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瓜—豇豆—包心菜周年生产技术规程DB45/T 1847-2018.pdf
ICS 65.0 20.99 B 31 DB45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 45/T 18472018 苦瓜-豇豆-包心芥菜周年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annual production of bitter gourd-cowpea-clad heart mustard 2018-10-20 发布 2018-11-20 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 45/T 1 84 7 20 18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 用文件.1 3 产地环境 条件.1 4 茬口安排.1 5 品种选择.1 6 苦瓜栽培.2 7 豇豆栽培.4 8 包心芥菜 栽培.6 9 生产档案.7 附录 A(规范 性附录)苦瓜-豇豆-包 心芥菜周年生产的主要病、虫害防治.8 DB 45/T 1 84 7 20 18 I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 B/T 1.1 20 0 9给出的规则 起草。本标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广西南宁赛绿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坤、张朝明、陈振东、李文嘉、唐胜。DB 45/T 1 84 7 20 18 1 苦瓜-豇豆-包心芥菜周年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苦瓜-豇豆-包心芥菜周 年生产的产地环境条件、栽培技术及生产档案等。本标准适用于广西区境内北回归线以南区域范围内苦瓜-豇 豆-包心芥菜 周年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8 32 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 用准则 GB 1 67 15.1 瓜菜作物种 子 第 1部分:瓜类 GB 1 67 15.2 瓜菜作物种 子 第 2部分:白菜类 NY/T 4 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 则 NY 2 61 9 瓜 菜作物种子 豆类(菜豆、长豇豆、豌豆)NY/T 5 01 0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DB 45/T 7 86 绿色食品 苦瓜生产技术规程 3 产地环境条件 应符合NY/T 50 10的要求。4 茬口安排 4.1 苦瓜 1月中旬2 月上旬定植,4月中旬 5月上旬开始 采收,6月下 旬拔株。4.2 豇豆 7月中旬直播 豇豆,81 0 月开始采收,10月中旬 拔株。4.3 包心芥菜 10下旬定植,12月下旬 翌年1月开 始采收,1月 中旬结束。5 品种选择 苦瓜种子质量应符合GB 1 67 15.1的要 求,选用早熟、耐冷凉性好、耐贮运的品种;豇豆种子质量应 符合NY 2 61 9 的要求,选 用耐热、耐 贮运的中熟 品种;包心 芥菜种子质 量应符合GB 16 71 5.2的要 求,选 用适宜鲜食和腌制加工的中晚熟品种。DB 45/T 1 84 7 20 18 2 6 苦瓜栽培 6.1 种子及种子处理 6.1.1 用种量 每66 7 m 2 栽培 面积用种量为20 0 g 30 0 g。6.1.2 种子浸种消毒 应符合DB 45/T 78 6的要求。6.1.3 催芽 将上述种子置于30 33 的环境条 件下催芽。催芽过程要保持种子湿润。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6.2 育苗 6.2.1 播种 播种前1 d将 育苗盘中的营养土淋透 水,把经浸 种露白种子播于50 孔或 72 孔穴 盘 基 质 中,每 穴 1 粒,上 覆厚度 0.5 c m 1.0 c m 预 湿 基 质,在 育苗盘面上 覆盖一层 0.00 8 mm 0.01 2 mm 厚度 的 塑 料 薄膜。6.2.2 苗期管理 6.2.2.1 温度 利 用 大棚、小拱棚 等 增温设施,苗期适 温在 20 3 0。育苗环境 气温低 于1 3 时,按7 5 W/m 2 在拱棚 内用白 炽灯 加 温。6.2.2.2 水分 保持苗 床 湿润,畦 面 见 白及时淋 水,待 苗 干爽后才 可 封拱棚。出苗70 时,及时 揭去覆盖 的地 膜,保持 基 质湿润。6.2.2.3 追肥 育苗 后 期 如发 现 生长不 健 壮,可淋0.3 复混 肥(15-15-1 5)水溶液或 叶 面 喷施 400500 倍氨基酸 类 液 肥。6.2.2.4 炼苗 选 在 中 午进行 通 风换气。夜温在 17 以上时,不要 封棚。苗长出 真叶后,及时 揭棚边膜炼 苗。6.3 定植 6.3.1 整地 按 畦 面 宽 10 0 c m 12 0 c m,沟宽 50 c m,畦高 20 c m 50 c m作 畦。6.3.2 基肥 肥料种类及使用应符合N Y/T 49 6的要 求。每66 7 m 2 施 生物有 机 肥1 50 0 k g 2 50 0 k g、复 合肥(15-1 5-15)10 k g 15 k g、钙镁磷 肥20 k g 25 k g,翻入 25 c m3 0 c m的土 层 中。DB 45/T 1 84 7 20 18 3 6.3.3 地膜覆盖 选择幅宽10 0 cm 12 0 c m,厚度0.01 4 m m 0.01 8 mm 银灰 色地膜。6.3.4 移栽 当苗长至4叶l 心时即可移 栽,采用单株单行种植,每66 7 m 2 种 植40 0500 株。6.4 田间管理 6.4.1 小拱棚覆盖 选择幅宽150 cm,厚度0.01 4 mm 地 膜,在畦面上搭建跨度为8 0 cm1 0 0 cm,棚高50 cm7 0 cm的小 拱棚覆盖移栽后的小苗。6.4.2 揭膜 苗期生长环境日平均温度未稳定在15 以上时,阴天全天覆盖棚膜;晴天当小拱棚内的温度达32 以上时,白 天揭开 两头 及中间 部分 小拱棚膜,傍 晚前盖严小拱棚膜。苗期生长环境日平均温度稳定 在 15 以上时,除去全部覆盖的小拱棚膜。6.4.3 引蔓搭架 揭膜后,当瓜苗长至50 c m6 0 c m时,及时搭“人”字或“平”字架引蔓。6.4.4 植株整枝 应符合DB 45/T 78 6的要求。6.4.5 水分管理 应符合DB 45/T 78 6的要求。6.4.6 追肥 6.4.6.1 苗期 移植后8 d 10 d用高钾型 水溶肥料(1 2-8-30)1 000 倍液灌根,每株1.0 L,每 隔8 d追施 1 次,共追 施2次。6.4.6.2 结瓜初期 每10 d1 5 d 追施复混肥(15-1 5-15)1次,共追 施2次。每次施 用量为8 k g/66 7 m 2。6.4.6.3 结瓜盛期 每10 d1 5 d 追施高钾复混肥(18-7-20)1 次,共追 施 3次。每 次施用量为1 5 k g/66 7 m 2。6.5 病虫害防治 6.5.1 主要病、虫害 猝倒病、白粉病、疫病、炭疽病、枯萎病、病毒病、蚜虫、瓜绢螟、瓜实蝇。6.5.2 主要病、虫害的防治 DB 45/T 1 84 7 20 18 4 应符合附录A 的要求。6.6 采收 一般花后 12 d 15 d为采收 期,采收前应过农药安 全 期 并经快速试纸检测 合 格。选择 果实 的条 状或瘤状突 起 比较饱满、果皮转 为有 光泽、果顶颜 色开始 变淡 采收。7 豇豆栽培 7.1 种子及种子消毒 7.1.1 用种量 每66 7 m 2 栽培 面积用种量为2.0 k g 3.0 k g。7.1.2 种子消毒 播种前 把 豇豆种子 晾晒 1 d2 d。用5 5 热 水浸泡 15 m in 后,常温 浸 种5 h 6 h,取 出 洗净后沥干水,按2.5 咯菌腈悬浮 种 衣剂 10 m L拌 种子1 k g 3 k g 进行消毒,待 播种。7.2 整地及基肥 7.2.1 田园清理 苦瓜茬结束 后,及时将前茬的瓜 秧 等 清 理 干净,将地 块深翻 30 c m,利 用 太阳 热 消毒 地 块 5 d7 d,至 地 发 白。7.2.2 整地作畦 按 畦 面 宽 12 0 c m,畦高 25 c m3 0 c m作 畦。7.2.3 基肥 肥料种类及使用应符合N Y/T 4 9 6的要求。每6 6 7 m 2 施 生物有 机 肥肥2 00 0 k g3 00 0 k g、过 磷酸钙 30 k g4 0 k g、硫酸钾 15 k g2 0 k g、生 石灰 30 k g40 k g。均匀 撒在耕 地上,翻入 20 c m 25 c m的土 层 中。7.2.4 地膜覆盖 选择 幅宽 10 0 c m 12 0 c m,厚 度 0.01 4 m m 0.01 8 mm 的 银灰 色地 膜覆盖畦 面。7.3 播种 采用直播,双行 种植,种植规 格行距 70 c m,穴距 20 c m2 5 c m。每 穴 直播23 粒 种子,播 后覆盖细土,厚度 2 c m 3 c m。7.4 田间管理 7.4.1 苗期管理 出苗 后,2 片真 叶 内及时 查 苗、补 苗、间 苗。带 土 移 栽 补 种 的苗注 意 及时 浇水促成 活。定苗按 每 穴 留健 壮苗2 3株。DB 45/T 1 84 7 20 18 5 7.4.2 搭架引蔓 当苗长至50 c m6 0 c m时,搭“人”字架引蔓。7.4.3 整枝 7.4.3.1 开花初期 去除主蔓第一花序以下侧芽。主蔓第一花序以上各节位上的侧枝,保留花芽;混合芽则摘除叶芽,保留侧枝上的花芽;叶芽则留23 叶摘心。7.4.3.2 结荚初期 第一次产量高峰过后,叶腋间的侧枝留13节摘心。主蔓长至152 0 节,高200 cm 230 cm,摘心 封顶。顶端萌生的侧枝留一叶摘心。7.4.3.3 结荚盛期 底部若出现通风透光不良,分次剪除下部老叶,清除田间落叶。7.4.4 水分 7.4.4.1 苗期 苗期控制水分,见干见湿。7.4.4.2 开花期 若土壤过于干旱,可 在临开花前浇水1次,土 壤湿润即可;开花始期不浇水;第 1 花穗开花坐荚时浇 1次水,主蔓 上约2/3花穗 开花时,再浇水1次。7.4.4.3 结荚期 结 荚初期每7 d 浇水1 次,幼荚长3 cm 4 c m时逐渐加 大浇水量,保持水 分 稳 定 在 土 壤 最 大 持 水 量的70 8 0。7.4.5 追肥 7.4.5.1 始花期 中耕培土结合除草,在豇 豆主要根系区共追施磷酸二铵23 次。每 次施用量为10 kg/6 67 m 2,施入 深 度为20 cm。7.4.5.2 结荚期 结合浇水进行追肥,共追施复合肥(15-1 5-15)35 次。每 次施用量为10 kg/66 7 m 2。7.4.6 病虫害防治 7.4.6.1 主要病、虫害 根腐病、锈病、煤霉病、炭疽病、斑潜蝇、蓟马。7.4.6.2 主要病、虫害的防治 DB 45/T 1 84 7 20 18 6 应符合附录A 的要求。7.4.7 采收 一般花后 10 d 15 d 且 豆 荚 子 粒未显 露时为采收适期。采收前应过农药安 全 期 并经快速试纸检 测 合 格。采 摘 注 意 保 护 好 花序 上部的 花,不 能连同花柄一 起采下。8 包心芥菜栽培 8.1 整地及施基肥 8.1.1 田园清理 豇豆茬结束 后,将前茬的豆 蔓 等及时 清 理 干净。将地 块深翻 30 c m,利 用 太阳 热 消毒 地 块 5 d7 d,至 地 发 白。8.1.2 整地作畦 按 畦宽 12 0 c m、沟宽 30 c m、沟深 25 c m开 沟 作 畦。8.1.3 施基肥 肥料种类及使用准则应符合NY/T 4 9 6的要求。每 66 7 m 2 施 生物 有 机 肥2 00 0 k g3 00 0 k g,磷酸二铵30 k g、过 磷酸 钙 30 k g,均匀撒在耕 地上,翻入 20 c m2 5 c m的 土 层 中。8.2 覆盖地膜 选择 幅宽 15 0 c m,厚度 0.00 8 mm的透明 或黑 色地 膜覆盖畦 面。8.3 播种 8.3.1 用种量 每66 7 m 2 栽培 面积用种量为20 g3 0 g。8.3.2 种子消毒 按75 百菌 清 可湿性 粉剂 10 g 或 25 瑞毒霉 可湿性 粉剂 10 g 拌 种子3 g 4 g 进行消毒。8.3.3 播种方法 采用72 孔或 12 8 孔穴 盘育 苗。播于 棚 内 浇 透 水穴 盘 基 质中,每 穴 12 粒,上 覆厚度 0.5 c m 预 湿 基 质,覆盖 地 膜 保湿。8.4 苗期管理 8.4.1 水分管理 保持苗 床 湿润。8.4.2 出圃标准 苗长 到 46 叶、苗 高 15 c m时即可出 圃。DB 45/T 1 84 7 20 18 7 8.5 定植 选择晴天傍晚 或阴天移栽。按株距 30 c m3 5 cm,行 距 40 cm 打孔 定植,每6 6 7 m 2 密 度 为5 0 0 06 00 0 株,定植后浇足定根水。8.6 田间管理 8.6.1 水分 握苗期、莲座期土壤见干见湿;结球期保持土壤湿润的原则;收获前1 0 d停止浇水。8.6.2 追肥 8.6.2.1 苗期 每 66 7 m 2施 碳酸氢铵10 k g。8.6.2.2 莲座期 每66 7 m 2 施复 合肥(15-1 5-5)10 kg、硫酸钾25 kg。8.6.2.3 结球初期 每66 7 m 2 施复 合肥(15-1 5-5)20 kg。8.6.2.4 结球期 用0.7氯化 钙和50 mg/k g 萘乙酸混合 液喷洒叶面2 3次。8.7 病虫害防治 8.7.1 主要病、虫害 霜霉病、软腐病、黑斑病、小菜蛾、菜青虫、蚜虫。8.7.2 主要病、虫害的防治 应符合附录A 的要求。8.8 采收 一般叶色褪淡、心 叶成圆球型、肉质茎表面出现鸡爪裂纹时即可采收。采收前应过农药安全期并经 快速试纸检测合格。9 生产档案 建立田间生产档案。对投入品的名称、来源、用 法、用量和使用、停用的日期及生产技术、病虫草 害的发生和防治等事项进行如实记载。DB 45/T 1 84 7 20 18 8 A A 附 录 A(规范性附录)苦瓜-豇豆-包心芥菜周年生产的主要病、虫害防治 A.1 防治原则 按照“预 防为主,综 合防治”的植保 方针,坚 持“农业防治、物理、生物防治为主,化 学防治为 辅”。A.2 农业防治 选用 高 抗、多抗 的品种;培育适 龄 壮苗;清 洁 田 园 并 集 中 进行 无害 化处 理。A.3 物理防治 A.3.1 诱杀 用 黄板诱杀 有 翅 蚜 虫,用 蓝板诱杀 蓟马,用 频 振 杀 虫 灯 诱杀趋 光 性害虫和性 诱捕器诱杀 实蝇 类害虫 等。一般 每6 67 m 2 悬 挂(30 c m 25 c m)黄板 3 0 35 块 诱杀 蚜 虫、粉 虱 等;每66 7 m 2 悬 挂(30 c m 25 c m)蓝板 35 40 块 诱杀 蓟马;每66 7 m 2 悬 挂 4 个 喷 有 昆 虫物理 诱黏 剂 的 空矿泉 水 瓶诱杀 瓜 实蝇 虫;每1 2 00 0 m 2 设 置1 盏频 振 式杀 虫 灯 诱杀 害虫。A.3.2 驱避 覆盖银灰双 色地 膜 驱避 蚜 虫。A.4 化学防治 A.4.1 总则 农药 施 用应 严格 执 行 GB/T 83 21(所 有部分)。A.4.2 主要病害防治 按照 表 A.1 执 行。表A.1 苦瓜-豇豆-包心芥菜周年生产的主要病害化学防治方法 防治对象 推荐药剂及使用方法 猝倒病 72.2普力克水剂 600800 倍液;30恶霉灵 3 000 倍液;50 敌克松 可溶性粉剂 1 0001 500 倍液 等药剂交替喷雾使用。疫病 50烯酰吗啉 3 000 倍液;50 g 海因悬浮剂 3 000 倍液等药剂交替喷雾使用。炭疽病 70代森锰锌 600800 倍液;25咪酰胺乳油 800 倍液等 药剂交替喷雾使用。白粉病 18三唑酮 600800 倍液;5已唑醇 2 5005 000 倍液;50醚菌酯 1 8002 000 倍液等药剂交替喷 雾使用。DB 45/T 1 84 7 20 18 9 表 A.1 苦瓜-豇豆-包心芥菜周年生产的主要病害化学防治方法(续)防治对象 推荐药剂及使用方法 病毒病 20病毒 A 可溶性粉剂 800 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2 000 倍液硫酸锌 2 000 倍等药剂交替喷雾 使用。根腐病 27.12碱式硫酸铜悬浮剂 500 倍液与 54.5 噁霉福美双可湿性粉剂 1 000 倍液的复配药剂,或用 50 异菌脲可湿性粉剂 1 000 倍液灌根,每株灌 50 g150 g。锈病 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 1 000 倍液或 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500600 倍等药剂交替喷雾使用。煤霉病 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 1200 倍液、80多福锌可湿性粉剂 700 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12.5腈菌唑乳油 2 000 倍液等药剂交替喷雾使用。霜霉病 72霜脲锰锌 600800 倍液、50烯酰吗啉 3 000 倍液、64霜.锰锌可湿性粉剂 500 倍 液等药剂交 替 喷雾使用。软腐病 72链霉素可溶性粉剂 3 0004 000 倍液、90新植霉素 4 000 倍液、14络氨铜水剂 350 倍等药剂交 替喷雾使用。黑腐病 72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 3 0004 000 倍液喷洒、90新植霉素 4 000 倍液、14络氨铜水剂 350 倍 等药剂交替喷雾使用。黑斑病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 1 500 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500 倍 等药剂交替喷雾使用。A.4.3 主要虫害防治 按照表A.2执 行。表A.2 苦瓜-豇豆-包心芥菜周年生产的主要虫害化学防治方法 防治对象 推荐药剂及使用方法 瓜绢螟 5抑太保乳油 3 000 倍液;50 甲维盐 2 000 倍液;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 1 000 等药剂 交替喷雾使用。蚜虫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2 0003 000 倍液;0.9虫螨克乳油 1 5002 00 0 倍液;3啶虫 脒乳油 1 500 倍液等药剂交替喷雾使用。蓟马 60 g/L 乙基多杀霉素悬浮剂 1 0002 000 倍液、1.5甲维盐乳油 1 5003 000 倍液、10 虫螨腈悬浮剂 1 2001 500 倍 液或 3.2阿维菌素乳油 12001500 倍液等药剂交替喷雾使用。豆荚螟 用 20溴氰菊酯 500 倍液、1.8阿维菌素 1 000 倍液等药剂交替喷雾使用 潜潜蝇 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 2 0003 000 倍液、1.8 阿维菌素乳油 2 000 倍液、0.5 甲维盐乳油 1 500 倍液或 10 灭蝇胺悬浮剂 1 500 倍液等药剂交替喷雾使用。菜青虫 卵孵化盛期,交替使用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 1 000 倍液、采用 20除虫脲、25灭幼脲 胶悬剂 5001 000 倍液等药剂喷洒防治;小菜蛾 用 50辛硫磷乳油 1 000 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 3 000 倍液、5氟啶脲乳油 1 500 倍液等药剂交替喷雾使用。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西地方标准 苦瓜-豇豆-包心芥菜周年生产技术规程 DB45/T 1847 2018 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统一印刷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