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辣木栽培技术规程DB35/T 1926-2020.pdf

  • 资源ID:167257       资源大小:373.21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9.9金币 【人民币9.9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金币 【人民币9.9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说明:
本站最低充值10金币,下载本资源后余额将会存入您的账户,您可在我的个人中心查看。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辣木栽培技术规程DB35/T 1926-2020.pdf

ICS 65.020.20 B 39 DB35 福建省地方标准 DB35/T 19262020 辣木栽培技术规程 Regulation for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Moringa oleifera 2020-09-29发布 2020-12-29实施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5/T 19262020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园地选择.1 5 建园.2 6 定植.2 7 田间管理.3 DB35/T 19262020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福建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韦晓霞、叶新福、王小安、肖靖、周丹蓉、高敏霞、黄国成、林宗铿、黄梅兰。DB35/T 19262020 1 辣木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辣木(Moringa oleifera Lam.)栽培的园地选择、建园、定植、田间管理等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福建省的辣木栽培。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3328 辣木种苗生产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辣木 Moringa tree 辣木属中可食用的多油辣木(Moringa oleifera Lam.)。3.2 菜用栽培方式 vegetable cultivating method 以获取嫩梢为目的的辣木栽培方式。3.3 叶用栽培方式 leaf cultivating method 以获取成熟叶片为目的的辣木栽培方式。3.4 地径 ground diameter 地表以上10 cm处茎的直径。4 园地选择 4.1 温度 以年均温在19 以上,最冷月均温10 以上,基本无霜为宜。DB35/T 19262020 2 4.2 立地条件 选择远离污染源、交通方便、水源充足、排水良好、地下水位低于1.5 m的平地或丘陵山地,土层深厚、肥沃、pH5.07.0的壤土或者沙壤土。4.3 灌溉水源条件 按照GB 5084的规定执行。4.4 空气环境质量 符合GB 3095中规定的二级标准。5 建园 5.1 种植小区 将全园分为若干小区。平地和缓坡地每个小区面积宜3 hm2,丘陵山地小区面积宜2 hm2;平地采用长方形小区,丘陵地采用近似带状的长方形或长边沿等高线的小区。5.2 道路系统 根据生产需要设置主干道、支路和机耕道等多级道路系统,宽度应满足机械行走要求。5.3 排溉系统 宜建蓄水池、滴灌等灌溉设施,蓄排结合,排水沟渠应保持通畅,雨季不积水。5.4 整地 平地修筑沟埂,缓坡地修筑等高梯田,山地修筑等高环山梯带,梯面宽2 m5 m,向内倾斜810。新修梯田生土熟化可与种植绿肥、增施有机肥等相合,整地时表土与心土分开堆放,保留足够用于回填的表土,挖出的心土用于修筑梯田埂或填于环山行外缘。5.5 防护林 沿海台风区和风害较严重区域,20 hm2以上的平地辣木园应设置防护林带。6 定植 6.1 苗木 育苗按照NY/T 3328的规定执行。选择健康、无病虫害的苗木,对地径大于1 cm的苗木进行截干,保留干高30 cm50 cm。6.2 栽植时间 以3月至6月为宜。6.3 栽植密度 菜用栽培方式采用株行距(0.81.0)m1.5 m,叶用栽培方式采用株行距(1.01.5)m1.5 m。DB35/T 19262020 3 6.4 施底肥 采用腐熟有机肥。于起垄前将底肥施于地表并拌入种植土,每667 m2施入1 500 kg2 000 kg。6.5 起垄 畦高(畦面到沟底)30 cm。6.6 栽植方法 根据株行距确定定植位置,挖穴种植,将幼苗容器脱离后放在穴内,用细土填入根间并覆土,覆土深度不高于基质表层1 cm。以苗木主干为中心,培土成直径30 cm40 cm的盘状穴,定植后及时浇定根水。6.7 补植 辣木种苗定植后,对于死苗、弱苗较多的区域进行补植。7 田间管理 7.1 肥料管理 7.1.1 施肥原则 薄肥勤施,以施用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施肥方法以土壤施肥为主。肥料使用应符合NY/T 496的规定。7.1.2 冬季施肥 采用商品有机肥或腐熟农家肥,于12月中下旬施入,每株穴施5 kg10 kg为宜。7.1.3 追肥 施肥量应根据土壤肥力、树势而定。在采收和修剪后追肥,年施肥以34次为宜。种植当年每株施用尿素30 g50 g和平衡型三元复合肥100 g200 g。第二年起每次施用尿素200 g250 g和平衡型三元复合肥400 g500 g。在树冠滴水线处,采用环状沟施或穴施。施肥深度20 cm左右,施后覆土。7.2 水分管理 7.2.1 灌溉 干旱季节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浇水,保持土壤湿润。7.2.2 排水 辣木园不得积水,雨季及时排水。7.3 修剪 7.3.1 定干 苗木生长到地径达3 cm时进行。在离地30 cm45 cm处将主干剪断。待侧梢萌发后,留取不同方向的34条健壮嫩梢作为主枝。DB35/T 19262020 4 7.3.2 生产枝培养 当主枝基部直径达2 cm时,在离枝条基部30 cm50 cm处短截,在新抽生侧枝上留取不同方向且朝外生长的健壮嫩梢23个作为一级侧枝。叶用栽培方式可将一级侧枝作为生产枝,获得叶片;菜用栽培方式参照一级侧枝的培育方法,培育多级侧枝作为生产枝。7.3.3 疏枝 及时清除下层衰老叶片、剪除细弱枝条、疏除多余侧梢,提高树冠通透性。7.3.4 回缩修剪 采收后,回缩修剪到离枝条分叉口上方10 cm,培育新的枝条。7.3.5 复壮 冬季将长势不良的植株在主干离地25 cm45 cm处截杆进行复壮更新。7.4 除草 采用人工和机械清除园地杂草。结合施肥,每年除草、培土23次。7.5 病虫害防治 7.5.1 防治原则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7.5.2 农业防治 综合运用防护林带、蜜源植物、行间间作技术,创造有利于树体生长和天敌生存而不利于病虫生长的生态系统,保持生物多样化和生态平衡。及时清除病枝病叶,减少病源和虫源数量。加强肥水管理,增施有机肥,提高树势,增强植株抗病虫害能力。7.5.3 物理防治 使用诱虫灯、黄色板和蓝色板等物理装置诱杀害虫。7.5.4 化学防治 加强病虫害发生的动态监测与预报。尽早发现病虫害,必要时采用化学防治,及时进行局部控制。病虫害发生初期用药,宜不同药剂交替使用。7.6 菜用栽培方式 菜用型在顶端新生复叶基部小叶刚展开时采收,在新生复叶基部往下2 cm3 cm处掐断。7.7 叶用栽培方式 在叶片成熟后将整片复叶采下。7.8 采后处理 采收后在4 温度下贮藏保鲜。DB35/T 19262020 5 7.9 应急抢收 极端天气来临之前,应根据园区辣木生长情况提前进行应急采收,以避免损失。_

注意事项

本文(辣木栽培技术规程DB35/T 1926-2020.pdf)为本站会员(13629591982)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