 A.1 5 水 稻 叶 瘟 大 田 普 查 记 载 表稻作类型调查日期调查地点类型田品种名称病丛数5 0 丛稻 5 丛稻防病情况病丛率 总叶数 病叶数 病叶率注:类型田指早、中、迟熟。表 A.1 6 水 稻 穗 瘟 调 查 记 载 表稻作类型调查日期调查地点类型田品种调查穗数病穗数病穗率%病穗分级损失率 备注1 2 3 4 5注:稻作类型指连作晚稻、单季晚稻。表 A.1 7 稻 瘟 病 空 中 孢 子 捕 捉 记 载 表调查日期孢子量 合计停机前 2 4 h 内天气 备注1 2 平均 日计 累计表 A.1 8 稻 纵 卷 叶 螟 田 间 赶 蛾 调 查 记 载 表调查地点 调查日期 世代 稻作类型 品种 生育期 赶蛾面积()蛾量(头)蛾量(头/6 6 7)备注注:稻作类型指连作晚稻、单季晚稻。D B 3 3 0 2/T 1 8 2 2 0 1 81 2表 A.1 9 稻 纵 卷 叶 螟 田 间 调 查 记 载 表调查地点 调查日期 世代 类型田 品种 生育期 调查丛数 卵块数 卷叶数 卷叶率 活虫数 备注表 A.2 0 稻 曲 病 系 统 调 查 记 载 表调查时间 地点 稻作类型 类型田 品种 调查穗数 病穗数 病穗率 病粒数 平均每穗病粒数 肥水管理 备注注 1:稻作类型指连作晚稻、单季晚稻;注 2:类型田指早、中、迟熟;注 3:平均每穗病粒数=病粒数/调查穗数;注 4:肥水管理分好(施肥管水合理,水稻生长正常)、差(施肥管水不当,水稻生长不良)。表 A.2 1 稻 曲 病 普 查 记 载 表调查时间 地点 稻作类型 类型田 品种 调查穗数 病穗数 病穗率 病粒数 平均每穗病粒数 肥水管理 备注注 1:稻作类型指连作晚稻、单季晚稻;注 2:类型田指早、中、迟熟;注 3:平均每穗病粒数=病粒数/调查穗数;注 4:肥水管理分好(施肥管水合理,水稻生长正常)、差(施肥管水不当,水稻生长不良)。表 A.2 2 稻 曲 病 大 田 普 查 发 生 情 况 统 计 表稻作类型 普查田块中未达经济允许水平所占比例(%)普查田块中已达经济允许水平而未达成灾水平所占比例(%)普查田块中已达成灾水平所占比例(%)注 1:单季稻、连作晚稻分别单独统计;注 2:稻曲 病经济 允许水 平是界 定田间 调查时 发生田 块的依 据,其 值为平 均常规 稻每穗 病粒数 0.2 粒、杂交稻 每穗病粒数 2 粒;注 3:稻曲病成灾水平为平均常规稻每穗病粒数 5 粒、杂交稻每穗病粒数 1 4 粒。D B 3 3 0 2/T 1 8 2 2 0 1 81 3表 A.2 3 幼 穗 分 化 期 至 齐 穗 期 稻 曲 病 发 病 因 子 记 载 表日期气候因子水稻品种 生育期 肥水管理 备注日平均温度 日降雨量 m m 相对湿度%光照时数 hBD B 3 3 0 2/T 1 8 2 2 0 1 81 4附 录 B(资 料 性 附 录)主 要 病 虫 害 分 级 标 准B.1 二 化 螟 发 生 程 度 分 级 标 准参 见 表 B.1。表 B.1分级选项发生程度轻发生 偏轻发生 中等发生 偏重发生 大发生1 级 2 级 3 级 4 级 5 级按上代加权平均残虫量/头 1 0 0 0按当代加权平均累计卵量/(块/6 6 7 m2)3 0 0B.2 不 同 温 度 下 二 化 螟 卵 的 历 期参 见 表 B.2。表 B.2温度()天数(d)温度()天数(d)温度()天数(d)1 5.5 2 2.0 2 2.5 2 0.9 8.4 1 0.0 3 1.2 4.2 5.01 7.0 1 8.4 1 9.0 2 2.5 7.3 7.8 3 3.9 4.1 4.41 9.1 1 1.1 1 2.0 2 4.6 5.7 7.0 3 5.6 5.0 5.1B.3 不 同 温 度 下 二 化 螟 各 龄 幼 虫 历 期参 见 表 B.3。表 B.3代次 1 龄 2 龄 3 龄 4 龄 5 龄 6 龄 7 龄 平均温度()1 代(d)5.0 4.1 4.1 5.0 8.2 1 0.2 1 3.7 2 3.12 代(d)3.1 3.1 3.0 4.9 9.2 7.9-3 0.53.1 3.2 3.3 4.4 7.4 8.2-2 8.73 代(d)3.0 2.7 5.2 6.2 6.3 5.8-3 0.33.5 2.6 3.5 3.8 5.6-2 7.8B.4 稻 飞 虱 世 代 命 名根 据 全 国 统 一 划 分 的 世 代,结 合 我 市 相 应 地 方 称 呼 世 代,我 市 主 要 为 害 稻 飞 虱 世 代 如 下:a)五(3)代:7 月 下 旬 至 8 月 中 旬 的 成 虫;D B 3 3 0 2/T 1 8 2 2 0 1 81 5b)六(4)代:8 月 下 旬 至 9 月 中 旬 的 成 虫。B.5 稻 飞 虱 发 生 程 度 分 级参 见 表 B.4。表 B.4发生程度级别1 级 2 级 3 级 4 级 5 级轻发生 偏轻发生 中等发生 偏重发生 大发生加权平均百丛虫量 1 6 0 1B.6 纹 枯 病 病 情 分 级 标 准参 见 表 B.5。表 B.5级数 分级标准0 级 全株无病1 级 第三叶片及其以下的叶鞘、叶片发病2 级 第二叶片及其以下的叶鞘、叶片发病3 级 剑叶叶鞘或剑叶叶片发病4 级 全株发病,提前枯死B.7 稻 瘟 病 苗 瘟 病 情 分 级 指 标参 见 表 B.6。表 B.6级数 分级标准0 级 无病斑1 级 病斑 5 个以下2 级 病斑 5 个1 0 个3 级 全株发病或部分叶片枯死B.8 稻 瘟 病 叶 瘟 病 情 分 级 标 准参 见 表 B.7。表 B.7级数 分级标准0 级 无病斑1 级 叶片病斑少于 5 个,且长度在 0.5 c m 以下D B 3 3 0 2/T 1 8 2 2 0 1 81 6表 B.7(续)级数 分级标准2 级 叶片病斑多余 5 个或长度大于 0.5 c m3 级 叶片病斑大而多4 级 全叶枯死B.9 稻 瘟 病 穗 瘟 病 情 分 级 标 准(以 穗 为 单 位)参 见 表 B.8。表 B.8级数 分级标准0 级 无病1 级 个别枝梗发病2 级 1/3 左右枝梗发病3 级 穗颈或主轴发病4 级 穗颈茎发病,大部分秕谷5 级 穗颈发病造成白穗B.1 0 稻 纵 卷 叶 螟 幼 虫 发 生 分 级 标 准参 见 表 B.9。表 B.9级别分蘖期 孕穗至抽穗期卷叶率%虫量(万头/6 6 7 m2)卷叶率%虫量(万头/6 6 7 m2)1 级 5.0 1.0 1.0 2 0.0 8.0 1 5.0 6.0B.1 1 稻 纵 卷 叶 螟 发 生(危 害)程 度 等 级 及 其 指 标参 加 表 B.1 0。表 B.1 0发生(危害)程度 幼虫发生或稻叶受害程度 该级面积占适生水稻面积比例%轻 1 级 9 0偏轻 2 级 1 0中等 3 级 2 0D B 3 3 0 2/T 1 8 2 2 0 1 81 7表 B.1 0(续)B.1 2 稻 叶 受 稻 纵 卷 叶 螟 受 害 程 度 级 别 分 类参 见 表 B.1 1。表 B.1 1级别分蘖期 孕穗至抽穗期卷叶率%产量损失率%卷叶率%产量损失率%1 级 2 0.0 1.5 5.0 7 0.0 1 5.0 5 0.0 1 5.0B.1 3 稻 曲 病 病 级(按 照 病 穗 分 级 标 准 统 计)参 见 表 B.1 2。表 B.1 2级数 分级标准0 级 单穗健康,无稻曲球病粒1 级 单穗稻曲球病粒数 1 个3 级 单穗稻曲球病粒数 2 个5 级 单穗稻曲球病粒数 3 个5 个7 级 单穗稻曲球病粒数 6 个9 个9 级 单穗稻曲球病粒数 1 0 个及以上B.1 4 稻 曲 病 发 生 严 重 度 分 级参 见 表 B.1 3。表 B.1 3级数 分级标准1 级 轻发生,发生面积占比1 0%2 级 偏轻发生,发生面积占比 1 0%2 0%3 级 中等发生,发生面积占比 2 0%3 0%4 级 偏重发生,发生面积占比 3 0%5 0%级数 分级标准 级数偏重(比较严重)4 级 2 0大发生(特别严重)5 级 2 0D B 3 3 0 2/T 1 8 2 2 0 1 81 8表 B.1 3(续)级数 分级标准5 级 重发生,发生面积占比5 0%D B 3 3 0 2/T 1 8 2 2 0 1 81 9参 考 文 献 1 G B/T 1 5 7 9 0-2 0 0 9 稻 瘟 病 测 报 调 查 规 范 2 G B/T 1 5 7 9 1-2 0 1 1 稻 纹 枯 病 测 报 技 术 规 范 3 G B/T 1 5 7 9 2-2 0 0 9 水 稻 二 化 螟 测 报 调 查 规 范 4 G B/T 1 5 7 9 3-2 0 1 1 稻 纵 卷 叶 螟 测 报 技 术 规 范 5 G B/T 1 5 7 9 4-2 0 0 9 稻 飞 虱 测 报 调 查 规 范_

注意事项

本文(水稻主要病虫害测报调查规范DB3302/T182-2018.pdf)为本站会员(13629591982)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