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甘蔗蓟马抗性鉴定技术规程DB53/T 979-2020.pdf

  • 资源ID:167090       资源大小:487.53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9.9金币 【人民币9.9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金币 【人民币9.9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说明:
本站最低充值10金币,下载本资源后余额将会存入您的账户,您可在我的个人中心查看。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甘蔗蓟马抗性鉴定技术规程DB53/T 979-2020.pdf

DB53/T 9792020 甘蔗蓟马抗性鉴定技术规程 2020-04-26发布 2020-07-26实施ICS 65.020.20 B 34 云南省地方标准 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53/T 9792020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提出。本标准由云南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YNTC07)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尹炯、罗志明、黄应昆、李文凤、张荣跃、王晓燕、单红丽、仓晓燕、李婕。DB53/T 9792020 1 甘蔗蓟马抗性鉴定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甘蔗蓟马抗性鉴定技术方法和抗性评价方法。本标准适用于甘蔗品种、中间材料及种质资源等对甘蔗蓟马的抗性鉴定。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2.1 甘蔗蓟马 甘蔗蓟马(Fulmekiola serrata(Kobus))属于缨翅目,蓟马科,蔗腹齿蓟马属,是甘蔗上一种重要害虫之一,其生物学特性参见附录 A。2.2 抗性鉴定 通过适宜技术方法鉴别植物对其特定害虫的抵抗水平。3 人工接虫 3.1 虫源准备 田间采集甘蔗蓟马成虫放入网罩的盆栽健康甘蔗苗上自然产卵备用。3.2 鉴定材料准备 将参试材料种植在隔离区,每个处理 10 株,重复 3 次。3.3 接虫 在蔗苗 4 叶5 叶期,将 2 龄3 龄甘蔗蓟马若虫接在甘蔗心叶上,每株接虫 10 头。3.4 接虫后的管理 蔗苗接虫后,罩上大于或等于 120目尼龙网罩,常规管理。4 田间自然发虫 4.1 田块选择 设在甘蔗蓟马重发区,有水浇条件、光照充足、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的田块。4.2 试验设计 DB53/T 9792020 2 每份参试材料种植5行,行长6 m,行距1 m,每行60个芽。试验小区按照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种植时间与当地大田生产种植时间相同。4.3 田间管理 常规管理,整个试验期间不得施用任何农药。5 抗性调查 5.1 分级标准 根据甘蔗叶片受甘蔗蓟马为害程度将叶片受害级别分为0、1、3、5、7、9共6级,甘蔗叶片受蓟马为害分级标准见表1。表1 甘蔗叶片受蓟马为害分级标准 叶片受害级别 受害症状 0 叶片呈绿色,无受害 1 叶片呈绿色,有少量黄白色褪绿斑痕 3 叶片呈黄绿色,叶片明显失绿 5 叶片呈黄色或淡黄色,叶片明显失绿 7 叶片呈黄褐色,叶尖卷缩干枯 9 叶尖缠绕打结,整叶枯死 5.2 调查方法 当感虫对照材料的叶片受害级别达到7级或以上时进行调查,每个材料每个重复随机调查10株,调查甘蔗正1叶、负1叶和负2叶的受害情况,记录虫害叶片数与调查总叶片数。5.3 抗性评级标准 5.3.1 虫情指数 虫情指数按式(1)计算:(1)式中:If 虫情指数,单位为百分率(%);Sf 叶片受害级别;Nfs 该受害级别叶片数;Nf 调查总叶片数。5.3.2 抗性鉴定评级标准 根据鉴定材料的虫情指数,将甘蔗的抗虫性分为高抗、抗、中抗、耐虫、感虫、高感共 6 级,评级标准见表 2。DB53/T 9792020 3 表2 甘蔗蓟马抗性鉴定评级标准 抗性级别 虫情指数 If(%)高抗 0 If10 抗 10If30 中抗 30If50 耐虫 50If70 感虫 70If90 高感 If90 6 接虫后与鉴定后材料处理 人工接虫后剩余的甘蔗蓟马、鉴定后的虫害材料作杀虫处理。7 结果判定 7.1 有效性判定 当感虫对照材料的虫情指数达到70%以上时,鉴定结果有效。7.2 抗性级别判定 当人工接虫与田间自然发虫抗性鉴定结果不一致时,以抗性较弱的级别作为该材料的最终抗虫性级别。8 鉴定与评价结果记载 鉴定与评价结果记录表格参见附录B。DB53/T 9792020 4 A A 附 录 A(资料性附录)甘蔗蓟马生物学特性 A.1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1 mm1.2 mm,头略长于前胸背板。触角7节,第3、第4节上有叉状感觉锥,第3至第5节色淡;中胸腹板胸内骨无小刺。腹部第2至第7节后缘着生不整齐的栉齿。前翅灰色,上脉基鬓7根,端鬓3根;雌虫体长1.2 mm1.3 mm,产卵器锯齿状向下弯曲。卵:长椭圆形,稍弯曲,色白,长0.2 mm0.25 mm。若虫:虫形似成虫,但体形小,黄白色,无翅,前蛹似若虫而有翅芽,复眼紫色。蛹:虫体似若虫,触角伸向头背面,翅芽伸达腹部第5、6节。体黄白色,接近羽化时变为淡褐色,体长接近成虫。A.2 为害特点 主要为害甘蔗新叶和蔗叶尾部,若虫和成虫群集于未展开的新叶内吸食汁液,被害叶片未展开时略呈水渍状黄斑,叶片展开后,呈黄色或淡黄色斑块。危害严重时使蔗叶卷缩萎黄,缠绕打结,甚至干枯死亡,影响叶片光合作用,妨碍甘蔗生长并造成减产。A.3 生活习性与发生规律 甘蔗蓟马的世代历期较短,1年可发生10余代,世代重叠。成虫有翅可飞翔,更可借风扩散传播。成虫具有趋嫩习性,多产卵于甘蔗心叶组织里面。成虫和若虫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尚未展开的心叶内,其中以心叶中部最多。甘蔗蓟马3月中、下旬开始活动繁殖,5月中旬后,蔗田蓟马数量迅速增加,各种虫态在蔗田均可见到,6月下旬种群数量达到高峰,为害宿根蔗和冬、春植蔗,以后逐渐下降,在12月至次年2月为害秋植蔗。DB53/T 9792020 5 B B 附 录 B(资料性附录)甘蔗蓟马抗性鉴定与评价结果记录表 表B.1 年甘蔗蓟马抗性鉴定与评价记录表 编号 参试材料 材料来源 虫情指数 抗虫性级别 鉴定地点:蔗田类型:海拔高度:经度:纬度:下种日期:接虫日期:调查日期:调查人:_ DB53/T 9792020

注意事项

本文(甘蔗蓟马抗性鉴定技术规程DB53/T 979-2020.pdf)为本站会员(13629591982)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