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高原马铃薯种薯质量DB5301/T 25-2019.pdf

  • 资源ID:167185       资源大小:602.10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9.9金币 【人民币9.9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金币 【人民币9.9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说明:
本站最低充值10金币,下载本资源后余额将会存入您的账户,您可在我的个人中心查看。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原马铃薯种薯质量DB5301/T 25-2019.pdf

I C S 6 5.0 2 0.2 0B 0 5DB5301昆 明 市 地 方 标 准D B 5 3 0 1/T 2 5 2 0 1 9代 替:D G 5 3 0 1/T 2 5-2 0 1 7高 原 马 铃 薯 种 薯 质 量2 0 1 9-1 2-0 1 发 布 2 0 1 9-1 2-0 1 实 施昆 明 市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发 布D B 5 3 0 1/T 2 5 2 0 1 9I前 言本 标 准 按 照 G B/T 1.1 2 0 0 9 标 准 化 工 作 导 则 第 1 部 分:标 准 的 结 构 和 编 写 给 出 的 规 则 进 行 编写。本 标 准 由 昆 明 市 农 业 局 提 出 并 归 口。本 标 准 起 草 单 位:昆 明 市 农 业 科 学 研 究 院、云 南 师 范 大 学 马 铃 薯 科 学 研 究 院。本 标 准 主 要 起 草 人:邹 万 君、李 灿 辉、刘 卫 民、朱 维 贤、唐 唯、段 晓 艳、李 华、张 仲 平、李 明 富、郝 大 海、易 靖、张 丽 芳、蒋 瑜、杨 春 利、李 荣 波。本 标 准 代 替 了 D G 5 3 0 1/T 2 5-2 0 1 7。D B 5 3 0 1/T 2 5 2 0 1 91高 原 马 铃 薯 种 薯 质 量1 范 围本 标 准 规 定 了 马 铃 薯 种 薯 的 质 量 指 标、检 验 方 法 和 标 签 的 最 低 要 求。本 标 准 适 用 于 马 铃 薯 种 薯 的 生 产、检 验、质 量 判 定、产 品 认 证,以 及 销 售。2 规 范 性 引 用 文 件下 列 文 件 对 于 本 文 件 的 应 用 是 必 不 可 少 的。凡 是 注 日 期 的 引 用 文 件,仅 所 注 日 期 的 版 本 适 用 于 本 文件。凡 是 不 注 日 期 的 引 用 文 件,其 最 新 版 本(包 括 所 有 的 修 改 单)适 用 于 本 文 件。G B 7 3 3 1 马 铃 薯 种 薯 产 地 检 疫 规 程G B 1 8 1 3 3 马 铃 薯 种 薯G B 2 0 4 6 4 农 作 物 种 子 标 签 通 则3 术 语 和 定 义G B 1 8 1 3 3 界 定 的 以 及 下 列 术 语 和 定 义 适 用 于 本 文 件。为 了 方 便 使 用,以 下 重 复 列 出 了 G B 1 8 1 3 3-2 0 1 2中 的 某 些 术 语 和 定 义。3.1马 铃 薯 种 薯马 铃 薯 种 薯 是 指 符 合 本 标 准 规 定 的 相 应 质 量 要 求 的 原 原 种(G 1)、原 种(G 2)、一 级 种 薯(G 3)、二 级 种 薯(G 4)。G B 1 8 1 3 3-2 0 1 2,定 义 3.1 3.2原 原 种(G 1)用 育 种 家 种 子、脱 毒 组 培 苗 或 试 管 薯 在 温、网 室 等 隔 离 条 件 下 生 产,经 检 验 达 到 5.3 质 量 要 求,用于 原 种(G 2)生 产 的 种 薯。G B 1 8 1 3 3-2 0 1 2,定 义 3.2 3.3原 种(G 2)用 原 原 种 作 种 薯,在 良 好 隔 离 环 境 中 生 产,经 检 验 达 到 5.3 质 量 要 求,用 于 大 田 生 产 一 级 种 的 种 薯。G B 1 8 1 3 3-2 0 1 2,定 义 3.3 3.4一 级 种(G 3)用 原 种 作 种 薯,在 相 对 隔 离 环 境 中 生 产 的,经 检 验 达 到 5.3 质 量 要 求 的 种 薯。G B 1 8 1 3 3-2 0 1 2,定 义 3.4 3.5二 级 种(G 4)D B 5 3 0 1/T 2 5 2 0 1 92用 一 级 种 作 种 薯,在 相 对 隔 离 环 境 中 生 产 的,经 检 验 达 到 5.3 质 量 要 求 的 种 薯。G B 1 8 1 3 3-2 0 1 2,定 义 3.5 3.6病 株 率病 株 占 总 调 查 植 株 的 百 分 率。3.7病 薯 率病 薯 占 总 调 查 块 茎 的 百 分 率。3.8种 薯 批来 源 相 同、同 一 地 块、同 一 品 种、同 一 级 别、同 一 时 期 收 获、质 量 基 本 一 致 的 马 铃 薯 种 薯 作 为 一 批。G B 1 8 1 3 3-2 0 1 2,定 义 3.5 4 有 害 生 物4.1 检 疫 性 有 害 生 物4.1.1 病 毒 和 类 病 毒主 要 病 毒 和 类 病 毒 包 括 但 不 限 于:a)马 铃 薯 A 病 毒(P o t a t o v i r u s A,P V A);b)马 铃 薯 纺 锤 块 茎 类 病 毒(P o t a t o s p i n d l e t u b e r v i r o i d,P S T V d)。4.1.2 真 菌马 铃 薯 癌 肿 病 菌(S y n c h y t r i u m e n d o b i o t i c u m)。4.1.3 细 菌马 铃 薯 环 腐 病 菌(C l a v i b a c t e r m i c h i g a n e n s i s s u b s p e c i e s s e p e d o n i c u s)。4.1.4 植 原 体马 铃 薯 丛 枝 植 原 体(P o t a t o w i t c h e s b r o o m p h y t o p l a s m a)。4.1.5 昆 虫马 铃 薯 科 罗 拉 多 甲 虫(C o l o r a d o p o t a t o b e e t l e)。4.2 非 检 疫 性 限 定 有 害 生 物4.2.1 病 毒马 铃 薯 病 毒 病 主 要 包 括 但 不 限 于:a)马 铃 薯 X 病 毒(P o t a t o v i r u s X,P V X);b)马 铃 薯 Y 病 毒(P o t a t o v i r u s Y,P V Y);c)马 铃 薯 卷 叶 病 毒(P o t a t o l e a f r o l l v i r u s,P L R V)。4.2.2 细 菌D B 5 3 0 1/T 2 5 2 0 1 93马 铃 薯 细 菌 病 为:a)马 铃 薯 青 枯 病 菌(R a s t o n i a s o l a n a c e a r u m);b)马 铃 薯 黑 胫 病 和 软 腐 病 菌(E r w i n i a c a r o t o v o r a s u b s p e c i e s a t r o s e p t i c a,E r w i n i a c a r o t o v o r as u b s p e c i e s c a r o t o v o r a,E r w i n i a c h r y s a n t h e m i);c)马 铃 薯 普 通 疮 痂 病 菌(S t r e p t o m y c e s s c a b i e s)。4.2.3 真 菌马 铃 薯 真 菌 病 为:a)马 铃 薯 干 腐 病 菌(F u s a r i u m s p.);b)马 铃 薯 黑 痣 病 菌(R h i z o c t o n i a s o l a n i)。4.2.4 卵 菌马 铃 薯 卵 菌 病 为:a)马 铃 薯 晚 疫 病 菌(P h y t o p h t h o r a i n f e s t a n s);b)马 铃 薯 湿 腐 病 菌(P y t h i u m u l t i m u m)。4.2.5 线 虫根 结 线 虫(M e l o i d o g y n e s p.)4.2.6 昆 虫马 铃 薯 块 茎 蛾(P h t h o r i m a e a o p e r c u l e l l a)。5 质 量 要 求5.1 种 薯 分 级种 薯 分 为 四 级,按 照 质 量 指 标 分 为 原 原 种(G 1)、原 种(G 2)、一 级 种(G 3)和 二 级 种(G 4)。5.2 生 产 质 量 控 制5.2.1 生 产 环 境 要 求应 符 合 G B 7 3 3 1 的 相 关 规 定,并 符 合 下 列 种 植 条 件:a)原 原 种 宜 在 海 拔 1 8 0 0 m 以 上,且 具 备 良 好 的 防 病 虫 隔 离 条 件 的 温 室 或 网 室 内;b)原 种 宜 在 海 拔 2 3 0 0 m 以 上,且 对 周 边 环 境 具 有 良 好 隔 离 的 自 然 条 件 下;c)一 级 种 和 二 级 种 宜 在 海 拔 2 3 0 0 m 以 上,且 对 周 边 环 境 相 对 隔 离 较 好 的 自 然 条 件 下。5.2.2 病 害(晚 疫 病)防 治 要 求在 原 原 种、原 种、一 级 种、二 级 种 生 产 过 程 中,应 对 晚 疫 病 进 行 防 治。5.3 各 级 种 薯 的 质 量 要 求5.3.1 检 疫 性 有 害 生 物 允 许 率种 薯 生 产 中 4.1 列 出 的 所 有 检 疫 性 有 害 生 物 允 许 率 为“0”。一 旦 发 现 4.1 中 列 出 的 有 害 生 物,应 立即 报 告 检 疫 部 门,同 时 该 地 块 生 产 的 所 有 马 铃 薯 不 应 作 为 种 薯。D B 5 3 0 1/T 2 5 2 0 1 945.3.2 非 检 疫 性 限 定 有 害 生 物 和 其 他 项 目 允 许 率对 非 检 疫 性 限 定 有 害 生 物 和 其 他 项 目 的 检 测 和 检 查 均 为 最 低 要 求,各 级 别 种 薯 田 间 植 株 检 查 质 量 要求 见 表 1,各 级 别 种 薯 块 茎 检 测 质 量 要 求 见 表 2,各 级 别 种 薯 块 茎 检 查 质 量 见 表 3。表 1 各 级 别 种 薯 田 间 植 株 检 查 质 量 要 求项目允许率(%)原原种 原种 一级种 二级种混杂 0 0.2 0.5 1.0病毒马铃薯花叶病毒 0 0.5 2.0 5.0马铃薯卷叶病毒(P L R V)0 0.2 2.0 5.0总病毒*0 1.0 5.0 1 0.0青枯病 0 0.0 0.5 1.0黑胫病 0 0.1 0.5 1.0注:*表示所有出现病毒症状的植株表 2 各 级 别 种 薯 块 茎 检 测 质 量 要 求项目允许率(%)原原种 原种 一级种 二级种总病毒(P V X、P V Y、P L R V)(%)0 1.0 5.0 1 0.0青枯病 0 0.0 0.0 1.0表 3 各 级 别 种 薯 块 茎 检 查 质 量 要 求项目允许率(个/5 0 k g)原原种 原种 一级种 二级种混杂 0 3 1 0 1 0湿腐病 0 2 3 3软腐病 0 1 2 2晚疫病 0 2 3 3干腐病 0 2 3 4普通疮痂病*2 2 1 0 1 2黑痣病*0 1 6 1 0马铃薯块茎蛾 0 0 0 0根结线虫 0 0 5 1 0外部缺陷 1 5 1 0 1 5冻伤 0 0 1 1土壤和杂质(%)0 1.0 1.5 1.5注:*病斑面积不超过块茎表面积的1/1 0。6 检 测 方 法D B 5 3 0 1/T 2 5 2 0 1 956.1 田 间 植 株 检 查6.1.1 一 般 要 求田 间 植 株 检 查 依 据 表 1 所 列 项 目 进 行,以 目 测 为 主,目 测 不 能 确 定 的 非 正 常 植 株 应 采 集 样 本 进 行 实验 室 检 验。6.1.2 原 原 种同 一 生 产 环 境 条 件 下,在 组 培 苗 定 植 或 试 管 薯 出 苗 3 0 天 4 0 天 时,全 部 植 株 检 查 一 次。之 后,在 开花 期 或 收 获 前 4 周 5 周 再 检 查 一 次,每 批 次 随 机 选 择 5 个 1 0 个 检 测 点,每 点 5 0 株。6.1.3 原 种、一 级 种 和 二 级 种6.1.3.1 检 测 点 选 取每 批 次 至 少 应 随 机 选 择 5 个 检 测 点,每 点 1 0 0 株,检 测 面 积 在 1 5 亩 至 5 0 0 亩 区 间 的,在 1 5 亩 基 础 上 每增 加 1 0 0 亩,应 再 增 加 一 个 检 测 点,详 见 表 4。大 于 5 0 0 亩 的,将 每 5 0 0 亩 划 分 为 一 个 检 测 地 块,每 个 检 测 地 块,均 应 按 照 上 述 要 求 布 设 检 测 点。目测 不 能 确 诊 的 非 正 常 植 株 应 采 集 样 本 进 行 实 验 室 检 验。表 4 每 种 薯 批 抽 检 点 数检测面积(亩)检测点(个)检查总数(株)1 5 5 5 0 01 5,5 0 0 6 1 0 6 0 0 1 0 0 06.1.3.2 检 查 时 间第 一 次 检 查 在 现 蕾 至 盛 花 期 进 行,第 二 次 检 查 在 收 获 前 4 周 5 周 进 行。每 次 田 间 检 查 过 程 应 于4 0 天 内 完 成。6.1.3.3 检 后 处 理检 查 依 据 表 1 规 定 的 允 许 率 要 求,检 查 根 据 情 况,按 以 下 方 式 处 理:a)在 第 一 次 检 查 中,任 何 一 项 指 标 超 过 表 1 允 许 率 5 倍 的,则 终 止 检 查,该 地 块 马 铃 薯 不 应 作 为种 薯 销 售;b)第 一 次 检 查 任 何 一 项 指 标 在 表 1 允 许 率 5 倍 以 内 的,通 过 拔 除 病 株 和 混 杂 株 处 理 后,仍 可 以 作为 种 薯 继 续 培 育;c)第 二 次 检 查 为 最 终 田 间 检 查 结 果。对 检 查 结 果 合 格 的 地 块,种 薯 收 获 后 应 进 行 块 茎 检 测。6.2 收 获 后 检 测6.2.1 抽 样6.2.1.1 一 般 要 求种 薯 收 获 后 2 0 天 3 0 天 应 对 整 批 种 薯 按 规 定 数 量 随 机 抽 样,样 品 的 检 验 结 果 适 用 于 整 个 检 验 批 次。6.2.1.2 原 原 种每 个 品 种 每 1 0 万 粒 抽 样 检 测 3 0 粒(每 增 加 1 0 万 粒 增 加 5 粒,不 足 1 0 万 粒 的 按 1 0 万 粒 计 算)。D B 5 3 0 1/T 2 5 2 0 1 966.2.1.3 原 种、一 级、二 级 种 薯根 据 每 种 薯 批 确 定 抽 样 数(见 表 5),从 每 抽 样 点 随 机 抽 取 5 0 k g 样 品,样 品 混 合 后 按 照 四 分 法 分 样,按 表 5 要 求 确 定 抽 样 数。每 批 次 产 量 在 4 0 0 t 至 5 0 0 0 t 区 间 的,在 4 0 0 t 基 础 上 每 增 加 1 0 0 0 t 增 加 1抽 样 点。大 于 5 0 0 0 t 的,将 每 5 0 0 0 t 划 分 为 一 个 区 进 行,每 个 种 薯 批 抽 样 数,均 应 按 照 上 述 要 求 确 定 抽 样数。表 5 各 级 种 薯 块 茎 抽 样 量每批次总产量(t)块茎取样点 初次抽样量(k g)检测样品量(k g)4 0 0 4 2 0 0 5 04 0 0,5 0 0 0 5 1 0 2 5 0 5 0 0 1 0 06.2.2 检 测6.2.2.1 样 品从 检 测 样 品 中 随 机 抽 取 一 定 数 量 的 块 茎(见 表 6)用 于 实 验 室 检 测。表 6 实 验 室 检 测 样 品 数 量种薯级别检测样品量(k g)5 0 1 0 0原种/粒 2 0 0 3 0 0一级种/粒 2 0 0 4 0 0二级种/粒 2 0 0 4 0 06.2.2.2 目 测目 测 观 察 品 种 纯 度 及 病 害 症 状,观 察 顺 序 为 先 观 察 种 薯 外 观,后 切 块 观 察,确 定 品 种 纯 度 及 病 害 类型,目 测 不 能 确 定 的 进 入 实 验 室 检 测。6.2.2.3 实 验 室 内 检 测块 茎 出 芽 1 c m 后 可 取 样 检 测:a)病 毒 检 测 宜 用 酶 联 免 疫 法(E L I S A)或 逆 转 录 聚 合 酶 链 式 反 应 法(R T-P C R);b)块 茎 娥、线 虫、卵 菌、真 菌 和 细 菌 病 害 宜 采 用 病 原 菌 形 态 学 法 或 聚 合 酶 链 式 反 应(P C R)法。7 定 级 和 标 签7.1 定 级种 薯 级 别 以 同 时 满 足 田 间 检 查 和 收 获 后 检 测 达 到 的 最 低 要 求 为 批 次 定 级 标 准,达 不 到 最 低 级 别 种 薯质 量 指 标 的 不 能 认 定 为 种 薯。7.2 标 签标 签 应 符 合 G B 2 0 4 6 4 的 相 关 规 定,标 签 式 样 参 见 附 录 A。D B 5 3 0 1/T 2 5 2 0 1 97A A附 录 A(规 范 性 附 录)标 签马 铃 薯 种 薯 标 签 式 样 见 表 A.1。表 A.1 马 铃 薯 种 薯 标 签 式 样类 别 品种名称级 别 规 格收 获 日 期 批 次产 地经营许可证检疫证编号生 产 商地 址电 话注:标签按种薯级别分为四种:红、黄、蓝、白,红为原原种、黄为原种、蓝为一级种、白为二级种。标签规格为:1 2 c m 8 c m。

注意事项

本文(高原马铃薯种薯质量DB5301/T 25-2019.pdf)为本站会员(13629591982)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