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豆瓣坨鱼工艺技术规范DB5105/T40-2018.pdf

  • 资源ID:166747       资源大小:260.90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9.9金币 【人民币9.9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金币 【人民币9.9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说明:
本站最低充值10金币,下载本资源后余额将会存入您的账户,您可在我的个人中心查看。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豆瓣坨鱼工艺技术规范DB5105/T40-2018.pdf

ICS DB5105 四川省(泸州市)地方标准 DB 5105/T 402018 泸州豆瓣坨鱼工艺技术规范 文稿版次选择 2018-06-08发布 2018-09-10实施泸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510500/XXXXX2017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定义.1 4 原料和配方.1 5 制作工艺.2 DB510500/XXXXX2017 II 前 言 泸州豆瓣坨鱼早在上世纪 60 年代就广泛得以流传,是社会认可度高,流传广泛的泸菜典型菜品,属于豆瓣味型范畴,体现了泸菜独特技法、独特的调味和菜品命名的文化内涵,具有经典意义的代表性菜品。本标准按 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泸州市商务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泸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本标准起草单位:泸州市餐饮行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DB510500/XXXXX2017 1 泸州豆瓣坨鱼工艺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泸州豆瓣坨鱼的术语和定义、原料、制作工艺、盛具及质量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泸州市行政区域内豆瓣坨鱼的加工烹制。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鲶鱼 SB/T10277 鸡蛋 NY/1193 姜 SB/T10348 蒜 GB2713 红薯淀粉 GB2716 混合油 GB5461 食用盐 GB317 白糖 GB18187 纳溪安富醋 SB/T10416 料酒 GB/T8967 鸡精、味精 GB/T7900 胡椒 GB/T20560 泸州元红豆瓣 DB/T51816 泸州泡椒 3 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泸州豆瓣坨鱼,是以沱江、长江所产的鲶鱼为主料,运用炸、烧、靠烹调技法,选用本土食材和调味原料制作而成,是泸菜经典菜肴之一。具有色泽红润、肉质细腻,咸鲜微辣,回味酸甜、形态完整、装盘朴实特点。4 原辅料和配方 4.1 原料 鲶鱼,选用长江或沱江生长的,重量在 2Kg3Kg的鲶鱼中段。也可用相应重量的鲤鱼,草鱼代替。4.2 红薯淀粉 DB510500/XXXXX2017 2 泸州生产的红薯淀粉最佳,也可用其它淀粉代替;豆瓣,泸州生产的元红豆瓣最佳,也可用郫县代替 4.3 配方 鲶鱼700g、老姜10g、蒜末15g、葱节30g、蛋清1 个、植物油 1000g(耗 50g)、红薯豆粉 20g、食盐 2g、白糖 10g、安富醋 5g、料酒10g、味精 1g、胡椒末 1g、泸州豆瓣酱 20g、泸州泡椒 10、猪油50g、5 制作工艺 5.1 预处理 5.1.1 取鲶鱼的中段洗净,宰成 3.5cm2.5cm 不规则的形状,用食盐 1g、料酒5g、老姜片 5g、大葱 10g码味 10 分钟,用清水冲洗(去腥去血污)后捞出沥干水分。5.1.2 姜 5g、蒜 15g 切成末、豆瓣 20g 剁细、泡辣椒 10g 剁细,葱20g 切成节。5.1.3 另取一小碗,放入呈粉状红薯淀粉和鸡蛋清调匀。5.1.4 将洗净的鱼放入盆中,用食盐 1g 着味拌匀,加入红薯蛋清淀粉挂糊。取锅烧热炙锅后,放植物油 1000g,将鱼入 110120的油温中滑散浸炸定型,有光泽捞出待用。5.2 烹制装盘 锅放植物 50g、猪油 50g烧至 100,放剁细的豆瓣及泡辣椒、姜米、蒜米炒香上色,渗入鲜汤烧沸后,打去渣质。下滑散的坨鱼,酱油 10g、白糖10g、胡椒粉 1g轻轻地推动,改用小火烧至软熟入味,味精 1g(可不放)滴上食醋 1g,放葱节 20g,用中火勾二流芡收汁,起锅装入条盘中即成。6 感官及味感 主料红中透白,形态完整,咸鲜微辣、回味略带甜酸,质地细嫩。7 注意事项 7.1 浸炸鱼时,油温不宜过高或过低,以免质老或形烂的不良现象。7.2 勾芡时,不宜过浓或过清,以免质出现菜肴菜肴酽糊或汁清,不能达到紧汁亮油的效果。7.3 余下的鱼料,可作酸菜鱼头汤、砂锅鱼头汤另用。7.4 此菜品适合于春、夏、秋末季节,食用时在 70以上。_

注意事项

本文(豆瓣坨鱼工艺技术规范DB5105/T40-2018.pdf)为本站会员(13259592365)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